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下) 期末考試八年級 物理 命題人: 審題人:(時間: 60分鐘, 滿分: 7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五大題。2、請用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為紀念科學家對科學發展做出的貢獻,人們以他們的名字作為物理量的單位,請你舉出一例:用 的名字作為 的單位。2.河南焦作陳家溝是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一位太極拳愛好者在打拳過程中;站姿如圖1甲所示,此時打拳者對地面的壓強為p,其中右腳對地面的壓強為 ;打拳者姿勢變換為右腳單腳站立,如圖乙所示,姿勢變換過程中,右腳對地面的壓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跨學科實踐小組制作的“水火箭”如圖2所示。用打氣筒向“水火箭”內打氣,瓶內氣壓增大到一定程度,水會向下噴出,從而使其升空。使水火箭升空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空氣”或“噴出的水”),動力耗盡后,水火箭仍能上升一段距離,這是因為水火箭具有 。4.如圖3所示是“擦窗機器人”工作時的場景,其質量為2kg,“腹部”有吸盤,當真空泵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時,由于 的作用,它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當擦窗機器人在豎直玻璃板上靜止時,機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是 N,隨著真空泵抽出的空氣越來越多,機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g取10N/ kg)。5.小明利用斜面幫助菜農將新鮮的蔬菜搬運到卡車上,如圖4所示。斜面高2m,長5m,他將總重為400N菜筐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拉上頂端,用時10s,拉力恒為200N。小明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W,菜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如圖5甲所示是笑笑利用塑料桿和銅絲自制的簡易密度計,將它放入水中時,密度計上端恰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乙所示,此密度計的塑料桿上無法標出 (選填“食用油”或“鹽水”)密度的對應刻度,若要使此密度計放在水中時,塑料桿能露出水面適當長度,可行的改進措施為: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 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八年級 物理 第1頁 (共6頁)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一種播種工具———“耬”,如圖6所示,下端的“蹴尖”用于入土開溝,該結構通過下列哪種方式增大壓強()A.增大受力面積 B.減小受力面積C.增大壓力 D.減小壓力8.電動車是城市短途通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當人駕駛電動車在水平路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在電動車上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地面對電動車的支持力與電動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人的重力和電動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電動車對人的支持力是由于電動車發生形變產生的9.子涵利用傳感器研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如圖7甲所示,把兩個氣壓傳感器接入管內,從計算機上可以讀出兩個位置壓強的具體數值 開始抽氣后,兩個位置壓強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未抽氣時,傳感器所顯示數值約為10 PaB.①號圖像為傳感器B的數據C.②號圖像變化范圍更大是因為其探頭所處位置空氣流速更大D.飛機機翼獲得升力的原理與本實驗結論相關10.小華做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如圖8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每次實驗,都必須讓小車從斜面最高處靜止釋放B.實驗中,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反映小車所受阻力大小C.每次實驗,都應同時改變斜面和水平面的材料D.每次實驗,小車克服阻力做功亠樣多11.如圖9所示,完全相同的兩滑輪采用不同的繞繩方法,將同一重物在相同時,回內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F 與F 做功一樣多八年級 物理 第2頁 (共6頁)B. F 小于F , F 做的有用功多C. F 做功的功率大D.兩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12.如圖10所示,在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大小為3NB.物體B對木板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3NC.若拉力 F增大,彈簧測力計示數隨之增大D.若物體B從木板A上掉落,掉落前后,木板A與地面間摩擦力不變13.(雙選)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卜質量相等的冬棗、櫻桃( 分別放入兩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11所示,兩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B.冬棗受到的浮力等于櫻桃受到的浮力C.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D.甲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乙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14.(雙選)蹦床運動員從高處落下,在與蹦床接觸后,重新被彈回空中,不計空氣阻力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從高處落下,接觸蹦床前,其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剛好與蹦床接觸時,其動能最大C.運動員豎直回彈至最高點時,若重力消失,運動員將保持靜止D.整個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始終守恒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15.