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3 光現象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研真題,明考向。為了進一步配合廣大師生復習備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題和一年模擬分類匯編》系列。本套資料設計科學,根據地區試題匯編,按照知識點構成情況,將試題分解組合,全面呈現各學科知識點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擬題中的考查情況,是考生掌握當地中考命題動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復習備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資料!1.(2025 長沙)《墨經》中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其成像原理如圖所示,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線傳播 B.反射 C.折射 D.色散2.(2025 湖南)如圖,農戶在果樹下鋪上銀色地膜,使果實能接收到更多的光照,促進果實著色,提高品質。這主要利用了銀色地膜對光的( )A.反射 B.折射 C.色散 D.直線傳播3.(2025 長沙)傍晚時分,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邊,小湘嘗試用激光筆從A點去照亮池塘對面樹上的一個果子(B點),發現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實現。請在圖中畫出這兩種方式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4.(2024 湖南)《墨經》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學現象。如圖所示,墻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5.(2024 長沙)戲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瑰寶。戲劇演員對著平面鏡畫臉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B.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C.演員面鏡時像變大D.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6.(2024 湖南)請畫出圖中入射光線AO從空氣斜射入湖水中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線。7.(2024 湖南)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有以下操作:(1)如圖甲所示,將一張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并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 的位置;(2)如圖乙所示,此時蠟燭2與蠟燭1的像已完全重合。接下來使蠟燭1向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到某一位置,蠟燭2應向 玻璃板方向移動,才能與蠟燭1的像再次重合;(3)三次實驗物和像的位置記錄如圖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時,用直線連接圖丙中物點A與像點 ,完成三次連線后找到了規律。8.(2023 婁底)許多優美的詩詞是對生活和自然現象的生動描述,也與物理知識有著緊密聯系。下列詩詞中涉及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 )A.“一石擊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B.“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呈紅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紅光C.“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游魚細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9.(2023 湘潭)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10.(2023 衡陽)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1.(2023 邵陽)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如圖京劇演員正在對著鏡子畫臉譜,他利用的光學原理是(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沿著直線傳播12.(2023 郴州)“山水福地,遇見郴州”,這是郴州旅發大會的主題。在宣傳視頻中,大力推介了郴州各地的美食、美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蘇仙嶺的鐘聲”——鐘聲是由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B.“莽山的云海”——云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C.“北湖公園的燈光”——其中的黃光是色光的三原色之一D.“嘉禾的倒缸酒”——酒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13.(2023 郴州)下列光現象中,與光的反射有關的是( )A.光的色散 B.立竿見影C.在平靜的水面能看到藍天白云 D.沙漠上空出現海市蜃樓14.(2023 岳陽)下列現象能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15.(2023 懷化)很多詩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所描述的現象與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B.“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句中“冰”的形成是熔化現象C.“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濃陰”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句中“湯沸”是指水加熱后發生汽化現象16.(2023 湘潭)如圖所示,白鷺平行于水面飛行,距水面2m。水中的“白鷺”是 (選填“實”或“虛”)像,它距空中的白鷺 m。17.(2023 永州)如圖所示,已畫出了入射光線和法線,標出了入射角i,請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使用作圖工具規范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r。18.(2023 郴州)“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圖中M點表示青蛙。請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知識畫圖說明為什么“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溫馨提示:必須標出光的傳播方向)19.(2023 衡陽)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鏡的O點,請畫出法線和反射光線。20.(2023 長沙)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1)第一小組找到如圖甲所示的兩種器材,器材a是平面鏡,器材b是在薄玻璃板的一面貼上幾條鏡面紙的自制教具。為了確定像的位置,可選擇器材 (寫出器材的字母符號即可);(2)第二小組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同學們發現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總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3)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關系時,小明在第一次實驗中測出物距為12.50cm,像距為12.50cm。為了得到像距和物距關系的規律,你對他接下來的操作建議是 。21.(2023 常德)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下A和B的位置。移動蠟燭A,重復做多次實驗。(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 。(2)實驗中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 。(3)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觀察發現: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你認為在圖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 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象的原因。22.(2023 益陽)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請將下列實驗步驟合理排序,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為A F(填序號)。A.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B.用直線把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D.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E.在紙上記下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F.根據上述實驗分析得出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2)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應補充的實驗步驟是 。(3)在上述實驗中,如果在玻璃板背面粘貼一張不透光的白紙,將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擋住,還能看到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嗎?答: 看到。(選填“能”或“不能”)23.(2022 株洲)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如圖甲所示,則視力表上如圖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鏡中的像正確的是( )A. B. C. D.24.(2022 益陽)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人面鏡時,他的像變大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25.(2022 湘潭)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26.(2022 婁底)下列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27.(2022 永州)“愚溪眺雪”是永州八景之一,愚溪橋在水中的倒影清晰美麗。關于愚溪橋在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線傳播28.(2022 婁底)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正確的是( )A.“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句中描繪聲音在山谷中產生回聲B.