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外國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外國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2分)宇宙間的物體,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物理學家     提出的萬有引力;科學家托里拆利利用玻璃管和水銀最早較為準確的測量出了     的數值。
2.(2分)在網球比賽中,運動員使用球拍擊球,網球被反彈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使網球反彈出去的力是由于     (填“網球”或“網球拍”)的形變產生的。
3.(2分)2025年4月在鄭州如意湖廣場舉辦的中國低空經濟與無人機展覽會閉幕式上,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無人機表演,如圖。無人機在飛行的過程中,螺旋槳高速旋轉向下推動空氣,使無人機獲得向上的升力。這一現象說明     ;而無人機能夠克服重力穩定懸停,是因為空氣對螺旋槳的升力     (填“十于”“等于”或“小于”)無人機的重力。
4.(3分)如圖所示容器正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閉一個圓孔,橡皮膜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密度不同的兩種液體,左側液柱高度低于右側,橡皮膜向右側凸起,說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產生的壓強     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     右側,左側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右側(以上均填“>”“<”或“=”)。
5.(3分)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福建艦的排水量可達8萬噸,它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N,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m3,海水密度取1×103kg/m3;福建艦從海水密度較高的海域駛入密度較低的海域,受到的浮力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2分)跳臺滑雪運動中,運動員從助滑開始。直到下落至著陸坡的運動過程中經過了各個不同的位置,如圖AB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則運動員在A點的機械能     在B點的機械能(填“>”“<”或“=”)。理由是     。
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第7至第14題是單項選擇題;第15、16題是雙項選擇題,選對一項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
7.(3分)下列關于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測,正確的是(  )
A.教室的寬度約為8dm
B.一張課桌的質量約為500kg
C.一本物理書的重力約為2N
D.教室內大氣壓約為1000Pa
8.(3分)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下列改變摩擦的方法與之相同的是(  )
A.給自行車軸加潤滑劑
B.下雪天給汽車車輪裝防滑鏈
C.捏緊車閘,自行車可以很快停下來
D.滾動軸承在兩圈之間轉著許多光滑的鋼珠
9.(3分)如圖為《天工開物》中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在田間割稻、脫粒等的情景。脫粒時,人們在田地里放一個木桶,用力將稻桿擊打到木桶邊緣,谷粒脫落在木桶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力擊打稻谷是利用慣性脫粒
B.木桶底面積較大是為了減小壓力
C.把鐮刀口磨鋒利是為了減小壓強
D.木桶對地面的壓力就是木桶所受的重力
10.(3分)如圖,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對B的壓力等于桌面對B的支持力
B.B對桌面的壓力大于桌面對B的支持力
C.B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A受到的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1.(3分)如圖,小明在玩滑板車,滑板車運動一段時間后會停下來,再次蹬地,滑板車又會繼續運動下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用力向后蹬地時,腳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B.如果地面光滑,小明蹬地時滑板車將繼續保持靜止狀態
C.地面對滑板車的支持力是由于滑板車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D.再次蹬地,滑板車繼續運動下去,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12.(3分)如圖是活塞式抽水機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
B.甲圖中,提起活塞,閥門A關閉,閥門B打開,活塞下面的氣壓大于外界的氣壓
C.乙圖中,壓下活塞,閥門B關閉,A打開,水沖出閥門進入圓筒上部
D.丙圖中,提起活塞,閥門A關閉,閥門B打開,水從水管流出
13.(3分)2025年1月9日起,國產大飛機C919開始執飛國航北京一重慶快線航班。如圖,是國產大飛機C919在機場起飛的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滑行時,艙內乘客相對于飛機是運動的
B.飛機主要是利用流速大壓強大獲得升力的
C.飛機在高空時,艙外的大氣壓強比地面附近的大
D.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時,地面對飛機的支持力小于飛機的重力
14.(3分)學完杠桿知識以后小明自制了一個桿秤,秤盤沒有放置物體,秤砣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桿秤剛好處于平衡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零刻度線應該在提繩位置
B.如果秤砣被磨損后,則測得的物體質量小于物體的實際質量
C.因該桿秤的支點不在杠桿中點,所以該桿秤不符合杠桿平衡原理
D.秤盤上放置適量的物體時,秤砣繩要向右移動,桿秤才可能重新平衡
(多選)15.(3分)小麗在把吸管下端密封并纏繞一根銅絲,制成一只簡易密度計,把它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杯子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液體的密度更大
B.密度計在乙液體中所受浮力比它的重力大
C.密度計在兩杯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相等
