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創新永無止境課時精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大飛機制造等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這說明( )①我國科技全方位領先全球 ②創新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④我國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九年級(2)班科技興趣小組搜集到我國發明專利的相關信息,具體如下:上述信息體現了我國( )A.主要矛盾發生根本變化 B.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C.科研經費實現快速增長 D.科技整體實力已居世界首位3.下圖是我國2021年至2024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全國糧食總產量情況。據此,可推斷我國( )注: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80%以上;2024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千克,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糧食安全線是人均400千克。①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呈逐年降低趨勢 ②人均糧食占有量低于世界糧食安全線③農業科技進步助推糧食總產量的提高 ④需要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布局之年,我們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抓好各方面工作。下列措施與目的匹配的是( )選項 措施 目的① 抓好“三農”工作,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② 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全面提高人才隊伍質量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③ 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優化發展空間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④ 實施提振消費行動,全方位擴大國內的需求 實現人民當家作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以下是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的四個階段。閱讀材料,完成下面5-6小題。初步發展期(1978-1992年) 快速發展期(1992-2002年) 跨越式發展期(2002-2012年) 新飛躍期(2012年至今)黨和政府落實工商業者政策:私營經濟在法律上的地位得以確立。“草根創業”興起,全國個體經濟從業人員達2467.7萬人,私營企業達13.9萬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隨著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愈發完善,創業浪潮興起。全國個體工商戶增長54%,私營企業增長16.5倍。 系列政策法規密集出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日臻完善。全國個體工商戶突破4000萬戶,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60%。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公平開放寬松的環境。大批民營企業通過加大投入、引進人才、推進產學研合作等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2024年,民營企業達5650.4萬戶,進出口額達24.3萬億元。5.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得益于( )①一大批創業者、企業家等抓住機遇,敢闖敢試②我國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其在良好營商環境中激發了活力④黨和國家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還需要( )①處理和解決好一切國內外矛盾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③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創新成果轉化④培養和引進創新型人才,堅持人才是第一動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新時代以來,從科技工作者矢志攻堅克難,實現“嫦娥”“北斗”“天和”等大國重器不斷“上新”,到產業工人和技能人才勇于創新突破,推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產業轉型,再到善用科技成果和數字技術的新農人扎根“三農”,推動實現鄉村振興……我國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由此可見,我國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A.航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推動其他產業向新而行B.各行各業勞動者勤勤懇懇、刻苦鉆研、不斷創新C.國家重視工業、農業,實現兩大產業的同步發展D.我國已成為創新強國,創新創造的活力全面釋放8.2024年陜西省各級人民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9546件,以公正的裁判為創新松綁、為企業加油、為創造助力。這表明( )①弘揚創新精神是每個企業的社會責任②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和保護創新③人民法院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④法治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保駕護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專利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種類。分析下列圖表,可以得出( )A.知識產權是公民的政治權利 B.專利保護環境持續優化C.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 D.專利申請數量逐年降低10.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這體現了教育( )①能夠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②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這句話說明了( )A.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B.百年大計,改革為本C.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深入人心D.教育能實現絕對公平12.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我國之所以高度重視教育強國建設,是因為(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③發展教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④教育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3.2025年5月24~31日是第25個全國科技活動周。某班開展“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的主題學習活動。根據學習任務,完成下列問題。學習任務一【中國科創走向世界】2018年杭州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2023年制定了《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工程”實施方案》,2024年發放2.5億元“算力券”用于補貼企業購買服務……獨特的營商環境為科技型企業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025年,杭州的開年模式稱得上“火熱”。央視春晚舞臺上,人形機器人扭起東北大秧歌;互聯網上,某國產AI大模型打破美歐對大模型技術的壟斷,讓全球開發者共享普惠AI……杭州的科技型企業走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該國產AI大模型企業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這里是浙江舉全省之力打造的高能級科創平臺。他們的團隊成員以90后、95后為主,大多數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他們充滿活力、敢于創新,助推企業成為國產AI領域的創新先鋒。(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概括杭州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取得成功的原因。學習任務二【榜樣力量引領前行】榜樣一“讓機器人服務大眾生活”是他學生時代的理想,他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相信時代不會辜負長期主義者,帶領團隊10年死磕底層技術迭代,獲得百余項專利,研制出全球領先的四足機器人。榜樣二他曾說:“中國需要自主的AI技術根基,這是我們的時代責任”。在大學期間,他每天堅持14小時鉆研算法;創業初期,在地下室靠泡面充饑攻克技術難關;如今,終于成功研發出全球領先的國產AI大模型。榜樣三他26歲時創立公司,秉持“做世界一流產品”的信念,帶領團隊數十年攻堅克難,生產的無人機廣泛應用于電力巡檢、災害救援等領域,服務全球100多個國家。他取得成功后回饋母校,與母校推出“聯合獎學金計劃”。(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榜樣人物的事跡對我們活出生命精彩的啟示。14.