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4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96班級:姓名:考號:一、單選題(共4小題,共16分)1.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右端連接著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2kg的物塊,如圖所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1N/cm,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令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向左推動物塊使彈簧壓縮量達到x0=11cm(在彈性限度內)后再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計空氣阻力,彈性勢能公式:,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0000000004(4分)V22222220201222722222222222222222272272A.物塊最終停在彈簧的原長處B.從靜止開始釋放,到最終停下,物塊運動的總路程為30cmC.釋放后瞬間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為5.5m/s2D.物塊第一次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為16cm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C.釋放后瞬間,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kx0μmg=ma代入數據解得釋放后瞬間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a=4.5m/s2故C錯誤;D.設物塊第一次向右運動最大距離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1,根據功能關系可得umg6+)=號-代入數據解得x1=7cm則物塊第一次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為xmx0+x1=18cm故D錯誤:AB.設物塊向右運動達彈簧最大伸長量x1后,再向左的最大壓縮量為x2,據功能關系可得mg:+)-21代入數據解得x2=3cm由于kx2>μmg,此時物塊未能停下,將再向右運動。設物塊第二次向右運動到壓縮量為x3時速度減為零,根據功能關系可得me6-6-樹代入數據解得x3=1cm由于kx3<μmg可知此后物塊靜止,則物塊最終停在壓縮量為1cm位置。從靜止開始釋放,到最終停下,物塊運動的總路程為S=x0+2x1+2x2X3=30Cm故A錯誤,B正確。2.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光滑水平面上的木箱相連,箱內放置一小物塊,物塊與木箱之間有摩擦。壓縮彈簧并由靜止釋放,釋放后物塊在木箱上有滑動,滑動過程中不與木箱前后壁發生碰撞,不計空氣阻力,則()0000000(4分)A.釋放瞬間物塊加速度為零B.物塊和木箱最終仍有相對運動C.木箱第一次到達最右端時,物塊速度為零D.物塊和木箱的速度第一次相同前,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解:A、根據題意可知,釋放后物塊與木箱發生相對滑動,則釋放瞬間物塊與木箱之間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釋放瞬間物塊的加速度不為零,故A錯誤:B、因物塊與木箱發生相對滑動的過程存在摩擦生熱,故物塊、木箱與彈簧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會逐漸減小,則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會變少,彈簧的最大彈力會變小。假設物塊與木箱相對靜止時,能使兩者發生相對滑動的最小的彈簧彈力大小為F。設物塊與木箱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木箱與物塊質量分別為M、m,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對物塊有:f=ma對物塊與木箱整體有:F=(m+M)a聯立解得:F=(m+D品在彈簧的最大彈力減小到F=(m+D無后,當物塊與木箱共速之后兩者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做簡諧運動,故B錯誤:D、釋放后物塊的加速度先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塊與木箱第一次共速前,物塊相對木箱一直向左運動,一直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故物塊和木箱的速度第一次相同前,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D正確:C、根據前面分析可知,在二者一起做簡諧運動之前,當木箱到達最右端時其速度為零,而物塊相對木箱滑動,故此時物塊速度不為零;只有在二者一起做簡諧運動之后,兩者的速度可以同時為零,故C錯誤。故選:D。3.運動員某次發球,將球從離臺面高o處發出,球落在A點反彈后又落在B點,兩次擦邊。AB間距離為L球經過最高點時離臺面的高度為h(h>ho),重力加速度為g。