D.在甲液體中,密度計底端所受液體的壓力更大
(多選)16.(3分)如圖所示,撐桿跳運動員自起跳到跨越橫桿的過程中,運動員先將撐桿壓彎,松手后,撐桿恢復原狀。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的重力使撐桿壓彎
B.撐桿恢復原狀將運動員彈起,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C.運動員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小,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
D.運動員從最高點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大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7.(3分)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練習排球墊球時排球離開胳膊后豎直上升的情景。排球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有關。請在圖乙中畫出排球在上升的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和重力。
18.(3分)如圖甲是指甲剪的示意圖,其中有三個杠桿。圖乙是杠桿AOB簡化的示意圖,其中O為支點,F2是其受到的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在A點施加的最小動力F1及阻力臂l2。(保留作圖痕跡)
四、實驗題(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2分,共30分)
19.(8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所在實驗小組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第1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根據    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2)第2次實驗如圖B所示,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目的是為了改變    。
(3)第3次實驗如圖C所示,小明比較B、C兩次實驗,發現C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B實驗中的示數,可初步得出結論:    。
(4)冰壺比賽時,運動員需要不斷調節自己的運動。一名運動員穿的兩只鞋的鞋底材質并不相同:蹬冰腳的鞋底為橡膠制成,而滑行腳的鞋底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斷    (填“橡膠”或“塑料”)的摩擦力更小一些。
20.(10分)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利用同一個微小壓強計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使用的微小壓強計    (填“是”或“不是”)連通器;在實驗前,小明對壓強計的氣密性進行檢查,用手按壓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說明氣密性    (填“良好”或“不好”)。
(2)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實驗現象如圖①②③所示,可得出結論: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內部向    的壓強都相等。
(3)比較    兩圖,可以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4)潛水員在潛水時候需要穿抗壓服,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
21.(12分)如圖所示是小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過程:
(1)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先在    方向上進行調零。
(2)實驗步驟如圖所示,甲、乙、丁、戊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由甲和丁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    。
(3)以下選項中若    成立,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A.F1﹣F2=F3﹣F4
B.F3﹣F2=F1﹣F4
C.F1﹣F3=F4﹣F2
(4)在步驟丁的操作中,只將物體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    (填“能”或“不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
(5)回家后,小麗又利用電子秤、杯子和水測出了某一物塊的密度。測量過程如下:
①把物塊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為m0;
②取下物塊,    ,電子秤示數為m1;
③將用細線系好的物塊緩緩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且物塊不觸碰杯底,電子秤示數為m2;
④求出物塊的密度ρ=    。(用m0、m1、m2、ρ水表示)
五、綜合應用題(第22題9分,第23題11分,共20分)
22.(9分)冰壺被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由花崗巖鑿磨而成,如圖甲所示,冰壺的質量約為19kg,停在冰面上時與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如圖乙是冰壺比賽場地的示意圖。某次比賽中,運動員從A點推動冰壺前進6m到B點時松手,冰壺繼續滑行30m到C點靜止,共用時24s。若運動員對冰壺的水平推力為10N,冰壺運動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恒定為1.5N。(g取10N/kg)求:
(1)冰壺停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
(2)推力對冰壺做的功。
(3)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23.(11分)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用完全相同的四個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將重500N的貨物勻速吊起3m高,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分別為F1和F2,拉力F1為275N。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1)F1   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一個滑輪的重力是多少?
