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學24-25學年高二下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共7小題,28分。1.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是一種先進的醫療成像技術,常利用氟的放射性衰變來標記藥物,從而對人體內部器官進行成像。氟的半衰期約為110分鐘,其衰變方程為,以下關于該衰變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X為正電子B.給氟施加高壓,其半衰期會縮短C.氟衰變時,釋放能量,所以質量數不守恒D.若有100個氟原子核,經過220分鐘后,大約還剩下25個未衰變2.關于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麥克斯韋通過實驗驗證了“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和“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并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B.醫院里常用X射線照射病房和手術室進行消毒C.一切物體都在輻射紅外線,這種輻射與物體的溫度有關D.電磁波的傳播需要介質,其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3.2024年4月15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四維高景三號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長征運載火箭點火升空瞬間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2時12分是一段時間長度,是指時間間隔B.科研人員研究高景三號01星的飛行姿態時,可以將其看成質點C.地面控制人員觀察高景三號01星在太空中的飛行軌跡時,可以把衛星看作質點D.火箭速度變化得越快,其加速度就變化得越快4.如圖甲所示,分子固定,分子從無窮遠處向移動,最終兩分子間距離為()。圖乙為分子間作用力隨距離的變化曲線,圖丙為分子勢能隨距離的變化曲線,取無窮遠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分子間距離從()減小到時,分子力對做正功,分子勢能增大B.當分子間距離為時,分子間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也為零C.當分子間距離從減小到時,分子力表現為斥力,分子勢能逐漸減小D.無論分子間距離如何變化,分子勢能最低點總對應分子間作用力為零的位置5.如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圖乙為介質中x=2m處的質點P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B.波速為20m/sC.t=0.05s時刻,質點Q的運動方向沿y軸正方向D.t=0.05s時刻,質點Q與其平衡位置的距離比質點P的大6.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的波形曲線如圖所示,平衡位置位于10cm處的質點在t=0.2s末第一次到達波峰。已知該波是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則該波的( )A.波長為0.1mB.周期為0.4sC.速度大小為0.25m/sD.頻率為2.5Hz7.如圖所示,在用光電管做光電效應的實驗中,入射光射入光電管后產生了光電流,調整滑片位置測量截止電壓,若用a光照射光電管測得的截止電壓大于用b光測得的截止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光的頻率小于b光的頻率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長小于b光的波長C.在真空中,a光的傳播速度大于b光的傳播速度D.用a光照射時光電管陰極K的逸出功小于用b光照射時的逸出功二、多選題:共3小題,18分。8.沿軸正方向傳播的一列簡諧橫波,時的波形如圖甲所示。P、Q、R是介質中的三個質點,圖乙為其中一個質點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波的波長為B.該波的傳播速度為C.圖乙為質點的振動圖像D.質點在任意內運動的路程都為9.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的航空母艦,它利用可控制核裂變釋放的核能獲得動力。有一種核裂變的方程為,關于該核裂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核反應方程可以簡化為B.X的核子數為132C.X的中子數為68D.X的比結合能比的比結合能大10.小張同學協助老師做光學實驗,他在實驗室發現一顆玻璃球甲和一塊長方體玻璃磚乙,他用綠光束照射甲和乙,情形如下:甲:如圖所示,玻璃球的半徑為R,綠光束平行于沿AB方向由B點入射玻璃球,經玻璃球內表面一次反射后恰能沿CD射出,CD、AB相互平行,且相距為;乙:綠光束從長方體玻璃磚上表面入射的光路如圖所示,當入射光與玻璃磚上表面所成角時,恰能在右側面發生全反射,不考慮多次反射。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換黃光平行于入射甲,仍要保證光線平行射回,則入射點須從B點順時針移動少許B.若換紫光平行于入射甲,則射入玻璃珠的光有可能在球內表面發生全反射C.若換紫光按原方向入射乙的同一點,則射出玻璃磚的紫光可能與入射光平行D.甲和乙的材質一樣三、非選擇題:共54分。11.在做“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大小”的實驗中,已知實驗室中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為每1000mL溶液中有純油酸0.05mL,又用注射器測得每100滴這種油酸酒精溶液的總體積為5mL,將一滴這種溶液滴在淺盤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再把玻璃板放在畫有邊長為1cm的正方形小格的紙上(如圖所示),測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X。(1)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為V0= mL。(2)從圖中可由小正方形的有效個數計算出油膜的面積S= cm2。(3)油酸分子的直徑大小D=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2.現用如圖所示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來測量光的波長。(1)在組裝儀器時單縫和雙縫應該相互 放置。(選填“垂直”或“平行”);(2)已知測量頭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游標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學調整手輪使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并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測量頭上游標卡尺的讀數為1.16mm;接著再同方向轉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此時測量頭上游標卡尺的示數如下圖所示,則讀數為 mm。已知雙縫間距,測得雙縫到毛玻璃屏的距離L=0.800m,所測光的波長 nm。(保留3位有效數字);13.如圖(a)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內壁光滑的汽缸水平放置,橫截面積為m2、質量為kg厚度不計的活塞與汽缸底部之間封閉了一部分氣體,此時活塞與汽缸底部之間的距離為24cm,在活塞的右側12cm處有一對與汽缸固定連接的卡環,氣體的溫度為300K,大氣壓強Pa。現將汽缸豎直放置,如圖(b)所示,取m/s2。求:(1)活塞與汽缸底部之間的距離;(2)加熱到675K時封閉氣體的壓強。14.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是輕核聚變為氦核的過程,有一種反應序列是質子循環,相當于4個質子聚變生成一個氦核和另外兩個相同的粒子,核反應方程為,已知質子的質量為,氦核的質量為,另外的兩個粒子的質量均為,太陽每秒輻射的能量為,已知光速,求:(1)X的質量數A、電荷數Z及一次聚變釋放的能量(用字母表示);(2)太陽每秒虧損的質量為多少千克?(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5.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狀態A時壓強為,經歷的過程,整個過程中對外界放出熱量。求該氣體在過程中對外界所做的功。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D D C B BC BD AC11.(1)(2)60(3)【詳解】(1)由題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mL=0.05mL其中純油酸的體積(2)超過半格的算一個,不足半格的舍去,從圖中可數出小正方形的有效個數為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積為(3)純油酸的體積解得12. 平行 15.02 693【詳解】(1)[1]在組裝儀器時,單縫與雙縫應該相互平行放置。(2)[2]由游標卡尺的規則為主尺讀數加上游標尺的讀數,可得讀數為15mm+1×0.02mm=15.02mm[3]根據可知,光的波長13.(1);(2)【詳解】(1)汽缸水平放置時,封閉氣體的壓強溫度體積當汽缸豎直放置時,封閉氣體的壓強溫度體積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可得活塞與汽缸底部之間的距離(2)假設活塞能到達卡環,由題意有,,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代入數據可得故假設成立,活塞能達到卡環,氣體壓強為14.(1),;;(2)【詳解】(1)根據題意,由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得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一次聚變釋放的能量為(2)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太陽每秒虧損的質量為15.138.6J【詳解】整個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W=WAB+WCA且由C→A過程中,,故此過程為等壓過程,體積減小,則C→A外界對氣體做功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得即氣體對外界做的功為138.6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