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聲音是什么 暑假銜接練習姓名: 學號:一、選擇題1.用手握住正在發聲的自行車車鈴,你就聽不到鈴聲了,原因是( )A.手吸收了聲音 B.手使車鈴停止了振動C.手擋住了聲音 D.手太用力了2.聲波在下列介質中傳播最快是( ?。?br/>A.空氣 B.水 C.木材 D.鐵3.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到客船的“鐘聲”是由什么振動發出的( ?。?br/>A.寒山寺 B.鐘體 C.客船 D.空氣4.如圖所示,是用兩個小紙盒,一根棉線做成的“土電話”,他們之間能夠實現通話,這表明了( )A.只有氣體能夠傳聲 B.固體能夠傳聲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紙盒不振動也能產生聲音5.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 m/s,人對著相距425 m的高山喊一聲,聽到回聲需經過的時間是( ?。?br/>A.1.25 s B.2.5 s C.0.8 s D.5 s6.如圖是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也不影響聽到周圍的聲音。以上聽到的聲音,傳播介質分別是( )A.固體 固體 B.固體 氣體C.氣體 固體 D.氣體 氣體7.如圖所示,把一部手機放入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用另一部手機一直對它呼叫,我們可以聽到鐘罩內手機發出的鈴聲。然后用抽氣機從鐘罩內往外抽氣,這時聽到鈴聲逐漸變小。關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由實驗可推理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聽到鈴聲逐漸變小說明振動變輕微了C.抽氣過程中鈴聲傳播速度逐漸變小了 D.該實驗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8.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C.“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二、填空題9.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在防空演練中,師生們聽到警報聲后立即緊急疏散,則警報聲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耳中的。10.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它不能在 中傳播,一般來說,在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11.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同學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我們會聽到 次聲音,這是因為 。12.如圖所示,將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移近懸掛的乒乓球,當兩者輕輕接觸時,可觀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反復彈開較大的幅度。這表明 。如果音叉不發聲,小球 ?。ㄟx填“會”或“不會”)被音叉反復彈開較大的幅度。13.動畫片《星球大戰》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的一聲被炸毀,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你覺得這段描述符合科學道理嗎?這段描述 科學道理(選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在太空中沒有空氣,因為聲音的傳播是需要 的。14.如圖小華將正在發聲的手機裝入塑料袋,扎緊袋口后用細線懸掛在水中,發現還能聽到手機發出的聲音,得到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還能在 中傳播,且傳聲速度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15.19世紀初,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耳聾后,通過用牙齒咬住一根木棍的一段,聽自己演奏的琴聲,繼續從事自己的創作,貝多芬是利用 方式聽到琴聲的,此種傳導聲音的方式的原理是 。16.在馳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有三處堪稱奇觀的聲學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圖所示,當游客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這是建筑師利用聲音的反射,使 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加強造成的音響效果.三、實驗探究題17.小剛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相關實驗。(1)藍牙音響懸浮于磁懸浮裝置上方,隨后用手機接通藍牙音響,當音響發聲時,觀察到泡沫小球不停地跳動;當音響停止發聲時,小球隨之停止跳動,這一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在 。音響發出的聲音是通過 傳入小剛耳朵的。(2)接著用抽氣機不斷向外抽氣,玻璃罩內的空氣含量將 ?。ㄟx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此過程中聽見聲音大小也逐漸減弱。進一步推理可得:如果玻璃罩內處于真空狀態,將 。(3)本實驗巧妙之處是利用磁懸浮裝置將發聲體——藍牙音響懸浮起來,對于這一設計談談你的看法: 。四、綜合題18.在空氣中,人們發出的聲音至少要經過0.1s回到耳邊才能將回聲與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距離人剛好17m,那么此時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19.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同學想測量聲音在一段特殊金屬管中傳播速度。已知管長為0.85km,在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用專用設備測量兩次聲相隔 2.33s,空氣中聲速340m/s。求:(1) 敲擊后聲音通過空氣傳到另一端要多長時間 (2)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 參考答案1.B2.D3.B4.B5.B6.B7.A8.C9.振動;空氣10.真空;不同11.2;聲音在鐵管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1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不會13.不合理;介質14.液體;大于15.骨傳導;固體能傳聲16.回聲17.(1)振動;空氣(2)減??;聽不到聲音(3)可避免固體傳聲對實驗的影響18.解:聲音在空氣中的路程,故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19.(1)敲擊后聲音通過空氣傳到另一端的時間為(2)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為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