“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濃陰”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句中“湯沸”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不斷升高29.(2022 岳陽)下列成語所描繪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立竿見影 B.鑿壁偷光 C.鏡花水月 D.坐井觀天30.(2022 邵陽)小凱學習完《光現象》之后,興致勃勃地回家給妹妹表演了一個小魔術。他先讓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擺一只“空碗”(如圖甲所示),然后緩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給妹妹“變”出了一枚硬幣(如圖乙所示)。魔術的成功是利用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線傳播 D.光的色散31.(2022 郴州)下列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旗桿在太陽下的影子 B.雨后的彩虹C.海市蜃樓 D.水塘邊樹的倒影32.(2022 湘西州)一條銜著骨頭的狗在過河時,低頭發現河中影子,覺得水中狗嘴里的骨頭似乎比自己的更大,忍不住去搶,結果嘴里的骨頭掉進了河里,這是《伊索寓言》里描述的一個有趣故事。狗在河中影子的形成是因為( )A.光的直線傳播 B.平面鏡成像C.光的折射 D.凸透鏡成像33.(2022 懷化)2022年4月18日,懷化出現了“日暈”奇觀,它是由于氣溫低,云中的水滴變成六棱柱狀的小冰晶,此過程發生了 (物態變化名稱),太陽光穿過云層即在小冰晶上發生 (選填“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線傳播”),看上去在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圓圈,由內而外呈光譜色,這就是“日暈”。(多選)34.(2022 衡陽)2021年7月24日,楊倩以251.8環的成績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金牌,為中國隊收獲東京奧運會的首枚金牌。下列現象中與射擊時“三點一線”原理相同的是( )35.(2022 長沙)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請畫出這束光進入水后的光線。36.(2022 婁底)如圖中,牙醫借助平面鏡觀察牙齒的背面,請在圖乙中畫出能反映此過程的光路圖。37.(2022 湘西州)太陽光經書本反射后進入我們眼睛的光路如圖所示,請畫出入射光路圖。38.(2022 岳陽)小貓叉不著魚,作圖可解釋。請完成小貓看見魚(圖中A點)的折射光路圖。39.(2022 湘潭)如圖所示,在表演“澆不滅的蠟燭”的魔術時,把玻璃板豎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豎放一根蠟燭,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點燃蠟燭,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在杯中燃燒”,向杯中逐漸加水,透過玻璃板,會看到“杯中燃燒的蠟燭沒有被水澆滅”。(1)該魔術主要利用了 (選填“平面鏡”或“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在較 (選填“明”或“暗”)的環境中表演,現象更明顯。(2)杯中的“蠟燭”是實際蠟燭形成的 (選填“正”或“倒”)立的 (選填“虛”或“實”)像,與實際蠟燭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40.(2022 衡陽)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子。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表示平面鏡的位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的像的位置。在紙上記下這兩個位置,實驗時注意觀察蠟燭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環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2)除了圖中提供的器材外,實驗中還需要一種測量工具是 。(3)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做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像與物的 關系。(4)將蠟燭A逐漸靠近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或“不變”或“變小”);(5)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豎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選填“虛”或“實”)。41.(2022 長沙)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麗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ON翻折的紙板ABCD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EO方向射向O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1)如圖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2)實驗過程中,進行下列哪項操作后,在紙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 (單選)A.如圖乙所示,將紙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B.如圖丙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C.如圖丁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1.(2021 張家界)如圖所示的光現象,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2.(2021 湘潭)如圖所示的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3.(2021 常德)柳葉湖風景區是人們喜歡游玩的地方,在湖邊行走,經常會看到“鳥在水中飛,魚在云中游”的美麗畫面,人們所觀察到的“飛鳥”和“游魚”( )A.都是反射形成的像 B.都是折射形成的像C.分別是反射和折射形成的像 D.分別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像4.(2021 益陽)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如圖是小紅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的情景,關于這次視力測量說法正確的是( )A.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下B.視力表中開口指向紙外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指向紙內C.小紅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6mD.小紅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3m5.(2021 岳陽)如圖是用墨水成像觀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裝上黑墨水放在太陽下,通過水面可看到太陽的像。關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正確的是( )A.平靜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鏡B.這個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這個像是實像D.這個像比太陽小6.(2021 衡陽)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光學現象的描述及解釋正確的是( )A.圖甲中,筷子“彎折”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B.圖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C.圖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現象形成的D.圖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形成的7.(2021 永州)下列對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如甲圖,開鑿隧道時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引導掘進機前進的B.如乙圖,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實像C.如丙圖,海市蜃樓是一種由光的反射產生的現象D.如丁圖,照相時照相機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8.(2021 邵陽)下列光現象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A.平面鏡成像 B.雨后的彩虹C.凸透鏡成像 D.小孔成像9.(2021 湘潭)小明站在厚度忽略不計的穿衣鏡前1.5m處,他在鏡中的像是一個與他 (選填“等大”、“放大”或“縮小”)的虛像,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 m。10.(2021 衡陽)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工作人員每天噴灑消毒液,并對進入校園的人員測量體溫。如圖,常用的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測量體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是因為消毒液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11.(2021 懷化)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通過平面鏡檢視防護服的穿戴情況。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當醫護人員面鏡時,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2021 常德)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體溫檢測已成常態,在人員密集的醫院、車站、機場等地方都安裝有“門式人體測溫儀”,如圖所示,人通過門時就可檢測出人的體溫狀況,這是利用 來工作的,它屬于一種 (選填“可見光”、“不可見光”)。13.(2021 長沙)2021年5月25日晚,520架無人機在長沙橘子洲上空變換隊形,擺出“禾下乘涼夢”、“袁隆平院士的畫像”等圖樣,用來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無人機組是利用 為載體來獲得信息的;“禾下乘涼夢”的圖樣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現象。14.(2021 株洲)如圖是根據初中物理光學內容繪制的知識結構圖,線條表示知識間的邏輯聯系。(1)A、B兩處應分別填寫的物理原理是 和 (填“直線傳播”或“光路可逆”)。(2)C、D兩處應分別填寫的光學元件是 和 (填“平面鏡”或“透鏡”)。(3)圖中表示光沿直線傳播的物理模型是 。(多選)15.(2021 懷化)在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有( )16.(2021 郴州)如圖所示,物體AB放置在平面鏡MN前。