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迪慶州 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 試題卷(全卷共兩個大題,28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 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誚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用2B 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涂。每小題2分, 共48分)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說道: “對大家關心的就業增收、 ‘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問題,我一直掛念。一年來,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大家的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這說明①我國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②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很廣泛③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④憲法保護的人權主體只有我國公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2025年1月5日,央視播出反腐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專題片中某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周某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挪用公款,被判刑并處罰金。以此為鑒,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A.法定職責可不為 B.法無授權不可為C.依法行使權利 D.權力運行可任性3. 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A.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B.維護憲法權威,保障憲法實施C.公民自覺擔負起監督憲法實施的職責D.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4. 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此后,全國人大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改了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這表明A.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B.其他法律是憲法的立法基礎C.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嚴格D.憲法已經包含了有關生態文明的法律5. 2024年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個“憲法宣傳周”,德欽縣人民法院在此期間開展了一系列憲法普法宣傳活動。法院干警們用“嘮家常”、發放憲法宣傳資料等方式讓群眾積極參與,達到較好普法宣傳效果。干警們用這種“接地氣”的方式宣傳憲法有利于A.法院干警依憲執政,維護憲法權威B.學習憲法,制定新的憲法內容C.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深入人心D.提高憲法在當地的法律地位6. 小西今年剛滿16周歲,以下是他的一些生活片段,能體現他在行使政治權利的是A.用零花錢在超市購買文具及課外讀物B.跟著爸爸去參加新一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C.幫助鄰居張奶奶搬運快遞上樓D.通過政府網站反映某路段深夜施工擾民問題7. 大學生小趙輕信兼職刷單廣告,獨自前往指定地點。不料,組織者將小趙困在出租屋內,要求他繼續完成更多刷單任務,否則不許離開。組織者的做法限制了小趙的A.人身自由 B.政治自由 C.言論自由 D.信仰自由8. 下列圖示中,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9. 小宇網購了一款學習機,收到后發現很多功能與商家宣傳的嚴重不符,聯系商家后,雙方達成協議,商家同意退款。材料中體現的維權方式是A.調解 B.仲裁 C.和解 D.訴訟10.下列對社會現象微點評,正確的是序號 社會現象 微點評① 小江把撿到的十萬元歸還失主,榮獲了“新時代好少年”的稱號 公民依法享有榮譽權② 市民張某每年都會給貧困地區兒童捐款 張某行使了財產處分權③ 小麗向學校申請家庭經濟困難生活補助 小麗享有平等權④ 保安強行闖入李某家里進行搜查 保安非法入侵李某住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下列行為中,屬于自覺履行公民基本義務的有①小蘭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遵守憲法和法律②小剛去旅游時發現有人破壞文物古跡,及時上前制止③市民王某遵守法律規定,按時繳納稅款④周某覺得自己的兄弟姐妹多,拒絕贍養父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近年來,山野間、河畔旁、公園里,隨處可見露營的場景, “露營經濟”正在持續升溫。然而,很多熱門露營地存在明火燒烤、亂丟垃圾、踐踏綠地等現象,愜意的背后還隱藏著不文明現象。這警示我們A.露營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干涉不文明行為B.露營地的不文明現象是道德問題,無需法律約束C.相關部門應禁止一切露營活動以保護生態環境D.應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履行義務13.某市征兵辦公室準備拍攝一部以“保衛國家終不悔,馳騁疆場獻青春”為主題的宣傳片,下列內容可以入選的是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任何逃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③要與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堅決斗爭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某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就小區綠化改造、停車位規劃等事項廣泛征求意見。同時,該社區創新性地邀請轄區政協委員參與協商,政協委員收集社情民意,并通過政協提案推動政府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投入,這一過程所體現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以來,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①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③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擴大公民政治權利④堅持民主集中制,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迪慶州”)民營經濟上繳稅金17.01億元,占全州稅收86%;全州經營主體達64946戶,較去年增長5%……這一系列數據彰顯了①民營經濟在迪慶州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民營經濟是迪慶州經濟發展的唯一支撐③民營經濟激發了迪慶州市場活力④民營經濟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全國人大依法行使A.立法權 B.決定權 C.任免權 D.監督權18.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兩條提示語,同學們據此推測該國家機關是A.人民政府 B.人民檢察院C.公安機關 D.監察委員會19.某外賣平臺擅自將王某的個人消費軌跡以“資深吃貨用戶”名義納入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商業廣告,配圖包含王某的匿名頭像與部分訂單截圖。王某將該外賣平臺告上法院。法院判決該平臺刪除王某的消費記錄數據,并賠償相關損失。對此分析正確的是①市民王某的隱私權受到了不法侵害②某外賣平臺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③市民王某依法維護了自身合法權益④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維護社會公正正義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踐行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下列做法與“踐行平等”不相符的是A.少數民族代表出席全國人大會議B.某商業場所拒絕盲人攜帶導盲犬進入C.政府為貧困學生申請助學金提供“綠色通道”D.公交車上設置老弱病殘孕專座21.從公平的內涵來看,右圖漫畫的做法違背了①權利公平 ②規則公平③機會公平 ④司法公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2.追求和捍衛公平,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個人維護公平,需要我們①面對利益沖突時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②遇到不公平行為時,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③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可以偏袒與自己關系好的一方④采取合理合法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營造公平的環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3.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下列做法不屬于正義行為的有A.拾金不昧,物歸原主 B.依法舉報違法行為C.以大欺小,恃強凌弱 D.見義勇為,見義巧為24.