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質量監測試題七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568910111213答案BDBCBCAA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ABACCCDDCA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3道題,其中第26題16分、27題18分,第28題16分,共50分。26.(1)隋煬帝時,設置進士科。(2分)創立殿試。(2分)擴大了統治基礎,對社會階層流動起到積極作用。(2分)(2)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勤于政事:關心民間疾苦,以民為本。(任答兩點得4分)》(3)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各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2分)(4)重視教育:各民族共同發展:努力發展經濟。(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7.(1)用途:曲轅犁一一耕作(2分);筒車一一灌溉。(2分)共同作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分)(2)措施:統治者引導種植糧食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工程修建:引進和推廣新的糧食作物。(答出兩點即可4分)影響:促進糧食產量的增加和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南方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答出一點即可2分)影響因素:統治者的政策、生產工具的進步、生產技術的革新等。(任答一點得2分)(3)主要原因:人口迅速增加,人地矛盾突出。(2分)意義:從提供勞動力、增加市場需求、擴大耕地面積等方面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2分)28.(1)特點:對外交往的范圍更加廣泛:具有持續性:對外交往的形式多種多樣。(任答兩點得4分)(2)地位:瓷器成為重要外貿商品。(2分)原因:制瓷等手工業發達;造船技術高超,航海技術先進:政府鼓勵海外貿易:海上交通發達,商品經濟發達。(任答兩點得4分)(3)評分標準:(6分)水平等級擬定的觀點材料運用與論述賦分標準明確,有新意或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5-6)分有思想深度以上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B明確(3-4)分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C不夠明確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或史論結合不充分(1-2)分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0沒有凝練出觀點(0)分的史實要求:至少選擇兩個歷史事件,觀點明確,史論體現所擬觀點主旨,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楚。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給分。參考答案:觀點:開放交流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論述:歷史上,唐宋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使得中國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唐朝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經,加強了中印文化交流。鑒真東渡,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日本、新羅等國常常派使節前往中國,學習唐朝文化,對日本等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有著重要貢獻。唐朝不僅接納了來自西亞、中亞、印度等地的文化,也以積極的態度向周邊國家輸出先進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宋元時,中國與阿拉伯、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在開放交流中,中國的創造發明,如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和驛站制度等輸往西方,西方的藥物、天文、歷法、數學等也傳到中國。綜上,開放交流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4.“在統治期間,基本上繼承了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增殖戶口,獎拔人才,為后來所謂‘開元之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質量監測試題治’打下基礎”材料中描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七年級歷史A.唐玄宗B.唐高祖C.武則天D.唐高宗5.《舊唐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裁減冗員,嚴考州縣官吏,凡任人唯親、政績平庸者皆罷黜”。注意事項:同時,宰相姚崇提出“禁外戚干政,抑權貴特權”等十條建議。材料反映出唐朝1.本試卷分第I卷(單項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A.興修水利,整頓漕運B,抑制權貴,整頓吏治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C.經濟繁榮,注重文教D.完善科舉,選拔人才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6.電視劇《國色芳華》中,主角在長安西市目睹“胡商牽著駱駝滿載香料而來,波斯商賈用銀幣交易絲2.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答在本試卷上不得分。綢,茶肆酒鋪賓客盈門”。這反映了唐朝第I卷(共50分)A.農業的發達B.制瓷業的興盛C.商業的繁榮D.絲織業的發展7.呂思勉《隋唐五代史》記載:“自亂平后,朝廷威信墜地,藩鎮跋扈,賦稅所入,半歸節鎮。府兵既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壞,募兵之費,復成民困…民力調敝,戶口減半,唐之衰微,實肇于此。”材料描述的是題目要求的。A.安史之亂后社會遭到嚴重破壞B.黃巢起義后的社會悲慘景象1.《隋書·食貨志》記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開始規定軍人二十一歲成年。將每年的C.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帶來的影響D.五代十國導致政局動蕩不安勞役從十二次輪班改為總共二十天。不服役的人需繳納一匹絹作為代役稅。”這表明隋文帝8.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權更迭,這種局面的實質是A.加強對軍隊的控制B.減輕百姓賦役負擔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C.修訂和減省了刑律D.滅掉陳朝統一全國建立者朱溫李存瑁石敬嘛劉知遠郭威2.圖1所示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大工程,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工程稱帝前身份唐朝節度使唐朝晉王后唐節度使后晉節度使后漢節度使A.階級矛盾尖銳B.宦宮專權的結果C.民族政權并立D,藩鎮割據的延續9.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發展。以下關于唐朝處理民族關大類系的史實,對應正確的一項是A.吐蕃一一文成公主入藏和親B.回紇一一先后擊敗東西突厥C,渤海一一唐玄宗冊封云南王D.南詔一一設安西都護府管轄10.學者季羨林認為:“玄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他不僅是宗教家,更是嚴謹的學者?!洞筇莆饔?br/>記》的記截,至今是研究中亞、南亞歷史的‘百科全書’?!币陨喜牧峡捎脕硌芯刻瞥?br/>圖1隋朝大運河示意圖A.制度革新B.民族關系C.經濟發展D.對外交往A.開鑿于隋文帝統治時期B.以大興為中心貫通南北11.“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渡出海,終抵東瀛?!鄙鲜鰧β摳叨荣潛P了鑒真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C,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D.加強了南北地區的交流精神。鑒真的目的地“東瀛”是3.“憑借隋文帝積累的巨量財富和民力,無限制地行使其專制權力。對外三次大舉進攻高麗,對內開鑿A.日本B.朝鮮C.印度D.越南運河、修筑長城、廣建宮室…征發徭役的殘酷程度,遠遠超過社會所能承擔的極限?!睋送茢啵宄?br/>12.蘇軾認為:“詩至杜子美(甫),文至韓退之(愈),書至顏魯公(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天下之能事畢矣?!边@反映了唐朝A.潛鎮割據B.統治殘暴C.外族入侵D.自然災害A.地方治理薄弱B.文學藝術輝煌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歷史答案.pdf (教研室提供)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