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并保留作圖痕跡。17.(2021 婁底)畫出經圖示平面鏡組(兩鏡面互相垂直)反射后的反射光線。18.(2021 衡陽)舞蹈教室有一面平面鏡,四位學生在平面鏡前排練舞蹈,請你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分別用A′、C′標出A、C兩位學生像的位置。19.(2021 衡陽)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在紙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 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 同一平面內(選填“在”或“不在”);(3)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 (選填“靠近”或“遠離”)法線;(4)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 ;(5)陳濤同學還想用圖丙和圖丁模擬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照圖丙那樣,把幾根細針垂直扎入一張硬紙板中,表示法線,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將平行射出。隨后將紙板隨意彎折,如圖丁所示,這時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上時,反射光線 (選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漫反射 (選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0.(2021 湘西州)在圖中作出入射光線AO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OB。21.(2021 岳陽)如圖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1)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線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2)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反射角 入射角;(3)小明發現實驗中所用的激光垂直照在光屏上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直線,這樣使實驗中更容易觀察光路。他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拆開激光筆。如圖乙所示,一束很細的激光發射出來后通過一個透明的圓柱體,由于圓柱體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最終使激光在光屏上展開得很寬。22.(2021 益陽)利用激光筆和水槽等器材觀察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發生的折射現象,如圖是光束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徑跡。請完成下列問題:(1)請在圖中標出入射角和折射角。(2)為了提高光在水中傳播徑跡的可見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 ; ② 。1.(2025 開福區校級二模)“圭表”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天文觀測儀器,如圖所示。根據正午時“表”在“圭”面上日影長的變化來確定季節的變化。圖中的光現象與“圭表”原理相同的是( )2.(2025 長沙模擬)宋末元初科學家趙友欽在《革象新書》中描述“孔小影隨光之形,孔大影隨孔之像”,即當孔較小時,影像會隨著光源的形狀而形成;當孔較大時,影像則會呈現孔本身的形狀。光通過小孔和大孔形成兩種現象的原因都是(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2025 衡南縣模擬)如圖所示,衡陽地區的“皮影戲”是一項具有豐富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用燈光將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圖所示。下列現象中與皮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①看到水中“筷子”向上彎折 B.②日晷計時C.③雨后出現彩虹 D.④拱橋在水中的倒影4.(2025 古丈縣模擬)自行車的尾部一個紅色的無源尾燈,其內部并沒有燈泡,但它能在夜晚被光照射后發光。其內部裝有用玻璃做得很多小的稱為“直角反射器”的裝置(如圖1)。圖2為尾燈一處剖面示意圖。請問,一束平行光從空氣中垂直照射到“直角反射器”的裝置上,圖1經過幾次反射和幾次折射后回到空氣中( )A.1次、0次 B.2次、1次 C.1次、2次 D.2次、0次5.(2025 開福區校級一模)《資治通鑒》記載:“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下列圖中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圖是( )A. B.C. D.6.(2025 衡陽二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在《月下獨酌》中的佳句,對于李白月下獨酌這一場景,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明月”是光源B.酒杯中的“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月光下李白的“孤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月光下李白的“孤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7.(2025 懷化一模)小華走路時發現前方寫字樓玻璃外墻陽光照射時很刺眼,以下選項中與該現象原理相同的是( )A.夏天雨后的彩虹 B.池水看起來變淺C.平靜湖面綠樹的倒影 D.晨間透過樹叢的光束8.(2025 湖南模擬)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如圖所示,拱橋在水中形成美麗的倒影,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美麗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B.水中的石拱橋像是實像C.水中的石拱橋像與石拱橋本身是等大的D.當水位上升后,水中的石拱橋像會變大9.(2025 雨花區校級模擬)如圖為2025年“金蛇獻瑞 燈耀星城”長沙新春燈會現場。下列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看到點亮的花船燈 B.花船燈在水中的倒影C.游客在燈下的影子 D.游客看到水中的魚10.(2025 邵陽模擬)將筷子斜放在空碗中,向碗內緩緩注水,觀察到水中筷子向上折的場景,如圖所示,下列光路圖能對此現象作出正確解釋的是( )A.B.C.D.11.(2025 長沙縣模擬)暑假里,小涵在清澈的溪邊玩耍時,發現水中的石塊看起來比實際位置更淺。當她嘗試用樹枝去觸碰石塊時,總是戳到石塊的“上方”。結合光的折射原理,以下解釋正確的是( )A.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導致視覺偏差B.人眼看到的石塊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位置比實際更高C.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位置比石塊實際位置淺一些D.水的溫度影響了光的傳播路徑,使光線發生彎曲12.(2025 祁陽市校級一模)如圖所示是蒼鷺從平靜水面上起飛的瞬間。關于蒼鷺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蒼鷺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B.蒼鷺靠近水面的過程中像會變大C.水越深,蒼鷺所成的像離它越遠D.蒼鷺與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相等13.(2025 長沙二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選較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豎立在水平桌面上B.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點燃蠟燭的一側觀察C.保持蠟燭A的位置不變,讓玻璃板稍傾斜些,蠟燭A的像位置不變D.在蠟燭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光屏上能承接到蠟燭的像14.(2025 長沙模擬)如圖所示,在一個紙板上打若干個小孔,組成一個心形。在室內讓這個紙板在燭焰和白墻之間移動,在墻上能看到的圖案是( )A.B.C.D.二.多選題(共2小題)(多選)15.(2025 汨羅市模擬)平面鏡M、N鏡面垂直放置,一束會聚光束(圖中未畫出)入射到平面鏡M的鏡面上,通過兩個平面鏡的反射可能( )A.成一個實像,沒有虛像B.成一個實像和兩個虛像C.成兩個虛像,沒有實像D.成一個實像和一個虛像(多選)16.(2025 天元區一模)如圖所示,一個身高1.6m的人,站在豎直放置的高0.8m的平面鏡前2m處,看到鏡面反射腳尖的一條光線進入眼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是40° B.反射角是50°C.人與像的距離為2m D.像的高度為1.6m三.填空題(共4小題)17.(2025 常德模擬)圖示為“猴子撈月”的故事,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已知月亮距離地球約3.8×108m,井底距水面10m,則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約 m。18.(2025 岳陽樓區校級模擬)日暈,又叫圓虹,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層云時,高空中會飄浮著無數由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成的冰晶,當光線射入卷層云中的冰晶后會發生反射和 ,導致太陽光被分解成紅、黃、綠、藍等多種色光,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19.(2025 鼎城區模擬)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是25°,則反射角是 °,若入射角減小5°,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若入射光線垂直射向鏡面,則反射角是 °。20.(2025 長沙模擬)生活處處有物理,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如圖所示,干燥的路面更容易發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根據以上信息猜測,當我們迎著月光走時 (選填“亮”或“暗”)處是水面。四.作圖題(共5小題)21.(2025 長沙二模)試鞋鏡為何傾斜?讓我們用光路圖一探究竟,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22.(2025 長沙三模)如圖所示,小明在清澈的湖邊看到水中有一條小魚,若實際小魚的位置為S點。請根據光的折射原理,畫出法線、小明眼睛看到小魚的虛像S'和大致的入射光線。23.(2025 長沙一模)請畫出圖中光線AO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的大致光路圖。24.(2025 懷化一模)正午時刻太陽光垂直射于水平地面,工程隊為了把陽光反射到水平涵洞中,安裝了一個平面鏡,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25.(2025 湖南模擬)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的擋風玻璃,AB為車內的物體,當夜晚汽車內的燈打開時,駕駛員能看到物體AB在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A'B'。