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二課時 養成親社會行為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第二課 在社會中健康成長01大單元03大視野06對點練04微探究05劃重點02新課標目錄 CONTENTS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走進社會生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健康成長認識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人的社會化養成親社會行為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特點青少年的正確做法如何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生活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網絡改變世界營造清朗空間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正確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02 新課標【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健康生活目標,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形成親社會的行為。主人翁意識。對自己負責,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 (參見課程標準 P8、P34)單元學習指導03 大視野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202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為6月23日至29日,主題為“節能增效,煥‘新’引領”。2025年全國低碳日為6月25日,主題是“碳路先鋒、綠動未來”。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圍繞主題開展多樣宣傳活動,普及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等理念與技術知識。針對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5周年等節點,聚焦節能降碳重點,開展工業能效提升、建筑節能降碳等專題宣傳。全國低碳日當天,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以“線上 + 線下”形式宣傳低碳發展理念,提升公眾低碳意識。作為中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親社會行為來響應 “節能增效,煥‘新’引領” 的號召,為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呢?黃文秀(1989年4月—2019年6月),女,壯族,中共黨員,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縣百坭村黨組織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黃文秀因公犧牲,年僅30歲。2019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追授黃文秀“時代楷模”稱號。黃文秀的事跡對我們有何啟示?我們該如何向她學習?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04 微探究思考:結合黃文秀的事跡及教材知識,請你談談黃文秀的行為是什么行為?這種行為有哪些表現?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這種行為?任務探究一黃文秀曾在畢業時動情地對導師說:“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黃文秀從大山走出又回到大山,以滿腔的青春熱血走上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把個人價值與黨的事業相對接、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相連接,腳踩大地,胸懷祖國,用青春扎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土、以行動詮釋赤誠,用短暫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表現(1)含義:親社會行為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2)表現: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都是親社會行為。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2. 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 (1)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2)親社會行為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黃文秀以短暫而充實的一生,書寫了新時代青年的生命意義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奔跑出最美的英姿。走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黃文秀一樣的優秀青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不竭動力,匯聚起建設美好生活、共圓復興夢想的磅礴力量。這屆年輕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家鄉、回報社會....思考:根據視頻中年輕人的所做所為,思考應該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任務探究二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3. 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3)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積極融人社會生活。(4)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05 劃重點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表現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 (重點)3.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難點)重點梳理06 對點練1.為培養學生親社會行為,學校組織了“清潔敬老院”“我是小交警”“同伴互助徒步”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積極參加,活動成效顯著。可見,養成親社會行為應做到( )①服務社會,學會熱心幫助他人②團結他人,要與他人互相協助③融入社會,遵守社會各項規則④以我為主,不需考慮他人想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歷年真題A1.【解析】根據所學,親社會行為是指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服務社會;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④“不需考慮他人想法”的觀點錯誤。故選A。歷年真題2.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幅對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A.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B.要主動了解社會,積極參與社會C.要積極塑造健康的人格D.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歷年真題B2.【解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告訴我們,讀書人要關心天下大事,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B。歷年真題3.為培養親社會行為,中學生應該( )A.走出課堂,全身心投入社會實踐活動B.博覽群書,從書本中了解社會的全部C.上網瀏覽所有網站,從各個角度了解社會D.樹立積極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歷年真題D3.【解析】根據所學,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當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D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全身心投入社會實踐活動的觀點錯誤。B錯誤,從書本中不可能了解社會的全部。C錯誤,不良網站我們不能瀏覽。故選D。歷年真題4.在株洲市天元區黃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堅持8年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餐券,十多年來照顧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送出50份愛心米粉……她說:“我只想帶點感恩心做些小事。”對此,你的看法是( )①這是一種親社會行為②她能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③關愛他人,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④服務社會,必須要獲得回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歷年真題A4.【解析】考查點: 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玲姐堅持8年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餐券,十多年來照顧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送出50份愛心米粉……她的上述行為屬于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的親社會行為,說明她能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玲姐關愛他人,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可見,①②③看法正確,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應當排除。故選A。歷年真題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種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尤其是網民的追捧。某校學生會打算舉辦一次“微公益在行動”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1)“微公益”行動屬于什么行為?(2)運用所學知識,說說青少年積極參與“微公益”行動有何意義?歷年真題5.【答案】(1)親社會行為。(2)①積極參與“微公益”行動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②積極參與“微公益”行動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③青少年積極參與“微公益”是一種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④積極參與“微公益”行動是關愛他人的表現,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維系友好關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歷年真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