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杞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卷七年級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兩個大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5年3月25日至28日,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本次年會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讀亞洲地理分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備受矚目。以下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②面積最大的大洲③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大洲④跨緯度最廣的大洲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 按地理方位劃分,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地位于( )A. 南亞 B. 西亞 C. 東亞 D. 中亞3. 博鰲亞洲論壇為亞洲各國帶來的有利影響有( )①促進亞洲各國交流②發揮經濟互補性③促進人口增長④促進共同繁榮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讀“亞洲人口分布圖”和“亞洲簡圖”,完成下面小題。4. 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為( )A. 氣候炎熱干燥 B. 緯度高,氣候寒冷C. 海拔高,氣候寒冷 D. 深居內陸,降水稀少5. 據亞洲簡圖判斷,在亞洲地勢的影響下,亞洲的河流( )A. 大多呈向心狀水系流入中部地區 B. 水位季節變化大C 大多呈放射狀注入周邊海洋 D. 沒有結冰期2025年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中國哈爾濱舉行,讀亞洲1月、7月風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 亞洲受7月風向影響的地區易發生的災害是( )A. 旱澇災害 B. 火山噴發 C. 地震 D. 寒潮7. 亞洲1月風向盛行時的主要特點是( )A. 雨熱同期 B. 寒冷干燥 C. 寒冷濕潤 D. 溫和干燥下圖為歐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 下列關于歐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歐洲地勢南北低,中間高 B. 非洲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C. 歐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D. 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9. 下列關于兩區域內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萊茵河—歐洲最長的河流 B. 尼羅河—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C. 多瑙河—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D. 剛果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出境游的傳統淡季。但是今年,淡季并不淡,春季歐洲線普遍漲了20%以上,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許多國家的旅游業收入已成為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一位游客想參觀盧浮宮博物館,她應去( )A. 瑞士 B. 意大利 C. 法國 D. 挪威11. 該游客在旅行中的見聞可信的是( )A. 多數人穿防曬服,戴遮陽帽B. 饅頭、米飯是餐桌上的主食C. 人種以混血色人種為主D. 多陰雨天氣,外出需要帶雨傘對比分析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丙三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 關于圖中甲、乙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國面積狹小,礦產資源貧乏②甲國的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③乙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④乙國有“坐在礦車里的國家”之稱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3. 下列關于乙、丙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面積廣大,礦產資源豐富B.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都屬于發達國家C 都被北回歸線穿過D. 居民都以混血人種為主14. 日本擬就礦產開發與巴西開展合作,再將其產品運回國內銷售。其重點投資的領域可能是( )A. 電力工業 B. 鋼鐵工業 C. 食品工業 D. 紡織工業澳大利亞和美國在很多地理要素上有著相同之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讀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 下列描述與美國④農業帶環境特征相符的是( )A. 河網密布,水系發達 B. 地形崎嶇,降水較少C. 地形平坦,草場廣布 D. 距海較近,降水豐富16. 下列地理特征中,屬于兩國共有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②是所屬大洲面積最大的國家③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④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⑤地勢特征都是東西兩側高中間低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17. 從農業分布來看,兩國都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下列關于兩國農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兩國均實現機械化生產 B. 兩國農業都具有專業化特點C. 農業生產均需大量勞動力 D. 兩國農業生產效率都比較高18. 下列有關兩國經濟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發展較快,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B. 農產品以熱帶作物主,經濟價值高C. 工業發達,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 D. 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國南極科考進入了“五朵金花”時代。讀兩極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19. 關于兩極地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甲、乙、丙分別代表北美洲、亞洲、歐洲 B. 兩極地區均酷寒多狂風,所以都無人定居C. 科考價值極高,我國在兩極均建有科考站 D. 都是世界上緯度最高且跨經度最廣的地區20. 關于“五朵金花”,敘述正確的是( )A. 長城站緯度最高 B. 秦嶺站臨大西洋 C. 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D. 全部位于南半球二、綜合題:本題共4題,共30分21.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傳統航線從大連到鹿特丹全程約2萬公里,全年可通航;北極航線全程約1.5萬公里,但通航時間只有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中歐班列從連云港到鹿特丹全程1萬多公里,耗時少、安全、穩定。左圖為亞歐海上和陸上貿易路線示意圖,右圖為荷蘭地形圖及鹿特丹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傳統航道黃金水道】(1)傳統航道通過“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A_____海峽和亞洲、非洲的分界線B_____運河,連通印度洋與大西洋,到達鹿特丹。【北極航道冰上絲路】北極航道是連接東北亞和北歐的最短可行航道,與傳統航線相比,可以縮短大約三分之一航程,一般3.6萬噸的貨輪可節省約300噸燃油,被航海界稱為連接亞歐的“黃金水道”。