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項城三高 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考試高一物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D B D C ABC CD AB1.B【詳解】A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機器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故A 錯誤,B 正確;WCD.根據 P 可知,功率大的物體做功時間不一定長,故 CD 錯誤。t 故選 B。2.B【詳解】由題意,根據合力提供小球所需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有v2F 合 Fn man mr 故選 B。3.A【詳解】CD.兩點同軸轉動,則角速度相等,故 CD 錯誤;AB.根據v r 角速度相等且 AO 大于 BO,則vA vB故 A 正確,B 錯誤。故選 A。4.D 【詳解】A.探測器往高軌道運動需要點火加速,探測器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的機械能小于在軌道Ⅲ上運動時所具有的機械能,A 錯誤;B.探測器從軌道Ⅰ上變軌到軌道Ⅱ上,需要在 P 點加速,所以在軌道Ⅰ上經過 P 點時的速度小于在軌道Ⅱ上經過 P 點時的速度,B 錯誤;C.不管在哪個軌道上,探測器在 P 點受到的萬有引力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相等,C 錯誤;D.根據開普勒第二定律知探測器在橢圓軌道上運動時,在離火星最近的 P 點速度大于最遠的 Q 點的速度,D 正確。故選 A。5.B【詳解】以桌面為參考平面,則落地時的重力勢能EP mgh 5J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為正,為W mg(H h) 20J則重力勢能減少 20J。故選 B。6.D【詳解】三個小球被拋出后均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h gt2得t 2h g據題知,三個小球下落的高度之比為h1 : h2 : h3 AB: AC : AD 1:4:9所以三次小球運動的時間比t1 :t2 :t3 1:2:3水平位移相等,根據 v x得 t1 1 1v1 : v2 : v3 : : 6:3: 2t1 t2 t3 故 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7.C【詳解】A.小球落到地面過程,根據動能定理有mgH Ek可知,小球落地時動能等于 mgH ,A 錯誤;B.小球在運動的全過程有mg H h fh 0解得mg Hh fhB 錯誤;C.根據上述,整個過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為Wf fh mg H hC 正確;D.小球陷入泥中的過程,根據動能定理有mgh Wf 0 Ek解得Wf mgh Ek可知,小球陷入泥中的過程中克服泥的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剛落到地面時的動能與減小的重力勢能 mgh 之和,D 錯誤。故選 C。8.ABC【詳解】ABD.功是標量,功的正負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功的大小,而是表示力對物體起動力作用(即力對物體做功)還是力對物體起阻力作用(即物體克服外力做功),功的大小比較是其絕對值比較,所以-10J 的功大于+5J 的功,故 AB 正確,D 錯誤。C.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則說明這個力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故 C 正確。故選 ABC。9.CD【詳解】A.圓是橢圓的特例,故公式既然適用于橢圓軌道的行星,也就適用于圓軌道的行星,但此時公式中的 a 為圓軌道半徑,故 A 錯誤;BCD.比例系數 k 是一個由中心天體決定而與行星無關的常量,但不是恒量,不同的星系中,k 值不同,即只要是圍繞同一中心天體運行的不同行星,公式都適用,包括以地球為中心天體的系統,故 B 錯誤,C、D 正確。故選 CD。10.AB【詳解】A.由題圖可知,開始時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啟動,即牽引力 F 不變,所以在 0 t1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時刻恰好達到額定功率,接下來,功率保持不變,速度再增加,牽引力就會減小,即加速度減小,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到 t2 時刻,速度增加到最大值,接下來做勻速運動,所以在 t1 t2 時間內,汽車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A 正確;B.在 0 t1時間內,牽引力做的功等于 P t 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即W1 1 P0t12因此平均功率P W1 1 P0t1 2B 正確;C.由于牽引力做的功等于 P t 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在 0 t2時間內,牽引力做的功1 t2 t1 Pt0 2 1 Pt0 1W2 Pt0 1 P02 2C 錯誤;D.在 t2 時刻后,汽車勻速運動,牽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P0vmKmgP而在 t 0 1 t2 時間內,汽車做加速運動,因此 t1時刻汽車的速度小于 ,D 錯誤。Kmg 故選 AB。11.(1) 平拋 自由落體 同時 自由落體運動(2) 水平 同一 相同【詳解】(1)[1] [2]用小錘擊打彈性金屬片后,小球 A 拋出,有水平的初速度,只受重力,做平拋運動,小球 B 只受重力,且由靜止釋放,做自由落體運動。[3][4] 分別改變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錘擊打的力度,只改變了平拋運動的水平初速度,若發現兩小球同時落地,說明小球 B 豎直方向的運動與 A 相同,即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2)[1] 安裝實驗裝置,使斜槽 M 末端水平,保證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水平。[2] 進行多次實驗,每次使鋼球從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滾下,保證小球每次拋出的水平速度相同。[3]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h gt2可知,軌跡上豎直位移為 y、4y、9y…的點,運動時間之比為 1:2:3 所以各點之間的時間相等。