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68班級:姓名:考號:一、實驗題(組)(共8小題,共68分)1.某學習小組使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把一個直徑為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光電門置于小球平衡位置處,其光線恰好通過小球球心,計時器與光電門相連。將小球拉離平衡位置并記錄其高度,然后由靜止釋放(運動平面與光電門光線垂直),記錄小球經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t。改變h,測量多組數據。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阻力。(6分):n光電門計時器圖1(1)以h為橫坐標,(填“At”、“(△t)2”、“是”或“1(△t)2”)為縱坐標作△t直線圖。若所得圖像過原點,且斜率為(用d和g表示),即可證明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分)(2)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直徑d=20.48mm。①由結果可知,所用的是分度的游標卡尺(填“10”、“20”或“50”);②小組設計了一把25分度的游標卡尺,未測量時的狀態如圖2所示。如果用此游標卡尺測量該小球直徑,則游標尺上第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刻度線對齊。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分)圖22.小明同學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實驗時,將小鋼球在斜槽上某位置A由靜止釋放,鋼球沿斜槽通過末端0處的光電門,光電門記錄下鋼球的遮光時間t。用游標卡尺測出鋼球的直徑d,由V=號得出其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再計算出動能增加量△Ek=m2。用刻度尺測得鋼球下降的高度h,計算出重力勢能減少量△Ep光電門光電門圖3(15分)圖1(1)安裝實驗裝置的操作有:①在斜槽末端安裝光電門②調節斜槽在豎直平面內③調節斜槽末端水平④將斜槽安裝到底座上其合理的順序是(選填“A”“B”或“C”)。(3分)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2)測量鋼球直徑的正確操作是圖2中(選填“甲”或“乙”)所示的方式。(3分)圖2(3)在斜槽上5個不同的位置由靜止釋放鋼球。測量得出的實驗數據見表1。已知鋼球的質量m=0.02kg,重力加速度g9.80m/s2。請將表1的數據補充完整。表h/(10-2m)4.005.006.007.008.004E,/(10-3J)4.906.257.458.7810.04E,/(10-3J)7.849.8011.813.7(3分)(4)實驗數據表明,△Ek明顯小于△E。,鋼球在下降過程中發生機械能的損失。小明認為,機械能的損失主要是由于鋼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造成的。為驗證此猜想,小明另取一個完全相同的斜槽按圖3平滑對接。若鋼球從左側斜槽上A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右側斜槽上,最高能到達B點,A、B兩點高度差為H。則該過程中,摩擦力做功大小的理論值W理(用m、g、H表示)。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68班級:姓名:考號:一、實驗題(組)(共8小題,共68分)1.某學習小組使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把一個直徑為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光電門置于小球平衡位置處,其光線恰好通過小球球心,計時器與光電門相連。將小球拉離平衡位置并記錄其高度,然后由靜止釋放(運動平面與光電門光線垂直),記錄小球經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t。改變h,測量多組數據。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阻力。(6分)光電門計時器圖1(1)以h為橫坐標,(填“△t”、“(△t)2”、“是”或“1”)為縱坐標作△t(△t)2直線圖。若所得圖像過原點,且斜率為(用d和g表示),即可證明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分)正確答案:2g(4t)2’答案解析:如果機械能守恒,則滿足mgh=m2,又v是得neh號h,斜率為=2g(2)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直徑d=20.48m。①由結果可知,所用的是分度的游標卡尺(填“10”、“20”或“50”);②小組設計了一把25分度的游標卡尺,未測量時的狀態如圖2所示。如果用此游標卡尺測量該小球直徑,則游標尺上第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刻度線對齊。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分)圖2正確答案:①50:②12。答案解析:①根據游標卡尺讀數的規則可知,以mm為單位,且小數點后面兩位讀數,末位是偶數的,只能是游標尺讀數×0.02m得出的計算結果,故用的是50分度的游標卡尺:②此游標卡尺上的一小格真實長度為蘭m=0.96m,故游標尺的精確度為1m-0.96mm-0.04m,小球直徑25d=20mm+n×0.04mm=20.48mm,故n=12,故游標尺上第12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刻度線對齊。2.小明同學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實驗時,將小鋼球在斜槽上某位置A由靜止釋放,鋼球沿斜槽通過末端0處的光電門,光電門記錄下鋼球的遮光時間t。用游標卡尺測出鋼球的直徑d,由v=得出其通過光電門的速度y,再計算出動能增加量△Ek=m2。用刻度尺測得鋼球下降的高度1h,計算出重力勢能減少量△Ep光電門光電門圖3(15分)圖1(1)安裝實驗裝置的操作有:(①在斜槽末端安裝光電門②調節斜槽在豎直平面內③調節斜槽末端水平④將斜槽安裝到底座上其合理的順序是(選填“A”“B”或“C”)。