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力的分解(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必修第一冊滬科版(2020)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力的分解(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必修第一冊滬科版(2020)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預習銜接 力的分解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4春 昆明期末)如圖甲所示是用刀具切硬物的情景,將刀刃放在硬物上,右手握住刀柄控制右側刀面始終保持豎直,左手用力按壓刀背使刀刃緩慢豎直切入硬物,刀刃切入硬物的橫截面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刀具左側對硬物的壓力小于右側對硬物的壓力
B.刀具左側對硬物的壓力大于右側對硬物的壓力
C.刀具對硬物的作用力小于硬物對刀具的作用力
D.刀具對硬物的作用力大于硬物對刀具的作用力
2.(2024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殲﹣35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需利用阻攔系統使之迅速停下。如圖,某次著艦時,飛機鉤住阻攔索中間位置,兩段繩索夾角為120°時阻攔索中張力為F,此刻飛機受阻攔索作用力的大小為(  )
A.F B. C. D.2F
3.(2024 貴州模擬)如圖所示,沿光滑水平面運動的小滑塊,當沖上光滑的斜面后,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彈力、上沖力
B.重力、彈力
C.重力、彈力、下滑力
D.重力、彈力、上沖力、下滑力
4.(2024 河西區期末)下列關于在粗糙斜面上自由下滑物體的受力分析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5.(2024 天河區期末)木楔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其頂角為θ,現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木楔兩側產生推力FN,則下列正確的是(  )
A.θ一定時,FN的大小與F無關
B.θ一定時,F越小,FN越大
C.F一定時,θ越大,FN越大
D.F一定時,θ越小,FN越大
二.多選題(共5小題)
(多選)6.(2024 信陽期末)某工匠將木楔敲進磚縫間,假設所用的木楔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頂角為θ,現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木楔兩側產生推力N,則(  )
A.若F一定,θ大時N大 B.若F一定,θ小時N大
C.若θ一定,F大時N大 D.若θ一定,F小時N大
(多選)7.(2024 重慶開學)已知力F的一個分力F1與F成45°角,大小未知;另一個分力F2的大小為F,方向未知。則F1的大小可能是(  )
A.F B.F C.F D.F
(多選)8.(2024 蘇仙區期末)如圖,將一個力F分解為F1、F2兩個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B.F1和F2兩個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
C.物體受到F1、F2和F三個力的作用
D.F是F1和F2的合力
(多選)9.(2024 西安校級期末)一個已知力F=10N,把F分解為F1和F2兩個分力,已知分力F1與F夾角為30°,則F2的大小(  )
A.一定小于10N B.可能等于10N
C.可能大于10N D.最小等于5N
(多選)10.(2024 瀘縣校級期中)物體A和B靜止處于固定的斜面上,則(  )
A.A,B間無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mA+mB)gsinθ
C.取走A物體后,B物體將下滑
D.B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mA+mB)gcosθ
三.解答題(共5小題)
11.(2024 郫都區校級學業考試)如圖所示,質量為30kg的小孩坐在質量為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大小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對地面的壓力大小;
(2)雪橇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
12.(2024 信陽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A放在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小球B用一根細線與A相連接,用另一根細線與天花板上的C點相連,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小球,AB段細線剛好伸直,此時BC段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AB段細線與BC段細線垂直,物塊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細線重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F的大小;
(2)改變拉力F的方向,使AB段細線剛好伸直時的最小拉力;
(3)保持拉力F方向不變,逐漸增大拉力F,當物塊A剛好要滑動時,拉力F為多大。
13.(2024 孟津縣校級期末)小明同學在質量為0.5kg的杯子里(杯的把手可視為光滑)加0.5kg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根勁度系數為50N/m的橡皮筋繞過把手,兩手同時沿同一水平面拉橡皮筋的兩端,直到把杯子拉動并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得此時兩橡皮筋成60°角,伸長量為4cm,且未超過彈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問:
(1)橡皮筋對杯子的作用力為多大;
(2)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少?