某班正在制作“百年巨變,中國奇跡”的展板,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為第三組搭配一幅我國近兩年航天領域成就的圖片。(僅寫名稱。)(2)以第一組圖片的圖說為例,為第二組和第三組圖片撰寫相應的圖說。(3)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圍繞“堅持黨的領導”這一主題,請你為展板撰寫一段結束語。(要求:具有內在邏輯,有據有理,層次分明。)15.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某中學九年級(1)班以此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下面是同學們收集的部分資料:走向復興近代以來,封建制度腐朽衰敗,帝國主義列強輪番入侵,人民倒懸、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無數仁人志士不懈奮斗,都無法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五四運動以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催生了中國共產黨。自此以后,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從新中國成立“站起來”、改革開放“富起來”,再到新時代“強起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我思考】回望中國近現代史,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關鍵一招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抓住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誰就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講,科技創新是決定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招。(2)【我分析】為什么說科技創新是決定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招?創新創造五四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創新創造推動事業發展。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3)【我踐行】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該怎樣走在創新創造前列,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參考答案1.D【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創新成就,黨的領導等相關知識點。我國科技并非“全方位領先全球”,故①說法錯誤;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而非創新,故②說法錯誤;題干中列舉的科技創新成果表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故③符合題意;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故④符合題意;故選D。2.B【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現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題干中的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的圖表信息,并未涉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容,故A不符合題意;觀察圖表可以看到,從 2020 - 2024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發明專利數量的增加,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體現。這表明我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科技創新取得了更多的成果,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故B符合題意;圖表僅僅展示了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的變化情況,并沒有任何關于科研經費的數據,不能從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的增長得出科研經費實現快速增長的結論,故C不符合題意;雖然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從整體來看,我國科技整體實力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并沒有居世界首位。僅依據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的增長不能得出科技整體實力已居世界首位的結論,故D說法錯誤;故選B。3.D【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創新相關知識。分析題文,從我國2021年至2024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全國糧食總產量情況來看,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助推糧食總產量的提高,也說明需要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故③④符合題意;從圖片數據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故①錯誤; 2024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千克,而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糧食安全線是人均400千克,因此,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高于世界糧食安全線;故②錯誤;故選D。4.A【解析】本題考查共同富裕、人才強國戰略。抓好“三農”工作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內容,完善強農惠農富農制度可直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故①正確;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提高人才質量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具體舉措,故②正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旨在縮小地區差距,優化發展格局,符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故③正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屬于經濟政策,目的是促進經濟增長,與“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政治民主范疇)無直接關聯,故④錯誤;故選A。5.B【解析】本題考查對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的認識和理解。分析題文,黨和政府落實工商業者政策以來,全國個體經濟從業人員數量不斷提高,這體現了一大批創業者、企業家等抓住機遇,敢闖敢試;圖片描述了1978年至今民營企業發展迅速,說明了我國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國家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公平寬松的環境,這說明黨和國家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故①②④符合題意;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國有經濟,而非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屬于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故③錯誤;故選B。6.C【解析】本題考查對企業創新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創新是企業的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企業要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產學研結合能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資源,加速技術落地、促進創新成果轉化,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故②③符合題意;“處理和解決好一切國內外矛盾”表述絕對化;企業無法解決“一切”矛盾;故①錯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故④錯誤;故選C。7.B【解析】本題考查弘揚創新精神和實干精神。題干提到“嫦娥”“北斗”等科技成就,但未說明這些直接推動其他產業轉型,且其他產業(如人工智能、農業)的發展并非僅依賴航天事業,故A說法不符合題意;題干強調科技工作者、產業工人、新農人等不同行業勞動者通過創新和努力推動發展,直接對應“各行各業勞動者勤懇、鉆研、創新”,故B符合題意;題干未提及工業與農業“同步發展”,且“同步”表述不準確(不同產業發展速度可能不同),故C說法錯誤;我國仍是“創新大國”而非“創新強國”,且“活力全面釋放”與事實不符,故D說法錯誤;故選B。8.D【解析】本題考查保護知識產權。題干強調法院通過審判保護知識產權,未直接涉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故①不符合題意;保護知識產權是對創新成果的尊重,法院審結案件體現這一點,故②符合題意;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屬于人民檢察院,故③說法錯誤;法院依法裁判知識產權案件,體現法治為創新戰略提供保障,故④符合題意;故選D。9.B【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產權。