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選題1.王老師經常告誡同學們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影響個人形象的,不只是衣著,更是氣質。”這句話啟示同學們( )①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養,提升內在美②要正視生理變化,欣然接受青春期到來③青春之美不在外表,不必追求外在美④外在美內在美相協調,做到內外兼修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某校道德與法治老師以“如何看待異性交往”為議題開展教學,同學們紛紛發言、各抒己見。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①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②異性友誼遭人質疑,與異性交往不可取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④與異性交往,只會產生早戀,影響學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此前,中國已有上海、廣州、武漢、重慶、西安等十幾個城市陸續開設中學性教育課程,內容涵蓋性價值觀念、性與性行為、生殖與避孕、預防性病艾滋病和遠離毒品等。中學性教育課的開設有利于( )①了解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②可以避免受到性騷擾和性侵害③學習法律知識,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各項權益④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4.當讀到李白的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時,我的情緒低落;當讀到孟郊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時,我感到愉悅……這表明( )①人的情緒復雜多樣 ②人的情緒是會受到感染的③人的情緒相對穩定 ④人的情緒受自然環境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喜悅,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情緒之一,它讓生活充滿了色彩與活力。下列詩句中能體現“喜”這一情緒的有(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②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③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④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以下是學校心理健康周“留下你的笑臉”留言墻摘錄:◎參加跑步等體育活動能幫助我轉移注意,化解煩惱。◎不開心時,我與值得信賴的師長交流,心情就變好了。◎通過書信的方式把不良感受寫出來,可以讓我冷靜下來。這些留言的共同主題是( )A.悅納生理變化 B.培養堅強意志 C.學會認識自我 D.學會調控情緒7.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中考復習階段,很多學生會遇到“高原現象”。表現為學習成績到一定程度時,繼續提高的速度減慢,甚至停滯不前。處理不好會影響自信心,導致不良后果。你認為下列做法能有效突破“高原現象”的是( )①悅納自己,追求完美②正視挫折,迎接挑戰③行己有恥,止于至善④自信自強,堅持不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尚書·周書》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觀:通過奮斗與努力,而非暴力與掠奪來成就民族的繁榮與昌盛。以下古語與此觀點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③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快速發展,經歷了國家的繁榮富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提升,讓我們擁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賦予我們堅定的民族自信,強大的民族自豪感。材料體現自信( )①并非憑空而來②源于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③源于在與他人交往中獲得的快樂④只源于個人自身的努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0.清明節是祭奠先人、緬懷先烈的傳統節日,許多人會通過不同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從“小模式家庭追思”到“鮮花換紙錢”,各地文明祭掃頻出新招。這說明我國清明祭掃活動( )①具有相對穩定性,其基本內涵能夠因時而變②是一種傳統習俗,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④秉承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1.“四君子”是傳統詩詞、繪畫等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四君子”是指“梅、蘭、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潔冰清,蘭的優雅樸素、高潔堅貞,竹的中空外直、寧折不彎,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寧靜,寄托著中國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這體現了( )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2.某班興趣小組開展主題研究性學習時,選取了以下三則典型素材。這些素材共同體現的核心價值導向是( )素材一 2024年7月8日,港澳青少年在鄂開啟“百萬青年看祖國”研學活動。 素材二 北極邊境派出所民警頂風冒雪,在零下31攝氏度嚴寒中完成界江踏查任務。 素材三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陳冬、陳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員領命出征。A.關愛弱勢群體,培育人文情懷 B.聚焦科技創新,突破技術壁壘C.厚植家國情懷,踐行責任擔當 D.謳歌時代成就,消解危機意識13.某石料加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沒有采取任何防塵防控措施,對周邊居民造成了揚塵、噪聲等污染嚴重擾民。可見,該石料加工廠( )①違反了民法典中確立的自愿原則 ②違反了民法典中確立的綠色原則③侵犯了周邊居民的財產權 ④侵犯了周邊居民的健康權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4.2025年1月1日起,我國一批法律規范正式實施。能源法對我國能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等具有重要意義;學位法為規范學位授予、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法律依據。這體現了( )A.科學立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B.修訂法律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唯一途徑C.我國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D.有了完備的法律制度就實現了法治社會15.觀察漫畫,你會對漫畫中的同齡人說( )A.尊重知識產權,拒買盜版書籍B.講究實惠便宜,支持盜版文化C.培養法律意識,保護商標權D.尊重勞動創造,申請專利保護16.“敬而用之,謂之守法。”下列行為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①王某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堅決保守國家秘密②因飛機航班延誤,部分乘客以維權為由大鬧機場③小紅經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④小蘭就解決校園周邊環境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7.【我們在成長】情境 班上組織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和自己的家長共同表演一個節目。