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一課時 網絡改變世界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第三課 共建網絡美好家園01大單元03大視野06對點練04微探究05劃重點02新課標目錄 CONTENTS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走進社會生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健康成長認識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人的社會化養成親社會行為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特點青少年的正確做法如何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生活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網絡改變世界營造清朗空間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正確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02 新課標【健全人格、道德修養】 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健康生活目標,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維護公共秩序,講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 (參見課程標準 P8、P12)單元學習指導03 大視野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思考:你是從何處獲得這些信息的?我們現在一般是通過什么途徑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思考:談談你通過何種方式做出游攻略。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04 微探究互聯網出現前,我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任務探究一圍著看電視看報紙滾鐵圈任務探究一衣食住行思考:網絡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互聯網出現后,我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網絡對日常生活的影響(1)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網絡誕生前的信息傳遞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網絡誕生后的信息傳遞任務探究一思考: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和現在人們是如何傳遞信息的?這體現了網絡對社會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烽火傳軍情飛鴿傳書現代通信視頻語音古代通信:時間長,傳遞慢,成本高,容易造成信息丟失現代通信:時間短,傳遞快,成本低,信息可永久保存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網絡對日常生活的影響(2)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任務探究二“China Travel”,源于近年來外國游客和外國博主來到中國旅游,并在全球網絡社交媒體平臺掀起的一股“中國游”熱潮。隨著中國免簽政策的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和博主來到中國,通過拍攝旅游視頻、發布生活體驗等方式,展現中國安全友善、科技感十足的城市形象。2025年“五一”假期,入出境外國人達到111.5萬人次,同比增長43.1%,其中免簽入境38萬人次,同比增長72.7%。思考:這說明網絡對社會發展有怎樣的作用?任務探究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2024年3月22日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1個,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持續提升,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7483億元,同比增長6.8%;新技術新業態促進市場零售較快恢復,網上零售額達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 網絡如何推動社會進步(1)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思考:國務院、各省市政府為什么要開通網絡渠道?任務探究二央廣網軍事頻道推出《兩會直通車》專欄,實時關注兩會最新動態,展現新時代軍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當作為的新風采。人民網2024年度“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持續到全國兩會閉幕。央廣網軍事頻道推出《兩會直通車》專欄,實時關注兩會最新動態,展現新時代軍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當作為的新風采。中國政府網聯合29家網絡媒體平臺,開展2024“@國務院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互聯網+政務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 網絡如何推動社會進步(2)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05 劃重點1.網絡對日常生活的影響2.網絡如何推動社會進步(重點)重點梳理06 對點練1. 以往人們靠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去見想見之人,而現在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這說明( )A.網絡改變了社會關系 B.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C.網絡淡化了人間親情 D.網絡提高了工作效率歷年真題B1.【解析】通過審題不難發現,A、C、D三項與題干材料不符。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這說明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故選B。歷年真題2. 打開網絡就等于同世界握手,可以看新聞、聽音樂、辦商務等。這說明( )A.網絡已主宰世界 B.網絡方便了人們的出行C.網絡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D.網絡完成了人們的一切心愿歷年真題C2.【解析】通過審題不難發現,A、D兩項夸大了網絡的作用,B項與題干材料不符。打開網絡,可以看新聞、聽音樂、辦商務等,這說明網絡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故選C。歷年真題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產品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開始紛紛上線。有的與電商合作,網絡銷售;有的開發軟件,搭載手機……在互聯網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產品及時地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這表明( )A.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大大領先其他國家B.互聯網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C.互聯網促進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互聯網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創新和快速發展歷年真題B3.【解析】考查點:題干材料表明互聯網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B符合題意。A說法與實際情況不符,排除。C、D不符合題意。故選B。歷年真題4.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全國人大代表利用網絡征求群眾意見,并通過網絡公開兩會情況。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民,網絡問政也悄然興起。對“網絡問政”理解正確的是( )A.網絡讓我們每個人直接參與國家管理B.網絡是我國處理國家政務的最重要途徑C.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可能會疏離現實的人際關系D.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拓寬了民主渠道歷年真題D4.【解析】通過審題不難發現,A項“直接”說法錯誤。B項夸大了網絡問政的地位,與題干材料不符。C項與題意不符。網絡問政是指政府通過互聯網做宣傳、做決策,了解民情、匯聚民智。這說明網絡問政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拓寬了民主渠道。故選D。歷年真題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無網絡,不生活。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加絢麗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加豐富多樣。某校七年級(2)班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現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云經濟”】在“互聯網+”背景下,餐飲店把后廚變成直播間,大廚直接帶貨;各大汽車品牌開始“云賣車”;各大博物館的國寶開始在線“云工作”。電商購物、網絡競賽、直播帶貨、網絡教育、遠程辦公等備受歡迎。“云經濟”迎來了高光時刻。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網絡的認識。歷年真題5.【答案】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歷年真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