分析題文,圖片數據可以看出,2017到2021年我國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專利侵權數量有所下降,說明國家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點的良好社會氛圍,專利保護環境持續優化;故B符合題意;知識產權不屬于政治權利;故A錯誤;題干不能得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的結論;故C不符合題意;題干不能得出專利申請數量逐年降低的結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B【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通過培養人才為國家發展提供支撐,能夠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故①說法符合題意;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而非教育,故②說法錯誤;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的根本途徑,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故③說法符合題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非教育,故④說法錯誤。故選B。11.A【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重要性。分析題文,題干強調“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意思是教育是培養人才、實現國家治理的基礎,說明了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故A符合題意;“百年大計,改革為本”表述錯誤,應為“教育為本”,且題干未涉及改革,故B說法錯誤;題干未提及創業、創新相關內容,故C不符合題意;教育能促進公平,但“絕對公平”的說法脫離實際,故D說法錯誤;故選A。12.A【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這一表述符合教材內容,故①正確;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符合實際意義,故②正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而非發展教育,故③錯誤;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而非教育,故④錯誤;故選A。13.(1)①杭州制定《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工程”實施方案》,為杭州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②發放“算力券”用于補貼企業購買服務,助力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為杭州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③打破美歐對大模型技術的壟斷,說明杭州科技型企業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④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說明了杭州為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搭建了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⑤90后、95后為的碩士或博士,助推企業成為國產AI領域的創新先鋒,說明杭州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2)①榜樣一以 “讓機器人服務大眾” 為理想,十年專注底層技術迭代,啟示我們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②榜樣二將 “自主 AI 技術根基” 視為時代責任,攻克技術難關,啟示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讓生命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③榜樣三的技術成果服務全球多國并回饋母校,啟示我們運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企業,需要運用建設創新型強國的要求、企業創新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杭州制定《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工程”實施方案》,可鏈接為杭州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發放“算力券”用于補貼企業購買服務,可鏈接助力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為杭州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打破美歐對大模型技術的壟斷,可鏈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 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可鏈接為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搭建了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 90后、95后為的碩士或博士,助推企業成為國產AI領域的創新先鋒,可鏈接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在平凡中創造偉大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以 “讓機器人服務大眾” 為理想,十年專注底層技術迭代,可鏈接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將 “自主 AI 技術根基” 視為時代責任,攻克技術難關,可鏈接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讓生命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 技術成果服務全球多國并回饋母校,可鏈接運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14.(1)天和核心艙與問天、夢天實驗艙組合體。(2)第二組:深圳的騰飛雄辯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第三組:中國航天的跨越發展深刻昭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自主創新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航天強國的必由之路。(3)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更是實踐和時代的印證。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屈辱,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深圳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蝶變,到 “東方紅一號” 升空至空間站筑夢太空的跨越,百年滄桑巨變反復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唯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破解發展難題、應對風險挑戰;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的結論,更是未來的昭示,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走向輝煌的根本遵循。【解析】(1)本題考查我國近兩年航天領域的成就,是開放性主觀題,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堅持黨的領導、建設創新強國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深圳從1980年的小漁村到2025年的國際大都市可鏈接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從1970年 “東方紅一號” 到如今的空間站可鏈接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自主創新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航天強國的必由之路。(3)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堅持黨的領導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屈辱,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深圳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蝶變,到 “東方紅一號” 升空至空間站筑夢太空的跨越,可鏈接為什么要堅持黨的領導相關知識分析;15.(1)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3)矢志創新創造,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有上下求索的執著,闖新路、創新業,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堅持黨的領導的有關知識,從結論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鏈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抓住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誰就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可鏈接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3)本題要求回答怎樣走在創新創造前列,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試卷第6頁,共6頁試卷第5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