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二課時 營造清朗空間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第三課 共建網絡美好家園01大單元03大視野06對點練04微探究05劃重點02新課標目錄 CONTENTS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走進社會生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健康成長認識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人的社會化養成親社會行為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特點青少年的正確做法如何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生活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網絡改變世界營造清朗空間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正確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02 新課標【責任意識】 具有民主與法治意識,守規矩,重程序,能夠依規依法參與公共事務。主人翁意識。對自己負責,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 (參見課程標準 P8)單元學習指導03 大視野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在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里,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光芒能穿透云層,照亮每一個追夢人的心房。全紅嬋,這個名字,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劃破長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她以425.60分的驚世駭俗成績,再次證明了“奇跡”二字并非空談,而是汗水與淚水交織后綻放的絢麗花朵。如果讓你制作奧運會跳水冠軍全紅蟬的手抄報,你會從哪里搜集信息,選取哪些內容呢?初中生小明迷上網絡,從此他的世界仿佛只剩下那一方閃爍的屏幕。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變得遙遠而模糊,他的思緒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向昨晚游戲中的激烈戰斗;課后,他不再與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奔跑嬉戲,而是獨自躲在角落里,眼睛緊盯著手機,手指在屏幕上飛快地滑動。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04 微探究思考:搜索后,百度網頁上出現這么多關于全紅嬋的信息。全部都要采用嗎?你會如何選擇呢?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1)我們要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升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小美本想在網絡上搜集有關“全紅蟬”的詳細信息,卻不料被一旁的購物廣告吸引了注意力。好奇心驅使下,她點擊了廣告,隨后又被彈出的明星八卦新聞所吸引。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兩個小時過去了,小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初衷是查找“全紅蟬”的相關資料。你如何看待小美的行為?這給我們什么啟示?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2)學會選擇網絡信息。互聯網上信息無限,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對學習和生活有意義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學會“信息節食”。同時,我們也不能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錮在“信息繭房”中,從而喪失接觸不同事物和觀點的機會。2024年2月16日,擁有千萬粉絲的博主“Thurman貓一杯”發布了一則視頻,稱她在法國巴黎拾到兩本國內一年級的寒假作業,并隔空喊話“一年級八班秦朗” 。“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等話題迅速登上各平臺熱搜,并持續發酵,幾度峰回路轉:有自稱秦朗老師、秦朗舅舅的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秦朗舅舅”甚至還開啟直播,吸引大量網民觀看。該博主的行為產生了哪些不良后果?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3)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在網絡時代,信息變得越來越豐富,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無意歪曲事實甚至制造謠言,誤導公眾;有的人利用網絡實施詐騙,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我們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學會分析判斷網絡信息,讓不良信息止于智者。“朱小龍辱罵全紅嬋”事件《南方日報》記者朱小龍在一場直播訪談中提及17歲的跳水奧運冠軍全紅嬋時怒批其“瘋瘋癲癲”“像白癡”,引發眾怒。隨即該事件迅速在網絡上發酵,許多網友對該記者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與批評。思考:你怎么看待朱小龍的行為?如果你是全紅嬋,你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嗎?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網絡無限,自由有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我們要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宣泄負面情緒,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拒絕網絡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思考:這些渠道的開通說明我們可以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對此,你有哪些積極意見可以提及?任務探究二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隊共獲得40金、27銀、24銅,總獎牌數為91枚。中國隊的這一成績,是中國體育代表團自1984年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他們的表現不僅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也是對運動員們長期艱苦訓練和付出的最好回報。思考:你是否會參與轉發這一消息?任務探究二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 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我們要努力提高媒介素養,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高揚主旋律,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網上精神家園;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投身于公益行動,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做網絡強國的建設者、創新者。05 劃重點1.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重點)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難點)重點梳理06 對點練1.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生吃茄子能刮脂排油”“小蔥拌豆腐不利于鈣吸收”“喝葡萄酒可減肥”等所謂的健康養生的偽科學“知識”在網上瘋傳,各種言辭粗鄙、內容惡俗的不良信息屢有現身,虛假宣傳、侵犯隱私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一再挑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因此( )A.利用網絡發送的一切信息,國家均應嚴格審查B.制裁蓄意傳播偽科學行為,科研部門義不容辭C.必須營造遠離網絡的氛圍,回歸傳統生活方式D.公民應提高自身媒介素養,學會鑒別網絡消息歷年真題D1.【解析】 通過審題不難發現,A項說法絕對。B、C兩項說法錯誤。針對題干材料中列舉的網絡現象,公民應該提高自身媒介素養,學會鑒別網絡消息。故選D。歷年真題2. 下面漫畫啟示我們( )A.學會“信息節食” B.不侮辱欺詐他人C.不破壞網絡秩序 D.不沉溺虛擬時空歷年真題A2.【解析】漫畫告訴我們,網絡上有無限的信息,啟示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學會“信息節食”。B、C、D三項與漫畫中提供的信息無關。故選A。歷年真題3.近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一些老人貪圖小利,參與朋友圈的“投票”“點贊”等活動,領取網站平臺的禮品,直至在對方的誘惑下,向平臺提供個人銀行卡等信息,才發現自己的財產被騙。此類案例警示我們應( )①自覺維護社會秩序 ②合理利用網絡③學會平等待人 ④抵制不良誘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歷年真題D3.【解析】案例警示我們應合理利用網絡,抵制不良誘惑。可見,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與題干材料不符。故選D。歷年真題4.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許某在微博上發帖侮辱董存瑞烈士案作出一審判決,依法判處許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由此可見( )①言論自由有界限,不要在網上發表言論②詆毀英烈等違法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③英烈不容詆毀,法律底線不要經常觸碰④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歷年真題D4.【解析】 許某因在微博上發帖侮辱烈士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這說明詆毀英烈等違法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這警示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可見,②④符合題意。“不要在網上發表言論”“法律底線不要經常觸碰”說法錯誤,①③不能選。故選D。歷年真題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高票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明確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學校發現未成年學生沉迷網絡的,應當及時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共同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1)“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有何意義?(2)我們應怎樣避免上面漫畫中學生的做法,合理利用網絡使用手機?歷年真題5.【答案】(1)①有利于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機,促進其健康成長;②有利于為未成年人創設安全的成長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③有利于規范學生行為,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④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社會長治久安;等等。(2)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歷年真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