12. B 1.88 1.92 B【詳解】(1)[1]A.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是重力勢能減少的量等于動能增加的量,即mgh mv2質量可以約掉,沒有必要稱出重物的質量,故 A 錯誤;B.圖中兩限位孔必須在同一豎直線上,是為了減小阻力,故 B 正確; C.數據處理時,應選擇紙帶上距離較遠的兩點作為初、末位置,距離越遠,讀數時誤差越小,故 C 錯誤;D.求速度時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速度的方法,不可用 v = gt 或 v 2gh ,故 D 錯誤。故選 B。(2) [2]打點計時器打到 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Ep mghB 1.88J[3]相鄰計時點的時間間隔為1T0.02s f 此時重錘的速度為vB xOC xOA 1.92m / s2T(3) [4]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 mv2 整理,可得v2 gh易知,圖線的斜率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 g。故選 B。13.(1)90m/s2 ;(2)200N【詳解】(1)小球在最低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 v2 90m/s2L(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T mg ma解得T 200NF14.(1)mFr2(2)Gm【詳解】(1)月壤質量為 m,測得其在月球表面的重力為 F ,則有 F mg解得 gFmMm(2)在月球表面有 G r2 mgFr2結合上述解得 MGm15.(1)vB 3 gR ,v C gR ;(2)Q 2mgR【詳解】(1)當物體經過 B、C 兩處時,依題意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在 B 處NB mg 10mg mg m vB2R在 C 處mg mvC2 R解得vB 3 gRvC gR(2)物體由 B 到 C 運動過程中,根據能量守恒可得2 1 mv 2 C mg 2R QmvB 2解得產生的內能Q 2mgR項城三高 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考試高一物理試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本試卷內容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所有答案都寫在答題卡上。第Ⅰ卷選擇題(共 46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共 4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 4 分;第 8—10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 6 分,全部選對的得 6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選錯的得 0 分。)1.關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功率大說明物體做功多 B.功率大說明物體做功快C.功率大說明物體做功時間長 D.功率大說明物體做功時間短2.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半徑為 r 的圓周運動,當它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 v,此時小球的向心力 F 為( )m vr B.m vr2 C.m rv2 D.m vrA.3.如圖所示,兩小孩在玩“蹺蹺板”,O 為“蹺蹺板”的支點,A、B為“蹺蹺板”上的兩點,AO大于 BO。設“蹺蹺板”轉動過程中 A、B兩點線速度的大小分別為 vA、vB,角速度分別為 A、B,則( )A.vA vB B.vA vBC. A B D. A B4.假設中國火星探測器探測火星時,經歷如圖所示的變軌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探測器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的機械能大于在軌道Ⅲ上運動時所具有的機械能B.探測器在軌道Ⅰ上經過 P 點時的速度大于探測器在軌道Ⅱ上經過 P 點時的速度C.探測器在軌道Ⅲ上運動到 P 點時的加速度大于探測器在軌道Ⅱ上運動到 P 點時的加速度D.探測器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經過 P 點時的速度大于經過 Q 點時的速度5.質量為 m 1kg 的小球,從離桌面 H 1.5m 高處由靜止下落,桌面離地面高度為 h0.5m,如圖所示,若以桌面為參考平面,重力加速度取 10m/s2,那么小球落地時的重力勢能、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分別是( )A.5J,重力勢能減少 15J,重力做功 5JB.-5J,重力勢能減少 20J,重力做功 20JC.5J,重力勢能增加 10J,重力做功-5JD.-5J,重力勢能增加 20,重力做功 15J6.如圖所示,某同學為了找出平拋運動的物體初速度之間的關系,用一個小球在 O 點對準前方一塊豎直擋板上的 A 點拋出。O 與 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別為 v1、v2、v3,不計空氣阻力,打在擋板上的相應位置分別是 B、C、D,且 AB:AC:AD 1:4:9,則 v1、 v2、v3之間的正確關系是( )A.v1:v2:v3 3:2:1 B.v1:v2:v3 9:4:1C.v1:v2:v3 5:3:1 D.v1:v2:v3 6:3:27.如圖所示,質量為 m 的小球,從離地面高 H 處由靜止開始釋放,落到地面后繼續陷入泥中 h 深度而停止,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 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落地時動能等于 mg(H h)mgHB.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為hC.整個過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 mg(H h)D.小球陷入泥中的過程中克服泥的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剛落到地面時的動能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 J 的功大于+5 J 的功 B.功是標量,正、負表示外力對物體做功還是物體克服外力做功C.