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7 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第三單元 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虎門銷煙廣東虎門海灘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鴉片公開銷毀,并帶領大、小官員親自監督。他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里,池中放入鹵水,鴉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將生水煮沸,就把鴉片銷毀了。經過20多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虎門銷煙討論交流:2.鴉片給當時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哪些危害?1.為什么要虎門銷煙?歷史背景:用鴉片敲開國門鴉片:俗稱大煙,源于罌粟果的汁,其所含主要生物堿是嗎啡。鴉片最初是作為藥用,人吸食后會上癮。無法集中精神、產生夢幻現象、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小,嚴重的引起呼吸抑止致人死亡。罌粟花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激增表一七九九年一八二○年一八二四年一八二五年一八二九年一八三○年一八三四年一八三五年一八三八年一八三九年4000多箱7889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鴉片戰爭前40年: 中國白銀外流大約三四億銀元以上。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煙具抽鴉片的人毒品危害毒品危害“東亞病夫”小結:鴉片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毒品,它使無數中國人因染上毒癮而喪失勞動力、戰斗力。英國強盜向中國大肆傾銷鴉片是要掠奪我們的錢財,使我國陷入危難之中。近代思想家魏源總結“鴉片流毒為中國三千年史未有之禍”一副對聯寫道“竹槍一支,打得妻離子散,未聞槍聲震地;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沖天。”這是對晚清時期,民眾吸食鴉片的現象及危害的真實寫照。吸毒成癮摧毀健康白銀外流國家貧窮煙毒泛濫削弱斗志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林則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禁煙運動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要求嚴懲販賣和吸食鴉片的人,抵制鴉片的輸入,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林則徐。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林則徐是一個怎樣的人?海洛因搖頭丸冰毒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毒品家族日益壯大。截至2024年底,我國累計發現、登記吸毒人員295.5萬名,實際吸毒人數超過1400萬。吸毒人員低齡化、多元化趨勢明顯,毒品種類多樣化特點突出。截至2024年底,35歲以下青少年占在冊吸毒人員總數過半,毒品的社會危害日益嚴重。截至2024年底,僅全國在冊登記吸毒人員已死亡4.9萬名。全國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元。因吸毒引發的侵財性違法犯罪案件多發,自殺自殘、傷害他人、毒駕、襲警抗法等極端肇事肇禍現象時有發生。討論交流:虎門銷煙這段歷史對我們民族有什么意義 ?小結: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堅決反抗外敵,虎門銷煙之舉銷毀的不僅僅是鴉片,更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及強烈的愛國之情,更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歷史沒有忘記這個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一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為什么說中英《南京條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鴉片戰爭的結果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1.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喪失領土主權,破壞領土完整。白銀大量外流,加重人民的負擔。喪失貿易主權,成為西方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的中心。喪失關稅主權,無法保護自己國家的經濟。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前世今生香港島的割讓,都是因為清政府的軟弱和國家的衰敗。香港回歸祖國,是祖國日益強大繁榮的有力見證,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激勵與鼓舞。今天,古老的中華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我們唱著“東方紅”,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日漸強盛的嶄新年代。讓我們牢記:只有發展,只有國力的強盛,這段屈辱的歷史才不會重演。歷史的昨天和今天,給你留下了哪些思考?歷史脈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