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時是第 4 課的第 2 課時,核心內容為 “少給父母添麻煩”。教材承接上一課時對父母辛勞的體會,引導學生從學校、家中、玩耍時等場景思考如何管好自己,避免給父母添麻煩。通過列舉嘉偉、楠楠、王鑫等事例,讓學生明白不經意的言行可能給父母帶來煩惱,進而強調要學做懂事的孩子,從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憂。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引導學生將認知轉化為行動。 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已能體會父母的辛勞,但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因自我中心意識較強,難以時刻從父母角度考慮問題,容易不經意間給父母添麻煩。他們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但缺乏具體的方法和持續的行動力。通過本課時的學習,需引導學生明確在不同場景下如何管好自己,將 “少給父母添麻煩” 的想法落實到行動中。 核心素養分析政治認同:通過學習少給父母添麻煩,理解家庭和諧對社會穩定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和認同感,明白個人在家庭中的良好表現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道德素養:培養學生體諒父母、關愛父母的道德品質,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規范自身言行是對父母的尊重和回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法治觀念:雖然不直接涉及法律知識,但在管好自己、不添麻煩的過程中,滲透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讓學生明白遵守社會和家庭中的 “隱形規則” 的重要性,為樹立法治觀念打下基礎。 健全人格:學會從父母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自我約束能力,避免因任性給他人帶來困擾,促進形成負責任、懂體諒的健全人格。 責任意識:強化學生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意識,讓學生明白管好自己是對家庭應盡的責任,進而培養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擔當。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不經意的言行可能給父母添麻煩。 幫助學生明確在學校、家中、玩耍時等場景下如何管好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 培養學生為父母分憂的意識和行動。 教學難點讓學生真正從父母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因自我中心而給父母添麻煩。 引導學生將 “少給父母添麻煩” 的認知轉化為持續的、自覺的行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教材中事例的圖片、相關場景的視頻等。 情景卡片:上面寫有各種可能給父母添麻煩的情景。 行動計劃表:供學生制定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的具體計劃。 小紙條:讓學生寫下自己曾給父母添的麻煩及改進辦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一組圖片,圖片內容為父母因孩子的不當行為而忙碌、發愁的場景,如父母為忘記帶學習用品的孩子送東西、因孩子生病而焦急照顧等。提問:“同學們,看到這些圖片,大家想到了什么?這些場景是不是讓我們想起了自己曾給父母帶來的麻煩?上節課我們體會了父母的辛勞,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少給父母添麻煩,做個懂事的孩子。” 二、講授新課 第二模塊:少給父母添麻煩 第一部分:思考如何管好自己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教材中學校里、家中、玩耍時的場景事例,提問:“大家有過類似的情況嗎?在這些場景中,怎樣做才是管好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呢?”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組選擇一個場景進行重點探討。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在不同場景下的做法和想法,總結出在學校帶齊學習用品、在家中注意飲食健康、玩耍時按時回家等具體的自我管理方法,并在班級內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結合自身經歷的討論,讓學生從具體場景中明確管好自己的方法,增強自我管理的意識,為少給父母添麻煩奠定認知基礎。 第二部分:認識不經意的麻煩 教師活動:展示嘉偉、楠楠、王鑫的事例圖片,逐一向學生介紹情況,提問:“嘉偉的爸爸可能會有什么反應?如果嘉偉能怎么做就好了?”“楠楠的爸爸此刻心情會怎樣?如果楠楠能怎么做就好了?”“王鑫的行為會給媽媽帶來什么麻煩?如果王鑫能怎么做就好了?”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針對每個事例進行思考和發言,分析事例中孩子的行為給父母帶來的具體麻煩和不良影響,進而思考自己類似的經歷,在小組內分享并討論改進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直觀認識到不經意的言行可能給父母帶來的煩惱,結合自身經歷,加深對 “少添麻煩” 的理解,激發學生改進自身行為的意愿。 第三部分:學做懂事的孩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張小宇的事例,提問:“如果張小宇能堅持陪奶奶散步,父母會感到怎樣?我們還能做哪些事為父母分憂呢?” 發放行動計劃表,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計劃。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分享自己能為父母做的事,如按時完成作業、自己整理房間等,然后認真填寫行動計劃表,明確具體的行動和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榜樣事例的引導,讓學生明白懂事的行為能讓父母欣慰,再通過制定行動計劃,將為父母分憂的意識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增強學生的行動力。 三、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下列做法能少給父母添麻煩的是( ) A. 上學時經常忘記帶課本,讓媽媽送來 B. 放學后按時回家,不讓父母擔心 C. 在家中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等著父母收拾 答案:B 解析:A、C 選項的行為會給父母帶來麻煩;B 選項按時回家能讓父母放心,是少添麻煩的做法。 當自己想買玩具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哭鬧著讓父母買,不買就不罷休 B. 先問問父母的意見,考慮家里的情況 C. 偷偷用父母的錢買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會給父母帶來困擾和麻煩;B 選項能體諒父母,是懂事的做法。 