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8分)1.B 2.C 3.B 4..D 5A 6.B 7.A 8.C 9.D 10.A 11.B 12.B 13.B 14.C 15.B 16.C 17.C 18.A二、判斷題(共8分)1.√ 2.√ 3.× 4.√ 5.√ 6.× 7.× 8.×三、連線題 (共4分)1.將下列內容與相對應的權利或義務連起來。維護民族團結 公民享受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 公民需要履行的義務遵守公共秩序2.下列情景屬于道德、法律,還是紀律?連一連。①小伙子,能給老人讓個座嗎? 法律②無故遲到、曠課,這是違反校規的。 道德③無證駕駛,被查了。后悔呀! 紀律④誰呀這是?把我種的花給拔出來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五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考試時間:30分鐘……分值:30分)一、選擇題(請選出你認為最正確合理的選項,填序號)。1.小輝在回家途中被狗咬傷,全家人對此事展開了討論,誰的說法有道理?( )A.媽媽說:“以后走路可千萬加小心,這次就自認倒霉吧!”B.小輝:“我們在課堂上學了法律知識,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C.奶奶說:“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找老李算賬去!”2.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一家商戶為了招攬顧客,將音響的音量開得很大,臨近商戶與他交涉時,他說怎樣經商是自己的權利,別人無權干涉B.公交車上,一個小伙子旁若無人地打電話,引得大家都看他C.一群喜歡跳廣場舞的大媽總是選擇離人們生活、工作較遠的地方活動3.學校午休的鈴聲響起后,劉洋還在大聲朗讀英語,同學們提醒他不要打擾別人,他卻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劉洋的言行錯在( )。①對權利和自由的理解有偏差 ②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③行使權利和自由時,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④沒有理解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4.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受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下列屬于法律義務的是( )。①休息的權利 ②遵守憲法法律 ③依法納稅④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中央電視臺2023年“3·15 ”晚會上,曝光了市場上熱銷的16款不符合新國標要求的劣質電動自行車頭盔。央視曝光屬于( )。A.社會輿論監督 B.國家機關監督 C.司法監督 D.以上都不對6.當你看見一輛肇事車輛想要逃逸時,最重要的是先( )。A.設法攔截車輛 B.記住車牌號碼 C.打電話報警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張明16周歲,和同學發生矛盾,將對方頭部打壞,他可以不受法律的處罰B.李芳今年8周歲,她有權利接受義務教育C.麗麗今年13周歲,學校離家較遠,她可以騎自行車上學8.作為未成年人,要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據此,下面有啟發意義的是( )。A.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D.書讀百遍,其義自見9.當被綁匪綁架后,我們不應該做的是( )。A.假裝向綁匪妥協,然后趁綁匪放松后,趁機逃跑。B.看看身上有沒有可丟棄的物品,在路上間隔一段距離扔一件,給家人或警察留下線索C.假裝膽小、害怕、恐懼,以麻痹綁匪D.大吵大鬧,迫使綁匪放我走10.為避免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生活中我們應該( )。①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 ②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在有身份信息區域注明用途 ③朋友身份證丟了,我把我的借給他用 ④為了獲獎,點開陌生鏈接上傳信息A. ①② B.②③ C.③④11.下列對話能體現公民自覺履行義務的是( )。A. “又要選舉了。”“嗯,讓我想想怎樣做才能選上我。”B.“征兵工作開始了。”“對,我符合條件,明天就去報名。”C.“媽,要交補習費了。”“我跟你爸離婚了,跟他要去。”D.“聽說你父親病了?”“這與我無關,我早就不跟他來往了。”12.張明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畢業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復員后到工廠工作,每月領工資后自覺繳納個人所得稅。張明履行的義務有( )。①受教育 ②服兵役 ③納稅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13.“恭喜你,中大獎了!”看到這則消息,小李立即與對方聯系,并根據對方要求轉賬1萬元,結果卻沒有等到兌獎信息。知道是被騙后,小李應該( )。A.自認倒霉,忍氣吞聲 B.及時報警,依法維權C.蒙騙他人,挽回損失 D.騷擾對方,出口惡氣14.下列同學中,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是( )。A.在公交車上認識的一位叔叔邀請小強到他家里做客,小強愉快地答應了B.鄰居家的伯伯把手搭在小梅的肩膀上,邊走邊和小梅說話C.陌生奶奶請玲玲幫自己提東西回家,玲玲看她并沒有拿很重的東西,就果斷拒絕了15.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小輝主動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B.小強嘲笑外國人的風俗習慣C.出國旅游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不要大聲說話16.溫馨家庭,其樂融融,家庭成員各負其責;優美校園,書聲瑯瑯,教學秩序井然有序;紅燈停,綠燈行,人人文明……有序的生活離不開法律,這是因為( )。A.法律只為人們當前的生活服務 B.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C.法律賦予每個人一生相伴的權利和義務 D.法律只約束人們的行為17.奧運會期間,大家遇到了自己喜歡的遠動員。你認為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A.在路上看到,激動地上去攔住他,要簽名 B.沖到賽場上,給他一個熱情擁抱C.盡量提前入場或準時入場,觀看他的比賽 D.拿起手機,對著賽場的他激情狂拍18.身份證是國家頒發的證明我國公民身份的證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身份證丟失,應及時到公安機關掛失 ②任何人都不能查驗我們的身份證③身份證上的號碼是唯一的,終身不變的 ④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用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每周一升旗儀式,校長和師生全體肅立,一起唱《義勇軍進行曲》,與之對應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 )2.在餐廳吃飯時,旁邊的客人說話聲音很大,我悄悄提醒他們不要影響別人。( )3.我國現任國家主席是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是李克強。 ( )4.鄰居家的寶寶睡覺了,我們到遠一點的地方,別影響孩子睡午覺。 ( )5.日常生活中,當警察因為履行職責的需要,依法查驗居民身份證時,我們必須配合,這是我們作為公民的法定義務。 ( )6.學校每學期都會請市檢察院的工作人員來給我們講法律知識,學校和檢察院都屬于國家機構。 ( )7.爸爸每次去飯店吃飯后,都不要發票,而是向吧臺要一個贈品。 ( )8.美美的床上、書桌上作業本、課本等等亂丟亂放,都要奶奶替她收拾。 ( )三、連線題1.將下列內容與相對應的權利或義務連起來。維護民族團結 公民享受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 公民需要履行的義務遵守公共秩序2.下列情景屬于道德、法律,還是紀律?連一連。①小伙子,能給老人讓個座嗎? 法律②無故遲到、曠課,這是違反校規的。 道德③醉酒駕駛,被查了。后悔呀! 紀律④誰呀這是?把我種的花給拔出來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年級答案.docx (教研室)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