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一 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A A B D AC BD1.D【詳解】ABC.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時遵循矢量運算(平行四邊行定則),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求合時遵循代數運算。路程、時間、重力勢能只有大小,無方向,都為標量,故ABC錯誤;D.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有大小、方向,合成時遵循矢量運算(平行四邊行定則),說明速度為矢量,故D正確。故選D。2.C【詳解】A.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為7.9km/s,選項A正確;B.如果在地面附近發射飛行器的速度為10km/s,它繞地球運行的軌跡是橢圓,選項B正確;C.第二宇宙速度為11.2km/s,當飛行器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二宇宙速度時飛行器脫離地球的吸引而進入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則第二宇宙速度是離開地球的最小速度,故C錯誤;D.在地面附近發射的飛行器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時,飛行器就能逃出太陽系了,選項D正確。此題選擇錯誤的,故選C。3.B【詳解】AC.力與速度的夾角小于90度,力做正功,故AC錯誤;B.力與速度的夾角大于90度,力做負功,故B正確;D.力和位移垂直,力不做功,故D錯誤。故選B。4.A【詳解】A.小球豎直分位移的大小與水平分位移的大小之比為 ,則解得故A正確;B.因為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正切值是位移與水平方向夾角正切值的2倍,所以小球的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不相同,故B錯誤;C.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故C錯誤;D.豎直分速度故D錯誤。故選A。5.A【詳解】根據題意可知解得故選A。6.A【詳解】A.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可知軌道不同,但半長軸相同的兩顆衛星,其周期是相等的,故A正確;B.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得衛星的動能為Ek=mv2解得可知周期相同的兩顆衛星,軌道半徑可能相同,而其動能的大小與衛星的質量還有關,同時其重力勢能的大小也與衛星的質量有關,所以它們的機械能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C.第一宇宙速度為7.9km/s,所以人造衛星環繞地球的運動周期最小為所以人造衛星環繞地球的運動周期不可能為70min,故C錯誤;D.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在運行的過程中,只有萬有引力做功,動能與勢能之間相互轉化,其機械能守恒,故D錯誤。故選A.7.B【詳解】A.該式只適用于任何電場,選項A錯誤;BC.該式中,F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受的電場力,q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的電量,選項B正確,C錯誤;D.電場中的同一點,是相同的,選項D錯誤。故選B。8.D【分析】電動小車沒有發生彈性形變,不考慮彈性勢能,只從動能大小、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來考慮;【詳解】電動小車沿斜面從A勻速運動到B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由于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則機械能增大,故選項D正確,選項ABC錯誤.【點睛】掌握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從而能判斷機械能的變化.9.AC【詳解】A.牛頓力學適用于宏觀低速問題。A正確;B.牛頓力學不適用于微觀低速問題。B錯誤;C.牛頓力學適用于弱引力場,C正確;D.牛頓力學不適用于宏觀高速問題,D錯誤。故選AC。10.BD【詳解】AB.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小球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錯誤,B正確;CD.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向心力的大小等于根據向心力公式解得小球角速度為故球角速度越大時,夾角越大,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11. B 1.9 小于【詳解】(1)[1]實驗中,為了避免紙帶上出現大量的空白段,亦為了使打第一個點的速度為0,實驗時,應該先接通電源打點,后釋放紙帶。故選B。(2)[2]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3)[3]由于紙帶與限位孔間的摩擦和空氣阻力影響,減小的重力勢能有一部分轉化為內能,則重錘的動能增加量一定會小于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12. C C D【詳解】(1)[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與質量m、角速度和半徑r之間的關系時我們主要用到了物理學中的控制變量法,故選C。(2)[2]根據F=mω2r可知,圖中所示,若兩個鋼球質量和運動半徑相等,則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與角速度ω的關系,故選C。(3)[3]左右塔輪半徑之比為3:1,兩輪邊緣處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根據可知,兩塔輪的角速度之比為1:3,左右兩邊小球受到的向心力之比為1:9,故選D。13.(1)1s(2)10m【詳解】(1)根據h=gt2得,小球平拋運動的時間 .(2)小球的水平位移x=v0t=10×1m=10m.14.(1);(2)【詳解】(1)根據功能關系可知工人對貨物做的功為(2)根據動能定理有,聯立代入數值解得試卷第1頁,共3頁答案第1頁,共2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一 物理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本卷共10個選擇題,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5分;第9-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一、單選題1.