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末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為第1頁至第4頁,第Ⅱ卷為第5 頁至第8 頁。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請你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點校、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答題時,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試順利!第Ⅰ卷注意事項: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的信息點。2.本卷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進入青春期,身體和心理會發生一些變化,我們也會對性產生一些困惑。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性知識,正確的有①參觀青春期教育展覽 ②和父母溝通③瀏覽網絡不良信息 ④聽專家講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觀察漫畫“壓力還是動力,取決于心態”,其寓意啟示我們A.心態是調節情緒的唯一方法B.改變認知評價能夠調節情緒C 負面情感能轉為成長的助力D.情緒能夠滿足人的精神需求3.情感能夠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品味美好的情感要②學會承受和轉化消極情感 ②有意識地增加積極情感體驗③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 ①管理好情緒,情緒決定情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敬人者,人恒敬之。”啟示我們A.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和自信B.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C.發揮了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就必然受人尊重D.尊重是互相的,自尊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1頁 (共8頁)5.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德行的具體表現。做自尊的人需要①行己有恥 ②唯我獨尊 ③尊重他人 ④提升自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并非憑空而來,體現自信底氣的是①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中考,我相信“我能行”②最近參加志愿者活動,我不怕吃苦受累,得到好評③我天生聰明漂亮,父母和老師都喜歡,從不需用功④觀看了“奮進新時代”主題展出,從內心感到自豪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下面體現“做自信的人”的表現有①針對隊員的實力弱項,某班籃球隊長通過增加球隊的訓練強度提升球隊的信心②面對尚無治愈先例的病例,林巧稚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不懼怕失敗直面問題②七年級小洋同學因自己成績遙遙領先就自視清高,從不與同學交流,好高騖遠④留學期間面對外國人的輕蔑,童第周展現出中國人的實力,拒絕挽留回到祖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關于是否要自強,同學們各抒己見。他們的說法體現自強的有A.小美和小莉 B.小莉和小田 C.小田和小靜 D.小莉和小靜9.無臂青年丁二偉8歲時因意外失去雙臂,但他沒有向命運屈服,選擇了抗爭,以殘疾人之軀挑戰吉尼斯世界記錄:2021年12月,獲得最快時間使用腳穿上和脫掉一雙襪子的吉尼斯記錄;2024年1月,一分鐘內完成了24個跪跳起,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2024年6月,又申請了一分鐘內用腳投擲飛鏢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從丁二偉的“挑戰”中我們可以學到的優秀品質是A.敢于挑戰權威,培養批判質疑精神B.培養自信性格,克服懶惰抵制誘惑C.堅持不同道路,獲取名利雙收人生D 勇于突破自我,培養自強不息品質10. 在回憶自己的知青生活時說: “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經歷中,你能認識到①青春年華不應辜負,自立自信樹立理想②只有經歷艱苦環境,才能成為棟梁之材③青春年少志存高遠,為國為民敢于擔當④堅持學習不斷進取,提升素質才有出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2頁(共8頁)11.你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中可以體悟到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②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理念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遭到欺負時,有人伸張正義;受了委屈時,有地方可以申訴;遇到困難時,有人伸出援助之手。這讓我們感受到①崇正義理念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②弘揚社會正氣,能讓我們有尊嚴地生活③法治是實現正義的唯一保證 ④社會生活是美好的,沒有非在義的行為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當地時間2024年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就在前一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也成功列入其中。連續申遺成功,彰顯世界遺產保護的中國力量、中國貢獻。我國高度重視申遺工作,是因為①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②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⑧有利于保護文化多樣性,彰顯中華文化優越性④文化遺產體現了形神兼具、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對兒子這樣教誨: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從中可以感受到我們應C寬以待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②修身養性,明確自己的人生志向③聆聽教誨,做到唯父母之命是從 ④發奮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和智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小津在演講稿中引用了如下素材,據此推測:小津演講的主題最有可能是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戚繼光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B.崇德向善、見賢思齊C.敬業樂群、精益求精 D.謙謙君子、樂善好施16.我國核物理學家于敏和他的團隊從零開始,依靠他們的勤奮和智慧進行理論探索,通過不懈努力,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問題,形成了中國獨立發展的氫彈構型,世人稱為“于敏構型”。于敏和團隊的行為踐行的中華傳統美德是A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B.律己寬人,揚善抑惡C.見義勇為,捍衛正義 D.堅守善意,傳遞溫暖17.