(3)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4)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可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有:    。(請舉出一例)
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2分)宇宙間的物體,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物理學家  牛頓  提出的萬有引力;科學家托里拆利利用玻璃管和水銀最早較為準確的測量出了  大氣壓強  的數值。
【答案】牛頓;大氣壓強。
【分析】根據物理學常識解答。
【解答】解: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指出宇宙間任何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
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進行了托里拆利實驗,利用玻璃管和水銀測出了1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為約760mm汞柱,其數值約為1.013×105Pa。
故答案為:牛頓;大氣壓強。
2.(2分)在網球比賽中,運動員使用球拍擊球,網球被反彈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使網球反彈出去的力是由于  網球拍  (填“網球”或“網球拍”)的形變產生的。
【答案】運動狀態;網球拍。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解答】解:(1)擊球瞬間網球迅速被反彈出去,網球的運動方向改變,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使網球反彈出去的力是網球拍施加的力,是由于網球拍發生形變產生的彈力。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網球拍。
3.(2分)2025年4月在鄭州如意湖廣場舉辦的中國低空經濟與無人機展覽會閉幕式上,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無人機表演,如圖。無人機在飛行的過程中,螺旋槳高速旋轉向下推動空氣,使無人機獲得向上的升力。這一現象說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而無人機能夠克服重力穩定懸停,是因為空氣對螺旋槳的升力  等于  (填“十于”“等于”或“小于”)無人機的重力。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于
【分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二力平衡的條件:同一個受力物體,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解答】解:無人機頂部螺旋槳旋轉時,向下推動空氣的同時無人機獲得向上的升力,說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無人機能夠克服重力穩定懸停,處于平衡狀態,是因為空氣對螺旋槳的升力等于無人機的重力。
故答案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于。
4.(3分)如圖所示容器正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閉一個圓孔,橡皮膜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密度不同的兩種液體,左側液柱高度低于右側,橡皮膜向右側凸起,說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產生的壓強  >  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  >  右側,左側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  右側(以上均填“>”“<”或“=”)。
【答案】>;>;>。
【分析】(1)橡皮膜向右側凸起,說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作用效果大于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作用效果,據此分析解答;
(2)左側液體的深度小于右側液體的深度,根據p=ρgh分析解答;
(3)根據p=ρgh和p分析解答。
【解答】解:(1)橡皮膜向右側凸起,說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
(2)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左側液體到橡皮膜的深度小于右側液體到橡皮膜的深度,根據p=ρgh可知左側液體的密度大于右側液體的密度;
(3)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左側橡皮膜下方液體的深度等于右側橡皮膜下方液體的深度,根據p=ρgh可知,左側橡皮膜下方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于右側橡皮膜下方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則左側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于左側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根據p可知,左側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右側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故答案為:>;>;>。
5.(3分)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福建艦的排水量可達8萬噸,它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8×108 N,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8×104 m3,海水密度取1×103kg/m3;福建艦從海水密度較高的海域駛入密度較低的海域,受到的浮力將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8×108;8×104;不變。
【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計算浮力,結合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排開海水的體積;
(2)物體漂浮時,F浮=G;輪船在不同密度水域航行,重力不變,浮力不變。
【解答】解:福建艦滿載排水量m排=80000t=8×107kg,根據阿基米德原知,福建艦漂浮時F浮=G排=m排g=8×107kg×10N/kg=8×108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排開海水的體積為V排8×104m3;
福建艦從海水密度較高的海域駛入密度較低的海域,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不變。
故答案為:8×108;8×104;不變。
6.(2分)跳臺滑雪運動中,運動員從助滑開始。直到下落至著陸坡的運動過程中經過了各個不同的位置,如圖AB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則運動員在A點的機械能  >  在B點的機械能(填“>”“<”或“=”)。理由是  在整個滑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
【答案】>;在整個滑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分析】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如果考慮阻力,機械能的總量會減小。
【解答】解:在整個滑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整個過程中機械能會變小,即A點的機械能大于B點的機械能。
故答案為:>;在整個滑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第7至第14題是單項選擇題;第15、16題是雙項選擇題,選對一項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
7.(3分)下列關于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測,正確的是(  )
A.教室的寬度約為8dm
B.一張課桌的質量約為500kg
C.一本物理書的重力約為2N
D.教室內大氣壓約為1000Pa
【答案】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合理的是哪一個。
