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 8 課《網絡新世界》第 1 課時第三單元 信息萬花筒第 2 課時 新世界 有規則導入新課同學們,視頻中的人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麻煩?網絡世界雖然精彩,但如果沒有規則會怎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網絡新世界的規則,學會在網絡中保護自己、尊重他人。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村”嗎?它形容世界因緊密聯系而變小。而這一奇跡的締造者,正是互聯網!今天,我們將探索這個將全球緊密相連的網絡新世界,揭秘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學習與交流方式。讓我們攜手踏入這場精彩紛呈的數字之旅!講授新課第二模塊: 新世界 有規則互聯網雖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它和現實世界一樣有自己的規則。要想在這個新世界里快樂、安全地生活,我們首先要學會遵守規則,并保護自己。避免泄露隱私不要輕易地給出真實的個人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密碼等。遠離不良信息如果遇到暴力等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信息時,馬上遠離。嗨,我們這周六上午九點去人 民 廣 場 見 面,好嗎?慎重網上交友如果遇到網友相約,未經父母同意,沒有大人陪同,絕不能去。你知道還有哪些網絡安全防護小技巧?請給同學們提個醒。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網絡安全防護小技巧嗎?別忘了定期更新密碼,使用復雜組合;謹慎點擊不明鏈接,以防釣魚攻擊;安裝可靠防病毒軟件,保持系統安全。網絡安全無小事,時刻警惕是關鍵!互聯網世界紛繁復雜,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同時,在網絡世界里,我們還要做到不傷害別人。陳博曉突然想到一個惡作劇,他決定在班級的論壇里宣布某位同學失蹤的假消息。陳博曉聽說網上有黑客軟件 ,就想找來試試。陳博曉的做法錯在哪里?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傷害?作法錯誤點及危害宣布同學失蹤假消息:錯誤:違反網絡道德與誠信原則,傳播虛假信息 。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這種行為屬于惡意造謠,擾亂網絡秩序與班級正常氛圍。傷害:會讓被造謠的同學遭受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引發其焦慮、恐慌情緒;還可能在班級乃至更廣范圍造成混亂,破壞同學間信任,影響校園和諧。想找黑客軟件試試:錯誤:黑客軟件多涉及非法內容,使用、傳播這類軟件違反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 ,觸碰法律紅線,同時也違背網絡安全與合法使用網絡的準則。傷害:若嘗試使用,可能會非法入侵他人設備、系統,侵犯他人隱私與網絡權益,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財產損失等;還可能因自身操作不當,使班級網絡、學校網絡甚至更廣泛網絡環境面臨安全風險,影響眾多用戶正常使用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 在網絡世界中,我們不應做的是( ) A. 保護好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密碼 B. 隨意發布同學的負面假消息 C. 遠離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是遵守網絡規則的正確做法;B 選項會傷害他人,違反網絡道德和規則。 當網友提出見面邀請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立即答應,獨自前往赴約 B. 未經父母同意,堅決不赴約 C. 不告訴父母,約上同學一起去 答案:B 解析:A、C 選項存在安全風險;B 選項符合慎重網上交友的規則,能保護自己。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提到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 不使用黑客軟件攻擊他人電腦 B. 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謠言 C. 惡意舉報正常的網絡內容 答案:A 解析:B、C 選項破壞網絡秩序;A 選項是維護網絡安全的表現,符合公約要求。 課堂練習判斷題 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所以可以隨便說別人壞話,不用負責任。( ) 答案:× 解析:網絡世界也需遵守道德和法律,說別人壞話會傷害他人,需承擔責任,該說法錯誤。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將密碼設置為自己的生日或學號。( ) 答案:× 解析:這樣的密碼容易被破解,存在隱私泄露風險,不符合網絡安全規則,該說法錯誤。 遇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我們應該馬上遠離并告訴父母或老師。( ) 答案:√ 解析:這是遠離不良信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該說法正確。 課堂總結同學們,網絡新世界有規則,遵守規則才能安全快樂。要保護好自己,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也要尊重他人,不做傷害別人的事。讓我們牢記網絡文明公約,做文明、安全的小網民。 課堂總結8.網絡新世界新世界 有規則 保護自己:避隱私、遠不良、慎交友 尊重他人:不造謠、不傷害、守道德 公約指引:文明上網、規范行為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時聚焦 “新世界 有規則”,是第 8 課的關鍵內容。教材明確指出互聯網雖虛擬但有規則,要快樂安全生活需遵守規則并保護自己;列舉了避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慎重網上交友等具體規則;通過陳博曉的錯誤做法,強調在網絡世界不傷害別人的重要性;結合 “知識窗” 中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系統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教材旨在讓學生認識網絡規則的重要性,掌握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規則,養成文明、安全上網的習慣。 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已接觸網絡,但對網絡規則認識模糊,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易泄露個人信息或受不良信息影響。他們對網絡惡作劇等行為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可能因好奇嘗試不當行為。通過本課時學習,需引導學生明確網絡規則,認識違規危害,學會在網絡世界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核心素養分析政治認同: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認識到網絡規則是國家規范青少年網絡行為的體現,自覺遵守規則是對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支持,增強對國家網絡治理的認同。 道德素養:培養文明上網、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不傳播不良信息、不欺詐他人,在網絡交往中踐行道德規范,提升道德修養。 法治觀念:了解網絡世界的基本規則,認識到網絡并非法外之地,違反規則可能觸犯法律,樹立網絡法治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和約束行為。 