14.(2022 廣東學業考試)按下列兩種情況把一個豎直向下的180N的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1)一個分力水平向右,并等于240N,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個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個分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斜向下(如圖所示),求兩個分力的大小。
15.(2024 海門市期末)如圖,一質量m=10kg的箱子先從傾角θ=37°的斜面上勻速滑下來,到地面后即由一女旅客用與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上的力拉著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箱子與斜面及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箱子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
(2)女旅客拉箱子的力的大小以及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
新課預習銜接 力的分解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4春 昆明期末)如圖甲所示是用刀具切硬物的情景,將刀刃放在硬物上,右手握住刀柄控制右側刀面始終保持豎直,左手用力按壓刀背使刀刃緩慢豎直切入硬物,刀刃切入硬物的橫截面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刀具左側對硬物的壓力小于右側對硬物的壓力
B.刀具左側對硬物的壓力大于右側對硬物的壓力
C.刀具對硬物的作用力小于硬物對刀具的作用力
D.刀具對硬物的作用力大于硬物對刀具的作用力
【考點】按力的效果進行分解;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與應用.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分析綜合能力.
【答案】B
【分析】AB.對刀具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根據作用效果進行分解,結合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判斷各力的大小;
CD.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對刀具的切割的狀態作圖
AB.根據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將力F分解成垂直于左斜面向左下方的F1和向右的水平分力F2,由直角三角形的知識可知,F1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F2是直角邊,故F1大于F2,故A錯誤,B正確;
CD.刀具對硬物的作用力和硬物對刀具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這一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錯誤。
故選:B。
【點評】考查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及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會根據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2.(2024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殲﹣35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需利用阻攔系統使之迅速停下。如圖,某次著艦時,飛機鉤住阻攔索中間位置,兩段繩索夾角為120°時阻攔索中張力為F,此刻飛機受阻攔索作用力的大小為(  )
A.F B. C. D.2F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
【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A
【分析】已知兩個分力的大小與方向,由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的大小與方向。
【解答】解:阻攔索兩側的拉力是大小相等的,由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可知合力的方向沿攔阻索夾角的角平分線上,如圖:
結合數學知識知,殲﹣35所受阻攔索的力為f=F合=2Fcos60°=F,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該題考查力的合成,知道兩個分力大小相等時,合力的方向沿它們夾角的角平分線時是解答的關鍵。
3.(2024 貴州模擬)如圖所示,沿光滑水平面運動的小滑塊,當沖上光滑的斜面后,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彈力、上沖力
B.重力、彈力
C.重力、彈力、下滑力
D.重力、彈力、上沖力、下滑力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
【專題】受力分析方法專題.
【答案】B
【分析】根據各種力產生的條件和順序進行受力分析.
【解答】解:小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沒有上沖力,因為該力沒有施力物體,也沒有下滑力,下滑力是重力的一個分力。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對常見的幾種力的產生條件進行判斷分析.我們進行受力分析的順序是先分析重力,再是彈力,其次是摩擦力,最后是外力.
4.(2024 河西區期末)下列關于在粗糙斜面上自由下滑物體的受力分析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
【專題】受力分析方法專題.
【答案】D
【分析】沿斜面下滑的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重力豎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據物體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確定正確選項.
【解答】解:AB、物體沒有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故AB錯誤;
C、物體還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錯誤;
D、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重力豎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關鍵正確地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后確定力的方向.
