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州六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地理期末考試本試卷共6頁,19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石嘴山市煤炭、硅石(主要用于太陽能光伏制造)等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也是寧夏最早的工業城市,曾經繁榮一時。近年來,石嘴山市建設了寧夏瓜菜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石嘴山科技園,吸引人才,改善人居環境。經濟穩步發展,從典型的煤炭工業城市逐步轉型為獨具特色的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下圖為石嘴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石嘴山市所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干旱少雨,流水作用強 B.引用黃河水,超強度開采地下水C.大規模開發礦產資源 D.屬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過渡地帶2.圖中密集的灌渠對黃河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是( )A.沙漠化 B.土地鹽堿化C.水資源短缺 D.土壤污染3.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 )A.以風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工業B.航空航天的高新科技產業C.勞動密集型產業D.光伏設備制造業和生態農業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能力受多要素影響。下圖為“2017年我國兩個中心城市經濟輻射能力示意圖”,圖中數值越大,城市在該要素上的輻射力越強。據此完成4~5題。4.總體來看,成都的經濟輻射力較西安強,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成都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B.成都交通網絡更完善C.成都與重慶形成協同效應D.成都的科技水平更高5.關于增強西安經濟輻射力的措施,敘述不合理的是( )A.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級,擴大其服務范圍B.提高西安經濟總量,增強西安經濟影響力C.加大政策優惠力度,引進重量級企業入駐D.加快西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大嶺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距廣州市區約15千米。村內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嶺南風格建筑群。2000年以來,大嶺村先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產業逐漸多元化。2020年村內戶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項產業總收入約9000萬元。下表示意大嶺村的發展階段及特征。據此完成6~8題。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00年以前) 第二階段(2000-2018年) 第三階段(2019年以來)主要產業 農業 旅游業、農業 旅游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動力 村民個體主導 政府重點支持 外部投資、商企進駐6.大嶺村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 )①外來人口比重增加 ②鄉村景觀趨于破碎 ③農業生產功能增強 ④就業形式逐漸多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大嶺村產業逐漸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政策扶持 C.市場需求 D.環境優美8.大嶺村的發展經驗最適合推廣應用到( )A.規模較小,將要搬遷撤并的鄉村 B.距城較近,文化特色鮮明的鄉村C.規模較大,人口不斷減少的鄉村 D.距城較遠,城鄉聯系不強的鄉村榆林市地處農牧交錯地帶,耕地后備資源充足。近年來,該市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推廣玉米、薯類等高產糧食作物種植。下圖為2000~2019年陜西省耕地重心和糧食生產重心變化圖。據此完成9~10題。9.陜西省糧食生產重心移動原因是陜西北部( )①土地開發整理,耕地面積增加 ②種植結構調整,糧食單產提高③育種技術改進,糧食品質提升 ④技術裝備應用,生產效率提高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0.榆林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關鍵是( )A.提高土地平整度 B.增加耕作層厚度C.提升灌溉保證率 D.完善田間道路網渭河平原水資源緊張,但渭河干流不適宜修建水庫。為解決關中、陜北缺水問題,陜西省于2014年開始建設引漢濟渭工程,將漢江水調往渭河流域。2023年7月,引漢濟渭調水工程成功實現向西安先期通水。下圖示意引漢濟渭工程輸水路線。據此完成11~12題。11.渭河干流不適宜修建水庫的主要原因是渭河( )①落差大②結冰期長③年徑流量?、苣贻斏沉看?br/>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引漢濟渭調水工程面臨的最大困難是( )A.地形地質條件復雜B.輸水距離遠C.沿線生態環境脆弱D.灌渠易淤塞雪橇犬擅長奔跑,為保持體能需常年開展奔跑拉物訓練。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瓦爾泰利納雪橇犬訓練基地冬季開展雪地馴犬,夏季開展草地拉物訓練。下圖示意瓦爾泰利納雪橇犬訓練基地開展馴犬活動的位置和地形。據此完成13~14題。13.該基地馴犬活動選址主要考慮( )①地勢起伏大,利于體能訓練 ②地處迎風坡,西風降雪量大③冷空氣堆積,積雪時間較長 ④海拔高差大,垂直帶譜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戶外馴犬時,馴犬師視網膜受雪地反射的強光刺激可能引起暫時性失明,從而引發雪盲癥。冬訓期間,更易出現雪盲癥的時間和位置是( )A.早晨,甲坡 B.早晨,乙坡 C.中午,甲坡 D.