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調研考試試卷七年級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一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讀下圖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會標,六個花瓣狀圖形代表( )。A. 第六次舉辦對話大會 B. 亞洲地理位置的六個分區C. 六個舉辦對話大會的城市 D. 亞洲文明對話的六個單元北美洲擁有豐富的動物種類和生態系統,美洲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遷徙性蝴蝶,為躲避冬季嚴寒,數以億計的美洲王蝶每年都會往返于加拿大東南部與墨西哥米卻肯州之間。下圖為美洲王蝶遷徙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2. 冷空氣來自(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墨西哥灣3. 冷空氣長驅直入到達墨西哥米卻肯州的原因是北美洲( )A. 西側位于迎風坡 B. 東部地勢低緩C. 南部臨墨西哥灣 D. 中部地勢平坦4. 北美洲生物種類多樣的原因有( )①緯度跨度大 ②平均海拔較低 ③河流水量大 ④地形復雜多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25屆冬季奧運會將于2026年2月6日至2月22日在意大利的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兩地舉辦。米蘭是國際時尚之都和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科爾蒂納丹佩佐是歷史悠久的滑雪小鎮。下圖為意大利局部地區地形圖與米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5. 冬奧會舉辦期間,米蘭的氣候特征是( )A. 高溫多雨 B. 炎熱干燥 C. 溫和多雨 D. 寒冷干燥6. 兩地共同舉辦冬奧會,利用了( )①科爾蒂納丹佩佐適宜高山滑雪的地形 ②米蘭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③米蘭地處沿海地區,便利的交通條件 ④兩地地處高緯度,積雪時間長的優勢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 撒哈拉沙漠南緣多個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這條被稱為“綠色長城”的綠化帶,計劃總長度為7100千米,寬15千米。非洲修建“綠色長城”的主要作用是( )A. 遏制荒漠化 B. 防治水土流失 C. 增加大氣降水 D. 防御旱澇災害“蘋果屋”是我國北極科學考察中冰上作業的主要裝備,其外觀顏色是鮮艷的綠色。“蘋果屋”除了用來防御野生動物的襲擊,還可長期存放冰站科考作業設備、工具,作業人員也可在此短暫休息。下圖為北極地區簡圖及“蘋果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8. 關于我國北極黃河站的地理環境表述正確的是( )A. 位于中緯度地區 B. 站點附近企鵝多C. 無極晝極夜現象 D. 站點能看到極光9. 以下關于“蘋果屋”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可防御北極熊的襲擊 ②可以為野生動物提供庇護場所 ③外觀為綠色,更容易辨識④綠色的外觀與周邊的森林協調一致 ⑤可以為科考人員提供休息空間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10. 前往北極科考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3月 C. 5月 D. 8月11. 《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提出北極最早在未來幾年內或將出現“無冰之夏”。科學界對北極地區“無冰”的定義是指海洋中的冰面積小于100萬平方千米,此時剩余的冰雪將主要集中在北極群島區域。“無冰之夏”( )A. 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下降 B. 由人類過度捕殺極地動物導致C. 指夏季北極地區的冰全部融化 D. 可延長北極地區海運通航時間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下圖為日本和澳大利亞原材料運輸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2. 日本與澳大利亞( )A. 均位于北半球 B. 都是島嶼國家 C. 均瀕臨太平洋 D. 均位于低緯度13. 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是( )A. 煤炭和鐵礦 B. 石油 C. 天然氣 D. 錳礦14. 近年來,日本加大海外投資,不斷把工廠遷移到國外。對遷入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好處是( )①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②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④提供豐富的資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5 下列正方形代表南美大陸,圖中圓圈能正確反映巴西位置的是( )A. B. C. D.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下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 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A. 先進的制造業 B. 古老的動植物 C. 粗放的種植業 D. 發達的養羊業17. 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A. 犁地期 B. 播種期 C. 生長期 D. 收割期2024年暑假,小明到某地旅游,他發現這里的居民皮膚白皙,頭發呈波狀、色淺,鼻梁高,嘴唇薄。參觀游覽的過程中,常見到尖頂的宗教建筑“教堂”。完成下面小題。18. 小明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 非洲北部 B. 亞洲南部 C. 歐洲西部 D. 亞洲東部19. 該地區絕大部分屬于( )A. 發展中國家 B. 發達國家C. 經濟發展欠發達國家 D. 工業發展比較落后的國家20. 當前該地區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 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 B. 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C. 人口分布不均 D. 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二、綜合題:(30分)21.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以亞洲為例探究“地形、氣候和河流之間的關系”,請你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探究主題:地形、氣候和河流之間的關系探究材料:亞洲地形圖(圖1);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黃河、長江流量年變化曲線圖(圖3)。探究過程:(1)亞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狀注入周邊的海洋,是因為____。