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則說明這個力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D.功是矢量,正、負表示方向a 39.對于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2T k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公式只適用于軌道是橢圓的運動B.式中的 k 值,對于所有行星都相等C.式中的 k 值,只與中心天體有關,與繞中心天體旋轉的行星無關D.該公式也適用于圍繞地球運行的所有衛星10.某次試車過程中,試車員駕駛汽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公路啟動,并控制汽車功率按圖示規律變化。已知汽車的質量為 m,額定功率為 P0,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恒為車重的 K倍,在 t2 時刻汽車剛好獲得最大速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 t1 t2 時間內汽車做加速直線運動B.在 0 t1時間內汽車平均功率為 1 P02C.在 0 t2時間內汽車發動機所做的功為 P 10 2t1 t2P0D.在 t1時刻汽車的運動速度為Kmg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54分)二、實驗題(兩小題,共 15 分)11.(7 分)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1)探究平拋運動豎直分運動的特點a.如圖所示,用小錘擊打彈性金屬片后,A 球做 運動;同時 B球被釋放,做 運動。觀察兩球的運動軌跡,聽它們落地的聲音。。b.分別改變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錘擊打的力度,即改變A 球的初速度,發現兩球 落地,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為(2)探究平拋運動水平分運動的特點a.如圖所示,安裝實驗裝置,使斜槽 M 末端 ,使固定的背板豎直,并將一張白紙和復寫紙固定在背板上,N 為水平放置的可上下調節的傾斜擋板。b.讓鋼球從斜槽上某一高度滾下,從末端飛出后做平拋運動,使小球的軌跡與背板平行。鋼球落到傾斜的擋板 N 上,擠壓復寫紙,在白紙上留下印跡。c.上下調節擋板 N,進行多次實驗,每次使鋼球從斜槽上 (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滾下,在白紙上記錄鋼球所經過的多個位置。d.以斜槽水平末端端口處小球球心在白紙上的投影點為坐標原點 O,過 O 點畫出豎直的 y軸和水平的 x 軸。e.取下坐標紙,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印跡連接起來,得到鋼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f.根據鋼球在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在軌跡上取豎直位移為 y、4y、9y…的點,即各點之間的時間 (選填“相同”或“不同”),測量這些點之間的水平位移,確定水平方向分運動特點。12.(8 分)如圖是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g 取 9.8m/s2)(1) 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填正確答案序號);A.必須要稱出重物的質量B.圖中兩限位孔必須在同一豎直線上C.數據處理時,應選擇紙帶上距離較近的兩點作為初、末位置D.可以用 v = gt 或 v 2gh 者計算某點速度(2) 選出一條清晰的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 O 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 為三個計時點,打點計時器通過頻率為 50Hz 的交變電流。用刻度尺測得 OA= 15.55cm,OB= 19.20cm,OC = 23.23cm,重錘的質量為 1.00kg,(g 取 9.8m/s2)。甲同學根據以上數據算出:當打點計時器到 B 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 J;此時重錘的速度為m/s;(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 )某同學利用他自己實驗時打出的紙帶,測量出了各計數點到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的距離 h, 算出了各計數點對應的速 度v 2 為縱軸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圖線。A . 19.6 B. 9.8 C . 4.90 D. 10.0v,然后以 h 為橫軸、以的斜率近似等于三、解答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39 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驟,只寫結果的不給分。)13.(12 分)如圖所示,長度為 L=10m 的繩,系一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的質量為 m=2kg,小球半徑不計,小球在通過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v=30m/s,試求:(1) 小球在最低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2) 小球在最低點所受繩的拉力大小。14.(12 分)2024 年 6 月,嫦娥六號探測器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采樣的月壤質量為 m,測得其在月球表面的重力為 F 。已知月球半徑為 r ,引力常量為 G 。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2)月球的質量 M 。1 215.(15 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 AB 與豎直面內的半圓形軌道在 B 點相切,半圓形軌道的半徑為 R。一個質量為 m 的物體以某一速度自 A 點向右運動,當它經過 B 點進入軌道的瞬間對軌道的壓力為其重力的 10 倍,之后向上運動恰能到達最高點 C(不計空氣阻力)。求:(1)物體經過 B、C 時的速度大小 vB與 vc;(2)物體從 B 點運動至 C 點的過程中產生的內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物理期末參考答案.pdf 高一物理期末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