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肥鄉區實驗中學、崔莊中學七年級期末聯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1.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患有先天弱視,10歲時徹底失明,但她不甘于命運安排,選擇通過讀書來追尋心中的光明,陸續完成了從盲人按摩師到播音培訓師,再到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的角色跳變,用自強改變自己的人生。她的事跡啟示我們( )①要不言放棄,努力做更好的自己②學習沒有終點,終生都需要學習③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④生命的意義是活出自己,追求獨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自信、自強的青春態度給我們飛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長。這是因為(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擁有堅定的信心②自信的人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獲得更多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③自強的人能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和超越自己不斷進步④擁有自信自強的人生態度,就會擁有美好的青春和成功的人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性教育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該獲取相關知識,以幫助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要獲得性知識,我們可以( )①從科普讀物中了解 ②向父母、老師等咨詢③瀏覽不明網站獲取 ④參觀青春期教育展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王菲在《世界贈予我的》中唱道:“世界贈予我蟲鳴,也贈予我雷霆;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愈搖風鈴;贈我一場空,又漸漸填滿真感情”,展現出生活既有美好也有挑戰。作為初中生,我們應該( )A.在成功時,要學會反思和完善自己B.意志消沉,只關注自己的情感變化C.品味情感,接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D.幫助他人,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5.進入青春期后,伴隨著身心成長的腳步,我們開始更加注重外在形象的打理、言行舉止的得體以及處事分寸的把握, 目的是通過自我形象的提升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贊賞。這種表現是(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強6.小云起床后,發現自己長出了青春痘,很自卑;到學校后,同學夸她的衣服漂亮,很高興;上課了,看到老師發的單元測試卷成績很差,她很害怕。上述材料不能說明( )A.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B.處于不同的情境中,會產生不同的情緒C.情緒能反映人的內心狀態D.人只有喜、怒、哀、懼四種情緒類型7.下列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利于增強自信的有( )①制訂過高的目標激勵自己②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③考試失利后很沮喪,放棄努力④遇到困難時,對自己進行積極心理暗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6歲時因癌癥被截肢,19歲時考上西南民族大學,23歲時成功保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身體的殘疾沒有影響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更加刻苦努力。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學習上不懂的地方他都會反復琢磨,直到完全弄懂為止。他就是河南小伙王晨。從中可以看出,王晨能夠( )①不灰心喪氣,直面挫折 ②自強不息,艱苦奮斗③克服困難,知足常樂 ④戰勝自我,執著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情境與觀點解讀相一致的是( )情境 觀點解讀① 小林總是掩飾自己的情緒,不愿意向別人表露心聲。 青春期的情緒波動比較大② 小芳看到自己的語文試卷得了滿分,激動地哭了。 哭泣是“哀”的情緒表達③ 小涵性格開朗,是班里的“開心果”,在他的影響下,沉默內斂的小楠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④ 我很想在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可老師讓我上臺演講時,我卻不敢上去。 這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一種表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年少時的毛澤東留給父親的一首詩。下列選項與這首詩蘊含的道理最為一致的是( )A.學習是苦樂交織的,要養成自覺、主動的學習態度B.要勇于追夢,夢想如果不能實現,那它就沒有意義C.志向是人生的航標,要將個人理想和國家命運相結合D.生命是神圣的,要在生命傳承關系中更好地認識生命小敏在一次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她非常開心,一整天都充滿活力,學習效率也特別高。然而,有一次她在課堂上被老師誤解批評,心情瞬間低落,接下來的幾天都無精打采,學習也受到了影響。根據此情境,完成下面小題。11.小敏因為考試成績好而開心,被老師批評而心情低落,這說明( )A.情緒是由考試成績決定的B.情緒受自然環境的影響C.情緒受周圍輿論氛圍的影響D.情緒受對某件事情預期和實際結果的影響12.小敏開心時充滿活力,學習效率高;心情低落時無精打采,學習受影響,這表明( )A.情緒只會對我們的學習產生影響B.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有積極影響C.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有消極影響D.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影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3題12分,14題12分,15題12分,共36分)13.材料一 在一場班級之間的男生籃球賽中,賽場旁有女生鼓勁的班級比沒有女生鼓勁的班級更賣力一些,更奮進一些。材料二 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步入青春期后,隨著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心理上也會發生微妙而復雜的變化。一方面,在男女同學之間會產生相互吸引的好感,常常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異性身上,渴望在情感上能與異性交流,并希望從中發現自我,理解別人。另一方面,希望得到異性的肯定,以增強自己的信心。(1)與異性交往有什么意義 (2)怎樣與異性交往 (3)男生女生各有性別優勢,對此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優勢互補 14.青春時光無比珍貴。為了更好地度過青春期,同學們以“青春”為話題展開討論。李磊:我覺得青春是紅色的,每天都是忙碌的、充實的,充滿了朝氣。王婧:家人時常問我將來想做什么,我難以回答。我覺得青春像晨間的霧,有時朦朧,有時清晰。在青春期,有向往,也有忐忑。肖晗:青春時光里最難忘的是同學間的情誼。上次比賽失利,大家抱在一起哭,然后又一起加油鼓勁,讓我感到特別溫暖。梁儷:如果可以,我希望在青春時光里多一些社會實踐,在和社會的接觸中認識自己,在幫助他人中實現自身價值。結合以上討論,用畫筆畫出你感受到的青春。(1)用三個詞語表達你對青春的理解: 、 、 。(2)如果青春有顏色,你的青春是什么顏色?說說你的理由。(3)在青春期,你經常體驗到的情緒是什么?(4)青春時光里你最難忘的情感體驗是什么?(5)你希望在珍貴的青春時光里做些什么?15.【做自強好少年】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華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限光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1)新時代自強的你,怎樣做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青少年要發揚哪些優良傳統 (3)當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把哪兩者結合起來,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C A D D B D C題號 11 12答案 D D13.(1)①有助于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這份友誼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2)①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②要自然、適度,尊重、真誠,要把握分寸等。(3)①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優勢,而且要發現對方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②我們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應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14.(1) 活力、青澀、迷茫、成長、夢想 勇氣 自信等。(2)例如,我的青春是紅色的,洋溢著熱情與活力,我的身體充滿能量,我擁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和對成長的渴望;我的青春是綠色的,蘊含著無限希望和無盡可能,我要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創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等等。(3)情緒表達需要豐富的詞匯,學生表達情緒時盡可能多地運用一些詞匯,如正面的情緒感受有興奮、喜悅、感激、感動、樂觀、快樂、愉快、幸福、滿足、欣慰、自在、舒適、放松、踏實、溫暖、無憂無慮,負面的情緒有害怕、擔心、焦慮、緊張、心神不寧、心煩意亂、傷感、憂傷、沮喪、灰心、氣餒、泄氣、惱怒、憤怒、苦惱、生氣、厭煩、困惑、寂寞、孤獨、郁悶。(4)例如,責任感、使命感、愛國感。(5)例如,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15.(1)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②培養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③努力學習知識,提升自身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2)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②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不怕困難,勇于拼搏。③傳承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不斷努力奮斗。④秉持團結協作精神,與他人攜手共進。(3)把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結合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