在學校里,我們應該( ) A. 和同學打架,讓父母來學校處理 B. 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讓父母操心學習 C. 上課不認真,等著父母被老師叫去談話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會讓父母因處理學校事務而費心;B 選項能讓父母少為學習操心,是正確的做法。 判斷題 反正父母會幫我處理好一切,我不用太在意自己的行為。( ) 答案:× 解析:這種想法會導致自己任性而為,給父母帶來很多麻煩,是錯誤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減少父母的負擔。( ) 答案:√ 解析:自己整理書包、打掃房間等,能讓父母少操心,是正確的做法。 和小伙伴玩耍時,玩到很晚才回家,覺得父母不會擔心。( ) 答案:× 解析:回家晚了父母會擔心,這是給父母添麻煩的行為,所以該說法錯誤。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不經意的言行可能給父母添麻煩,也明白了在不同場景下如何管好自己。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我們要學做懂事的孩子,從帶齊學習用品、按時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小事做起,少給父母添麻煩,用行動回報他們的愛。板書設計少給父母添麻煩 管好自己:學校、家中、玩耍時 避免麻煩:體諒父母、換位思考 實際行動:懂事聽話、分擔事務 教學反思本課時通過場景討論、事例分析、制定計劃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少給父母添麻煩的重要性,學生對如何做有了較清晰的認識。但部分學生在將計劃轉化為持續行動方面可能存在困難。后續可通過定期檢查行動計劃完成情況、開展 “懂事小標兵” 評選等活動,激勵學生堅持做好自己,真正做到少給父母添麻煩。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及時反饋孩子的表現,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4課《少讓父母為我操心》第二單元 為父母分擔第 2 課時 少給父母添麻煩導入新課同學們,看到這些圖片,大家是否心有所感?這些場景難道不正是我們兒時給父母添亂的縮影嗎?每一次的頑皮搗蛋,背后都是父母無盡的包容與辛勞。讓我們銘記這份恩情,努力成為他們的驕傲!同學們,看到這些圖片,大家想到了什么?這些場景是不是讓我們想起了自己曾給父母帶來的麻煩?講授新課第二模塊:少給父母添麻煩父母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我們都愛父母,也想為他們分擔。很多事情我們幫不上忙,但起碼能做到管好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你有過類似的情況嗎?你認為怎樣做才是管好自己呢?我有過類似情況,比如忘帶作業讓家人送。管好自己要:上學前仔細檢查,帶齊學習用品;在家克制吃冰糕等,照顧好身體;玩耍時合理安排時間,別讓家人擔心,主動分擔家務,讓家人少操心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給父母添麻煩,只是有時候不能從父母的角度想問題,無意中給他們增添了麻煩……嘉偉在鄰居家的菜地邊踢足球,把菜苗踩倒了一大片……嘉偉的爸爸這時可能……,如果嘉偉能……就好了。你家兒子真不懂事,把新種的菜苗踩壞了!楠楠生病了,爸爸幫她拿藥,倒好了水……楠楠的爸爸此刻心情會……,如果楠楠能……就好了。太苦了,我不吃!王鑫背著父母用壓歲錢買了個玩具車,玩后又覺得不喜歡……這會給媽媽帶來的麻煩是……,如果王鑫能……就好了。媽媽,這個玩具車不好玩,您幫我退掉吧!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煩惱。要為父母分憂解愁,就從學做一個懂事的孩子開始吧。爸爸媽媽,我做完作業陪奶奶去散步,奶奶可高興了,以后我要天天陪奶奶散步!如果張小宇能堅持陪奶奶散步,父母會感到……父母會感到欣慰又自豪,欣慰孩子懂得關愛長輩、主動陪伴,讓奶奶開心;自豪孩子長大懂事,有孝心和責任感,能傳承家庭溫暖與孝道 。我們已經長大了,如果我們能做得更好,父母就可以少為我們操心。如果早上我能按時起床,父母就可以多睡一會兒,不用著急忙慌喊我、幫我準備如果我會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間,父母就可以少操心我的生活瑣事,能歇歇或做別的事如果放學后我又快又好地把作業做完,父母就可以不用熬夜陪我寫作業,早點休息如果我會主動幫父母做簡單家務(如擦桌子、洗碗 ),父母就可以輕松些,有更多時間放松把這些設想變成實際行動吧!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 下列做法能少給父母添麻煩的是( ) A. 上學時經常忘記帶課本,讓媽媽送來 B. 放學后按時回家,不讓父母擔心 C. 在家中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等著父母收拾 答案:B 解析:A、C 選項的行為會給父母帶來麻煩;B 選項按時回家能讓父母放心,是少添麻煩的做法。 當自己想買玩具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哭鬧著讓父母買,不買就不罷休 B. 先問問父母的意見,考慮家里的情況 C. 偷偷用父母的錢買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會給父母帶來困擾和麻煩;B 選項能體諒父母,是懂事的做法。 在學校里,我們應該( ) A. 和同學打架,讓父母來學校處理 B. 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讓父母操心學習 C. 上課不認真,等著父母被老師叫去談話 答案:B 解析:A、C 選項會讓父母因處理學校事務而費心;B 選項能讓父母少為學習操心,是正確的做法。 課堂練習判斷題 反正父母會幫我處理好一切,我不用太在意自己的行為。( ) 答案:× 解析:這種想法會導致自己任性而為,給父母帶來很多麻煩,是錯誤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減少父母的負擔。( ) 答案:√ 解析:自己整理書包、打掃房間等,能讓父母少操心,是正確的做法。 和小伙伴玩耍時,玩到很晚才回家,覺得父母不會擔心。( ) 答案:× 解析:回家晚了父母會擔心,這是給父母添麻煩的行為,所以該說法錯誤。 課堂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不經意的言行可能給父母添麻煩,也明白了在不同場景下如何管好自己。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我們要學做懂事的孩子,從帶齊學習用品、按時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小事做起,少給父母添麻煩,用行動回報他們的愛。 課堂總結4.少讓父母為我操心少給父母添麻煩 管好自己:學校、家中、玩耍時 避免麻煩:體諒父母、換位思考 實際行動:懂事聽話、分擔事務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第 4 課《少讓父母為我操心》第 2 課時 少給父母添麻煩 教學課件.pptx 【課堂無憂】第 4課《少讓父母為我操心》第 2 課時 少給父母添麻煩 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母親照顧生病的孩子.mp4 視頻素材:父母.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