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江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一協同班期末檢測試卷物理試卷注意事項:1. 本試題卷分為第一部分 (選擇題) 和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兩部分。滿分 100 分, 考試時間 75 分鐘。2. 考生作答時,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一律無效。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 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非擇題題時,必須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在答題卡上題目所指示的答題區域內作答。作圖題可先用鉛筆繪出,確認后再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描清楚。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 46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第 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 4 分;第 8~10 題有 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6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選錯的得 0 分。1. 某物體同時受到在同一平面內的幾個恒力作用而平衡, 某時刻突然撤去其中一個力, 以后這物體將不可能做( )A. 平拋運動 B. 勻速圓周運動C. 勻加速直線運動 D. 勻減速直線運動2.《GA環球建筑》依據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數據,對當今世界最高十大摩天樓電梯最快運行速度做了排序, 中國占據前三甲, 其中上海中心大廈的電梯最高速度達 ,位列排行榜第一名。該電梯某次向上運行過程中速度 隨時間 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內,電梯的平均速度大小為B. 內,電梯對乘客的支持力逐漸增大C. 內,電梯對乘客的支持力小于乘客的重力D. 末和 末,電梯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如圖所示,傾角為 的光滑斜面體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塊 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 的拉力作用下勻速向上運動,則物塊 對斜面體 的壓力大小為( )A. B. C. D.4. 京張高鐵將北京到張家口的通行時間縮短在 1 小時內。假設京張高鐵啟動后沿平直軌道行駛,發動機的功率恒為 ,且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高鐵的質量為 ,最大行駛速度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加速階段,高鐵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B. 高鐵受到的阻力大小為C. 高鐵的速度為 時,其加速度大小為D. 高鐵的加速度為 時,其速度大小為5. 我國于 2018 年 12 月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假設“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發射過程簡化如下: 探測器從地球表面發射后,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經過 點時變軌進入距離月球表面 的圓形軌道 ,在軌道 上經過 點時再次變軌進入橢圓軌道 II,之后將在 點著陸月球表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發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B. “嫦娥四號”在軌道 上經過 點的速度小于在軌道 上經過 點的速度C. “嫦娥四號”在軌道 上經過 點的加速度小于在軌道 上經過 點的加速度D. “嫦娥四號”在 點需要加速才能實現從地月轉移軌道轉移到 I 軌道6. 如圖所示,物塊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豎直懸掛的 小球通過光滑的定滑輪與物塊 相連,初始時,細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塊 向左以速度 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A. 初始時, B 小球的速度為 B. B 小球做減速運動C. 小球 處于超重狀態 D. A 物塊受到的合力變化7. 升降機以 5m/s 的速度向上勻速運行,某時刻一螺釘從升降機底板松脫,再經過 4s 升降機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時螺釘剛好落到井底,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螺釘松脫后做自由落體運動B. 井的深度為C. 螺釘落到井底時的速度大小為D. 螺釘運動到最高點時到井底的距離為8. 在物理學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開普勒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運用了理想實驗法B. 牛頓從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表達式推出行星對太陽的引力表達式運用了類比法C. 卡文迪許測定引力常量的實驗中運用了微量放大法D. 探究向心力大小與質量、角速度和半徑之間關系時運用了等效替代法9. 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輕質彈性桿插入桌面上的小孔中,桿的另一端固定一質量為 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內作半徑為 的勻速圓周運動,角速度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為B.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為C. 小球對桿作用力的大小為D. 小球對桿作用力的大小為10. 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平面與順時針勻速轉動的水平傳送帶的右端 點平滑連接,輕質彈簧右端固定,原長時左端恰位于 點?,F用外力緩慢推動一質量為 的小滑塊 (與彈簧不相連), 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由靜止釋放后,滑塊以速度 滑上傳送帶,一段時間后返回并再次壓縮彈簧。已知返回后彈簧的最大壓縮量是初始壓縮量的一半,滑塊第一次從釋放點到 點的時間及第一次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均為 。已知彈簧彈性勢能 ,其中 為勁度系數。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傳送帶勻速轉動的速度大小為B. 經過足夠長的時間,滑塊最終靜止于水平面上C. 滑塊第一次在傳送帶上運動的過程中電機多消耗的電能為D. 滑塊從釋放到第 4 次經過 點的總時間為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 54 分)二、實驗題(本題共 2 小題,每空 2 分,共 14 分)11.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完成“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選重物時, 重的比輕的好, 體積大的比體積小的好B. 稱量重物的質量一定要準確, 否則會造成較大誤差C. 