中午,乙坡在華北平原某鹽堿地,有研究小組于返鹽、積鹽現象最嚴重的季節開展“打孔灌沙”實驗:選四塊相隔不遠、性狀一致的平整樣地,對其中三塊地按相同的密度和孔徑、不同的深度打孔并填滿砂粒;在向四塊樣地定量漫灌后,觀測土壤含鹽量的變化情況。下為灌溉后第25天的土壤含鹽量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5~16題。15.據圖可知,T2~T4的( )A.下層土壤含鹽量均高于T1B.表層土壤含鹽量明顯低于T1C.土壤含鹽量與土壤深度成正比D.表層土壤含鹽量與打孔深度負相關16.推測本實驗開展的時間是在( )A.2月 B.5月C.8月 D.11月綜合題。(本部分共3道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在全球變暖的今天,北極正上演著“放大器”的戲法,其變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數倍。升溫促使北極地區水汽含量增加,并帶來降水增多,水循環過程深受影響。育空河是北極地區的主要河流之一,該河流域96%被凍土覆蓋,冬季降水常以積雪形式存在。觀測數據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凍土退化深度與降雨量顯著相關,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凍土退化深度增加約0.7厘米。這些變化,使流域徑流過程變化顯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徑流量呈增加趨勢,且冬季增幅最大,達16%。下圖示意育空河流域徑流過程變化的主要途徑。(1)說明全球變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凍土層的變化特點。(6分)(2)簡述全球變暖背景下育空河徑流量增加的途徑。(6分)(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徑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8分)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我國數據處理能力及應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已約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2%。2022年我國啟動“東數西算”工程,規劃建設8個算力國家樞紐,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將東部的數據存儲、數據離線分析等非實時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實現“數”“算”分離。在長三角樞紐規劃建設2個數據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下圖為“全國算力國家樞紐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分布圖”。(1)與傳統產業相比,簡述數字產業能夠實現“數”“算”分離的條件。(8分)(2)從資源、環境兩個方面,分析在長三角樞紐周邊地區(1000km半徑范圍內)沒有再布局其他算力國家樞紐的主要原因。(6分)(3)說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數據中心集群的地理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磐安縣地處浙江中部大盤山區,為重點生態功能區(下圖陰影區域)。為推動流域協調發展,1994年金華市劃出3.8km2土地建設金磐開發區,用于磐安縣異地發展工業,園區內產值和稅收歸磐安縣所有。磐安縣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集中式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這一模式被稱為“飛地生態補償”。截至2019年,金磐開發區累計上繳各類收入50多億元,吸納磐安縣就業人員2萬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磐安縣空氣質量和出境地表水質常年保持較高標準。(1)簡述磐安縣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的條件。(6分)(2)說明該“飛地生態補償”模式給金華市帶來的益處。(6分)高二下學期期末考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D C D B A B C B9 10 11 12 13 14 15 16A C D A B C D B17(1)夏季,凍土融化更多,季節性凍土層變厚,多年凍土活動層變厚;多年凍土層部分轉化為多年凍土活動層,多年凍土層變薄。(6分)(2)積雪融化,補給河流;全球變暖,雨水增加,補給河流;凍土融化,熱融湖水外泄,補給河流;凍土融化,地表水下滲增加,地下水補給河流。(8分)(3)冬季河流補給較少;1980~2019年氣候變暖,冬季部分積雪融化和雨水補給河流;夏季地表水下滲增加,地下水增加,冬季地下水補給河流增多;導致育空河徑流量冬季增幅最大。(6分)18(1)數據遠距離傳輸技術突破,傳輸成本低、延遲??;全國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西部發電設施建設,電力充足;國家發展戰略的啟動;存在數據存儲、數據離線分析等非實時性算力需求。(8分)(2)資源:長三角周邊大部分地區常規能源短缺,電力供應緊張;算力樞紐占地多,長三角土地資源緊張,建設成本高。環境:長三角地處亞熱帶,高溫期長,不利于散熱,制冷散熱成本高。(6分)(3)長三角建設數據中心靠近市場,時效性好;降低數字信息傳輸費用;也有利于發揮長三角人才、資金優勢,促進技術創新;帶動本區相關產業發展,有利于跨行政區的經濟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有利于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為新型綠色低碳數據中心發展提供示范,促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6分)19(1)通過金磐開發區產業飛地為“生態立縣”提供資金補償;地處大盤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適合發展立體生態農業;鄰近長三角客源市場,交通便利,適合發展生態旅游。(6分)(2)金華市位于河流下游、夏季風下風向,磐安縣的污染減輕能改善金華市的環境;帶動金華市城鎮化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拉動基礎設施建設;為金華市提供優質農產品和旅游目的地,提升金華市民生活品質。(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