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診斷高二地理 2025.7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 2B 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 2B 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安徽省淮北市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2000 年后城市開始轉型發展,城鄉聚落空間結構也隨之變化。下圖示意 1990~2020 年間淮北市城鄉聚落演變的三個階段。據此完成 1~3 題。1.圖中顯示,淮北市A.①→②階段區域內部發展不均衡B.①→②階段主城區用地規模在減小C.②階段區域間地理要素流動最強D.①→②→③階段煤炭能源地位上升2.③發展階段A.主城區的擴散效應減弱 B.鄉村地區農業類型減少C.礦區內外交通建設滯后 D.產業演變多元化高級化3.影響淮北市城鄉空間結構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政府政策引導 ②交通條件改善 ③鄉村振興發展 ④環境質量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蓋塔拉洼地(如圖)位于埃及西北部沙漠中,最低處海拔-133m。近年來,為發展漁業生產,人們通過挖掘隧道,采用中國專利技術的高速輸水管道系統,實現無動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網箱養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漁場”。據此完成 4~5 題。4.“沙漠漁場”通過挖掘隧道引水的主要原因是①降低工程建設成本 ②減少水分的蒸發③減少海水中的雜質 ④有助于實現自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調節下沉式網箱箱體在水中的深度可以A.為魚類生長提供豐富的餌料 B.控制魚類活動范圍,便于捕撈C.為魚類生長提供適宜的水溫 D.減少水體污染,保證活魚品質2025 年 1 月 7 日,我國最大灘涂光伏儲能電站—華電山東萊州土山 1000 兆瓦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如圖)正式并網發電,大片的鹽堿地變身清潔能源新“綠洲”。該項目的建設對于我國鹽堿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 6~7 題。6.與西北地區光伏電站相比,山東萊州土山項目的主要優勢是A.靠近消費市場,輸電成本低 B.地處渤海南部,晴天更多C.土地資源豐富,建設成本低 D.政策大力支持,審批快捷7.山東萊州土山鹽堿灘涂發展光儲一體化發電可以①增加就業崗位 ②提高植被覆蓋率 ③擴大耕地面積 ④促進綠色低碳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某生產沖鋒衣、徒步鞋等戶外用品的知名服裝品牌,誕生于加拿大西海岸的溫哥華(49°N,123°W)。溫哥華特殊的地理環境是測試戶外產品性能的“天然試驗場”。目前,該品牌已建立全球化生產網絡,90%的產品在緬甸、越南、孟加拉國等 21 家制造工廠生產,但在溫哥華設計中心附近仍保留著自有工廠。下圖示意該品牌產品的一般生產流程。據此完成 8~9 題。8.推測溫哥華成為該品牌“天然試驗場”的條件有①冬季嚴寒 ②路面濕滑 ③風力較大 ④地形平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該品牌企業在設計中心附近保留自有工廠的主要原因是A.減少運輸成本 B.滿足當地市場C.增加產品種類 D.促進設計研發庫姆塔格沙漠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南部。沙漠北部大沙壟迎風坡表面常出現明暗交錯的色斑景觀,形似飛鳥羽翼,色調“黑白”漸變交錯,成為該沙漠獨特標識。該現象與沙漠物質組成、風力分選和沉積物所處地貌部位關系緊密。下圖為庫姆塔格沙漠位置及羽毛狀沙丘俯拍圖。據此完成 10~11 題。10.該區域沖洪積作用顯著,推測庫姆塔格沙漠沙源主要來自于A.北山殘坡積風化碎屑 B.阿爾金山風化碎屑C.塔克拉瑪干沙漠風塵 D.沙漠底部基巖風化11.庫姆塔格沙漠羽毛狀沙丘的主要成因是①沙粒質地差異大 ②北部風力作用強 ③區域地勢起伏大 ④區域風向變化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簡稱“蘇超”),是江蘇省足球運動的頂級賽事。2025年賽事在江蘇省 13 個城市舉行,堅持“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的理念。“蘇超”以其獨特的打開方式爆紅全網,蘇超的走紅,本質是“散裝江蘇”的具象化表達。“散裝”強調的是各展所長、各美其美,球場上的“你爭我搶”,映射著發展中的“你追我趕”。在“蘇超”的帶動下,廣東、浙江、湖北等地迅速跟進籌備城市聯賽。下圖為江蘇省市域圖。據此完成 12~13 題。12.與廣東相比,江蘇舉行 13 城市足球聯賽的主要優勢條件是A.地形平坦,城市間交通便利 B.地域文化多元,城市魅力大C.經濟發達,居民消費水平高 D.經濟差異較小,競爭意識強13.江蘇城市足球聯賽對省內城市的影響有A.促進工業升級改造 B.提升城市等級C.助力文旅產業發展 D.擴大城市規模某觀星軟件能夠模擬出不受晝夜、天氣等客觀因素限制的真實星空景象,人們可以通過設定位置和時間參數,觀測地球上任一點地平面以上的恒星分布。據此完成 14~15 題。14.小明使用該軟件模擬在山東某地 21 時觀測恒星時,觀測到一顆遙遠的恒星正好位于天頂。小明第二日觀測該恒星位于天頂的時間是A.20 時 3 分 56 秒 B.20 時 56 分 4 秒C.21 時 D.21 時 56 分 4 秒15.小明在該軟件中將觀測點分別設定在下列四地,并模擬一日觀測,能觀測到的恒星數量理論上最多的是A.莫斯科 B.新加坡 C.北京 D.