(2)北極航線的開通得益于北極沿岸海冰的季節性融化范圍擴大,造成這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北極航道通航時間集中在7-11月,原因是與傳統航道相比,其緯度較高,結冰期_____。【中歐班列經濟走廊】(3)中歐班列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大動脈。借助中歐班列,荷蘭的“跨境奶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國,請將導圖補充完整,分析荷蘭乳品發達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國際聯運意義深遠】近些年來,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中國造”走出了國門;中歐班列運回的商品豐富了我國人民的衣食住行,讓我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不僅讓歐洲各地的商品與我國互通,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求,也促進了各國的經濟發展。(4)簡述中歐班列的開通對沿線發展的意義。(任答一點)2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和南美洲巴西的經濟都處于發展階段,在人文、自然條件和資源方面有著很多相同之處,在發展中可以相互借鑒。復習了《認識世界》主題后,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地理探究學習活動。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探究一:【明方法,知概況】(1)埃塞俄比亞是咖啡原產地,18世紀20年代由荷蘭人傳到拉丁美洲,如今咖啡已在拉丁美洲地區廣泛種植,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種植咖啡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資源都很豐富,除咖啡外還有哪些資源優勢?請再列舉一例。____(2)巴西人喜歡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戲,非洲的鼓樂、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結合。多元文化對巴西有著很大影響,受以下同學的啟發,談談你的看法。____探究二:【找規律,析原因】(3)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大部分都位于____(填溫度帶名稱);同時,巴西擁有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4)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發展緩慢,以出口初級農礦產品為主,形成了____經濟。探究三:【知問題,謀發展】(5)巴西經濟發展歷程可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提供哪些經驗?____(寫出1點即可)。23. 比較法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某同學把中東地區和南極地區進行了對比,并做了如下學習筆記。閱讀中東地區簡圖和南極地區簡圖,完成下列各題。(1)中東被稱為“沙漠之地”,原因是____;南極地區有“白色沙漠”之稱,原因是____。(2)南極地區雖然被稱為“白色沙漠”,但煤炭資源豐富,原因是大約在1億年前,南極大陸位于中低緯度地區,森林茂密,由于地殼運動,古代植物被深埋地下,經過長時間的演化,便形成煤炭,由于____,南極大陸最終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____中東石油大部分通過海洋運輸運往東亞、歐洲西部和北美洲。下圖示意中東石油主要外運方向。(3)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要走出中東,必須經過乙____(海峽),才能走向世界。其中運往東亞的石油還要經過一條“海上生命線”,這里的“海上生命線”是指____。(4)南極地區的淡水資源豐富,而中東地區淡水資源匱乏,分析中東地區在開發、利用淡水資源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一點)(5)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中,昆侖站位于長城站的____方向。24. 對比分析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圖1為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圖,圖2為俄羅斯主要工業區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地理位置的差異】(1)日本地處北溫帶,俄羅斯地跨北溫帶和____。(2)日本是____洋西北部的島國,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是____(填“內陸國”或“海陸兼備的國家”)。【人文地理特征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日本和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傳統民居多就地取材,使用木質結構。(3)日本位于板塊交界處,民居使用木質結構,可減輕____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4)俄羅斯高緯度地區的木屋常建成高腳屋形式,可有效____(填“防潮”或“保溫”)。【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5)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發展工業需大量進口原材料和燃料并大量出口工業產品。日本工業區多沿____分布。(6)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是充分考慮了氣候、資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條件的結果。試分析西伯利亞大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____杞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卷七年級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兩個大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題答案】【答案】1. C 2. C 3. B【4~5題答案】【答案】4. C 5. C【6~7題答案】【答案】6. A 7. B【8~9題答案】【答案】8. D 9. C【10~11題答案】【答案】10. C 11. D【12~14題答案】【答案】12. C 13. A 14. B【15~18題答案】【答案】15. B 16. A 17. C 18. D【19~20題答案】【答案】19. B 20. D二、綜合題:本題共4題,共30分【21題答案】【答案】(1) ①. 馬六甲 ②. 蘇伊士(2) ①. 全球氣候變暖 ②. 長(3) ①. 平原 ②. 溫和濕潤(4)促進了沿線地區的貿易往來或加強了沿線地區的經濟聯系、帶動了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22題答案】【答案】(1) ①. 熱帶面積廣闊,氣溫高,熱量充足 ②. 黃金、金剛石、鐵礦等(2)巴西的文化融合了多種文化特點,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巴西文化,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加強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的發展;因此應該學習外來文化為我們所用的同時,又要保護傳統文化。(3) ①. 熱帶 ②. 亞馬孫河(4)單一商品 (5)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借助資源和政策優勢,完善工農業體系等。 【23題答案】【答案】(1) ①. 中東地區終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 ②. 南極地區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地表被厚厚的冰雪覆蓋。(2) ①. 大陸漂移 ②.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 ①. 霍爾木茲海峽 ②. 馬六甲海峽(4)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5)東南【24題答案】【答案】(1)北寒帶 (2) ①. 太平 ②. 海陸兼備的國家(3)地震 (4)保溫 (5)海(6)南部氣候相對溫暖,資源豐富,人口和城市集中,便于運輸和經濟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