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單元構建春秋爭霸戰國兼并秦朝統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期開始春秋秦戰國單元構建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秦朝建立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秦滅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9年王莽篡漢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導入這是一封來自秦朝的家書,“黑夫木牘”,睡虎地秦墓出土,兩件計527字,中國迄今最早的家書實物。主人公是名為“黑夫”與“驚”的兩兄弟。公元前225年,在秦滅六國過程中,秦國大將王翦與楚國戰于淮陽,黑夫與驚也在隨行軍士之列。行軍途中,他們給留守家中的大哥“衷”寄去了一封信。一封跨越兩千多年的家書!秦是如何統一中國的?又采取了哪些鞏固統一的措施?秦統一中國一、秦之統一《春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秦朝形勢圖》一、秦之統一材料一 “一同天下”的出處為《墨子·尚同上》“仁者無敵于天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耙恍亩ǘ跆煜隆背鲎浴睹献印す珜O丑上》。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史記·李斯列傳》材料三 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初有隸書,以趣簡約,而古文由此絕矣。——(五代十國)徐鍇《說文系傳》—— 《史記·李斯列傳》(1)大勢所趨:統一是歷史發展的潮流。(2)民心歸一: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人民希望結束戰亂。(3)秦國實力: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統一六國的條件。(4)雄才大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積極策劃統一大計。1.解讀下列史料,分析秦滅六國所具備的條件?秦滅六國時間:秦滅六國順序:策略:秦的建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韓、趙、魏、楚、燕、齊遠交近攻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統一大業,秦朝建立,以咸陽為都城。一、秦之統一2.通過教材53頁《秦滅六國形勢圖》,簡述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的過程。長城隴西東海南海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一、秦之統一3.解讀《秦朝形勢圖》,認識秦的疆域,從而理解秦統一中國的意義。二、鞏固山河《秦政治建制示意圖》二、鞏固山河——政治1.通過《秦政治建制示意圖》,理解大一統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如何實現政治統一的?中央:1.皇帝制度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總攬全國的政治、軍事、財政等一切大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嬴政宣布自己為天下第一個皇帝,史稱“秦始皇”。中央:2.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為“三公”,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三公之下,設置分別掌管財政、宮廷等事務的一些官員,稱為“九卿”。《秦政治建制示意圖》二、鞏固山河——政治1.通過《秦政治建制示意圖》,理解大一統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如何實現政治統一的?地方:郡縣制秦朝全面廢除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郡縣制,由中央直接管轄。全國分為36郡,后增至40多郡;在郡下設縣??ず涂h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并把政治、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二、鞏固山河——政治2.閱讀史料結合教材,認識皇帝制度的特點。材料一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二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三 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所用的玉印稱“璽”。——《史記·秦始皇本紀》特點:①皇權至上②皇位世襲③皇帝獨尊二、鞏固山河——政治材料一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chǒu),諸侯更相誅伐,……皆為郡縣?!?br/>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⑽咀h是?!?br/>——《秦始皇本紀》分封制 郡縣制劃分原則官員任免方式與中央關系血緣關系地域世襲中央任免相對獨立直屬中央管理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3.閱讀史料對比郡縣制和分封制,理解秦實行郡縣制的原因及影響。趙韓楚燕齊魏①統一貨幣為圓形方孔半兩錢②統一度量衡作用: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從秦朝開始,圓形方孔這一貨幣形制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促進各地經濟交流。二、鞏固山河——經濟4.閱讀史料結合所學,提取秦經濟上鞏固統一的措施,分析多重意義。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初有隸書,以趣簡約,而古文由此絕矣。——(五代十國)徐鍇《說文系傳》文化上:統一文字為小篆作用:統一文字,制定規整的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二、鞏固山河——文化5.閱讀史料解讀材料,歸納秦思想文化上鞏固統一的措施,并分析其意義。二、鞏固山河——軍事軍事上:①北擊匈奴,修長城。派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②南征百越。征服越族地區,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設桂林、南海、象等數郡)。意義:通過戰爭解決南北民族問題,開拓疆域,穩定邊疆,實現統一,為民族融合奠定基礎;修筑長城開鑿靈渠便利經濟互通、文化互鑒為民族融合創造條件。6.閱讀史料從暴力沖突、和平交往視角,分析秦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鑿靈渠修筑長城的歷史意義。二、鞏固山河——交通交通:①車同軌,修直道和馳道。形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交通網,使秦朝的陸路交通四通八達。交通: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便利了南北的水運交通。7.閱讀教材,結合下圖,歸納秦在交通上的措施,分析其意義。四川宜賓境內的五尺道二、鞏固山河陜西西安臨潼東邊的驪山北麓,有一座巨大的陵冢,這就是秦始皇陵。據史書記載,驪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宮殿,藏有無數奇珍異寶。1974年,在陵墓東側1500米處發現了巨大的陪葬坑,里面有眾多的兵馬俑。三座大型兵馬俑葬坑里,埋葬著8000余件陶制武士俑,還有上萬件兵器及100余輛木制戰車。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是20世紀我國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知識拓展: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1987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課后小結秦統一中國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3分封制破棄,郡縣制成立,平民、貴族兩階級對立之消融。1為中國版圖之確立秦并六國,分建四十二郡,形成此下兩期那年中國疆域之大輪廓。為中國民族之摶成2春秋時代華、夷之局逐漸消融,形成“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之社會。4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統一文字和思想,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秦的統一,不僅從疆域上奠定了中國發展的基礎,更從文化、民族心理上鑄就了不可撼動的牢固根基。祖國的統一,民族團結自此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1.秦始皇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發展,加強對全國的統治,推行的經濟措施是( )A.鹽鐵專賣 B.設市舶司 C.統一貨幣 D.推行墾荒2.“中國各地的方言千差萬別.雖然語言不通.但秦以后使用同樣的文字,使書寫交流成為可能,這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及文化認同的產生,意義極共深遠?!辈牧蠑⑹龅氖恰扒爻y一文字”的( )A.歷史肯景 B.主要目的C.重要內容 D.歷史影響作業測評CD作業測評3.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中這樣描述:這位新皇帝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中國。他廢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郡縣,每一郡縣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此外,他還通過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來實行經濟集中化?!靶禄实邸笔牵?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