【解答】解:A、教室的寬度約為8m,故A錯誤;
B、一張課桌的質量約為10kg,故B錯誤;
C、一本物理書的質量約為0.2kg,其受到的重力G=mg=0.2kg×10N/kg=2N,故C正確;
D、一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105Pa,教室內的氣壓約為一個標準大氣壓,故D錯誤。
故選:C。
8.(3分)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下列改變摩擦的方法與之相同的是(  )
A.給自行車軸加潤滑劑
B.下雪天給汽車車輪裝防滑鏈
C.捏緊車閘,自行車可以很快停下來
D.滾動軸承在兩圈之間轉著許多光滑的鋼珠
【答案】B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解答】解: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A、給自行車軸加潤滑劑,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下雪天給汽車車輪裝防滑鏈,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
C、捏緊車閘,自行車可以很快停下來,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滾動軸承在兩圈之間轉著許多光滑的鋼珠,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9.(3分)如圖為《天工開物》中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在田間割稻、脫粒等的情景。脫粒時,人們在田地里放一個木桶,用力將稻桿擊打到木桶邊緣,谷粒脫落在木桶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力擊打稻谷是利用慣性脫粒
B.木桶底面積較大是為了減小壓力
C.把鐮刀口磨鋒利是為了減小壓強
D.木桶對地面的壓力就是木桶所受的重力
【答案】A
【分析】(1)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2)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3)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
(4)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解答】解:A、用力擊稻,稻草受到阻力停止運動,而稻粒由于慣性仍然會向前運動,從而實現了脫粒,故A正確;
B、木桶底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不能減小壓力,故B錯誤;
C、把鐮刀口磨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錯誤;
D、壓力和重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不是同一個力,故D錯誤。
故選:A。
10.(3分)如圖,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對B的壓力等于桌面對B的支持力
B.B對桌面的壓力大于桌面對B的支持力
C.B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A受到的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分析】分別對A、B進行受力分析,同時還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進行受力分析,結合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可做出判斷。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解答】解:A、A對B的壓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桌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與B的重力之和,因此,A對B的壓力與桌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A錯誤;
B、B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
C、B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A受到的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11.(3分)如圖,小明在玩滑板車,滑板車運動一段時間后會停下來,再次蹬地,滑板車又會繼續運動下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用力向后蹬地時,腳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B.如果地面光滑,小明蹬地時滑板車將繼續保持靜止狀態
C.地面對滑板車的支持力是由于滑板車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D.再次蹬地,滑板車繼續運動下去,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答案】B
【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一切物體在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力圖恢復原狀而對另一物體產生的力;
(4)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解答】解:A、小明用力向后蹬地時,腳相對地面向右運動,腳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故A錯誤;
B、地面光滑,小明不受地面的摩擦力,靜止,故B正確;
C、地面對滑板車的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地面,是因為腳產生彈性形變產生的,故C錯誤;
D、再次蹬地時,滑板車繼續運動下去,是因為受到地面給腳的反作用力。這說明力可以改變滑板車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
故選:B。
12.(3分)如圖是活塞式抽水機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
B.甲圖中,提起活塞,閥門A關閉,閥門B打開,活塞下面的氣壓大于外界的氣壓
C.乙圖中,壓下活塞,閥門B關閉,A打開,水沖出閥門進入圓筒上部
D.丙圖中,提起活塞,閥門A關閉,閥門B打開,水從水管流出
【答案】B
【分析】(1)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來工作的;
(2)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抽水的,讀圖,根據其工作過程,可具體描述其工作過程中如何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將水抽上來。
【解答】解:A、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故A正確;
B、讀圖可知,活塞式抽水機在使用時,提起活塞時,閥門A受到大氣壓的作用而關閉,活塞下面的空氣變稀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故B錯誤;
C、當壓下活塞時,閥門B受水的壓力而關閉,水不能向下流,于是就沖開閥門A進入圓筒的上部,故C正確;
D、再提起活塞時,活塞上面的水使閥門A關閉,水被活塞提起,從側管中流出來,故D正確。
故選:B。
13.(3分)2025年1月9日起,國產大飛機C919開始執飛國航北京一重慶快線航班。如圖,是國產大飛機C919在機場起飛的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滑行時,艙內乘客相對于飛機是運動的
B.飛機主要是利用流速大壓強大獲得升力的
C.飛機在高空時,艙外的大氣壓強比地面附近的大
D.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時,地面對飛機的支持力小于飛機的重力
【答案】D
【分析】(1)看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2)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
(3)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4)根據飛機的受力分析。
【解答】解:A、飛機滑行時,艙內乘客與飛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艙內乘客相對于飛機是靜止的,故A錯誤;
B、飛機獲得升力是因為其上表面空氣流速大,空氣壓強小,下表面空氣流速小,空氣壓強大,形成向上的壓力差,故B錯誤;