開普敦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5 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吉布提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落后。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我國某化工企業自 2017 年起與該國政府合作開發鹽化工——溴化鈉項目,并同步推進了配套建設。該項目在建設之初面臨諸多困難,以水資源供給問題最為突出。為緩解供水問題,天津某海水淡化設備制造企業針對吉布提獨特的地理環境,研發制造了集裝箱式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阿薩勒鹽湖溴化鈉項目的建設和投產,極大地促進了吉布提社會經濟的發展。下圖為吉布提周邊區域示意圖和集裝箱式海水淡化裝置圖。(1)指出溴化鈉項目的配套建設工程。(6 分)(2)與傳統海水淡化廠相比,指出采用集裝箱式海水淡化裝置為該項目供水的優勢。(6 分)(3)簡述溴化鈉項目對吉布提社會經濟帶來的有利影響。(3 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咖啡樹喜濕,適宜在海拔 800~1800m、年均溫 19~20℃、土壤排水良好的環境中生長。云南普洱市的咖啡種植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 48.8%。近年來,當地推行“三品三化”種植模式,即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種植標準化、數字化、綠色化。2024 年咖啡產業綜合產值達 85.08 億元。下圖是云南普洱市咖啡主產區及周邊區域示意圖。(1)分析圖示區域地形對咖啡種植的有利影響。(8 分)(2)說出“三品三化”模式對咖啡種植業的啟示。(6 分)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 世紀末期,大片湖區干涸,成為新疆北部最大的沙塵源,周邊鹽塵暴(大風將含鹽的塵土吹起而形成)春季多發,生態環境惡化比較嚴重。(1)說明艾比湖周邊地形對冬季風產生的影響。(8 分)(2)分析艾比湖東南部鹽塵暴春季多發的原因。(6 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 CO ,將碳貯存在植物體內,固定為有機化合物,同時又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通過各種呼吸途徑將 CO 返回大氣。常見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為 15~35℃。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地區湖泊的年碳排放量已經下降,部分湖泊從 1970~2000 年間的碳源轉變為 2000~2020 年間的小型碳匯。近年來,青藏高原地區積極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清潔能源項目,發展智慧農牧業,并在工業、城鄉、交通等重點領域推進節能降碳。(1)分析青藏高原地區湖泊 2000~2020 年間形成小型碳匯的原因。(6 分)(2)青藏高原地區正在挖掘自身潛力,推進節能降碳,請從產業發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6 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二、非選擇題(共4個小題,55分)16.(15分)(1)建設(光伏或火力)發電站;建設海水淡化廠或實施調水工程;修建公路、鐵路、港口;配套污染物(污水、廢氣等)處理廠。(每個要點2分,答出三點可得6分)(2)集裝箱式設計,便于運輸;適應性強,布局靈活;施工難度低、工期短,節省投資等。(6分)(3)帶動相關產業,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3分)17.(14分)(1)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北部山地海拔高,阻擋南下寒冷氣流,低溫凍害少;海拔較高,年均溫適宜;山區晝夜溫差大,咖啡品質好;處于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每個要點2分,答出四點可得8分)(2)培育優良品種,提升咖啡品質;注重宣傳,打造優質品牌;精準施肥,精準管理,標準化種植;加強質量管控,提高咖啡精品率;注重綠色低碳發展,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注重科技,提高咖啡種植水平。(每個要點2分,答出三點可得6分,其他合理也可)18.(14分)(1)該地冬季風主要是西北風,艾比湖北部、西部、南部為山地,阻擋冬季風深入;艾比湖西北部為谷地,谷地延伸方向與風向基本一致,利于冬季風的長驅直入;谷地呈喇叭口狀,狹管效應顯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冷空氣順勢而下加劇了風速。(8分)(2)春季多西北風且干燥,植被稀疏,風力大;艾比湖面積減小,湖床裸露,含鹽塵土豐富,為鹽塵暴提供物質來源;位于下風向,西北風可將含鹽塵土帶到艾比湖東南部。(6分)19.(12分)(1)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強,對CO2的吸收超過了釋放;湖泊面積擴大,水生植物生存空間擴大,生物量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CO2;水體中CO2含量下降,有利于大氣中CO2進入水體。(6分)(2)發展綠色農牧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培育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發展生態旅游和文化等產業,綠色轉型、節能減排;因地制宜開發清潔能源,挖掘水能、光能、風能和地熱能等潛力。(每個要點2分,答出三點可得6分)高二地理試題 第 2 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