若忽略阻力、球的旋轉、球與臺面碰撞時能量的損失,乒乓球離開球拍的速度大小為()(4分)8L2AV2gh+g五B.V2g (h-ho+U28hC.V2g (h+o28hD.V2g (h-bo)28h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解:乒乓球從最高點到B點做平拋運動,設乒乓球在最高點的速度為ⅴ,從最高點到B的時間為2t,則h=17.4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96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績:________一、單選題(共4小題,共16分)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右端連接著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2kg的物塊,如圖所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1N/cm,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令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向左推動物塊使彈簧壓縮量達到x0=11cm(在彈性限度內)后再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計空氣阻力,彈性勢能公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4分)A.物塊最終停在彈簧的原長處B.從靜止開始釋放,到最終停下,物塊運動的總路程為30cmC.釋放后瞬間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為5.5m/s2D.物塊第一次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為16cm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光滑水平面上的木箱相連,箱內放置一小物塊,物塊與木箱之間有摩擦。壓縮彈簧并由靜止釋放,釋放后物塊在木箱上有滑動,滑動過程中不與木箱前后壁發生碰撞,不計空氣阻力,則( )(4分)A.釋放瞬間物塊加速度為零B.物塊和木箱最終仍有相對運動C.木箱第一次到達最右端時,物塊速度為零D.物塊和木箱的速度第一次相同前,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運動員某次發球,將球從離臺面高h0處發出,球落在A點反彈后又落在B點,兩次擦邊。AB間距離為L,球經過最高點時離臺面的高度為h(h>h0),重力加速度為g。若忽略阻力、球的旋轉、球與臺面碰撞時能量的損失,乒乓球離開球拍的速度大小為( )(4分)A. B. C. D.如圖所示,輕質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小物塊A、B相連,并放在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A靠在固定的擋板P上,彈簧與斜面平行,A、B均靜止。將物塊C在物塊B上方與B相距x處由靜止釋放,C和B碰撞的時間極短,碰撞后粘在一起不再分開,已知A、B、C的質量均為m,彈簧勁度系數為k,且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不計一切摩擦,則為保證A不離開擋板,x的最大值為( )(4分)A. B. C. D.二、多選題(共3小題,共18分)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其頂端固定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彈簧處于原長時下端位于O點。質量為m的滑塊Q(視為質點)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tanθ。過程Ⅰ:Q以速度v0從斜面底端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恰好能滑至O點;過程Ⅱ:將Q連接在彈簧的下端并拉至P點由靜止釋放,Q通過M點(圖中未畫出)時速度最大,過O點后能繼續上滑。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 )(6分)A.P、M兩點之間的距離為B.過程Ⅱ中,Q在從P點單向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C.過程Ⅱ中,Q從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大位移為D.連接在彈簧下端的Q無論從斜面上何處釋放,最終一定靜止在OM(含O、M點)之間如圖,某爆炸能量測量裝置由裝載臺和滑軌等構成,C是可以在滑軌上運動的標準測量件,其規格可以根據測量需求進行調整。滑軌安裝在高度為h的水平面上。測量時,將彈藥放入裝載臺圓筒內,兩端用物塊A和B封裝,裝載臺與滑軌等高。引爆后,假設彈藥釋放的能量完全轉化為A和B的動能。極短時間內B嵌入C中形成組合體D,D與滑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D在滑軌上運動s1距離后拋出,落地點距拋出點水平距離為s2,根據s2可計算出彈藥釋放的能量。某次測量中,A、B、C質量分別為3m、m、5m,,整個過程發生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6分)A.D的初動能與爆炸后瞬間A的動能相等 B.D的初動能與其落地時的動能相等C.彈藥釋放的能量為 D.彈藥釋放的能量為如圖,傾角為30°且足夠長的光滑斜劈固定在水平面上,P、Q兩個物體通過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連接,Q的另一端與固定在水平面的輕彈簧連接,P和Q的質量分別為4m和m。