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一課時 認識社會生活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01大單元03大視野06對點練04微探究05劃重點02新課標目錄 CONTENTS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走進社會生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健康成長認識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人的社會化養成親社會行為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特點青少年的正確做法如何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生活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網絡改變世界營造清朗空間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正確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02 新課標【健全人格】 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健康生活目標,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形成親社會的行為。 (參見課程標準 P8、P34)單元學習指導03 大視野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2025年3月,寧波市啟動“未來社區規劃師” 青少年實踐項目,中學生通過VR技術模擬設計智慧社區方案,如“無人配送驛站+傳統市集融合空間”“適老化智能健身步道”等。活動中,學生深入調研社區商戶、老年居民需求,結合“社會分工”“科技推動生活變遷”等知識,提出20余項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方案,部分方案已納入社區改造計劃。你在生活中參與過類似的活動嗎?這些活動讓你對社會有了什么新認識?你的暑假是怎么度過的?分享你的暑假生活。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04 微探究情境一 周六早上6點30分,小志和爺爺到公園晨練。情境二 上午8時20分,小志和媽媽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情境三 下午3時15分,小志和同學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機。情境四 晚上8時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電影后交流看法。日常觀察購物志愿服務看電影結合小志的生活體驗和你的經驗,說說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會有哪些感受?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 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我們了解社會生活的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日常觀察;社會調查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媒介(廣播、電視、網絡);等等。任務探究二姨媽經營著一家火鍋店,每天顧客盈門,她用美味的火鍋為大家的生活增添溫暖與活力;姨夫身為法院工作者,周末總是前往社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為社區居民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大家的法治觀念;姐姐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常對小志說:“與學生在一起共同進步是我最開心的事!” 她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用知識和愛心助力學生成長。媽媽帶著小志在暑期拜訪了住在重慶的姨媽一家任務探究二姨媽一家所從事的活動分別屬于哪類社會活動?這些活動對社會發展有什么具體意義?物質生產活動滿足物質生活需求社會政治活動推動民主法治建設科學文化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任務探究二姐姐帶著小志在重慶城區深度游玩,小志感嘆這里的生活太豐富多彩了~視頻中出現了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畫面?體現了社會生活的哪些魅力?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 社會生活的特點(1)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社會生活中,物質產品和精神食糧種類繁多,為人們提供了多樣化選擇;人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在崗位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人們的交往方式越來越豐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我們的社會生活充滿活力,令人期待。任務探究二暑假即將結束,小志和媽媽需要返回情境一 小志和媽媽乘坐的航班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騰空而起。舷窗外,云霧繚繞,山城錯落有致的建筑群逐漸變小,長江蜿蜒如絲帶穿城而過。小志的媽媽望著窗外,不禁感慨道:“以前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現在科技發展得太快了,我們坐飛機,短短兩個多小時就能從重慶回到山西太原,真可謂是‘千里江陵一日還’!”情境二 回到溫馨的家中,媽媽第一時間打開手機,通過視頻通話與重慶的姨媽取得聯系。屏幕那頭,姨媽關切地詢問著旅途是否順利,媽媽笑著回應:“一切都好,多虧了你的熱情招待,我們這次在重慶玩得特別開心!現在視頻通話可太方便了,隨時都能‘面對面’聊天,報平安都不用打電話,還能看到你!” 掛斷視頻后,媽媽又通過手機下單購買了新鮮的蔬菜水果,打算為小志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任務探究二1.上述情境中體現了社會生活哪些方面的變化?2.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社會生活的特點(2)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生產工具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觀念的更新,使我們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面貌昂揚向上,祖國日益繁榮昌盛。任務探究二情境一 陽光明媚,小志一家來到公園游玩。走進公園,寬闊的環湖步道上,跑步的年輕人身姿矯健,推著嬰兒車的父母悠閑漫步,幾位老人正結伴練習太極拳。