C、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減小,飛機在高空時,艙外的大氣壓強比地面附近的小,故C錯誤;
D、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時,在豎直方向受到地面對飛機的向上的支持力、向上的升力及向下的重力作用,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故D正確。
故選:D。
14.(3分)學完杠桿知識以后小明自制了一個桿秤,秤盤沒有放置物體,秤砣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桿秤剛好處于平衡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零刻度線應該在提繩位置
B.如果秤砣被磨損后,則測得的物體質量小于物體的實際質量
C.因該桿秤的支點不在杠桿中點,所以該桿秤不符合杠桿平衡原理
D.秤盤上放置適量的物體時,秤砣繩要向右移動,桿秤才可能重新平衡
【答案】D
【分析】桿秤繞固定點轉動的點是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到零刻度線的位置;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秤盤上放置適量的物體時,秤砣繩移動的方向。
杠桿平衡原理與杠桿的支點的位置無關。
【解答】解:A、當掛鉤處沒有物體時,杠桿平衡,秤砣位置是零刻度線,故A錯誤;
B、秤砣被磨損后質量減小,當物體的拉力和力臂不變時,需要將秤砣向右移動一段距離,次數對應的示數變大,故測得的物體質量大于物體的實際質量,故B錯誤;
C、該桿秤的支點不在杠桿中點,但該桿秤符合杠桿平衡原理,故C錯誤。
D、秤盤上放置適量的物體時,動力增大,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阻力臂增大,杠桿才能平衡,故D正確;
故選:D。
(多選)15.(3分)小麗在把吸管下端密封并纏繞一根銅絲,制成一只簡易密度計,把它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杯子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液體的密度更大
B.密度計在乙液體中所受浮力比它的重力大
C.密度計在兩杯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相等
D.在甲液體中,密度計底端所受液體的壓力更大
【答案】AC
【分析】(1)從圖可知,密度計放在甲、乙液體中都漂浮,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的密度關系和所受浮力的關系;
(2)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判斷排開液體質量的大小關系;
(3)然后根據浮力的產生原因即可判斷壓力關系。
【解答】解:A.B.C、從圖可知,密度計放在甲、乙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根據公式G=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重力均等于密度計重力,故C正確,B錯誤;浮力相同的情況下,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浸入的體積越小,故A正確;
D、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等于密度計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而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端受到的壓力相等,故D錯誤。
故選:AC。
(多選)16.(3分)如圖所示,撐桿跳運動員自起跳到跨越橫桿的過程中,運動員先將撐桿壓彎,松手后,撐桿恢復原狀。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的重力使撐桿壓彎
B.撐桿恢復原狀將運動員彈起,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C.運動員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小,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
D.運動員從最高點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大
【答案】BD
【分析】(1)運動員的壓力使撐桿形變;
(2)根據動能、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的概念,結合彎曲的撐桿將運動員撐起的過程中的具體變化做出判斷;
(3)運動會受到空氣阻力,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4)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
【解答】解:A、運動員的重力受力物體是運動員,使撐桿彎曲的力是運動員對撐桿的壓力,故A錯誤;
B、彎曲的撐桿將運動員撐起的過程中,撐桿形變恢復,彈性勢能逐漸減小,運動員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所以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故B正確;
C、運動員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動能不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錯誤;
D、運動員從最高點下落時,質量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大,故D正確。
故選:BD。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7.(3分)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練習排球墊球時排球離開胳膊后豎直上升的情景。排球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有關。請在圖乙中畫出排球在上升的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和重力。
【答案】
【分析】由題意可知,排球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有關,物體運動得越快,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且阻力方向與排球運動方向相反,由此畫出排球的受力圖;
【解答】解: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下的阻力,作用點在小球重心,如圖所示:
18.(3分)如圖甲是指甲剪的示意圖,其中有三個杠桿。圖乙是杠桿AOB簡化的示意圖,其中O為支點,F2是其受到的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在A點施加的最小動力F1及阻力臂l2。(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
【分析】(1)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根據圖示確定最大動力臂,然后作出最小的動力;
(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
【解答】解: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力F1作用在A點,當OA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長,此時動力F1最小,并且F1的方向垂直于OA向下,從支點到阻力F2作垂線,即為阻力臂l2,如圖所示:
四、實驗題(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2分,共30分)
19.(8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所在實驗小組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第1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根據 二力平衡  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2)第2次實驗如圖B所示,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目的是為了改變 壓力  。
(3)第3次實驗如圖C所示,小明比較B、C兩次實驗,發現C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B實驗中的示數,可初步得出結論: 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