(3分)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正確步驟為將斜槽安置于底座上,先調節斜槽在豎直平面內,再調節斜槽末端水平,最后安裝光電門,故合理的順序是:④②③①,故AC錯誤,B正確。故選:B。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滿分:68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績:________一、實驗題(組)(共8小題,共68分)某學習小組使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把一個直徑為d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光電門置于小球平衡位置處,其光線恰好通過小球球心,計時器與光電門相連。將小球拉離平衡位置并記錄其高度h,然后由靜止釋放(運動平面與光電門光線垂直),記錄小球經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改變h,測量多組數據。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阻力。(6分)(1) 以h為橫坐標,_______(填“Δt”、“(Δt)2”、“”或“”)為縱坐標作直線圖。若所得圖像過原點,且斜率為 _______(用d和g表示),即可證明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分)(2) 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直徑d=20.48mm。①由結果可知,所用的是 _______分度的游標卡尺(填“10”、“20”或“50”);②小組設計了一把25分度的游標卡尺,未測量時的狀態如圖2所示。如果用此游標卡尺測量該小球直徑,則游標尺上第 _______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刻度線對齊。(3分)小明同學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實驗時,將小鋼球在斜槽上某位置A由靜止釋放,鋼球沿斜槽通過末端O處的光電門,光電門記錄下鋼球的遮光時間t。用游標卡尺測出鋼球的直徑d,由得出其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再計算出動能增加量。用刻度尺測得鋼球下降的高度h,計算出重力勢能減少量ΔEp。(15分)(1) 安裝實驗裝置的操作有:①在斜槽末端安裝光電門 ②調節斜槽在豎直平面內③調節斜槽末端水平 ④將斜槽安裝到底座上其合理的順序是_______(選填“A”“B”或“C”)。(3分)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2) 測量鋼球直徑的正確操作是圖2中_______(選填“甲”或“乙”)所示的方式。(3分)(3) 在斜槽上5個不同的位置由靜止釋放鋼球。測量得出的實驗數據見表1。已知鋼球的質量m=0.02kg,重力加速度g=9.80m/s2。請將表1的數據補充完整。(3分)(4) 實驗數據表明,ΔEk明顯小于ΔEp,鋼球在下降過程中發生機械能的損失。小明認為,機械能的損失主要是由于鋼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造成的。為驗證此猜想,小明另取一個完全相同的斜槽按圖3平滑對接。若鋼球從左側斜槽上A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右側斜槽上,最高能到達B點,A、B兩點高度差為H。則該過程中,摩擦力做功大小的理論值W理=_______(用m、g、H表示)。(3分)(5) 用圖3的裝置,按表1中所列部分高度h進行實驗,測得摩擦力做功大小W測。由于觀察到H值較小,小明認為,AO過程摩擦力做功近似等于AB過程的一半,即。然后通過表1的實驗數據,計算出AO過程損失的機械能ΔE=ΔEp-ΔEk。整理相關數據,見表2。表2h/(10-2m) 4.00 5.00 6.00 7.00ΔE/(10-3J) 2.94 3.55 4.35 4.92Wf/(10-3J) 0.98 1.08 1.18 1.27表2中ΔE與Wf相差明顯。小明認為這是由于用近似計算Wf不合理。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根據表2數據簡要說明理由。(3分)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小物塊A和B分別系在一條跨過定滑輪的軟繩兩端,已知m1>m2。現要利用此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6分)(1) 若選定物塊A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進行測量,則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A.物塊的質量m1、m2 B.物塊A下落的距離C.物塊A下落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D.繩子的長度(2分)(2) 為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某小組同學對此實驗提出了以下建議,其中確定對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有用的是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繩的質量要輕 B.在輕質繩的前提下,繩子越長越好 C.盡量保證物塊只沿豎直方向運動,不要搖晃 D.兩個物塊的質量之差要盡可能小(2分)(3) 寫出一條上面沒有提到的對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有益的建議:________。(2分)實驗題(6分)(1) 在“利用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有關重錘的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應選用質量較大的重錘,使重錘和紙帶所受的重力遠大于它們所受的阻力 B.應選用質量較小的重錘,使重錘的慣性小一些,下落時更接近于自由落體運動 C.不需要稱量重錘的質量 D.