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高二年級考試地理試題2025.07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采用裝配式、模塊化的建造體系,在國內加工完成,在現場直接拼裝。于2023年12月7日開始建設,2024年2月7日正式開站。秦嶺站建設期間,萊日某科研人員每間隔4小時對太陽拍攝一張照片,并合成了太陽視運動軌跡圖(右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甲0《-地平面·湖極科考站1.拍攝甲位置太陽時,該科研人員面朝A.西南方B.西北方C.東北方D.東南方高二地理試題第1頁(共8頁)2.拍攝乙位置太陽時,北京時間約為A.23時B.19時C.9時D.5時3.秦嶺科考站采用裝配式、模塊化的建造體系最主要原因是A.運輸成本低B.環境影響小C.施工速度快D.資金使用少下圖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晝夜狀況圖”和“我國二十四節氣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北級卷分谷瓦翁明驚閑水小滿立成立糌犬寒芒種小寒夏至冬至小岳大當/大立秋處縣人自鮮褻立多爾雪秋分霜降4.據圖推斷,該日接近的節氣是A.春分B.大寒C.白露D.立夏5.經過6小時,晝夜狀況是BCD2024年7月,某科研團隊沿美洲東部海岸線向南進行為期15天的考察,途中依次記錄了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晝長與夜長差值(均為絕對值),結果如下表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地點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戊地晝長與夜長差值1小時52分鐘0小時1小時50分鐘3小時16分鐘6小時10分鐘6.據表推測,該科研團隊考察期間A.甲地位于南半球B.乙地晝夜時長差值增大C.丙地日落時間越來越早D.戊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高二地理試題第2頁(共8頁)7.考察記錄當日,丁地日出/日落方位正確的是A.日出東南B.日出正北C.日落西北D.日落西南磨義凈的《南海寄歸內法傳》有“洛州無影”之說,指登封市古觀星臺(34.4N)院中的周公測景臺在每年有一天在地面上出現沒有影子的情況的現象。該日正午,石表的日影剛好與石臺北面上沿齊平,陽光剛好與石臺正北立面的傾斜度相同。下左圖為周公測影臺,右圖為周公測影臺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陽石光石臺8.“洛州無影”現象出現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9.石臺北面斜面與地面的夾角約為A.32B.55.5°C.69D.79°“火山冬天”指由于火山大規模噴發引起的近地面氣溫降低的現象。下圖為“火山冬天”成因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高度km大氣上界高層大氣50火山灰平流層12對流層地而高二地理試題第3頁(共8頁)高二年級試題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25.07一、 選擇題:本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B A C D A D C B D B A B D A C二、 非選擇題:本題共 4 小題,共 55 分。16.(15 分)(1)如下圖。(3 分)(2)117.9°E。(4 分)(3)①地形,選擇地形較平坦、無遮擋的地面進行測量。②風力,將旗桿換成能夠保持垂直的木桿(1 米~2 米即可,太高不易保持垂直)③操作誤差,測量旗桿頂部在多個同心圓上的投影點的北京時間,采取計算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每個影響因素和改進建議各得 2 分,答出兩個方面得 8 分)17.(14 分)(1) 西北風轉東南風(偏北風轉偏南風)(2 分)(2) 夏末秋初,經過夏季較強太陽輻射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最高,為臺風“摩羯”提供了更多的能量;移動路徑相對偏南,低緯度的海水溫度更高,為“摩羯”提供了更充足的能量;臺風“摩羯”前兩次都是貼著海岸線附近,在陸地上停留時間短,登陸地起到的削弱作用相對較小;前兩次登陸后“摩羯”又經過瓊州海峽和北部灣廣闊洋面,得到大量水汽補充;第三次登陸后受陸地地形等削弱作用強,能量才逐漸減弱。(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3) 臺風降雨帶來了豐沛的降水;緩解酷暑炎熱天氣;可將海洋底部的營養物質卷上來,魚餌增多,吸引魚群聚集,增加捕魚產量;臺風產生的巨大能量流動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高二地理試題參考答案第 頁 1 (共 2 頁){#{QQABCQUh4wC4gBQACA7aF0VaCAgQkJITLQoGRQCSuAQCiBNAFAA=}#}18.(10 分)(1)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周邊河流較多,冬季常有積雪覆蓋,植被較茂密,空氣中水汽較多;盆地地形,冷空氣聚集,夜間降溫明顯;冬季盆地夜間常出現逆溫現象,水汽不易擴散;荒漠植被較多,植被上的塵埃為霧凇形成提供凝結核。(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2) 沙壟壟上處于迎風面,而壟間是避風帶,壟上風更容易把水汽輸送到植物表面,所以壟上的霧凇要多于壟間。(4 分)19.(16 分)(1) 溫度較低;濕度較大。(4 分)(2) 甲地地處大陸內部,陸地比熱容小,升溫快,易形成低壓中心;2 月份赤道低氣壓帶南移,加劇甲地氣流的輻合;甲地氣壓低,氣旋(低壓)能吸引周邊氣流向此地輻合;多股氣流勢力差異不大,難以形成單向氣流,有利于輻合。(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3) 南半球盛行西風強勁而穩定,在兩大高壓之間,部分源自西風帶的氣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左偏北上;南大西洋高壓(反氣旋)東側強烈的逆時針輻散氣流可加強偏南風;受兩大高壓約束,偏南風難以轉向,持久穩定。(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高二地理試題參考答案第 頁 2 (共 2 頁){#{QQABCQUh4wC4gBQACA7aF0VaCAgQkJITLQoGRQCSuAQCiBNAF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pdf 高二地理答案2025.07_Print.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