初始時,控制P使輕繩伸直且無拉力,滑輪左側輕繩與斜劈上表面平行,右側輕繩豎直,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彈簧勁度系數為k,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現無初速釋放P,則在物體P沿斜劈下滑過程中( )(6分)A.輕繩拉力大小一直增大 B.物體P的加速度大小一直增大C.物體P沿斜劈下滑的最大距離為 D.物體P的最大動能為 三、計算題(組)(共5小題,共62分)某地為發展旅游經濟,因地制宜利用山體舉辦了機器人雜技表演。表演中,需要將質量為m的機器人拋至懸崖上的A點,圖為山體截面與表演裝置示意圖。a、b為同一水平面上兩條光滑平行軌道,軌道中有質量為M的滑桿。滑桿用長度為L的輕繩與機器人相連。初始時刻,輕繩繃緊且與軌道平行,機器人從B點以初速度v豎直向下運動,B點位于軌道平面上,且在A點正下方,AB=1.2L。滑桿始終與軌道垂直,機器人可視為質點且始終作同一豎直平面內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輕繩不可伸長,sin37°=0.6,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6分)(1) 若滑桿固定,,當機器人運動到滑桿正下方時,求輕繩拉力的大小;(5分)(2) 若滑桿固定,當機器人運動到滑桿左上方且輕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時,機器人松開輕繩后被拋至A點,求v的大小;(5分)(3) 若滑桿能沿軌道自由滑動,M=km,且k≥1,當機器人運動到滑桿左上方且輕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時,機器人松開輕繩后被拋至A點,求v與k的關系式及v的最小值。(6分)如圖,一雪塊從傾角θ=37°的屋頂上的O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滑到A點后離開屋頂。O、A間距離x=2.5m,A點距地面的高度h=1.95m,雪塊與屋頂的動摩擦因數μ=0.125。不計空氣阻力,雪塊質量不變,取sin37°=0.6,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0分)(1) 雪塊從A點離開屋頂時的速度大小v0;(5分)(2) 雪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v1,及其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5分)如圖所示,用開瓶器取出緊塞在瓶口的軟木塞時,先將拔塞鉆旋入木塞內,隨后下壓把手,使齒輪繞固定支架上的轉軸轉動,通過齒輪嚙合,帶動與木塞相固定的拔塞鉆向上運動。從0時刻開始,頂部與瓶口齊平的木塞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木塞所受摩擦力f隨位移大小x的變化關系為f=f0(1-),其中f0為常量,h為圓柱形木塞的高,木塞質量為m,底面積為S,加速度為a,齒輪半徑為r,重力加速度為g,瓶外氣壓減瓶內氣壓為Δp且近似不變,瓶子始終靜止在桌面上。(提示:可用f-x圖線下的“面積”表示f所做的功)求:(13分)(1) 木塞離開瓶口的瞬間,齒輪的角速度ω。(4分)(2) 拔塞的全過程,拔塞鉆對木塞做的功W。(4分)(3) 拔塞過程中,拔塞鉆對木塞作用力的瞬時功率P隨時間t變化的表達式。(5分)如圖,M、N為固定在豎直平面內同一高度的兩根細釘,間距L=0.5m。一根長為3L的輕繩一端系在M上,另一端豎直懸掛質量m=0.1kg的小球,小球與水平地面接觸但無壓力。t=0時,小球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10m/s開始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牽引著繩子繞過N、M,運動到M正下方與M相距L的位置時,繩子剛好被拉斷,小球開始做平拋運動。小球可視為質點,繩子不可伸長,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4分)(1) 求繩子被拉斷時小球的速度大小,及繩子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4分)(2) 求小球做平拋運動時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5分)(3) 若在t=0時,只改變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使小球能通過N的正上方且繩子不松弛,求初速度的最小值。(5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我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其中“攬月”著陸器與“夢舟”飛船在環月軌道進行交會對接,航天員進入著陸器,然后由著陸器將航天員送到月面。著陸器降落過程可作如下簡化: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著陸器沿離月面高度為h的軌道Ⅰ做勻速圓周運動,當運行至P點時發動機短時間做功使著陸器速度減小為vP(大小未知),然后著陸器僅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沿橢圓軌道Ⅱ運行至月球表面附近的Q點,此時著陸器速度為,式中R為月球半徑。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月球半徑為R,取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點,著陸器與月球球心距離為r時的引力勢能為EP=-,求:(9分)(1) 著陸器沿軌道Ⅰ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v0;(4分)(2) 發動機對著陸器所做的功W。