必須稱量重錘的質量(2分)(2) 在該實驗中,選定了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如圖所示,“0”為起始點,以后紙帶上所打的各點依次記為1,2,3,…,測得的x1,x2,x3,…是重錘從開始運動到各時刻的位移。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錘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當打點計時器打點“4”時,重錘動能的表達式為_____;從“0”點到“4”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表達式為_____。(4分)如圖為一種利用氣墊導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 將氣墊導軌放在水平桌面上,將導軌調至水平。② 測出擋光條的寬度d。③ 將滑塊移至圖示位置,測出擋光條到光電門的距離l。④ 釋放滑塊,讀出擋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t。⑤ 用天平稱出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⑥ ……回答下列問題:(8分)(1) 在滑塊從靜止釋放到運動到光電門的過程中,系統的重力勢能減少了_______。(2分)(2) 擋光條通過光電門的速率為_______。(2分)(3) 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寫出物理量的名稱及符號)。(2分)(4) 若要符合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結論,以上測得的物理量應該滿足的關系是(2分)如圖甲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9分)(1) 為完成此實驗,除了圖中所示器材,還必需的器材有_______(填字母,多選) (3分)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交流電源(2) 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多選) (3分)A.要用秒表測量時間 B.重物的質量應盡可能大些C.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D.先釋放紙帶,后接通電源(3) 如圖乙是該實驗小組打出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紙帶上的O點是起始點,選取紙帶上連續的點A、B、C、D、E、F作為計數點,并測出各計數點到O點的距離依次為27.94cm、32.78cm、38.02cm、43.65cm、49.66cm、56.07cm。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是50Hz的交流電,重物的質量為0.5kg,則從計時器打下點O到打下點D的過程中,重物減小的重力勢能△EP=______J,重物增加的動能△Ek=______J,兩者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取g=9.8m/s,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分)現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傾角為3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它們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都沒有畫出。讓滑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10-2s、10-2s。已知滑塊質量為2.00kg,滑塊沿斜面方向的長度為5.00cm,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為0.54m,g取9.80m/s2,取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其平均速度。(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10分)(1) 滑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v1=______m/s,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v2=_______m/s。(4分)(2) 滑塊通過光電門1、2之間的動能增加量為________J,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_______J。(4分)(3) 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________。(2分)某同學利用豎直上拋小球的頻閃照片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頻閃儀每隔0.05s閃光一次,圖中所標數據為實際距離,小球質量m=0.2kg。(當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8分)(1) 從t2到t5時間內,重力勢能增量Ep=_______J,動能減少量Ek=_______J。(4分)(2)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Ep與Ek近似相等,從而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計算得Ep________Ek(選填“>”“<”或“=”),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分) 第2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docx 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pdf 7.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師用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