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90分鐘2.全卷共二道大題,總分100分題號 一 二 總分 核分人得分得分 評卷人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45分)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 )①身體外形的變化 ②內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機能的成熟 ④情緒波動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小輝在學校里總是獨來獨往,他認為自己既沒有做錯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沒必要和別人交往。可是后來,他漸漸地覺得自己越來越孤獨,看到同學們在一塊有說有笑,他又不由得既羨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學中去,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是不知為什么,他總覺得與別人格格不入,似乎別人也不喜歡同他說話。為此,他開始沉迷于網絡,經常上網,在 “微信”“QQ” 上終日與網友聊天。小輝的經歷告訴我們( )A. 互聯網開啟了通往世界的又一個窗口,一定會拓展我們的交往圈B. 網上交友具有虛擬、平等、自主等特點,我們要學會在網絡中交友C. 互聯網有時會關閉與他人溝通的心靈之門,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D. 網上交往可以滿足我們一切心理需要下列對 “行己有恥” 理解錯誤的是( )A.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B. 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C. 一個人做事,可以一往無前,毫無顧忌 D. 真誠面對自我,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說:“行己有恥。” 意思是說( )A.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B. 我們要樂于實踐,敢于嘗試C. 我們要為了證明自己而肆意放縱 D. 違反規則和界限的事可以嘗試著去做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下列體現自強的是( )A. 小濤身有殘疾,仍堅持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B. 小麗對期末考試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C. 小強早上按時起床,從不讓父母操心D. 小亮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下關于情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情緒是天生的,無法改變 B. 情緒只有喜、怒、哀、懼四種C. 情緒與個人的態度緊密相連 D. 情緒對人只有積極影響當我們看到別人遭遇不幸、難過得痛哭失聲的時候,心情會顯得特別沉重或難受。如果在別人高興的面前,而我們卻沮喪著臉,悶悶不樂時,別人的心理肯定不好受。這說明(A. 人的情緒是不相同的 B. 人的情緒是完全相同的C.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 D. 人的情緒狀態不會影響他人下列屬于正面情感體驗的是( )A. 信任感 B. 恐懼感 C. 羞恥感 D. 挫敗感我們要在實踐中培養情感互動,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逐漸懂得有意識地理解情感,有意識地表達情感。這說明( )①與人交往,可增加對情感的體驗 ②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③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連 ④情感是在人的社會交往、互動中自然引發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下列行為中,體現關愛他人的是( )A. 小明在考試時給同學傳答案 B. 小輝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C. 小敏對同學的請教置之不理 D. 小宇為了不被老師批評,抄襲作業下列關于法律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②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③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④法律只對違法犯罪的人有約束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下列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①小東參與搶劫他人財物 ②小哲經常參與賭博、尋釁滋事、打架斗毆③小青周末沒有參加社區的獻愛心活動 ④小江多次撥打 119 謊報火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周歲的公民。A. 16 B. 18 C. 20 D. 2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是( )①父母把逃學的兒子送回學校 ②人民法院成立專門審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③學校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 ④商販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青少年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面對歹徒,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設法穩住歹徒 ②記住歹徒的相貌 ③了解歹徒的去向 ④及時撥打 “110” 報警電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得分 評卷人 二、綜合題(共55分)16.(12 分)觀察漫畫,回答問題。漫畫中男孩的行為體現了青春期的什么心理?(4 分)請你對漫畫中男孩的行為進行簡要評析。(8 分)17.(12 分)材料一:小明在學校里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學生,很少與同學交流。但是在網絡上,他卻非常活躍,結交了很多朋友。他覺得在網絡上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被嘲笑。材料二:近年來,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頻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材料一說明了什么?(4 分)結合材料二,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網絡。(8 分)18.(13 分)在學校組織的 “青春飛揚 筑夢遠航” 主題活動中,七年級(1)班的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故事一:小宇從小就對科技感興趣,在學校的科技社團中,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不斷探索創新。經過努力,他在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了優異成績。故事二:小萱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成績一度下滑。但是她沒有氣餒,而是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堅持學習,遇到問題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最終,她的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小宇和小萱的故事分別體現了青春的哪些品質?(6 分)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這些品質。(7 分)19.(18 分)2024 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1)教育部為什么要加強對中小學生手機的管理?(6 分)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手機?(6 分)(3)如果你的同學違反了學校關于手機管理的規定,你會如何勸說他?(6 分)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答案一、選擇題A 2. C 3. C 4. A 5. A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A 12. B 13. B 14. A 15. D二、非選擇題16.(1)漫畫中男孩的行為體現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4 分)(2)青春期產生逆反心理是一種正常的現象。(2 分)但是,逆反心理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與父母的關系,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3 分)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學會與父母溝通,尊重父母,克服逆反心理。(3 分)17.(1)材料一說明網絡交往具有虛擬、平等、自主等特點,它超越時空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讓我們有更多機會結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4 分)(2)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 “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每點 2 分,共 8 分)18.(1)小宇的故事體現了青春的創新品質;小萱的故事體現了青春的自強品質。(6 分)(2)培養創新品質:①敢于打破常規,追求生活的新奇與浪漫,開創前人未走之路。②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③創造離不開實踐,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3 分)培養自強品質: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②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4 分)19.(1)①中小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容易沉迷于手機,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②加強對中小學生手機的管理,有利于保護中小學生的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其健康成長。(6 分)(2)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合理使用手機,利用手機獲取有益的信息,促進自己的學習和成長。②我們要學會 “信息節食”,不沉迷于手機,不瀏覽不良信息。③我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利用手機傳播謠言、侮辱他人等。(6 分)(3)同學,學校關于手機管理的規定是為了我們好,是為了讓我們能在學校專心學習,保護我們的視力。違反規定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還可能會給班級帶來不良影響。我們應該遵守學校的規定,把手機交給學校統一保管,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成長。(6 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下道德與法治冊試卷.docx 七年級下道德與法治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