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道德與法治七年級 下冊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11.1 法不可違新課導入觀看視頻《2025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晚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1 法不可違。2025年央視總臺3·15晚會曝光多個行業亂象,“保水蝦仁、啄木鳥維修亂收費、非標電線電纜……”沖擊著消費者合法權益,如何共筑生活防線,守護新消費時代的信任基石。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道德修養: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爭創合格公民。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活動的能力。責任意識: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如何理解“法不可違”11.1 法不可違一、如何理解“法不可違”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P94)觀看視頻《什么是法律》,你從中得到哪些重要信息?思考:根據以上案例談談法律的作用是什么?人們的行為底線是什么?2024年10月3日,兩名女子在小吃攤發生口角,后演變為激烈沖突,互扇耳光、扔酒瓶、血流滿面,還叫來了救護車……近日,央視新聞報道的一則“網絡女主播擺拍約架”事件,引發了輿論關注。 據成都警方調查發現,直播的7個人大都為粉絲上萬甚至數萬的網絡博主,他們從7月16日開始策劃直播劇本。為了讓這場擺拍的直播看起來更加真實,還進行了細致的分工,有人專門負責以路人視角拍攝過程,其他人負責勸架和打120急救電話……兩位發生“肢體沖突”的女主播還使用了事先準備好的“血膠囊”道具。最終,7名違法嫌疑人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成都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一、如何理解“法不可違”提示:(1)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2)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P94)①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②★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法行為的分類11.1 法不可違高某過馬路時,突然被一只沒拴繩的小狗咬傷小腿。隨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趕來將狗帶走。高某要求程某賠償醫療費,程某則認為小狗亂跑不是自己的責任。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程某作為飼養人,未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高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案例一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民事違法行為二、違法行為的分類何某和蔡某一時興起,拿起石頭砸壞了路邊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了販賣機中的十余袋零食。隨后,公安機關根據監控錄像將二人抓獲,二人均被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三百元。案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行政違法行為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二、違法行為的分類陳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介紹他人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案例三刑事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二、違法行為的分類違法行為分為哪幾類?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如:欠債不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如:故意殺人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二、違法行為的分類一般違法行為(輕微)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違法行為 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為【知識拓展】2、違法行為的內涵和類型(P94)(1)內涵: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2)類型:違法行為通常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②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③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違反法律須擔責11.1 法不可違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欠債不還)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相關鏈接三、違反法律須擔責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如:擾亂社會治安)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行政責任: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處分,以及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相關鏈接三、違反法律須擔責情境一:張某在多個網絡平臺發表和轉發侮辱、詆毀楊某的言論。下面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這樣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網絡上傳播謠言并詆毀他人,不僅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譽權、人格權等民事權益,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觸犯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網絡并非法外之地,網民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上網,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案例分析三、違反法律須擔責情境二:某造紙廠偷偷把造紙廢液排放到沙漠里。下面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這樣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造紙廠偷偷排放造紙廢液到沙漠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還可能面臨重大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三、違反法律須擔責案例分析企業應當遵守環保法規,采取合法、科學的方法處理廢液,保護生態環境。行政處罰 :根據《固廢法》第112條規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責令改正,并處以所需處置費用的3-5倍罰款。如果所需處置費用不足20萬元,則按20萬元計算,并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可責令企業停業或關閉。刑事責任 :如果廢液排放行為構成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8條,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民事賠償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可能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受污染的環境進行修復和賠償。三、違反法律須擔責李某撿到錢包后占為己有,拒不歸還。故意損壞文物或名勝古跡。張某捕獲野生動物拿到農貿市場去售賣。思考:三種行為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點撥:(1)都是違法行為。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2)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探究分享三、違反法律須擔責3、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因和要求(P95)(1)原因:(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違法行為的危害)(2)要求: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法律的作用行為規范方向指引人們行為的底線不違法違法行為的分類如何對待法律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法不可違思維導圖七年級下冊 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答案:C1. 2025年春季學期開學伊始,某校法治副校長在開學“法治第一課”上教育引導學生要做遵法守法的好少年。這是因為①法律負責評判道德與否 ②法律是一種行為規范③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④違法要承擔刑事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2、陳某騎電動車闖紅燈,被執勤交警依法處50元罰款。下列對陳某某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A.違反刑事法律,承擔刑事責任 B.違反經濟法律,承擔賠償責任C.違反民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D.違反行政法律,承擔行政責任答案:D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3.下列屬于民事違法行為的有①拒絕歸還拾得的遺失物 ②冒用他人姓名上大學 ③破壞鐵路封閉網 ④未經他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廣告宣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4、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持刀搶奪小學生的財物,最后被人民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趙某的行為屬于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答案:C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張某乘坐某航班前往迪拜出差,登機后因嫌棄自己的座位舒適度欠佳,在未與空乘人員溝通的情況下,自行坐在較為寬敞的另一個位置上。機組人員發現后勸其回到自己的座位,但張某不聽勸阻、拒不配合。最終,張某因擾亂航空器秩序導致該航班延誤55分鐘,機場公安依法對張某作出拘留5日的行政處罰。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法律連線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1)請依據“法律連線”的內容,判斷張某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除此之外,違法行為還有哪些?張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還有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課堂練習(2)從“法不可違”的角度,談談上述案例給我們帶來哪些反思。①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張某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了相應處罰,警示我們只要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啟思導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