5.(2024 天河區期末)木楔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其頂角為θ,現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木楔兩側產生推力FN,則下列正確的是(  )
A.θ一定時,FN的大小與F無關
B.θ一定時,F越小,FN越大
C.F一定時,θ越大,FN越大
D.F一定時,θ越小,FN越大
【考點】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
【專題】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D
【分析】由于木楔處在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將力F沿與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進行分解,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圖示。并且可據此求出木楔兩側產生的推力,再進行分析。
【解答】解:選木楔為研究對象,木楔受到的力有:豎直向下的F和兩側給它的與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彈力,由于木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兩側給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彈力與F沿兩側分解的力是大小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圖,則有:F=2FNcos(90°)=2FNsin,故;
AB、若θ一定,F增大則FN增大,F減小則FN減小,故AB錯誤;
CD、若F一定,θ增大時FN減小,θ減小時FN增大,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運用分解法研究力平衡問題。對力進行分解時,一定要搞清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從而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再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進行分解分析。
二.多選題(共5小題)
(多選)6.(2024 信陽期末)某工匠將木楔敲進磚縫間,假設所用的木楔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頂角為θ,現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木楔兩側產生推力N,則(  )
A.若F一定,θ大時N大 B.若F一定,θ小時N大
C.若θ一定,F大時N大 D.若θ一定,F小時N大
【考點】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共點力的平衡問題及求解.
【專題】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理解能力.
【答案】BC
【分析】由于木楔處在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將力F沿與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進行分解,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圖示。并且可據此求出木楔兩側產生的推力,再進行分析。
【解答】解:選木楔為研究對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左的F和兩側給它的與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彈力,由于木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兩側給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彈力與F沿兩側分解的力是大小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圖:
則有:F=F1cos(90°)+F2cos(90°)=2F1sin,
由于N=F1;故N;
AB、若F一定,θ增大時N減小,θ減小時N增大,故A錯誤,B正確;
CD、若θ一定,F增大則N增大,F減小則N減小,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本題運用分解法研究力平衡問題。對力進行分解時,一定要搞清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從而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再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進行分解分析。
(多選)7.(2024 重慶開學)已知力F的一個分力F1與F成45°角,大小未知;另一個分力F2的大小為F,方向未知。則F1的大小可能是(  )
A.F B.F C.F D.F
【考點】正交分解法.
【專題】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AD
【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F1的大小。
【解答】解:由于F1與F成45°夾角,若F2也與F成45°夾角,則合力與兩個分力構成矢量三角形,
則此時根據幾何關系可得F2′要滿足的關系為:
但是由題意可知,F2的大小為,大于,因此有兩種分解結果;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如下圖:
又因一個分力F1跟F成45°角,且F2的大小為,
通過余弦定理得:
解得:F1或,故BC錯誤,AD正確。
故選:A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合力一定,分力的方向已知,因為F2于該分力的最小值,所以有兩解。
(多選)8.(2024 蘇仙區期末)如圖,將一個力F分解為F1、F2兩個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B.F1和F2兩個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
C.物體受到F1、F2和F三個力的作用
D.F是F1和F2的合力
【考點】正交分解法.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
【答案】ABD
【分析】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知道合力與分力的大小關系.
【解答】解:A、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故A正確;
B、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與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確;
C、分力不是物體所受到的力,F1、F2是兩個分力。故C錯誤;
D、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分力F1 和F2,則F是F1和F2的合力。故D正確。
故選:AB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分力和合力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及知道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多選)9.(2024 西安校級期末)一個已知力F=10N,把F分解為F1和F2兩個分力,已知分力F1與F夾角為30°,則F2的大小(  )
A.一定小于10N B.可能等于10N
C.可能大于10N D.最小等于5N
【考點】正交分解法.