請你作圖中畫出車內物體AB的位置。五.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26.(2025 石門縣模擬)小明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1)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實驗的目的是 。(2)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實驗結論:反射角 入射角。(3)讓光沿圖中FO方向照射到鏡面,它會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4)第二組同學使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先用加濕器使整個玻璃罩內充滿水霧,將平面鏡放在一個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用固定的紅色激光筆發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鏡的光NO,然后用另一個綠色激光筆向O點發出一束光AO,經平面鏡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緩慢轉動圓臺,從反射光那一側觀察,看到三束光相互重合,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 。27.(2025 長沙二模)水中的月亮離水面有多遠?帶著這個問題小宇同學用甲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平面鏡成像的探究。(1)如圖甲,小宇選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目的是為了 ;(2)小宇用一支與鏡前的蠟燭相同的另一支蠟燭代替它的像進行了三次探究,如圖乙,是小宇的實驗記錄紙,從記錄紙上的數據你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寫一條即可)(3)2024年中秋節月地距離為3.58×108m,小宇家池塘中水的深度為4m,在平靜的池水中的月亮離水面的距離約為 m。28.(2025 長沙模擬)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某同學按如圖甲所示儀器進行實驗,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一張紙板放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塊紙板粘成,可繞接縫ON轉動。(1)開始實驗時,應使紙板與平面鏡 。(2)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將數據記錄在表格內。由表中數據可得: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實驗序號 1 2 3 4入射角 20° 30° 40° 60°反射角 20° 30° 40° 60°(3)將紙板F沿ON向后折,如圖乙所示,此時不能在紙板F上觀察到反射光。為進一步確定反射光線的位置,該同學將紙板F沿PQ剪開,只將F板的上半部向后折,如圖丙所示,此時在F板的下半部能看到反射光線,而上半部看不到反射光線。上述現象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五年真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農戶在果樹下覆蓋銀色地膜,其主要作用是反射太陽光,增加果實底部的光照,提高光照效率,促進果實著色,提高品質,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分析、綜合能力.【解答】用激光筆從A點去照亮池塘對面樹上的一個果子,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可以直接照射到果子,也可以經過水面反射此時對準水中的像B'照射,反射光線照到B,先畫成水面的對稱點B‘,量連接AB'是入射光,與水面的交點是入射點O,連接OB是反射光線,如圖所示:4.【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墻上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B、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確、B錯誤;CD、平面鏡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物大小相等,演員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故CD錯誤。故選:A。6.【考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解答】過入射點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7.【考點】像與物的距離;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1)將一張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并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2)使蠟燭1向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到某一位置,蠟燭1的像遠離玻璃板,蠟燭2應向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才能與蠟燭1的像再次重合;(3)由圖丙可知,A和B關于平面鏡對稱,在探究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時,用直線連接圖丙中物點A與像點B。故答案為:(1)平面鏡;(2)遠離;(3)B。8.【考點】物體的顏色;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反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一石擊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錯誤;B、“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呈紅色是由于它能反射紅光,故B錯誤;C、“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看到水中游魚細石是因為游魚細石反射的光從水中射向空氣發生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正確;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故D錯誤。故選:C。9.【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BC、天邊彩虹、海市蜃樓、鉛筆“折斷”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BC錯誤;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0.【考點】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解答】A、手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筷子“彎折”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確;C、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D錯誤。故選:B。11.【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聲與光;應用能力.【解答】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2.【考點】光的三原色;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分子的熱運動;聲音產生的原因.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聲現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應用能力.【解答】A、“鐘聲”是鐘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云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B錯誤;C、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黃色不是光的三原色之一,故C錯誤;D、酒香分子運動到空氣中,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13.【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立竿見影中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與光的反射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在平靜的水面能看到藍天白云,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線在沿密度不同的氣層傳播時,經過折射造成的結果,常在海上、沙漠中產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天上的彩虹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鉛筆的彎折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人和貓能看見對方,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手影游戲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15.【考點】像與實際位置的關系;凝固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概念及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池底的反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池底位置要高,所以人覺得水深變淺了,故A錯誤;B.“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句中“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故B錯誤;C.“濃陰”,是指的樹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湯沸”是沸騰現象,指水加熱后發生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故D正確。故選:D。16.【考點】像與物的距離和速度計算;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一個白鷺正平行于水面飛行,看到白鷺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白鷺所成的像相對于水面是對稱的,則白鷺到水面的距離等于“倒影”到水面的距離,即為2m,故像到白鷺的距離為2m+2m=4m。故答案為:虛;4。17.【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由圖知已經畫出法線,然后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另一側畫出反射光線,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18.【考點】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確定觀察范圍;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過井沿的邊緣和青蛙的眼球畫出進入青蛙眼睛最邊緣的兩條光線,如圖所示,可見“坐井觀天,所見甚小”。。19.