芳芳緊張得不得了,一個勁兒地問媽媽應該出什么節目。可是,不管媽媽出怎樣的主意,芳芳都覺得不好。媽媽讓芳芳自己想一想,芳芳覺得媽媽不支持自己。媽媽建議她表演從小練習、多次拿獎的小提琴。芳芳怕過于張揚,被同學笑話。現在,芳芳和媽媽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芳芳的行為表現出哪些青春期矛盾心理?請運用你的經驗,幫芳芳化解一下吧。18.【以史為鑒,人須有自尊】故事一 晏子使楚春秋末期,晏子奉齊景公之命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個子矮,有意侮辱他,讓他從大門旁邊的小門進去。晏子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狗洞進去。"楚王自取其辱,只好下令讓晏子從大門進去。故事二 一個年輕人向一位老者問路:“喂,老頭兒,去北山還有幾里 ”老者說:“還有三百八十丈。”年輕人非常納悶:“路途怎么論丈 ”老者回答:“因為你不論里(禮)啊!。請從自尊角度,探討兩則典故給我們的借鑒之處。三、辨析題19.【增強法治觀念,培養法治素養】某小組成員圍繞“如何應對違法犯罪行為”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是其中兩位同學的觀點:甲:青少年是未成年人,因此不能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乙:面對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要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兩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四、分析說明題20.【傳承優秀理念,聚焦民生百態】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了以“弘揚優秀傳統”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材料一 同學們就“利益選擇”的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小治展示了一幅圖片(圖一),班主任說:“要想融入集體,健康成長,應該把M翻過來,把ME調整為WE(圖二)。一個個ME構成了若干個WE,大家應時時記住,我們每個人心中除了有ME,還應該有WE,無論何時,WE都是最重要的。”(1)結合“核心思想理念”相關知識,談談你對ME(我)與WE(我們)的理解。材料二 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們無不強調仁與愛的統一。仁愛的根本要求是愛人、助人、利人。這一傳統在家訓文化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闡釋和發揮。如曾國藩在《家訓》中提出“立身以不妄語為本”,“不說謊話”是做人的基本的品德;許汝霖的《德興堂家訂》告訴子孫要儉樸,婚喪祭祀從簡,用祝壽、祭祀等省下來的錢,濟孤寡、助婚喪、立家塾;康熙皇帝《庭訓格言》中訓誡皇子“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2)運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談談材料中的家訓傳遞出哪些精神力量?五、綜合探究題21.為了培育同學們的法治素養,提高其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某校七年級(2)班開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主題活動,請你一起參與。【我會斷案】案件一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商業詆毀糾紛案。主播朱某某在直播間發布“有人說××便宜,我跟你說,××就是不好”等言論。隨后,該品牌方將朱某某及其所在的兩家公司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不好”一詞屬于負面評價,容易誤導消費者,依法判決被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0萬元。案件二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孫某、符某某被拐案一審宣判。以拐騙兒童罪判處吳某龍有期徒刑五年,以包庇罪判處吳某光有期徒刑二年。(1)請你分別對兩個案件的違法類型進行判定,并說明理由。【我會宣傳】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需要為青少年搭建一個學習法律知識、加強自我防范的平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愿意成為“法律小小宣傳者”,他們通過在生活中學習、實踐,不斷加強自我防范、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2)如果你是“法律小小宣傳者”,你將如何從“嚴于律己”角度進行宣傳?參考答案1.D2.A3.B4.A5.C6.D7.D8.B9.A10.D11.B12.C13.B14.C15.A16.B17.①芳芳的行為表現出了獨立與依賴、勇敢與怯懦的青春期矛盾心理。②建議芳芳積極自我調節,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冷靜思考和分析;③求助家長,和媽媽心平氣和地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顧慮;④也可以和同學交流,了解同學們對表演節目的看法,從同學那里獲取建議。18.①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我們要像晏子和老者一樣,維護自己尊嚴的同時尊重他人。②要學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面對侮辱,晏子用智慧捍衛尊嚴;面對無禮的年輕人,老者巧妙回應。19.①甲觀點錯誤,乙觀點正確。②對未成年人而言,要有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態度,面對違法犯罪行為不能無動于衷。③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④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有勇有謀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20.(1)崇正義,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義然后取”。實現社會的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弘揚社會正氣,堅守民族大義,才能讓每個人有尊嚴地生活。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我們應當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我們的言行合乎道義。(2)①“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傳遞出“守誠信”核心思想理念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周濟窮人”“濟孤寡、助婚喪、立家塾”傳遞出講仁愛的核心思想理念和扶危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③“要儉樸,婚喪祭祀從簡”傳遞出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④“最要者惟行善”傳遞出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和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21.(1)①案件一屬于民事違法行為,因為朱某某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承擔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②案件二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因為吳某龍、吳某光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2)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③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 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