手提紙帶, 先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落下D. 做實驗時應將打點計時器豎直地架穩(2)為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較重物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間的( )A. 動能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B. 速度變化量和勢能變化量C. 速度變化量和高度變化量(3)根據紙帶算出各點的速度 ,量出下落距離 ,則以 為縱軸,以 為橫軸,畫出的圖線應是圖中的( )A. B.C. D.12.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跨過光滑定滑輪的細線兩端分別與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塊和彈簧測力計相連。甲乙丙(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A. 實驗前,應先將彈簧測力計調零 B. 實驗時, 木板一定要勻速向左拉出C. 實驗時, 細線與木板水平平行 D. 實驗時, 拉木板的速度越慢越好(2)圖乙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放大圖,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_____N。(3)為進行多次實驗,該同學采取了在木塊上增加砝碼個數的方法。木塊的質量為 ,砝碼的總質量為 、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測得多組數據后,該同學描繪的 圖像如圖丙所示,圖像直線未過原點,根據圖像可得,木塊的質量 _____,動摩擦因數 _____;(結果保留 2 位有效數字,取 )。三、解答題 (本題共 3 小題,第 13 題 12 分,第 14 分 12 分,第 15 題 16 分)13. 某快遞車裝上貨物 (視為質點),其中貨物與車的簡化圖如圖所示。貨物在長度 的水平車廂中間位置,總質量 的車在平直路面以 行駛,突然因緊急情況剎車 (關閉發動機),經過 車停下,最終發現貨物也剛好滑到車廂前端靠近駕駛室。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貨物的質量遠小于快遞車的質量。求:( 1 )快遞車剎車時受到的阻力大小 ;(2)該貨物與水平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 。14. 如圖,在傾角為 的斜面底端有一個質量為 的小物體,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5,物體在平行斜面向上拉力 的作用下,向上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 (重力加速度 取 )。(1) 力 的大小;(2)經過 后,物體到達斜面上的最高點 ,撤去拉力,此后物體還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3)物體回到地面時,重力的瞬時功率。15. 如圖,半徑為 的光滑半圓形軌道 固定在豎直平面內且與水平軌道 相切于 點, 端有一被鎖定的輕質壓縮彈簧,彈簧左端連接在固定的擋板上,彈簧右端 到 點的距離為 。質量為 的滑塊 (視為質點) 從軌道上的 點由靜止滑下,剛好能運動到 點,并能觸發彈簧解除鎖定,然后滑塊被彈回,且剛好能通過圓軌道的最高點 。已知 , 求:(1)滑塊第一次滑至圓形軌道最低點 時所受軌道支持力大小;(2)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C B C B BC AD AD11. (1)CD(2)A(3)C【詳解】(1)A. 重物要選用密度大、體積小的物體, 這樣可以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 從而減小實驗誤差, A 錯誤;B.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是利用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表達式為因此不需要稱重物的質量, B 錯誤;C. 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先接通電源, 讓打點計時器打點穩定后再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 C 正確;D. 本實驗要求盡可能減少摩擦等阻力, 故打點計時器必須豎直架穩, D 正確;故選 CD。(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是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的重力勢能和動能互相轉化,但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正確;故選 A。(3)“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表達式為變形得由關系式知,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圖像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 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正確;故選 C。12. (1)AC(2)2.40(3) 0.50 0.38【詳解】(1)A. 實驗前,應先將彈簧測力計調零,否則讀數不準確,故 A 正確;BD. 在該圖中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無論是否勻速拉出, 木板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都不變, 因此只需要保證木板與木塊有相對運動即可, 故 BD 錯誤;C. 實驗時,細線與木板必須水平平行,保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且木塊對木板的正壓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故 正確。故選 AC。(2)在木板抽出的過程中,木塊受繩子的拉力與木板給其的摩擦力而平衡,根據平衡條件有而繩子上的張力等于彈簧測力計所測力的大小, 即有根據圖乙可讀得彈簧那個測力計的示數為由此可知(3)[1][2]本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可知圖像的斜率表示 ,根據圖像可得解得當摩擦力為 時,砝碼質量為 ,代入公式可解得13. (1)(2)【詳解】( 1 )由題意可知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大小又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 2 )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大小則貨物的位移大小則貨物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14. (1)(2)(3)【詳解】(1)由于物體勻速運動,由平衡條件可知解得(2)撤去拉力后,物體做斜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豎直上拋運動,則還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3)勻速上升的高度下落的過程中,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由可得落地時豎直分速度物體回到地面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15. (1) ,方向豎直向上;(2)0.25;(3)【詳解】(1)設滑塊第一次滑至 點時的速度為 ,圓軌道 點對滑塊的支持力為 ,在過程中由動能定理知在 點有代入得方向豎直向上。(2)在 過程中有代入得(3)在 點有在 過程中有解得彈性勢能彈性勢能減少 ,則說明彈簧彈力做正功,且做功大小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