【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首先過O點作出法線,法線與鏡面是垂直的;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20.【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版權所有【解答】(1)實驗中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應選擇器材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發現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總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3)小明在第一次實驗中測出物距為12.50cm,像距為12.50cm,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關系時,為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他接下來應該改變物距,多做幾組實驗。故答案為:(1)b;(2)相同;(3)改變物距,多做幾組實驗。21.【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選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因為玻璃板既能讓光透過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確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鏡是不透明的,無法確定像的位置,所以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2)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選取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進行實驗,目的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由于物體與像始終大小相等,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仍與A相等,則像的大小將不變;(4)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由圖可知,①圖平面鏡豎直放置,不會出現像偏低的情況,②、③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分別作出蠟燭A的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可知,乙圖③平板玻璃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如下圖:根據圖中,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確定物像的位置;(2)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不變;(4)③。22.【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像與物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實驗基本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目的: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為:A.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D.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E.在紙上記下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B.用直線把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F.根據上述實驗分析得出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2)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應補充的實驗步驟是:移動點燃的那支蠟燭的位置,重復步驟DCEB多次實驗;(3)平面鏡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蠟燭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在玻璃板背面粘貼一張不透光的白紙,將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擋住,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見蠟燭A的像。故答案為:(1)DCEB;(2)移動點燃的那支蠟燭的位置,重復步驟DCEB多次實驗;(3)能。23.【考點】視力表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如圖乙“E”的像開口向右,則面鏡,像與物能夠重合起來,應該是答案D。故選:D。24.【考點】像與物的距離;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像與物大小相等.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科學探究能力.【解答】A、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所以當人面鏡的距離變小時,像的大小不變,故A錯誤;B、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增大,他與像的距離變大,故B錯誤;C、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故C正確;D、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會變高,故D錯誤。故選:C。25.【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平面鏡成像,故B不符合題意;C、墻上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從水中鉛筆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鉛筆的虛像,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感覺折斷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6.【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錯誤;B、用放大鏡看圖,圖被放大,是發生了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C、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彎折,這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錯誤;D、燈光下,墻上的手影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27.【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分析、綜合能力.【解答】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選:B。28.【考點】像與實際位置的關系;沸騰的條件;回聲;光的反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聲現象;應用能力.【解答】A、“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意思是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這是聲音反射形成的回聲現象,故A正確;B、“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的“濃陰”是樹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水淺”是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水面發生折射造成的,故C錯誤;D、由水沸騰的特點可知,“湯沸”后繼續加熱,但水的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A。29.【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立竿見影中的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題意;B、鑿壁偷光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鏡花水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0.【考點】光的折射現象;光的色散及其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倒水前眼睛剛好能看不到硬幣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慢慢往碗內倒水時,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變,硬幣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眼逆著折射光線沿直線看去,看到的是變高的硬幣的虛像,所以魔術的成功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選:B。31.【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A、旗桿在太陽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雨后的彩虹是光發生折射形成的,故B錯誤;C、海市蜃樓是光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發生折射形成的,故C錯誤;D、水塘邊樹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32.【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狗在河中影子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33.【考點】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其他綜合題;應用能力.【解答】由于氣溫低,云中的水滴變成六棱柱狀的小冰晶,是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太陽光穿過云層進入人的視野發生折射,使人看上去在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圓圈——這就是“日暈”。故答案為:凝固;折射。34.【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色散及其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射擊時“三點一線”原理是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A、雨后天邊出現的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如影隨形中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CD。35.【考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在水中法線的另一側畫出折射光線,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圖所示:。36.