(2)結合圖3,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黃河、長江流量差異大的原因是什么?(3)黃河、長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這種現象表明____(填自然因素名稱)對地形有塑造作用。(4)青藏高原夏季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低,主要受____的影響。探究結論:地形、氣候和河流之間是相互影響的。22.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美國發達的工農業生產,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基礎上的。資料顯示,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4%,但能源消耗量卻超過全球的20%。材料二 中東、美國本土簡圖。(1)讀圖可知,中東地區____資源豐富,美國每年從該地區進口大量這種資源的運輸方式以海運為主,其中有一條運輸路線距離較短,成本較低,這條路線必經的運河是____。(2)中東地區發展農業不利的自然條件是____;美國農業實現地區專業化生產,在其東北部五大湖沿岸形成的農業帶名稱為____。(3)A河與B河中,航運價值大的是____(填字母),請從社會經濟方面分析原因____。(4)中東和美國的居民都屬于____人種。(5)美國西部地區多火山和地震,請運用板塊構造學說進行解釋。23. 尋找區域共性,問路發展之道結合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澳大利亞是一個后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位,右表為該國三大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重要產業部門 農牧業 礦業 制造業 建筑業 服務業 旅游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 2.8% 4.1% 10.6% 6.5% 653% 4.2%材料二 大洋洲局部圖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圖。(1)據圖上的地理信息可知,兩區均瀕臨____(大洋),地形都以____為主。(2)讀圖分析澳大利亞鋼鐵工業分布在沿海地區的主要原因。(3)從材料一表格可看出發達國家的三大產業結構特點是____。同樣是礦產資源豐富并大量出口的國家或地區,澳大利亞的經濟卻遠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發達。你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可從中借鑒的發展之路是____。24. 讀俄羅斯、巴西和日本三個國家的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國的共同點是( )A. 城市多集中在內陸 B. 河流無結冰期 C. 礦產資源豐富 D. 森林資源豐富(2)俄羅斯①地區和巴西②地區均為世界人口____(稠密、稀疏)區,右邊甲、乙兩幅氣候資料圖中____更符合俄羅斯①地區的氣候特征。有關衛星觀測數據顯示,在1996-1997年間,亞馬孫地區農民為開墾土地和牧場,放火焚燒森林的次數比以前增加了30%以上。許多大火是為了清理舊牧場和一些不太重要的林區,但大約有1/3的大火是用來開墾原始森林的。(3)巴西②地區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而積最廣的____河,該河流域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____(植被)。結合上述材料內容,分析這種植被遭到破壞的主要人為原因是____A.開采礦山 B.燒荒耕作 C.修建公路 D.過度放牧(4)讀圖判讀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____沿岸。(5)讀俄羅斯圖可以看出該國亞洲部分的鐵路線主要分布在國土____(填方位)部,簡要分析形成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原因____。25. 2024年4月10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返回國內。本次考察歷時5個多月,其中最突出的亮點是建設了我國第5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74°S,163°E)。下圖為我國南極地區示意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秦嶺站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與地處南極內陸地區的昆侖站相比,該站的區位條件更利于開展____(填“海洋”或“陸地”)觀察與研究。(2)在全球都患上“石油饑渴癥”的情況下,有人認為應盡快開發南極地區的石油資源,也有人認為應該永不開發,你的觀點是什么?并說明理由。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調研考試試卷七年級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一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B【2~4題答案】【答案】2. C 3. D 4. B【5~6題答案】【答案】5. C 6. A【7題答案】【答案】A【8~11題答案】【答案】8 D 9. B 10. D 11. D【12~13題答案】【答案】12. C 13. 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C【16~17題答案】【答案】16. D 17. C【18~20題答案】【答案】18. C 19. B 20. D二、綜合題:(30分)【21題答案】【答案】(1)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黃河流經地區降水少,流量小;長江流經地區降水多,流量大。(3)河流 (4)地形【22題答案】【答案】(1) ①. 石油 ②. 蘇伊士運河(2) ①. 氣候干旱,降水少,水資源匱乏 ②. 乳畜帶(3) ①. B ②. 流經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運輸量大(4)白色 (5)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23題答案】【答案】(1) ①. 印度洋 ②. 高原(2)煤炭資源豐富,靠近原料產地;沿海地區交通發達,便于出口;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3) ①. 第二、三產業比重大 ②. 改變出口單一初級產品,發展加工工業;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引進技術人才,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國家間的合作。【24題答案】【答案】(1)D (2) ①. 稀疏 ②. 甲(3) ①. 亞馬孫 ②. 熱帶雨林 ③. B(4)瀨戶內海 (5) ①. 南 ②. ①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條件優于北部地區,便于修建鐵路線;②南部地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③南部地區人口和城市比北部地區多;④南部地區鄰國多,便于對外聯系。【25題答案】【答案】(1) ①. 西 ②. 海洋(2)①觀點:應永不開發 理由:會破壞南極生態環境②觀點:應盡快開發 理由:可以緩解石油短缺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