(4)冰壺比賽時,運動員需要不斷調節自己的運動。一名運動員穿的兩只鞋的鞋底材質并不相同:蹬冰腳的鞋底為橡膠制成,而滑行腳的鞋底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斷 塑料  (填“橡膠”或“塑料”)的摩擦力更小一些。
【答案】(1)勻速;二力平衡;(2)壓力;(3)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塑料。
【分析】(1)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2)(3)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據此分析回答;
(4)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的方法:從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考慮,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摩擦力。
【解答】解:(1)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第2次實驗如圖B所示,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目的是為了改變壓力;
(3)比較B、C兩次實驗,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初步得出結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蹬冰鞋的鞋底為橡膠制成,其作用是防滑,所以要求摩擦力要大,而滑行鞋的鞋底為塑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便于在冰上滑行,所以要求摩擦力要小,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由此可以判斷橡膠鞋底的粗糙程度會更大一些,塑料的摩擦力更小一些。
故答案為:(1)勻速;二力平衡;(2)壓力;(3)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塑料。
20.(10分)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利用同一個微小壓強計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使用的微小壓強計 不是  (填“是”或“不是”)連通器;在實驗前,小明對壓強計的氣密性進行檢查,用手按壓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說明氣密性 不好  (填“良好”或“不好”)。
(2)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實驗現象如圖①②③所示,可得出結論: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內部向 各個方向  的壓強都相等。
(3)比較 ③⑤  兩圖,可以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4)潛水員在潛水時候需要穿抗壓服,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答案】(1)不是;不好;(2)各個方向;(3)③⑤;(4)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分析】(1)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儀器是連通器;
壓強計測量液體壓強時,就是通過橡皮膜來感知壓強的,通過橡膠管中氣體壓強的變化來改變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體壓強計漏氣,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會變化。
(2)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都有關系,在實驗中,應控制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才能觀察壓強與另一個量的關系,從控制變量法的角度可判斷此題的實驗過程。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壓強計要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壓強的大小;同一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解答】解:(1)U形管壓強計的左側上端封閉,不是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因此不是連通器;
實驗前,應檢查U形管氣密性是否良好,用手指按壓橡皮膜時,如果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高度差相平,說明該壓強計的氣密性不好;
(2)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使金屬盒處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方向是不同的,兩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變,說明了同一液體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在同一液體中,只改變探頭的深度,故選③⑤兩圖;
(4)因為海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要在深海工作,就要穿抗壓服。
故答案為:(1)不是;不好;(2)各個方向;(3)③⑤;(4)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12分)如圖所示是小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過程:
(1)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先在 豎直  方向上進行調零。
(2)實驗步驟如圖所示,甲、乙、丁、戊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由甲和丁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 F1﹣F3  。
(3)以下選項中若 C  成立,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A.F1﹣F2=F3﹣F4
B.F3﹣F2=F1﹣F4
C.F1﹣F3=F4﹣F2
(4)在步驟丁的操作中,只將物體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 能  (填“能”或“不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
(5)回家后,小麗又利用電子秤、杯子和水測出了某一物塊的密度。測量過程如下:
①把物塊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為m0;
②取下物塊, 把盛適量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  ,電子秤示數為m1;
③將用細線系好的物塊緩緩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且物塊不觸碰杯底,電子秤示數為m2;
④求出物塊的密度ρ= ρ水  。(用m0、m1、m2、ρ水表示)
【答案】(1)豎直;(2)F1﹣F3;(3)C;(4)能;(5)把盛適量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ρ水。
【分析】(1)測力計要在測力的方向上調零;
(2)根據稱重法測浮力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
(3)根據已知條件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若F1﹣F3=F4﹣F2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4)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一部分浸在水中的情況;
(5)在①中已測量出物塊的質量,如果能測算出物塊的體積即可,故取下物塊,把盛適量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為m1。再將用細線系好的物塊緩緩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且物塊不觸碰杯底,電子秤示數為m2;則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質量為m排=m2﹣m1,根據密度公式得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物塊的體積,進而得出物塊的密度。
【解答】解:(1)本實驗要在豎直方向上測力,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先在豎直方向上進行調零。