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A.路程 B.時間 C.重力勢能 D.速度2.關于地球的三個宇宙速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為7.9km/sB.如果在地面附近發射飛行器的速度為10km/s,它繞地球運行的軌跡是橢圓C.第二宇宙速度為11.2km/s,是繞地飛行器最大的環繞速度D.在地面附近發射的飛行器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時,飛行器就能逃出太陽系了3.以下各圖表示物體在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發生了一段位移,其中力F對物體做負功的是( )A. B.C. D.4.以速度 v0水平拋出一小球,從拋出到某時刻,小球豎直分位移的大小與水平分位移的大小之比為 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的時間為B.此時小球的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C.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2v0D.此時小球的豎直分速度大小是水平分速度大小的2倍5.一汽車通過拱形橋的最高點時,汽車速度的大小為,其對橋壓力的大小等于車重的一半,則拱形橋的半徑為( )A. B. C. D.6.有關人造地球衛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兩顆軌道不同的衛星,其周期可能相等B.周期相同的兩顆衛星,其機械能一定相同C.人造衛星環繞地球的運動周期可以等于70分鐘D.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其機械能不守恒7.電場強度E的定義式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式只適用于點電荷電場B.該式中,F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受的電場力,q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的電量C.該式中,F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受的電場力,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的電量D.電場中的同一點,可能是不同的8.如圖所示,電動小車沿斜面從A點勻速運動到B點,在運動過程中(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總機械能不變B.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少,總機械能不變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總機械能不變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總機械能增加二、多選題9.關于牛頓力學的適用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宏觀低速問題 B.微觀低速問題 C.弱引力場 D.宏觀高速問題10.如圖所示,用長為L的細線拴住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重力加速度為,關于小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和向心力三個力B.向心力是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C.小球角速度越大時,夾角越小D.向心力的大小等于第II卷(非選擇題)三、實驗題(每個空3分,共18分)1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1)實驗時,應 。(選填“A”、“B”或“C”)A.先讓重錘下落,后接通電源B.先接通電源,后讓重錘下落C.讓重錘下落的同時接通電源(2)若已知本實驗中所用重錘的質量,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實驗得到的紙帶(部分)如圖乙所示,測量點間距所用單位為cm,g取9.8則從計數點O到打下計數點B的過程中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 J。(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因紙帶與限位孔間的摩擦和空氣阻力影響重錘的動能增加量一定會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12.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向心力大小與半徑、角速度、質量的關系”實驗。轉動手柄,可使塔輪、長槽和短槽隨之勻速轉動。塔輪至上而下有三層,每層左、右半徑比分別是1:1、2:1和3:1.左、右塔輪通過皮帶連接,并可通過改變皮帶所處層來改變左、右塔輪的角速度之比。實驗時,將兩個小球分別放在短槽C處和長槽的A(或B)處,到左、右塔輪中心的距離相等,兩個小球隨塔輪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大小關系可由標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數判斷。(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與質量m、角速度和半徑r之間的關系時我們主要用到了物理學中的 方法;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演繹法(2)如圖所示,實驗某同學把兩個質量相等的鋼球放在位置,將皮帶處于左右塔輪半徑不等的塔輪上,轉動手柄,觀察左右標出的刻度。是在探究向心力大小與F與 (填選項前的字母)A.質量m的關系 B.半徑r的關系 C.角速度的關系(3)若與皮帶連接的左右兩個變速塔輪半徑之比3:1,則標尺上的等分格顯示出兩個小球所受向心力之比為 (填選項前的字母)A.3:1 B.1:3 C.9:1 D.1:9四、解答題(每個小題15分,共30分)13.在5m 高處以10m / s 的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g 取 10 m / s2 ,求:(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2)小球落地時的水平位移大??;14.如圖所示在傳送貨物的過程中,工人將質量為的貨物,沿水平的工作臺面瞬間以的速度推出,已知貨物與臺面的動摩擦因數為0.2,,那么(1)工人對貨物做了多少功?(2)貨物被推出后,在臺面上繼續滑行的距離s? 第3頁 共4頁 ◎ 第4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高一物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