【考點】利用平面鏡對稱性質完成光路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先作出牙齒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像的位置,連接像A′和眼睛B與平面鏡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連接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37.【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題目法線已經畫出,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38.【考點】根據物和像作折射光路圖.版權所有【專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魚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知道入射點O,分別將O和小魚的眼睛連接、將O和小貓的眼睛連接,并標出光的傳播的方向,得出光路圖,如圖所示。答:如圖。39.【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探究型實驗綜合題;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魔術中的玻璃板相當于平面鏡,所以該魔術主要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蠟燭點燃時比較亮,在較暗的環境中,燭焰和環境的對比度比較大,燭焰的像會更清晰;(2)蠟燭通過玻璃板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答案為:(1)平面鏡;暗;(2)正;虛;相等。40.【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環境的選擇;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成虛像;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像與物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應用能力.【解答】(1)點燃蠟燭,燭焰在明亮的環境中,燭焰和明亮環境對比度較小,成像不太清晰;燭焰在黑暗環境中,燭焰和黑暗環境的對比度大,成像更清晰;(2)平面鏡成像時,為了探究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的關系,需要刻度尺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所以用到的工具是刻度尺;(3)兩支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需要選用兩根外形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的關系;(4)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因此將蠟燭A逐漸靠近玻璃板時,它的像大小不變;(5)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所以小明拿掉B蠟燭,在原來B的位置放置一塊光屏,直接觀察光屏,發現A蠟燭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故答案為:(1)較暗;(2)刻度尺;(3)大小;(4)不變;(5)虛。41.【考點】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圖甲中ON是法線,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就是反射角,為50°;(2)讓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B上可以看到反射光;A.若將紙板B向后折,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后折不同角度不能在紙板上觀察到反射光;B.如圖丙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在紙板上觀察到反射光;C.如圖丁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反射光線還在,但在紙板上觀察不到反射光,故選:B。故答案為:(1)50;(2)B。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1.【考點】光的色散及其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確;B、池塘中樹的倒影,是樹木反射的光在水面反射后進入人眼,水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錯誤;C、看到水中的魚兒是魚兒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錯誤;D、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A。2.【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A符合題意;B.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了,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雨過天晴時,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形成彩虹,是色散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鳥在天空中飛行,所以“鳥在水中飛”是“鳥”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鏡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鳥”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與物體等大的虛像;因為魚兒是在水中的實際物體,魚反射的光線由水斜射入空氣中,進入了人的眼睛,我們看到水中的魚,其實看到的是魚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確。故選:C。4.【考點】視力表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1)平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物像相對于平面鏡對稱。所以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也向上;視力表中開口指向紙外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也向外,故AB錯誤;(2)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由圖知,小紅到平面鏡距離2.2m,所以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距離為5m﹣2.2m=2.8m,視力表到平面鏡距離也為2.8m,L的大小應該是2.8m﹣2.2m=0.6m,故C正確,D錯誤。故選:C。5.【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實像和虛像的概念.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這樣就能通過水盆觀看日食,是因為陽光在物體表面發生反射而進入我們的眼睛,故A正確。B、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原理,即這個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D、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這個像是與太陽等大的虛像,故CD錯誤。故選:A。6.【考點】光的色散及其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圖析法;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碗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斷一樣,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生的折射現象,故A錯誤;B、手影游戲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光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B錯誤;C、水中的“塔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太陽光射入雨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太陽光經過折射發生色散,從而形成彩虹,故D正確。故選:D。7.【考點】光的折射現象;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開鑿隧道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B.荷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相當于平面鏡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虛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現象,故C錯誤;D.照相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故D錯誤。故選:A。8.【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題意;B、雨后的彩虹屬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題意;C、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題意;D、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故D符合題意。故選:D。9.【考點】像與物的距離和速度計算;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鏡中成的是等大的虛像,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5m,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5m,所以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3m。故答案為:等大;3。10.【考點】紅外線;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其他綜合題;應用能力.【解答】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來測量體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是因為消毒液由液態變為了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故答案為:紅外線;汽化。11.【考點】像與物大小相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當醫護人員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像與物體等大。故答案為:虛像;不變。12.【考點】紅外線.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因為人體會向外輻射紅外線,所以這種“門式人體測溫儀”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故答案為:紅外線;不可見光。13.【考點】光的反射現象;電磁波的傳播.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解;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可以傳遞信息,無人機組是通過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禾下乘涼夢”的圖樣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上發生反射形成的。