(2)實驗步驟如圖所示,甲、乙、丁、戊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根據稱重法測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F1﹣F3。
(3)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為
G排=F4﹣F2
若F1﹣F3=F4﹣F2
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故選:C;
(4)在步驟丁的操作中,只將物體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受到的浮力變小,排出液體的體積變小,則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
(5)①把物塊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為m0;
②取下物塊,把盛適量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為m1;
③將用細線系好的物塊緩緩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且物塊不觸碰杯底,電子秤示數為m2;
④根據②③的操作可知,物塊緩緩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質量為
m排=m2﹣m1
排開水的體積即物塊的體積為
V
物塊的密度
ρρ水
故答案為:(1)豎直;(2)F1﹣F3;(3)C;(4)能;(5)把盛適量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ρ水。
五、綜合應用題(第22題9分,第23題11分,共20分)
22.(9分)冰壺被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由花崗巖鑿磨而成,如圖甲所示,冰壺的質量約為19kg,停在冰面上時與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如圖乙是冰壺比賽場地的示意圖。某次比賽中,運動員從A點推動冰壺前進6m到B點時松手,冰壺繼續滑行30m到C點靜止,共用時24s。若運動員對冰壺的水平推力為10N,冰壺運動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恒定為1.5N。(g取10N/kg)求:
(1)冰壺停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
(2)推力對冰壺做的功。
(3)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冰壺停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是9.5×103Pa;
(2)推力對冰壺做的功是60J;
(3)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是2.25W。
【分析】(1)根據重力公式G=mg計算冰壺的重力;冰壺靜置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力等于冰壺的重力,根據壓強公式p得到冰壺停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
(2)根據力做功的必要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判斷推力在哪一段距離對冰壺做功;根據做功公式W=Fs計算整個過程中運動員對冰壺做的功;
(3)根據W=fs得到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據P得到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冰壺的重力:G=mg=19kg×10N/kg=190N,
冰壺靜置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力等于冰壺的重力,即:F=G=190N,
冰壺停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積是0.02m2,
則冰壺停在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為:p9.5×103Pa;
(2)某次投擲時運動員用150N的力將冰壺從冰道的A點推至B點后放手,離手后冰壺繼續滑行至C點停止,根據力做功的必要條件可知,BC段冰壺沒有受到運動員推力的作用,而是靠自身慣性滑行,所以運動員只有在AB段對冰壺做了功;所以整個過程中,運動員對冰壺做的功為:W=F′s=10N×6m=60J;
(3)冰壺克服阻力做的功:Wf=fs′=1.5N×(6m+30m)=54J,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P2.25W。
答:(1)冰壺停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是9.5×103Pa;
(2)推力對冰壺做的功是60J;
(3)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是2.25W。
23.(11分)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用完全相同的四個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將重500N的貨物勻速吊起3m高,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分別為F1和F2,拉力F1為275N。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1)F1 > 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一個滑輪的重力是多少?
(3)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4)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可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有: 增加提升物體的重力  。(請舉出一例)
【答案】(1)>;
(2)一個滑輪的重力是50N;
(3)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是90.9%。
(4)增加提升物體的重力。
【分析】(1)由圖可知承擔動滑輪繩子的股數,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G+G動)分析比較拉力F1和F2的大小關系。
(2)根據圖甲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G+G動)求動滑輪的重力。
(3)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η求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增加物重,減輕機械的重等。
【解答】解:(1)由圖甲可知n甲=2,由圖乙可知n乙=3,
兩滑輪組中物體的重力和動滑輪的重力均相等,由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G+G動)可知,承擔動滑輪繩子的股數越多,拉力F越小,故F1>F2。
(2)由于圖甲中拉力F1為275N,則由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G+G動)可知,動滑輪的重力:G動=n甲F1﹣G=2×275N﹣500N=50N。
(3)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所以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η100%≈90.9%。
(4)由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可知,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可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有增加提升物體的重力或減小動滑輪的重力。
答:(1)>;
(2)一個滑輪的重力是50N;
(3)滑輪組乙的機械效率是90.9%。
(4)增加提升物體的重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县| 佛山市| 龙南县| 页游| 古浪县| 增城市| 赫章县| 林西县| 上虞市| 汕头市| 太康县| 河南省| 沁水县| 仲巴县| 珲春市| 大庆市| 鹿邑县| 柏乡县| 荆门市| 策勒县| 交口县| 甘孜县| 洱源县| 稷山县| 铅山县| 红河县| 新田县| 西畴县| 聂拉木县| 江源县| 宜兰市| 勐海县| 新泰市| 惠安县| 黄陵县| 安义县| 宾阳县| 喀什市| 玉树县| 新营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