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實驗題) 2025-2026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1. 小明的奶奶有一只玉鐲,小明通過網絡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質的重要參數。通過實驗他測出了玉鐲的密度,以下是他測量玉鐲密度的實驗步驟:(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玉鐲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玉鐲的質量是 。(2)按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出玉鐲的體積是 。(3)玉鐲的密度為 。2. 小剛想測量家里某種食用油的密度,為此他準備的實驗器材有天平、玻璃杯、水、記號筆,已知水的密度 。他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天平測出空玻璃杯的質量 。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水,用記號筆標記水面位置,用天平測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量為 。③將玻璃杯中的水倒盡,再倒入食用油使液面到達標記處,用天平測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為 。④計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請根據以上實驗完成下列問題:(1)畫出本次實驗數據的記錄表格。(2)實驗中測出 ,,測量玻璃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時,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玻璃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 ,食用油的密度 。3. 土雞蛋比普通雞蛋營養價值高,那土雞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雞蛋大呢 小夢從網上購買了家鄉的土雞蛋,與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測量土雞蛋的密度。他們找來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碼,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來一個燒杯、膠頭滴管和一些水。他們利用這些儀器測量土雞蛋的密度,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實驗。(1)把天平放在 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 處,調節天平的 ,觀察到指針指在 處,即天平橫梁平衡。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一枚土雞蛋的質量 。(2)如圖所示,設計測量土雞蛋體積的步驟如下:①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標記,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②把土雞蛋輕輕放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倒出超過標記處的水,并用膠頭滴管使燒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標記處,再用天平測量此時燒杯、水和土雞蛋的總質量 。土雞蛋的密度表達式是 (用測量量和已知量的符號表示,水的密度為 )。實驗結束后,有同學發現土雞蛋有一定吸水性,則所測量的密度值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4. 小紅為了測量鹽水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標牌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端移動。(2)將盛有適量鹽水的燒杯放在調節好的天平左盤中,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 。然后將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 。(3)再將盛有剩余鹽水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中,改變砝碼的個數、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及杯內剩余鹽水的總質量為 。(4)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鹽水的密度為 。5. 如圖所示是張超同學利用量杯和水測量橡皮泥密度的實驗過程,請完成下列填空。(1)在量杯中裝適量的水,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值 。(2)把橡皮泥捏成碗狀,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 ,根據漂浮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質量 。( 取 )再把橡皮泥團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 。(3)由圖中數據可以計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 。6. 用圖 所示的實心陶瓷材質的冰墩墩模型來估測鎮江香醋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若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 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端調節。(2)用天平測量冰墩墩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 所示,其質量為 ,體積為 。(陶瓷材料的密度為 )(3)如圖 所示,在甲、乙兩只燒杯中分別倒入適量香醋后,用天平測出燒杯乙和香醋的總質量 。如圖 所示,將冰墩墩用細線系住后放入燒杯甲中,在燒杯壁上標記液面的位置。將冰墩墩取出,,測出燒杯乙及剩余香醋的總質量 。(4)根據以上實驗數據,求得鎮江香醋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用本方案所測出的香醋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同”)7. 如圖所示,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密度的實驗中:(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將 撥至標尺左側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測量石塊的質量。(2)當天平托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時,天平重新平衡,則石塊的質量是 。由圖乙、丙可知,石塊的體積是 ,該石塊的密度是 。8. 小浩在“測量石塊的密度”實驗中:(1)首先調節天平平衡,圖甲是小浩在調節天平時的情景,小麗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你認為錯誤之處是 。(2)改正后測量出石塊的質量,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 。(3)用細線吊著石塊將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圖丙所示。石塊的密度為 。(4)實驗后,小華發現使用的 砝碼磨損了,由此得知測得的石塊密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5)小華進行了下列操作也測出了石塊的密度:①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 ;②在燒杯中裝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③將石塊浸沒在水中,在燒杯的水面處做一個標記;④取出石塊, ,用天平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則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 (水的密度為 ),在上述第 步中會引起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9. 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如圖甲所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2)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所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杯內剩余液體的總質量為 。計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10. 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務。(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甲所示,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到橫梁平衡。(2)在測量燒杯和液體總質量時,他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錯誤是 。(3)糾正錯誤后,繼續完成以下步驟:A.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B.