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高二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A2.B3.D4.B5.C6.B7.A8.D9.B10.A11.C12.B13.A14.A15.C16.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4小題,共52分)17.(14分)(1)意義:廣泛使用于戰爭和生產生活,有利于提高生產力和軍隊戰斗力:使一家一戶的個體勞作成為可能,推動了集體勞作形式的瓦解;促進了水陸交通工具的進步;擴大了國內市場,形成了早期消費社會。(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原因:工業革命的完成:城市化的突飛猛進,對廣大民眾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政治的發展:英國維持世界工廠地位(或維護世界霸權)的需要。(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3)新變化:國家的宏觀調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化(服務業人口比重增加)。(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要素:生產工具的進步(或新材料和新技術):生產方式的變革:高素質的勞動者: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或發展理念)。(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18.(12分)(1)變化:銀行為商人提供資金:保險公司出現降低了商人的貿易風險;出現了證券交易所和股份公司等新的商業經營方式。(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特點:與外國資本結合;傳統行業向新式經營方式轉化;新式金融資本與政府聯系緊密。(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作用:沖擊了舊的商業經營方式: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社會轉型: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19.(14分)(1)特點:規模大:(2分)流動方向相對集中:(2分)南移人口依附于士族豪強成為隱匿人口。(2分)(2)動因:太平洋鐵路建設對勞動力的需求;華工赴美有交通路線優勢:華工的優秀品質(吃苦耐勞等)。(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貢獻: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唐人街,保留和傳播了中華文化:豐富了美國多元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交融,促進美國文化的發展。(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0.(12分)示例1:論題: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對文化多樣性具有促進和破壞的雙重影響。(2分)闡述: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交流。中古時期,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興起,阿拉伯人將古代埃及、西亞、古希臘、羅馬以及古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譯成阿拉伯語,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日本、朝鮮學習中國文化,將隋唐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儒學、佛教等引入國內,豐富了本土的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交流的速度與范圍大為提升,同時文化多樣性面臨諸多挑戰。如近代歐洲的殖民侵略,殖民國家往往通過向被殖民地區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滅后者的文化,談化后者的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給世界被殖民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8分)結論: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汲取其他先進文明的營養,但也應注重保護自身優秀傳統文化及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異,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分)示例2:論題:時代變化引發人們對國家間文化交流與文化多樣性的深層思考。示例3:論題:國家應當重視文化的創新與傳承(示例僅供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給分)臨渭區高二歷史期末試題-答案-1(共1頁)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高二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陶寺遺址的聚落考古研究一直被納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之中,城址中發掘出陶寺早期小城、下層貴族居住區、宮殿區、東部大型倉儲區,中期小城內的王族墓地以及祭祀區內的觀大象祭祀臺基址。據此可知,陶寺遺址A.已具備國家初始形態B.曾是重要的經濟中心C.擁有齊全的配套設施D.天文研究具有科學性2.下圖為山東滕州黃家嶺出土的漢畫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為“迎謁”和“鍛治”圖,下格為一個包括耕、耱、種的綜合農耕場面。該拓片可以用來說明漢代共來經A.土地兼并問題的長期存在B.豪強地主勢力的強盛C.不同階層間矛盾的尖銳化D.政府經濟政策的變化3.下表是兩部史書關于交子的不同記載,說明時間出處記載初,蜀民以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易,富民十六戶主之真宗時,張詠鎮蜀。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元朝脫脫《宋史·食貨志》易,設質劑之法。一交一緡…謂之交子臨渭區高二歷史期末試題-1-(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A.歷史研究只需依靠官方的史料D因記載不同無法得出歷史真相C.兩則史料互證即可揭示出真相D.時代不同影響對歷史事件認知4.明代江南每年舉行蠶神祭祀活動。如清明節當天,湖州含山鎮以蠶神祭祀為主體的廟會活動中,鄉村供奉的各個菩薩都會被蠶農拾到蠶神廟進行參拜,稱“扛菩薩”。該現象表明.政府依靠市鎮強化鄉村治理B.市鎮經濟輻射能力增強C.蠶桑成為農民收人主要來源D.廟會成為基層自治組織5.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成為中國土貨與洋貨的轉運之地,它們內引外聯是國外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國內經濟的標桿,海外土貨市場之行情、洋貨在中國市場行銷之狀況,都能通過通商口岸表現出來。由此可知,當時中國A主要屬于外向型經濟B傳統貿易已徹底解體C經濟具有較強依附性D.新型轉口貿易已形成6.恩格斯曾寫道:“我曾經在曼徹斯特一家棉紡織廠里工作過,這里沒有一個長得勻稱的高個子的女孩子,她們矮小、發育不良、體形很難看”;“女工”這個詞在19世紀是個貶義詞,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米什萊曾經驚呼:“女工!一個褻讀的詞”。這反映出當時A.亟待出臺保護女性工人的法規B.社會觀念變革滯后于經濟結構變化C.改變女性歧視已成為社會共識D.工業革命引發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動7.下圖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物周轉量的變化情況。對其解讀正確的是100000r◆鐵路一公路一水運◆一民航米牛90000800007000060000響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我國貨物周轉量的變化情況A.水運增長反映出開放的深人B.南方談話促成公路運輸飛躍發展C.高跌的發展沖擊了鐵路貨運D,民航的發展導致其貨運量增長低8.鹽汽水是預防人們在高溫環境下熱痙攣的功能性飲料。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從蘇聯引進鹽汽水,并為其制定了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當時汽水生產廠將鹽汽水的生產置于首要位置,盡管它的利潤低于甜汽水。還有一些高溫工礦企業自行建立鹽汽水生產車間。上述現象A.展現了大規模經濟建設成果B.反映了當時重工業落后的局面C.體現了“一邊倒”政策的影響D.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9.下圖為古籍中有關中國農業起源傳說的不同記載。這些記載可用來例證臨渭區高二歷史期末試題-2-(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pdf 高二歷史 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臨渭專用.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