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求“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這是因為①公平正義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②公平正義能解決一切社會糾紛③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④只有司法機關才能捍衛公平正義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共52分)25. (9分) 【明理踐行】以下是楠楠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請你幫他答疑解惑。情境一:楠楠的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200元罰款。 (1)從違反義務須擔責的角度,說說楠楠爸爸的事件給了我們怎樣的警示 (3分)情境二:楠楠所在的社區有很多居民把私家車停在社區健身場地上,引發健身居民與車主的矛盾。某天下午居委會組織居民代表共同討論解決方案,楠楠的爸爸作為居民代表積極參與討論。 (2)我國實施居民自治有何意義 (3分)情境三:公交車上,楠楠看到一名男子正偷竊老人的錢包。雖然很害怕,但他還是立刻大聲喝止:“請把錢包還回去!”全車人的目光聚焦過來,小偷慌忙丟下錢包溜走。 (3)面對非正義行為時,個人該如何守護正義 (3分)26. (12分) 【崇尚法治精神】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356.3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100.7 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217.5 萬件。立案87.7 萬件,其中立案省部級及以上干部73人、廳局級干部4348人、縣處級干部3.5萬人、鄉科級干部12.1萬人;立案現任或原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10.4萬人。處分88.9萬人,其中黨紀處分68萬人、政務處分27萬人;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73人,廳局級干部3838人,縣處級干部3.1萬人,鄉科級干部11.2萬人,一般干部 12.8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61.3萬人。(1)小迪看到這則新聞后說道: “上至省部級干部,下至一般干部,他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請用法眼看平等的相關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解讀。 (6分)網絡暴力,這一隱匿于網線背后的“新型暴力”,正以互聯網為肆虐的溫床,借由造謠生事、誹謗侮辱、肆意曝光他人隱私等惡劣行徑,將傷人的“暗箭”射向無辜之人。從海口“拖貓事件”到百度“開盒”風波,網絡暴力的陰霾正不斷擴散。面對網絡暴力的頻發,全社會必須深刻反思,尋求有效治理之道,讓網絡空間回歸理性與文明。(2)小慶對此卻不以為意地說: “上網是我的自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請運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該觀點進行評析。 (6分)27.28. (25分) 【堅持憲法至上 理解權利義務】八年級(2)班圍繞“堅持憲法至上 理解權利義務”的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探究一 堅持黨的領導】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見證一個政黨從弱小走向強大,從九死一生走向蓬勃興盛。許多人到訪這片熱土,探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密碼,答案就如這黃土地一般樸實———曾經《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感慨:中國共產黨總能從大多數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今日,習近平總書記再到陜北,在延安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面對老鄉們深情寄語: “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反映出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將無我”的崇高境界,這是“不負人民”的使命擔當。(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于中國共產黨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理解。 (7分)【探究二 憲法地位】網友 觀點“一飛沖天”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 因此,應當把校園欺凌問題寫入憲法。“國泰民安” 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保憲法是一切法律的總和。(2)運用憲法的相關知識,對上述網友的觀點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6分)【探究三 增強憲法意識】近年來,多地打造憲法主題公園,以法治雕塑、憲法宣誓墻、法條碑林等形式,將憲法精神融入園林景觀。公園設置“憲法歷程長廊”展示修憲脈絡, “權利義務互動區”用情景裝置解讀公民基本權利,還有“法治故事角”講述憲法案例。這些沉浸式普法空間,讓市民在漫步中感受憲法溫度,成為弘揚憲法精神的新載體。(3)弘揚憲法精神,踐行憲法原則,我們青少年應該付諸哪些行動 (6分)【探究四 依法行使權利】“咚咚咚……”樓上又傳來了沉悶的健身聲,王阿姨放下被震得微微發顫的茶杯,眉頭緊鎖。這已經是本周第三次了,樓上的小李每晚七點準時開始跳繩健身,持續近一小時,吵得王阿姨無法安靜休息。她曾上門委婉提醒,小李卻理直氣壯地說: “我在自己家鍛煉是我的權利,又沒違法!”多次溝通無果后,王阿姨一氣之下,每天清晨五點就用拖把使勁敲打天花板,故意制造噪音報復。(4)假如你是物業管理人員,請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角度,分別對兩位住戶進行勸解。(6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涂。每小題2分,共48分)1-5 ABDAC 6-10 DABCB 11-15 ADCDB 16-20 CADCB 21-24 ABCA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共52分)25.(1)①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②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我們要自覺遵守法律,依法履行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每點1分,共3分)(2)①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②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③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每點1分,共3分)(3)①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②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③要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維護正義。(每點1分,共3分)26.(1)①小迪的觀點是正確的,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③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每點2分,共6分)(2)①小慶的觀點是錯誤的,他沒有正確認識自由與法治的關系;②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③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④我們在行使上網自由時,要遵守法律,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每點2分,共6分,任答3點即可)27.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監督權,讓公民能夠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②有利于規范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防止權力濫用,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當公民權利受到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時,能夠通過合法途徑獲得賠償;④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任答3點即可)28.(1)①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負人民”體現了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人民幸福;⑤“我將無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每點1分,共7分,任答7點即可)(2)①“一飛沖天”的觀點錯誤。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校園欺凌問題是具體問題,屬于普通法律規定的內容,不應寫入憲法;②“國泰民安”的觀點錯誤。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但憲法不是一切法律的總和。(每點3分,共6分)(3)①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②認同憲法,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③踐行憲法,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如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維護憲法權威,勇于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等。(每點2分,共6分)(4)①對小李: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你在自己家鍛煉是你的權利,但跳繩產生的噪音影響了王阿姨的休息,侵犯了她的合法權益,你應該調整鍛煉時間或采取隔音措施,避免影響他人;②對王阿姨:公民行使權利要采用合法方式,不能以非法手段報復。小李的行為影響了你,你可以通過協商、找物業調解或向有關部門反映等合法途徑解決,而不是故意制造噪音報復,這樣也會侵犯小李的合法權益。(每點3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