【答案】BCD
【分析】已知合力和一個分力的方向,分解不具有唯一性,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解即可。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
當如圖所示時,F2的大小最小,即最小值為F2min=Fsin30°=10×0.5=5N;
則F2的大小大于或等于5N即可,故BCD正確,A錯誤;
故選:BCD。
【點評】本題關鍵是確定合力與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析,最后根據幾何關系求解,簡單題。
(多選)10.(2024 瀘縣校級期中)物體A和B靜止處于固定的斜面上,則(  )
A.A,B間無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mA+mB)gsinθ
C.取走A物體后,B物體將下滑
D.B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mA+mB)gcosθ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BD
【分析】A與B靜止,合力為零。分別對A、B以及它們組成的整體進行受力分析,結合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即可求出。
【解答】解:A、物塊A處于平衡狀態,則A受到的合力大小為零;A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由于二者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A必定受到B對A的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錯誤;
BD、對AB組成的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A、B整體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與摩擦力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共點力平衡可知B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FN=(mA+mB)gcosθ,沿斜面方向斜面對B的摩擦力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相等,即:f=(mA+mB)gsinθ,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B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mA+mB)gcosθ,故BD正確;
C、開始時A與B能靜止,則B與斜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一定大于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μ(mA+mB)gcosθ≥(mA+mB)gsinθ,當取走A后,B受到的支持力為mBgcosθ,此時μmBgcosθ≥mBgsinθ,所以B仍然能靜止,故C錯誤。
故選:BD。
【點評】本題是多體問題,在選取研究對象時,要靈活運用整體法和隔離法。對于多物體問題,如果不求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我們優先采用整體法,這樣涉及的研究對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簡便;很多情況下,通常采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相結合的方法。
三.解答題(共5小題)
11.(2024 郫都區校級學業考試)如圖所示,質量為30kg的小孩坐在質量為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大小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對地面的壓力大小;
(2)雪橇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專題】計算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以小孩和雪橇整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作出力圖,由平衡條件求解水平地面對雪橇的支持力,由牛頓第三定律求得雪橇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
(2)由摩擦力公式f=μN求解雪橇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μ。
【解答】解:(1)以小孩和雪橇整體為研究對象,總重力:G=(30+10)×10N=400N,整體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由于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有:N+Fsin37°=G,
解得:N=G﹣Fsin37°=400N﹣100N×0.6=340N,
由牛頓第三定律求得雪橇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N′=N=340N,方向豎直向下。
(2)雪橇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cos37°=100×0.8N=80N,
由f=μN得:。
答:(1)雪橇對地面的壓力大小是340N;
(2)雪橇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的大小是0.24。
【點評】本題是共點力平衡類型,在確定研究對象的基礎上,分析受力情況是解題的關鍵。
12.(2024 信陽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A放在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小球B用一根細線與A相連接,用另一根細線與天花板上的C點相連,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小球,AB段細線剛好伸直,此時BC段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AB段細線與BC段細線垂直,物塊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細線重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F的大小;
(2)改變拉力F的方向,使AB段細線剛好伸直時的最小拉力;
(3)保持拉力F方向不變,逐漸增大拉力F,當物塊A剛好要滑動時,拉力F為多大。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
【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理解能力.
【答案】(1)拉力F的大小是0.75mg;
(2)改變拉力F的方向,使AB段細線剛好伸直時的最小拉力為0.6mg;
(3)保持拉力F方向不變,逐漸增大拉力F,當物塊A剛好要滑動時,拉力F為。
【分析】分別對A和B受力分析,綜合運用力的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建立方程求解。
【解答】解:(1)AB段細線剛好伸直時,對小球B受力分析,根據力的平衡,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得
,解得0.75mg;
