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選題1.2025年開學后,為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各地紛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七年級(1)班以“了解兒童性侵害,加強自我保護”為主題,在網絡上收集信息,制作成黑板報。請你完成黑板報中“方法”欄內容,為預防兒童性侵害出主意( )①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識②遭遇性侵害、性騷擾時,善于用法律維權③減少與異性交往,杜絕發生性侵害行為④忍氣吞聲,多從自身尋找問題和總結教訓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行己有恥”出自《論語》,是指對自己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羞恥心,能以羞恥心約束 自己的行為,凡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以下古語所表達的意思和“行己有恥”一 致的是( )①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③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④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3.“中國關鍵詞”知識分享交流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與會者共同研討“互學互鑒’“求同存異”等中國關鍵詞,呼吁中德繼續加強文化交流,通過多領域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從“互學互鑒”到“和而不同”,這啟示我們( )①要尊重不同意見,學會彼此包容 ②要認清主流意見,懂得人云亦云③要倡導和諧相處,但不盲從茍同 ④要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的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下列觀點與核心理念相對應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民本②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仁愛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提出了講信用、守諾言、誠實不欺的價值準則——守誠信④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崇正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年秋季學期起,戲劇、舞蹈、影視首次分別作為獨立學科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對此,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有( )①這有利于引領學生親近中華經典,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②藝術課程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藝術課程的開設決定人們的文化修養水平和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④藝術課程不如文化課程重要,對我們的健康成長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火永存。在學習完第七課《踐行中華傳統美德》之后,道德與法治教師鼓勵同學們積極傳承紅色基因,繼承革命文化,弘揚和踐行“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的傳統美德。因此,推薦大家周末去參觀本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下列打卡地中可選的是( )①昭君墓 ②將軍衙署 ③多松年故居 ④烏蘭夫紀念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法經》是戰國時期魏國頒布的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其內容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其中以盜法、賊法為首。盜法主要內容是保護封建私有財產,賊法主要內容是防止叛逆、犯上作亂。由此可見( )①《法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前身②法律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③法律在國家治理、社會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④我國法律體系在戰國時期已經形成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8.我們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有尊嚴地生活。下列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的是( )①哥哥不許妹妹繼承他們父親的財產②小明偷偷用同學的攝影作品參加評獎活動③未經同學允許,截取他人照片制作表情包并肆意轉發④某超市保安因懷疑李某偷東西對其進行搜身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李某身患絕癥,怕自己死后10歲的獨子小強無人照顧,便決定依法將自己遺產的1/3留給父母,以滿足老人的生活需要,另2/3由小強繼承,并到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李某的行為,是在行使對自己財產的________,選擇的財產繼承的方式是________A.處分權 遺囑繼承B.使用權 法定繼承C.收益權 法定繼承D.占有權 遺囑繼承二、分析說明題10.【化解青春煩惱,珍惜青春時光】青春美好也煩惱。讓我們踏著青春的節拍,感受青春的力量,化解青春的煩惱,走出青春的焦躁,過好青春時光,成為情緒情感的主人。某校七年級同學在道德與法治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青春義診”分組實踐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請你根據“病例”,在空格內,寫出相應的“處方”。病例 處方進入七年級下學期,小華發現自己臉上開始長痘、聲音變粗,自我感覺很丑。 (1)我和男生小虎是好朋友,有同學說我們倆在談戀愛,從此我便躲著他。 (2)一次,小沖把本是強項的數學考砸,一氣之下把教室的窗戶玻璃砸裂了。 (3)11.【培養優良品質,煥發青春活力】某中學正在籌備以“青春奮起正當時”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習近平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國各族青年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勇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1)作為學校的宣傳委員,請你為本次比賽準備一條宣傳標語。(2)某篇演講稿中有一句“自信的青春最美麗”,請你為這句話找到論據。12.【學習榜樣力量,踐行傳統美德】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學校準備制作“好人展板”,傳遞好人精神。下面是同學們搜集的好人故事:①蔣曉亮,11年來,他帶領志愿助學協會會員先后開展公益活動300余次,幫扶困難群眾近700人,籌集善款400多萬元,個人籌集現金和物資30余萬元。②王仲田,收廢品補貼家用的他,面對撿到的7.7萬元現金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報警上交,當天就將巨款歸還到失主手中。③覃文強,他在夜間巡視時,突遇一名女子落水,他挺身而出跳入水中,成功救起落水女子。④肖仕芬的公公、婆婆相繼去世后,她肩負起了照料大腦先天性發育不全、生活無法自理的小叔子的重擔。20余年形影不離,無微不至。⑤龍運躍,他扎根大山深處,從事一線養路工作30余年,以實際行動詮釋“甘為路石,敢擔大任”的精神。(1)同學們準備按照“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對好人故事進行分類,請你一起參與。(填寫序號即可)助人為樂: ;見義勇為: ;誠實守信: ;敬業奉獻: ;孝老愛親: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同學們準備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美德宣言書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在生活中,我準備弘揚和踐行 的中華傳統美德。為此,我要做到: 。(2)請你完成上面的美德宣言書。三、辨析題13.【著眼現實生活,弘揚人文精神】在一則公益廣告中,各類食物生產所需時間與浪費扔掉食物只需1秒的時間,形成強烈反差:葡萄從開花到成熟需要2—3個月,扔掉一盤葡萄只需1秒;蔬菜種植前的育苗需要1個月左右,倒掉剩菜只需1秒;玉米從播種到成熟需要2個月以上,扔掉一筐玉米只需1秒……同學們由此展開討論:小青:我花錢了,浪費還是不浪費糧食都是我個人的事情,我想浪費就浪費。小明:我國糧食年年豐收,浪費一點關系不大,不用大驚小怪。結合材料,聯系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對以上兩名同學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參考答案1.A2.D3.A4.C5.A6.D7.A8.B9.A10.(1)①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我們既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焦慮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變化。②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2)我們要學會與異性交往,把握好尺度。們應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既要熱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3)我們要恰當表達情緒,合理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如運用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等方法調節情緒。11.(1)爭做“強國有我”的自信青年;牢記光榮使命,爭做自信少年;青春飛揚勇爭先,奮起擔當正當時;請黨放心,奮進有我;青春風采,奮起正當時。(2)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相信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潛力,可以幫助我們直面困難,從容迎接挑戰。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③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自信能讓我們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12.(1) ① ③ ② ⑤ ④(2)做敬業樂群的人,對待學習和工作,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做見義勇為的人,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做孝老愛親的人,要孝敬老人,愛護親人,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13.兩名同學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兩名同學認為浪費糧食是小事,這不符合中華人文精神。理由:①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是中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②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秉持勤儉節約的思想,做中華人文精神的踐行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