健全人格:在學習網絡規則和應對網絡問題中,培養辨別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責任感,避免因網絡不良信息或行為影響身心健康,促進健全人格形成。 責任意識:明確在網絡世界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既要保護自己不被傷害,也要不傷害他人,對自己的網絡行為負責,培養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世界有規則,遵守規則才能快樂安全生活。 幫助學生掌握保護自己的網絡規則,如避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等。 讓學生明白在網絡世界要尊重他人,不做傷害別人的事,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網絡規則的嚴肅性和違反規則的危害,從內心認同并主動遵守規則。 引導學生將網絡規則內化為行為習慣,在實際網絡生活中自覺運用規則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網絡安全事故案例視頻、保護自己的規則圖片、陳博曉錯誤行為的情景動畫、《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內容等。 情景卡片:寫有網絡中的各種行為,如泄露家庭地址、傳播暴力信息、友好交流等。 規則小貼士卡片:印有避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等具體規則,供學生學習。 網絡文明公約宣傳海報:用于課堂展示和學習。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段網絡安全事故案例視頻(如因泄露個人信息被詐騙),提問:“同學們,視頻中的人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麻煩?網絡世界雖然精彩,但如果沒有規則會怎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網絡新世界的規則,學會在網絡中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二、講授新課 第一部分:網絡世界有規則,學會保護自己 教師活動:展示 “避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慎重網上交友” 等規則的圖片,結合案例講解每條規則的重要性。提問:“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哪些網絡安全防護小技巧?”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 學生活動:認真學習每條規則,結合案例理解泄露隱私、接觸不良信息的危害。分組討論并分享網絡安全技巧,如設置復雜密碼、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等,將技巧記錄在規則小貼士卡片上。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和圖片,讓學生直觀認識保護自己的網絡規則,結合討論豐富防護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第二部分:網絡世界守道德,不傷害他人 教師活動:播放陳博曉發布假消息、想找黑客軟件的情景動畫,提問:“陳博曉的做法錯在哪里?會給別人帶來哪些傷害?” 引導學生分析其行為的危害性,如擾亂秩序、傷害同學等。組織學生討論在網絡中如何做到不傷害他人。 學生活動:觀看動畫后,分組討論陳博曉行為的錯誤之處及危害,如假消息會引起恐慌,黑客軟件可能破壞網絡安全。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在網絡中尊重他人的做法,如不傳播謠言、不侮辱他人等。 設計意圖:通過反面案例,讓學生認識到網絡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明白在網絡世界也要遵守道德,不做傷害他人的事,培養尊重他人的意識。 第三部分:學習網絡文明公約,規范網絡行為 教師活動:展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宣傳海報,帶領學生朗讀并解讀內容,提問:“公約中的每條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我們如何在網絡生活中踐行這些公約?” 組織學生分組制作 “網絡文明小貼士”,將公約內容轉化為具體行為指南。 學生活動:認真學習公約內容,理解每條規則的含義。分組合作制作 “網絡文明小貼士”,如 “善于網上學習 —— 不瀏覽低俗網頁”“誠實友好交流 —— 不發送辱罵信息” 等,在班級內展示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和制作小貼士,讓學生系統掌握網絡文明規則,將公約內化為具體行為規范,提高文明上網的自覺性。 三、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在網絡世界中,我們不應做的是( ) A. 保護好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密碼 B. 隨意發布同學的負面假消息 C. 遠離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是遵守網絡規則的正確做法;B 選項會傷害他人,違反網絡道德和規則。 當網友提出見面邀請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立即答應,獨自前往赴約 B. 未經父母同意,堅決不赴約 C. 不告訴父母,約上同學一起去 答案:B 解析:A、C 選項存在安全風險;B 選項符合慎重網上交友的規則,能保護自己。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提到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 不使用黑客軟件攻擊他人電腦 B. 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謠言 C. 惡意舉報正常的網絡內容 答案:A 解析:B、C 選項破壞網絡秩序;A 選項是維護網絡安全的表現,符合公約要求。 判斷題 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所以可以隨便說別人壞話,不用負責任。( ) 答案:× 解析:網絡世界也需遵守道德和法律,說別人壞話會傷害他人,需承擔責任,該說法錯誤。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將密碼設置為自己的生日或學號。( ) 答案:× 解析:這樣的密碼容易被破解,存在隱私泄露風險,不符合網絡安全規則,該說法錯誤。 遇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我們應該馬上遠離并告訴父母或老師。( ) 答案:√ 解析:這是遠離不良信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該說法正確。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網絡新世界有規則,遵守規則才能安全快樂。要保護好自己,不泄露隱私、遠離不良信息;也要尊重他人,不做傷害別人的事。讓我們牢記網絡文明公約,做文明、安全的小網民。 板書設計新世界 有規則 保護自己:避隱私、遠不良、慎交友 尊重他人:不造謠、不傷害、守道德 公約指引:文明上網、規范行為 教學反思本課時通過案例、討論和制作小貼士,讓學生認識了網絡規則的重要性,掌握了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方法。但規則的踐行需要長期監督,后續可開展 “網絡文明小衛士” 評選,鼓勵學生互相監督,將規則融入日常網絡生活。同時,建議家長配合,引導孩子在實際上網中遵守規則,共同守護網絡安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第 8 課《網絡新世界》第 2 課時 新世界 有規則 教學課件.pptx 【課堂無憂】第 8 課《網絡新世界》第 2 課時 新世界 有規則 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網絡安全事故案例.mp4 視頻素材:網絡文明公約.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