小志興奮地拉著爸爸奔向游樂區,那里色彩鮮艷的滑梯、秋千被孩子們團團圍住,歡笑聲此起彼伏。情境二 媽媽從背包里拿出野餐墊,鋪在草坪上,一家人坐下來享用準備好的水果和點心。這時,小志看到不遠處有個小朋友不小心把飲料瓶掉在地上,正準備跑開,他連忙喊住小朋友:“弟弟,垃圾要扔進垃圾桶哦,不然公園就不漂亮啦!” 小朋友在家長的引導下撿起瓶子,放進旁邊的分類垃圾桶。情境三 休息過后,小志一家沿著湖邊散步。他們發現湖面上漂浮著一些落葉和雜物,岸邊的志愿者們正拿著網兜清理水面。爸爸指著志愿者對小志說:“你看,大家一起愛護公園,這里才能一直這么美。” 回家路上,小志望著窗外不斷掠過的街景,心中滿是對這座城市的熱愛。請結合小志的周末生活探討: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共同建設和維護好公共空間?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 社會生活的特點(3)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社會生活是在公共空間展開的。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會秩序由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發展由大家共同推動。任務探究三“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撿垃圾,其他人都亂扔,環境還是會變差,這樣做有意義嗎?”你是否認同小志的困惑?為什么?個人行為對社會秩序、環境的影響是 “微不足道” 的嗎?任務探究三感悟鏈接教材:3. 面對社會生活我們該怎么做?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青少年要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共創共享美好生活。05 劃重點1.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2.社會生活的特點(重點)3.面對社會生活我們該怎么做?(難點)重點梳理06 對點練1.我們中學生要積極了解社會生活,參與社會生活。下列方式中恰當的是 ( B )①周末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手機②陪媽媽到菜市場買菜③走出家門,去網吧玩自己最喜歡的網絡游戲④主動到科技館做“小小解說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歷年真題1.【解析】考查點: 本題考查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我們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可以陪媽媽到菜市場買菜,可以到科技館做“小小解說員”。可見,①②④符合題意。去網吧玩游戲,不屬于參與社會生活,排除③。故選B。歷年真題2. 走進社區,各種全民健身基礎設施齊全;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觀看國慶閱兵儀式,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這說明 ( C )A.我們可以盡情享受生活B.我們的社會不需要繼續發展了C.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D.所有物品都是人民用勞動換來的歷年真題2.【解析】考查點:本題考查社會生活的特點。通過審題不難發現,A、B兩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太絕對。題干材料說明,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故選C。歷年真題3.關于無償獻血的調研問題確定后,西安市6名中學生實地走訪了基層采血車、市中心血站等單位,進行了街頭問卷調查,請教了血液研究專家,查閱了大量資料,經過13次大改、30次小改,20000字的調研報告最終濃縮成2000字的“模擬提案”,被全國政協委員帶上了全國兩會。中學生的行為啟示我們要 ( A )①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 ②在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自己③關注社會問題,積極獻計獻策 ④守護生命,對自己的健康負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歷年真題3.【解析】考查點: 通過實地走訪、街頭問卷調查、請教血液研究專家等方式,6名中學生寫的關于無償獻血問題的提案被全國政協委員帶上全國兩會。中學生的行為啟示我們,一方面要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要關注社會問題,積極獻計獻策。可見,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與題意不符,應當排除。故選A。歷年真題4.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電腦和書本里種不出水稻,要多聯系實際,多到試驗田走走看看,把論文寫在稻田里,寫在大地上。”這啟示我們要 ( A )A.重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B.勤鉆研,學會獨立思考C.多閱讀,體味讀書樂趣 D.立大志,樹立遠大理想歷年真題4.【解析】考查點: 本題考查走進社會生活的必要性。B、C、D三項與題干材料不符。我們需要走進社會,在異彩紛呈的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袁隆平說的話啟示我們要重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故選A。歷年真題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社會是另一個重要的學校和課堂,生活是另一個重要的課程和教材,實踐是另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途徑。學校安排七年級各班就初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問題召開主題班會。我們都是各班級的主人,請積極參與并獻計獻策。(1)請為這次主題班會寫一句標語。(2)列舉出你曾參與過的一次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并說說該活動對你的積極意義。歷年真題4.【答案】(1)積極參加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從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學習。(2)從自身實際列舉即可。意義:①可以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②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③可以培養和鍛煉我們的實踐能力,可以加深我們對社會的了解,培養我們的社會責任感。(言之有理即可)歷年真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