(2)由幾何知識可知,力的三角形中,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小,當F與BC線段垂直時,拉力最小
F最小=mgsin37°=0.6mg;
(3)設繩子對A的拉力為T,對物塊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物塊A剛要滑動時有
水平方向Tcos37°=Ff
豎直方向Tsin37°+FN=Mg
Ff=μFN
聯立以上三式可得
對小球B受力分析,在AB方向合力為零,可得
Fcos37°=mgsin37°+T
整理代入數據解得
答:(1)拉力F的大小是0.75mg;
(2)改變拉力F的方向,使AB段細線剛好伸直時的最小拉力為0.6mg;
(3)保持拉力F方向不變,逐漸增大拉力F,當物塊A剛好要滑動時,拉力F為。
【點評】注意臨界條件,AB段細線剛好伸直就是伸直沒有彈力,當物塊A剛好要滑動時就是出現最大靜摩擦力。
13.(2024 孟津縣校級期末)小明同學在質量為0.5kg的杯子里(杯的把手可視為光滑)加0.5kg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根勁度系數為50N/m的橡皮筋繞過把手,兩手同時沿同一水平面拉橡皮筋的兩端,直到把杯子拉動并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得此時兩橡皮筋成60°角,伸長量為4cm,且未超過彈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問:
(1)橡皮筋對杯子的作用力為多大;
(2)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少?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胡克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計算題;合成分解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答案】(1)橡皮筋對杯子的作用力為2N;
(2)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5。
【分析】運用胡克定律求解彈力,互成角度共點力合成求合力,滑動摩擦力運算。
【解答】解:(1)由胡克定律得橡皮筋的拉力T=kΔx=50N/m×0.04m=2N。
如圖所示,橡皮筋對杯子的作用力F=2Tcos30°=2×2N2N。
(2)被子水平方向受力分析有F=f=μ(m0+m)g,解得:μ0.35。
答:(1)橡皮筋對杯子的作用力為2N;
(2)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5。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力的合成和滑動滑動摩擦力的計算。解答應注意杯的把手可視為光滑橡皮筋兩端的力大小相等,可以用合成法做菱形求合力,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求合力。
14.(2022 廣東學業考試)按下列兩種情況把一個豎直向下的180N的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1)一個分力水平向右,并等于240N,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個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個分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斜向下(如圖所示),求兩個分力的大小。
【考點】正交分解法.
【專題】計算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都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做出圖形即可求得分力的大小。
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具有唯一性,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解即可。
【解答】解:(1)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已知一個分力沿水平方向,做出平行四邊形如圖所示,
由圖形可知另一個分力F2的大小為:
F2N=300N。
方向tanα
解得:α=37°
因此另一個分力與合力的夾角為53°;
(2)一個豎直向下的180N的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一個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個分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斜向下,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如圖所示:
根據三角知識,則有:F1N=60N,F2=120N
答:(1)另一個分力的大小300N和方向與合力的夾角為53°;
(2)兩個分力的大小分別為60N與120N。
【點評】本題關鍵是確定合力與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析,最后根據幾何關系求解,簡單題。
15.(2024 海門市期末)如圖,一質量m=10kg的箱子先從傾角θ=37°的斜面上勻速滑下來,到地面后即由一女旅客用與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上的力拉著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箱子與斜面及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箱子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
(2)女旅客拉箱子的力的大小以及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平衡條件求解動摩擦因數及拉力,結合牛頓第三定律求解摩擦力。
【解答】解:(1)設箱子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箱子在斜面上勻速運動時,根據平衡條件有
mgsinθ=μmgcosθ
解得:μ=0.75
(2)女旅客拉箱子做勻速運動時,根據平衡條件有
Fcosθ=μ(mg﹣Fsinθ)
解得:F=60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f′=f=Fcosθ=60×0.8N=48N
答:(1)箱子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0.75;
(2)女旅客拉箱子的力的大小為60N,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48N。
【點評】本題考查共點力平衡,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并不忘記牛頓第三定律這一易錯點。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饶平县| 苗栗市| 怀化市| 庆元县| 堆龙德庆县| 宁城县| 兴国县| 土默特右旗| 寿宁县| 伊金霍洛旗| 泗洪县| 赣榆县| 洱源县| 苏州市| 化州市| 富锦市| 泸溪县| 苗栗县| 清水河县| 长沙市| 台北县| 中宁县| 饶河县| 浑源县| 稷山县| 襄城县| 湖州市| 灵石县| 拉萨市| 南漳县| 黑河市| 射阳县| 兴安县| 安国市| 崇明县| 新昌县| 沙河市| 吕梁市| 长寿区|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