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丁所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 ;C.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橫梁平衡時,砝碼和標尺上游碼所對應的刻度值如圖丙所示,則倒出液體質量為 。(4)測得該液體的密度為 。(5)某同學在測量時忘記先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測量完體積、剩余液體和燒杯質量后再將量筒中的液體倒回燒杯測量總質量,則測出的液體密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1. 【拓展研究】小紅和小華做測定木塊的密度實驗,為了測量不規則形狀木塊的體積,她們把木塊放入量筒內時,發現木塊未能浸沒在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針對實驗中碰到的問題,小紅和小華經思考后提出了各自的測量方案。小紅的方案:用細線在木塊上綁一個小鐵塊使木塊能浸沒在水中,測量過程如圖 所示。小華的方案:用一根細長的針將木塊完全壓入水中,測量過程如圖 所示。(1)你認為:小紅的測量方案 ,小華的測量方案 。(均選填“可行”或“不可行”)(2)根據圖 中的信息,小紅測得木塊的體積為 ;根據圖 中的信息,小華測得木塊的體積為 。12. 在“測量液體的密度“實驗中:(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2)將裝有適量液體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 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已知小燒杯的質量為 ,然后,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丙所示 ,由此可計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液體密度值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 。13. 小剛同學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測量,測量過程如圖甲所示:(1)他第三次測得的質量如圖乙中砝碼和游碼所示,其結果 。(2)由三次測量結果可知,水的質量 ,醬油的體積 。(3)根據小剛測量的數據,得出醬油的密度 。14. 小陽用托盤天平、量筒、細線等測量一實心合金塊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側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將合金塊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天平的右盤中放上砝碼,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標牌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來的操作是: A. 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 B. 將平衡螺母向右移動C. 右盤中增加適當的砝碼 D. 右盤中減少適當的砝碼(2)正確操作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合金塊的質量為 。(3)將合金塊浸沒在盛有 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該合金塊的體積為 。(4)該合金塊的密度為 。15. 農忙時節,小明根據學過的物理知識配制鹽水幫媽媽篩選農作物種子。要篩選出品質優良的種子,鹽水的密度應該略小于飽滿種子的密度。為了知道所配制出的鹽水密度是否合適,小明通過如下的實驗進行測量。(1)調節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后,發現天平橫梁左高右低,應將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節。(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得空燒杯的質量 。如圖甲所示,把適量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得鹽水體積 。如圖乙所示,把量筒中的鹽水全部倒入燒杯中,測得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 。請把下面記錄測量數據的表格填寫完整。(3)按照以上方法,小明測出的鹽水密度值可能 (填“大于”或“小于”)鹽水密度真實值。答案1. (1) (2) (3)2. (1)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2) ;3. (1) 水平;零刻度線;平衡螺母;分度標牌中央刻度線 (2) ;偏大4. (1) 右 (2) (3) (4)5. (1) (2) (3)6. (1) 左【解析】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若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 所示,此時指針右偏,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天平平衡;故答案為:左。 (2) ;【解析】冰墩墩的質量為:;陶瓷材料的密度為 ,由 可得冰墩墩的體積為:;故答案為:;。 (3) 將乙燒杯中的香醋倒入甲燒杯直至標記處【解析】將冰墩墩取出,將乙燒杯中的香醋倒入甲燒杯直至標記處,乙燒杯內減少的香醋的體積就是冰墩墩的體積,即 ,故答案為:將乙燒杯中的香醋倒入甲燒杯直至標記處。 (4) ;偏大【解析】乙燒杯減小的香醋的質量為:,香醋的密度為:;將冰墩墩從香醋中取出時會帶出一部分香醋,會使燒杯乙及剩余香醋的總質量偏小,根據 知測量的香醋質量偏大,由 知用本方案所測出的香醋密度偏大。7. (1) 游碼 (2) ;;8. (1) 調平時游碼未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 (2) (3) (4) 偏大 (5) 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不變9. (1)【解析】標尺的分度值為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 。 (2)【解析】量筒的分度值為 ,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 ;量筒內液體的質量 。 (3)【解析】液體的密度為:。10. (1) 零刻度線;右【解析】應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此時應該將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 (2) 稱量過程中調節平衡螺母【解析】稱量過程中不能調節平衡螺母; (3) ;【解析】B、液體的體積為 ;C、剩余液體和燒杯的質量為:,倒出液體的質量:; (4)【解析】液體的密度為:; (5) 偏小【解析】某同學在測量時忘記先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測量完體積、剩余液體和燒杯質量后再將量筒中的液體倒回燒杯測量總質量,會使測得的液體質量偏小,由公式 可知所測密度偏小。11. (1) 可行;可行 (2) ;12. (1) 水平;右【解析】測量前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歸零后,調天平平衡,因為指針靜止時指在標尺中央紅線上的左側,所以將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2) 左;;;【解析】稱量質量時,左物右碼,已知燒杯 ,由圖可知,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為:;則量筒中液體的質量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所以液體的密度為: (3) 大;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時,燒杯內壁粘有少量液體,并不能倒干凈,測得的液體體積偏小【解析】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時,燒杯內壁粘有少量液體,并不能倒干凈,測得的液體體積偏小,根據密度公式 可知,測得的密度偏大。13. (1)【解析】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對應的刻度就是所測物體的質量,根據圖示可以計算出醬油與瓶的總質量:。 (2) ;【解析】由水的質量等于瓶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可得,。根據密度公式 得,,因為醬油和水都裝滿了瓶子,所以醬油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即 。 (3)【解析】因為醬油與瓶的總質量為 ,空瓶的質量為 ,所以醬油的質量:,故 。14. (1) C【解析】在測量的過程中,指針如圖甲所示,指針左偏,說明所加砝碼質量偏小,可以在右盤內增 加適當的砝碼,使天平橫梁平衡。 (2)【解析】合金塊的質量:。 (3)【解析】合金塊的體積:。 (4)【解析】合金塊的密度:。15. (1) 左【解析】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后,天平橫梁左高右低,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天平橫梁平衡。 (2) ;;【解析】鹽水體積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 ,空燒杯質量 ,鹽水的質量 ,鹽水密度 。 (3) 小于【解析】鹽水倒入燒杯中后,會有部分鹽水殘留在量筒壁上,導致鹽水質量的測量值偏小,根據公式 可知,測出的鹽水密度值可能小于鹽水密度真實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