(5分) 第2頁第2頁7.4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96班級:姓名:考號:一、單選題(共4小題,共16分)1.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右端連接著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2kg的物塊,如圖所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1N/cm,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令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向左推動物塊使彈簧壓縮量達到x0=11cm(在彈性限度內)后再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計空氣阻力,彈性勢能公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7000000000001(4分)V22222220201222722222222222222222272272A.物塊最終停在彈簧的原長處B.從靜止開始釋放,到最終停下,物塊運動的總路程為30cmC.釋放后瞬間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為5.5m/s2D.物塊第一次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為16cm2.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光滑水平面上的木箱相連,箱內放置一小物塊,物塊與木箱之間有摩擦。壓縮彈簧并由靜止釋放,釋放后物塊在木箱上有滑動,滑動過程中不與木箱前后壁發生碰撞,不計空氣阻力,則(0000000(4分)A.釋放瞬間物塊加速度為零B.物塊和木箱最終仍有相對運動C.木箱第一次到達最右端時,物塊速度為零D.物塊和木箱的速度第一次相同前,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3.運動員某次發球,將球從離臺面高o處發出,球落在A點反彈后又落在B點,兩次擦邊。AB間距離為L,球經過最高點時離臺面的高度為h(h>o),重力加速度為g。若忽略阻力、球的旋轉、球與臺面碰撞時能量的損失,乒乓球離開球拍的速度大小為()(4分)eL A√2gh+B.2g (h-bo0+L28hC.V2g (h+hoU38hD.√2g(h-h0) 8h4.如圖所示,輕質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小物塊A、B相連,并放在傾角為0的固定斜面上,A靠在固定的擋板P上,彈簧與斜面平行,A、B均靜止。將物塊C在物塊B上方與B相距x處由靜止釋放,C和B碰撞的時間極短,碰撞后粘在一起不再分開,已知A、B、C的質量均為m,彈簧勁度系數為k,且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不計一切摩擦,則為保證A不離開擋板,x的最大值為()(4分)A.4mgsin0B.8mgsin0C.4mgkD.8mgk二、多選題(共3小題,共18分)5.如圖所示,傾角為日的固定斜面,其頂端固定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彈簧處于原長時下端位于0點。質量為m的滑塊Q(視為質點)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u=tan6。過程I:Q以速度vo從斜面底端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恰好能滑至0點:過程Ⅱ:將Q連接在彈簧的下端并拉至P點由靜止釋放,Q通過M點(圖中未畫出)時速度最大,過0點后能繼續上滑。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0000004(6分)AP、M兩點之間的距離為k號-4mg2sin204kgsin 0&過程Ⅱ中,Q在從P點單向運動到0點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子m弓C.過程Ⅱ中,Q從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大位移為號-8mg2sin202kgsin0D.連接在彈簧下端的Q無論從斜面上何處釋放,最終一定靜止在OM(含O、M點)之間6.如圖,某爆炸能量測量裝置由裝載臺和滑軌等構成,C是可以在滑軌上運動的標準測量件,其規格可以根據測量需求進行調整。滑軌安裝在高度為的水平面上。測量時,將彈藥放入裝載臺圓筒內,兩端用物塊A和B封裝,裝載臺與滑軌等高。引爆后,假設彈藥釋放的能量完全轉化為A和B的動能。極短時間內B嵌入C中形成組合體D,D與滑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D在滑軌上運動s1距離后拋出,落地點距拋出點水平距離為$2,根據$2可計算出彈藥釋放的能量。某次測量中,A、B、C質量分別為3加、m、5m,S=么,一整個過程發生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A BC (D)圓簡和網滑軌裝S(6分)A.D的初動能與爆炸后瞬間A的動能相等B.D的初動能與其落地時的動能相等C.彈藥釋放的能量為36mgh(1+46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4機械能守恒定律.docx 7.4機械能守恒定律.pdf 7.4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師用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