故答案為:電磁波;反射。14.【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解答】(1)由圖可知,與A相連的有光線、小孔成像及光速,結合教材可知,A處應填“直線傳播”,則B處應填“光路可逆”;(2)由圖可知,與C相連的是折射,則C處應填“透鏡”,與D相連的是反射,則D處應填“平面鏡”;(3)在物理學中,我們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所以表示光沿直線傳播的物理模型是光線。故答案為:(1)直線傳播;光路可逆;(2)透鏡;平面鏡;(3)光線。15.【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日晷面上呈現晷針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筷子在水中“折斷”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燈下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BD。16.【考點】平面鏡成像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17.【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由圖可知,此時的入射角為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與上面的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為90°﹣60°=30°;反射光線照射到下面的平面鏡上,先做出法線,此時的入射光線與下面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為:90°﹣30°=60°,入射角為90°﹣60°=3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最終的反射光線與開始的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18.【考點】平面鏡成像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軸對稱,所以作 A、C 的軸對稱點A′、C′即為A、C兩位學生像的位置,如圖所示:19.【考點】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1)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會發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如圖乙,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此時,反射光依然存在;(3)若將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則入射角減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4)由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可知,將反射光線改為入射光線,光路圖照樣成立,體現了光路是可逆的;(5)隨后將紙板隨意彎折,根據圖丁可知,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上時,反射光線不平行,但漫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答案為:(1)等于;(2)在;(3)靠近;(4)光路是可逆的;(5)不平行;遵循。20.【考點】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圖所示:21.【考點】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光在紙板上發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會向各個方向傳播,使我們從各方向都能看到;(2)光反射時,反射角總是等于入射角;(3)透明圓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光線經圓柱體會聚,到達焦點后繼續向前傳播,最終在光屏上展開變得很寬。故答案為:漫;等于;會聚。22.【考點】光折射的光路圖;利用光的反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1)由圖可知,綠色的線為水面,水面上方的光線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水面下方的光線為折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角平分線與法線是重合的;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所以水面上方左側的光線為入射光線,水面上方右側的光線為反射光線,水面下方的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入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折射角,如圖所示:;(2)光在水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水是無色透明的,為了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可以使用彩色的激光筆,也可以在水中加一些雜質,例如牛奶。故答案為:(1)如圖;(2)①使用彩色的激光筆;②在水中加一些牛奶。一年模擬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4小題)1.【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圭表”是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工作的。A.水中倒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月食現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B符合題意;C.天邊彩虹,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的“小”是相對于孔和物體的距離以及孔和光屏的距離而言的。如果孔的大小與這兩個距離相比不算“小”的話,就不會出現小孔成像現象,而會在光屏上出現與小孔形狀接近的光斑。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皮影戲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①看到水中“筷子”向上彎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②日晷計時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③雨后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本質上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④拱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考點】光折射規律的應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根據自行車尾燈示意圖和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發生兩次反射;光沒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沒有發生折射。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5.【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銅鏡成像的原理是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是由于光的折射所成的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B.蠟燭在鏡中成像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與銅鏡成像原理相同,故B符合題意;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所成的實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6.【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光源的概念與判斷;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月亮是反射的太陽的光,月亮不是光源,故A錯誤;B、酒杯中的酒面相當于平面鏡,酒杯中的“明月”即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CD、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不透明物體后面形成影子,月光下李白的“孤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C錯誤;故選:D。7.【考點】光的反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解答】玻璃外墻陽光照射時刺眼,是因為光在玻璃外墻發生反射。A、彩虹是太陽光經過小水珠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現象,故A錯誤;B、池水看起來變淺是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C、平靜湖面綠樹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故C正確;D、晨間透過樹叢的光束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D錯誤。故選:C。8.【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像與物大小相等;實像和虛像的判斷.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美麗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錯誤;BC、水中的石拱橋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像與物體大小相等,水中的石拱橋像與石拱橋本身是等大的,故B錯誤、C正確;D、當水位上升后,物距變小,像距也變小,平面鏡成的像,像與物體大小相等,水中的石拱橋像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C。9.【考點】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A、看到點亮的花船燈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花船燈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游客在燈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游客看到水中的魚時魚反射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0.【考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綜合能力.【解答】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生折射,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而我們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看起來筷子向上彎折,圖BD方向錯誤,而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只有A正確。