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質量監測試題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0 分)1-5 BDAAD 6-10 CDBCB二、非選擇題(30 分)11.(1)①;⑤;③⑥;②④(4 分)發展原因: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適時進行制度創新、理論發展、藍圖規劃等。(答出一點,2 分)(2)意義: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任意兩點。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可同等給分。4 分)12.(1)特點: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藝術;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或探尋民族風格等。(2 分)變化:轉向市場化探索;產量增加;質量提升;題材豐富多元;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融合等。(任答 2 點,4 分)(2)原因:故事內容的現代化塑造;制作精良;動作設計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改革開放后,我國綜合國力增強;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等。(任答 2 點,4 分)13.(10 分)【評分說明】等級 主題 材料運用與說明等級一 (9~10 分) 選擇主題 選擇與主題緊密關聯的 3 個及 3 個以上史事,并運用史事 加以說明,史論結合,符合邏輯等級二 (6~8 分) 選擇主題 選擇與主題緊密關聯的 2 個史事,并運用史事加以說明, 史論結合,符合邏輯等級三 (3~5 分) 選擇主題 選擇與主題緊密關聯的 1 個史事,并運用史事加以說明, 史論結合,符合邏輯選擇主題 選擇的史事中有部分與主題無關或關聯不緊密(2 分)等級四 選擇主題 未選擇史事;選擇史事全部與主題聯系不緊密(1 分)(0~2 分) 未選擇主題 (0 分)或自擬主題示例觀點:中國智慧促進了人類社會和平發展史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 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說明:1953 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松山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八年級歷史 第 1 頁 共 2 頁則。1955 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多邊協作與務實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最具包容性的公共產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路徑。綜上所述,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觀點:科技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史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 袁隆平選育雜交水稻成功說明:1964 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003 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基技術的國家,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袁隆平經過反復試驗實踐,培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幫助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渡過了糧食危機。綜上所述,科技的創新會推動社會的進步,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觀點:制度創新促進了社會發展史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載入憲法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實行“一國兩制”方針提出說明: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了民族團結、鞏固了祖國統一、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發展。1978 年,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具有很大提高。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并先后在香港、澳門成功得到實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綜上所述,制度的創新會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松山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八年級歷史 第 2 頁 共 2 頁歷史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49年的10月1日,某報社論寫道:“中國人民已由過去被壓迫被剝削的奴役地位,現在一躍成為管理國家政權的主人翁。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在地球上站立起來了。”這篇社論的題目應是A.《華北解放區的當前任務》B.《慶祝新中國誕生,保衛世界和平》C.《熱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D.《開辟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境界》2.《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中寫道:“中國人用簡陋的武器,憑借他們的獨創性、戰士的勇敢,在朝鮮半島與美國人平分秋色。戰爭結束后,世界各國不得不正視這個正在緩緩升起的東方大國。”這旨在說明A.中國取得與美國同等國際地位B.抗美援朝打開了中國外交新局面C.抗美援朝后中美關系發生變化D.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3.某班學生展開研學活動,規劃如下路線。據此可知,他們研學活動的學習目標是A.了解中國重工業發展狀況①阜新:海州0②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B.理解三大改造的歷史地位露天煤礦QC.認識國防科技奠基性意義(1953年投產)b③沈陽:第一機床廠6④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D.感受改革開放的重大成就4.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經歷了從土地改革到農業改造再到農村改革的三部曲。這一系列的自我調整都是為了A.適應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B.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C.建立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D.摧毀封建土地剝削制度5.下列折線圖反映了我國外貿出口總值的變化,其中導致2002年后增長迅速的因素是單位:億關元35936A.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B.進行了國有企業改革20489.3C.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850■3255.701992年2002年2012年2022年松山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4頁6.如圖是依據教材構建的“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歷程”的思維導圖,這一歷程體現了我黨堅持并岡山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成立井岡山根據地建立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大1921年1927年1949年1978年202年A.社會主義B.理論指導C.中國道路D.改革開放7.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有助于A.建立獨立自主國家B.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實現人民當家做主D.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8.歷史事實是指己經發生過的客觀實在,歷史評價是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其意義的議論。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當時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B.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標志著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C.1997年,黨的十五大決定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D.2015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9.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數百名小朋友呈現的節目《閃亮的雪花》驚艷觀眾,其中一幕“掉隊的小鴿子”更是觸人心弦。網友紛紛留言:“一個(鴿)都不能少,說的就是中國臺灣。”材料說明A.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B.兩岸之間己實現“三通”C.祖國統一是人民的夙愿D.兩岸承認一個中國原則10.《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742萬人。其中,網絡視頻行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微短劇用戶占網民整體的52.4%,長視頻用戶占網民整體的65.2%。這表明我國A.中年人成為互聯網的主體B.互聯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C.互聯網起步最早規模最大D.互聯網基礎資源豐富多彩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30分)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松山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7初二歷史期末試題.pdf 2025.7初二歷史期末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