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高一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 案 A C B D D C C A A A C D C B B二、非選擇題16.(15 分)(1) 工廠制度產生;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革命以來,隨著機器大生產的出現,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走向城市,推動了城市化進程。(6 分)(2) 《關于勞動居民衛生狀況的報告(中譯本)》是檔案文獻史料,對于研究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的勞動狀況、階級關系、社會問題具有重要的價值。《沉默的強盜》是報刊漫畫史料,可以用來研究人們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污染的關注以及批判。漫畫屬于藝術作品,在研究工業革命后的環境污染時,需與其他史料相互印證。“黑便士”郵票是實物史料,對于研究工業革命后的信息溝通和傳遞,近代郵政事業的發展有重要史料價值。(9 分)17.(12 分)(1) 美國重視海上擴張;擴張的主要動機是追求商業利益;擴張的區域主要集中于亞太地區;通過“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贏得了與列強均等的機會。(6 分)(2) 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第二次工業革命迎來了工業化的高潮,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6 分)18.(14 分)史實:世界銀行成立、關貿總協定開始運行、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新變化: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建立國際經濟組織,推動世界經濟向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展,并逐步深化全球化進程。論述:1945 年世界銀行成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共同構成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為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恢復和貿易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1948 年關貿總協定運行,通過多邊貿易談判降低關稅,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向制度化邁進。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其規則覆蓋范圍從貨物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等領域,強化了全球貿易的規則化和法治化,加速了商品、資本和技術的跨國流動。20 世紀 70 年代,資本主義國家出現 “滯脹” 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于 1976 年被浮動匯率制取代,反映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在危機中進行自我調整,更注重市場機制的作用。綜上所述,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體現了經濟體系的全球化與制度化建構,有利于全球經濟的發展。19.(14 分)(1) 因素:科技進步的推動;各種國際組織與機構的推動;冷戰結束和世界局勢總體高一歷史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QQABDQQh4wi40FYACY6bUUWsCgkQkJKSLYoGhQAUOA4CSANAFCA=}#}走向緩和;世界各國加快對外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普遍建立等。(8 分,任答 4 點即可)(2) 逆全球化的本質是貿易保護主義,其出現主要是經濟全球化消極影響的結果。我們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問題,致使出現逆全球化思潮,但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們應當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健全全球治理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推世界經濟走上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6 分)注:此答案僅供參考。若學生答案不拘所給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師須酌情給分。高一歷史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QQABDQQh4wi40FYACY6bUUWsCgkQkJKSLYoGhQAUOA4CSANAFCA=}#}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4.1468年,阿萊里亞主教寫給教皇保羅二世的信中說:“在我們這個時代,上帝送給基高-歷史2025.07督教世界一份禮物,即使是窮人也能獲得書籍。”這一觀點主要是基于注意事項:A.文藝復興的開展B.學校教育的普及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C.宗教改革的進行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D.印刷術得到推廣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5.16世紀時,西方學者開始對《圣經》中“諾亞洪水”故事進行實證性的探究。約翰尼斯·布泰奧經過縝密計算推算出諾亞方舟的尺寸。到17世紀,伍德沃德引入萬有引力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理論來解釋“諾亞洪水”。據此可知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自然科學擺脫了宗教束縛1.下圖是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城遺址中發現的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滑石印章,印章B.近代科學體系已逐步確立雕刻類似獨角獸的牛的圖案和文字符號,用于簽署文件、標注身份和貨物歸屬。此類印C,宗教改革引發科學技術革命章不僅在當地被大量發現,兩河流域也有出土。這些印章可以用來佐證D.近代科學發展推動思想解放6.盧梭認為,兒童生來就有自然賦予的內在法則,是一種有其固有自然法則的存在,“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應該尊重兒童,倡導“把孩子看作孩子”。這表明盧梭A.強調理性教育對兒童啟蒙的作用B.主張通過道德規范約束兒童天性C.認為教育應遵循兒童的自然天性D.提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公民7.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巴黎公社起義后,通過普選產生公社委員會成員,存在不能真正代表革命的人物“有時甚至扮演了顯要的角色,他們極力阻礙無產階級的A,私有制已經存在B.楔形文字的起源真正運動…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禍害”。馬克思的論述意在C.牛耕被廣泛使用D,城市國家的建立A.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說2.622年,學問僧惠齊等上奏日本天皇,認為“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需達”。B.推動工人運動走向國際聯合從630至894年,日本共任命十九次遣唐使,遣唐使人員主要有使臣、留學生、留學C.強調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重要性僧、技師、隨行人員等。這一時期的中日交流D.頌揚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創精神A.有利于活字印刷技術的外傳B.造就了中華文化圈的繁榮8.19世紀末20世紀初,越南展開了以“驅逐法賊,擁護王朝,謀求獨立”為綱領的勤C.推動了古代日本社會的變革D,導致日本中央集權的瓦解王運動;菲律賓掀起了要求菲律賓人與西班牙人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權利的“宣傳運3.12世紀開始,英國行會不斷向國王和議會遞交請愿書,要求捍衛行會的特許經營權,動”;印尼東印度黨提出了“爭取實現東印度祖國的繁榮和準備走向獨立的人民生活”。這些運動旨在禁止外來人員從事本行業,對本行業產品制定嚴格的標準,限制經營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成立行業監察機構,對行業內部進行巡查并監督工藝。這反映出當時英國A.推翻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A.專制王權不斷加強B.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B.市場競爭日益加劇C.城市管理逐漸完善C.摧毀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D.生產技術標準提高D,增強本土文化認同與民族意識高一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高一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歷史答案2025.07.pdf 高一期末2025.7.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