故選:A。11.【考點】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解答】A、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錯誤;BCD、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虛像位置比石塊實際位置淺一些,故C正確,BD錯誤。故選:C。12.【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AB、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始終與物體大小相等,故AB錯誤;CD、物距是蒼鷺到水面的距離,像距是蒼鷺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二者始終相等,與水的深度無關,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3.【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選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成虛像;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像與物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版權所有【解答】A.實驗時若選較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豎立在水平桌面上,則兩個反射面成兩個相距較遠的像,不易確定像的位置,故A錯誤;B.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點燃蠟燭的一側觀察,即A側觀察,故B正確;C.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保持蠟燭A的位置不變,讓玻璃板稍傾斜些,蠟燭A的像位置變化,故C錯誤;D.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在蠟燭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的像,故D錯誤。故選:B。14.【考點】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由于光在均勻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燭焰的光通過紙板上很小的小孔,在白墻上將觀察到一個心形光斑,心形光斑的每個亮點為燭焰倒立的實像,這是小孔成像現象,因此ACD錯誤,B正確。故選:B。二.多選題(共2小題)15.【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因為光線是會聚的,經過平面鏡反射后不會改變傳播關系,所以肯定會成一個實像。若光線經過M反射會聚后,不能再照射到鏡面N上則不會形成虛像,若能照射鏡面N上則能夠又成一個虛像,故選AD。故選:AD。16.【考點】像與物的距離和速度計算;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解答】AB、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40度,可知入射角是50度,反射角是50度,故A不正確,B正確;C、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即2m,則他與自己像的距離為4m,故C不正確;D、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鏡前2m處,它在鏡子中的像與物大小相等,高度仍為1.6m,故D正確。故選:BD。三.填空題(共4小題)17.【考點】光的反射現象;像與物的距離和速度計算.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水中月亮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它是由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成的是虛像。因為月球距地球3.8×108m,由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水中月亮距水面距離等于月球距地球的距離,即s=3.8×108m;故答案為:反射;3.8×108。18.【考點】光的折射現象;凝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熱和能;應用能力.【解答】日暈的成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層云時,高空中會飄浮著無數由水蒸氣凝華成的冰晶,當光線射入卷層云中的冰晶后會發生反射和折射。陽光被分解成紅、黃、綠、紫等多種色光,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故答案為:凝華;折射。19.【考點】反射角與入射角的計算.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解答】根據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時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25°,則入射角為90°﹣25°=65°,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65°。當入射角減小5°時,則入射角65°﹣5°=6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等于入射角與反射角之和,即60°+60°=120°。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鏡面時,入射角為0°,則反射角也為0°,故答案為:65;120;0。20.【考點】漫反射;鏡面反射.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月光照射到水面和地面。水面比較平滑,因此當月光照射到水面上時,會發生鏡面反射,而地面粗糙,因此會發生漫反射。當我們迎著月光走,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進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線多,人感覺水面亮。故答案為:漫;亮。四.作圖題(共5小題)21.【考點】畫出平面鏡.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平分線,然后再過入射點作這個角平分線的垂線即可,就是平面鏡所在的位置,故圖所示:22.【考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作圖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觀察水中魚時,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眼睛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人看到的“魚”在S′點,比魚的實際位置偏高,如圖所示:23.【考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應用能力.【解答】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兩種介質中,在法線左側的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OB,如圖所示:24.【考點】畫出平面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作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最后過反射點垂直法線作出平面鏡,如圖所示:25.【考點】平面鏡成像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分別過A′、B′兩點作垂直于鏡面的垂線并等距離延長,確定對應的物點A和B,然后用實線連接并標上箭頭即可,具體如下圖所示:五.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26.【考點】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探究光反射實驗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共面;探究光反射實驗中的光路可逆.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1)多次試驗的目的是,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2)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實驗結論: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由于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將一束光貼著紙板NOF沿F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E向射出。(4)看到三束光相互重合,三條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則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故答案為:(1)得到普遍規律;(2)等于;(3)光路是可逆的;(4)在同一平面內。27.【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選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像與物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玻璃板既能反射光成像,又能透光,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另一支蠟燭,通過移動后面的蠟燭,使其與前面蠟燭的像重合,從而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從圖乙記錄紙上的數據可以看出,A1與B1、A2與B2、A3與B3到玻璃板的距離分別相等,由此可得出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這一結論。(3)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約為3.58×108m,所以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離也約為3.58×108m,與池塘中水的深度無關。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3)3.58×10828.【考點】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探究光反射實驗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共面;探究光反射實驗中的光路可逆.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1)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ENF與平面鏡垂直放置;(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實驗中,把紙板NOF向后折,在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說明反射光已經不在紙板上了,而此時左右2個紙板也不在同一個平面了,此時反射光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故答案為:(1)垂直; (2)等于; (3)同 一平面內。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25/7/11 16:31:19;用戶:540160554;郵箱:540160554@;學號:472394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