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這說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A.制定 B 實施 C.宣傳 D.頒布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3頁(共8頁)18. 2024年4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第779號國務院令,公布《生態保護補償條例》自2024年6月 1日起施行。這有利于①徹底解決我國生態保護問題,保護生態環境②規范生態保護補償行為,助力生態環境保護③以法治方式解決生態補償問題,促進社會發展④以法治維護社會秩序,杜絕危害社會公共利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民法典規定: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從法律角度分析“孝”的依據是A.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B.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C.盡孝在當下,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孝心 D.愛需要呵護,愛在交流溝通中加深20.某火鍋店老板鄭某因使用“口水油”被檢察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準逮捕。該火鍋店侵犯了顧客的A.肖像權 B.生命權和健康權C.隱私權 D.人身自由權21.下列做法侵犯了他人知識產權的是3.郭某將他人委托自己保管的字畫弄丟了B 某報社刊登了該報社記者許某寫的文章C.某網站未經王某許可轉載了王某寫的小說D.懷疑有人偷書,書店保安對顧客進行搜身22.七年四班組織學生舉行模擬法庭活動,小宇是民事法庭的“審判長”。下列案件中他有權審理的是①陳某在操場上撿到一部手機,拒不歸還②劉某與人發生爭執毆打對方致其右眼失明③李某擋住高鐵列車車門導致列車無法按時發車④王某與李某簽訂買賣合同,李某收款后卻只發一半貨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23.2024年2 月 1 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姜某故意殺人案,判決書寫道: “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姜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被告人姜某限制減刑。”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判決中的死刑屬于附加刑 ②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屬于附加刑③這一違法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④對姜某的判決適用的法律是刑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4.最高人民檢察院對“邯鄲初中生被害案”中3 名犯罪嫌疑人核準追訴。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3人作案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故意殺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節惡劣,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告訴青少年A.未成年人不再受到特殊保護 b..要完善法律法規,依法自律C.年齡是保護傘,違法犯罪也無妨 D.要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4頁 (共8頁)第Ⅱ卷注意事項:1..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2.本卷共8題,共52分。根據各題要求,回答問題。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小強的困惑:“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班上的女生都不喜歡跟我打交道。下課時我想和她們開個玩笑。反而引起她們的反感。為什么會這樣呢 ”25.(6分)針對上述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6分)小梅:最近,有同學說我脾氣不好,愛生氣。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小飛:每當做實驗總是失敗時,我就到操場上跑幾圈,回來繼續做實驗。小剛:有一次心情不好,朋友邀請我參加志愿者活動,雖然又餓又累,但煩惱的心情煙消云散了。26.(6分)從上述三位同學的情緒管理中得到哪些啟示 (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5頁 (共8頁)晏子使楚“不入側門”、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都是捍衛人格尊嚴的典范。27.(6分)上述材料啟迪我們在現實中應如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6分)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帶領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據材料作答28~29題。 (共16分)【法律保障生活】情境1醫院的取藥窗口,設置退役軍人優先的標志。情境2 交通警察對過往機動車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情境3 業主委員會舉報業主劉某拆除承重墻。情境4 為了改善民營企業經營環境,國家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28.(8分)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8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6頁 (共8頁): “29.(8分)請你分析上述行為的后果。 (2分)談談如何避免這些行為 (6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依據材料作答30~32題。 (共18分)【傳承·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凝結為核心理念,這些思想理念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方式。30.(6分)上表中的觀點和行為體現的是對哪些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 (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7頁(共8頁)【弘揚·中華人文精神】31.(8分)結合上述談話內容,描述一下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 (4分)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4分)【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展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國制定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推動慈善組織有序發展,慈善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32.(4分)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應如何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8頁 (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