如圖13所示是跳水運動員在跳板上下壓跳板準備起跳時的情景,請畫出此時運動員對跳板壓力的示意圖。16.如圖14所示是萌萌向下壓動活塞式抽水機壓桿,向外抽水時的情景,其壓桿可視為一個杠桿,請在圖中畫出杠桿所受的阻力及最小的動力。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4分,第18題7分,第19題8分,共19分)17.小林同學利用如圖15所示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每個鉤碼重0.5N。八年級 物理 第3頁 (共6頁)(1)如圖甲所示實驗中.木塊兩側所掛鉤碼數量不同時,木塊仍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木塊所受合力為 N,木塊受到水平向 (選填“左 或“右”)的摩擦力。(2)為減小摩擦力對該實驗的影響,小林同學將實驗裝置更換,如圖乙所示,將卡片扭轉后松手,卡片不能保持靜止,這是因為相互平衡的兩個力須 。(3)小林同學將裝置一側的滑輪抬高,如圖丙所示,利用該裝置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實驗的探究。18.小婷利用如圖16甲所示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該裝置由支架、U形管、軟管和探頭組成,U形管接頭處有帶閥門的“三通接頭”。(1)U形管與軟管和探頭連接時,應 (選填“打開”或“關閉”)閥門K;組裝完成后,輕壓探頭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內液面有明顯的高度差并保持穩定,說明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小婷發現,當探頭處于水中較淺處時,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明顯,如圖乙所示,為方便觀察,可將IJ形管中的液體換成密度更 (選填“t 或“小”)'的液體;將圖乙中的探頭向下移動至圖丙所示的深度,此過程中探頭所受浮力 (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下列生活現象與乙、丙兩圖結論相關的是 .A.用吸管可以吸走杯中的飲料B.大壩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3) 通過對比 兩圖,可得出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液體壓強越大。19.萍萍同學設計如圖17所示的實驗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八年級 物理 第4頁 (共6頁)(1)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判斷 . (選填“鋼球”或“木塊”)的動能大小,下列實驗中也運用了此方法的是 。A.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B.探究杠桿平衡條件(2)通過對比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出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的 有關,故機動車行駛時不能 (選填“超速”或“超載”),如果水平面光滑,則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實驗。(3)在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關系時,需要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 釋放,從而使小球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如圖乙、丙所示,進行圖丙實驗時,木塊被撞出桌面范圍,若要繼續完成探究,下列對圖丙的改進措施可行的是: 。A.降低小球釋放的高度B.換用質量更小的鋼球C.換用質量更大的木塊(4)萍萍同學另外設計了如圖18所示裝置,用鋼球將同一彈簧壓縮后釋放,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比較鋼球動能大小,該裝置不能用于探究動能大小與 (選填“質量”或‘速度”)的關系。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8分,第21題9分,共17分)20.盾構機是建設地鐵、隧道等工程的重要工具,實現“挖掘隧道————清運渣土————支撐隧道”一體化施工。如圖19所示,某盾構機在挖掘隧道時,-總推力為2,5×10 N, 以. 的速度勻速向前推進,挖掘隧道的刀盤與巖土的接觸面積為..12.5m ,刀盤旋轉松碎巖土時,所受摩擦力是壓力的0.4倍。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盾構機工作過程中,刀盤對巖土的壓強是多少 (2)盾構機推進的功率是多少 (3)若盾構機每向前推進1m,旋轉的刀盤與巖土相對運動5m,則工作2小時,刀盤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八年級 物理 第5頁 (共6頁)21. “奮斗者”號是我國獨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如圖20所示。為使潛水器快速下沉,入水時水艙內裝滿水 此時潛水器自身總質量為36t,在潛水器外部還攜帶兩組質量相同的壓載鐵,總質量為 1.58t,在萬米深海下,潛水器無法產生足夠的高壓將水艙內的海水排出,需通過拋掉壓載鐵實現懸?;蛏细?。結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已知ρ海水(1)潛水器在海水中加速下潛,其重力勢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從海平面下潛至: 深度,潛水器自身重力做功為多少 (3)在深海處,兩組壓載鐵所受浮力是多少(4)拋掉一組壓載鐵后,潛水器逐漸減速最終懸停在目標位置,此時潛水器所受浮力是多少 八年級 物理 第6頁 (共6頁)八年級下物理期末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牛頓---力//瓦特---功率//帕斯卡---壓強……2. p 變大3.噴出的水 慣性4.大氣壓 20 不變5.100 40 80%6.食用油 減少銅絲匝數//在塑料桿上安裝一個泡沫球浮子//換一個等質量更粗的塑料桿(合理即可)二、選擇題7. B 8. D 9. B 10. D 11. C 12. B 13. BD 14. AC三、作圖題15.四、實驗探究題17.(1) 0 左(2)在同一直線上(3)能18.(1) 打開 不漏氣 (2)小變小 B(3) 丁戊 深度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19.(1) 鋼球 A (2)速度 超速 不能 (3)同一高度靜止 B(4) 質量五、綜合應用題2分2分(3) s= vt=1×10 m/s×7200s=7.2m s’=5s=36m 1分f=0.4F=1×10 N 1分2分21.(1) 變小 1分1分2分1分! 2分1分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