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熔化和凝固 課后鞏固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熔化的是()A. 太陽將積雪曬化 B. 點燃的蠟燭不停地流著燭油C. 鋼塊投入煉鋼爐后變成鋼水 D. 白糖投入水中,過一會兒就看不見了2.下列物質中都具有確定熔點的一組是()A. 松香、蜂蠟 B. 明礬、玻璃 C. 海波、石膏 D. 冰、橡膠3.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B. 玻璃、海波、冰都屬于晶體C. 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上升 D. 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4.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像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A. B. C. D.5.關于熔點和凝固點,說法正確的是()A. 一切固體都有熔點 B. 冰在其溫度到達熔點時一定熔化C. 水一定要在其溫度到達凝固點時才會凝固 D. 冰的熔點和水的凝固點不同6.如圖所示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在t=2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B. 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 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 D. 該物質熔化過程共持續了6min7.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里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A. 熔化一部分 B. 一點兒都沒有熔化C. 全部熔化 D. 下邊的熔化,上邊的沒有熔化8.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可斷定()A. 該物質是非晶體 B. 第15min該物質全部是液態C. 試管內的冰會逐漸減少 D. 試管內的冰會逐漸增加9.如表所示為幾種晶體的熔點,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物質 熔點/℃ 物質 熔點/℃固態氮 -210 固態酒精 -117固態水銀 -39 金 1064鋼 1300 鎢 3410A. 在-226℃時,氮是固態 B. 燈泡的燈絲用鎢制成,不容易熔化C. 純金掉入鋼水中不會熔化 D. 酒精溫度計在-60℃時可以使用10.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A. 10℃ B. 30℃ C. 50℃ D. 60℃二、填空題11.根據固體熔化時的不同特點,可將固體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類。晶體具有________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________。非晶體________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________。無論晶體還是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12.物質從________變成________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物質從________變成________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向外界________熱量。13.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________,冰的熔點為________。不同晶體的熔點________。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________相同。14.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中心的圓盤中,白糖立刻就變成糖水,不斷旋轉的圓盤又將糖水從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溫度低,就可以看到一絲絲的糖,用小棍將它繞好,就做成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下圖)。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均填物態變化名稱)15.在加熱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三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_。(2)這三種物質中________和________可能是同種物質。若它們是同種物質,則________的質量大。16.火山爆發時,熾熱的熔巖噴出地表,像煉鋼爐流出的鋼水一樣流淌。巖漿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在流淌過程中,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鉀長石→白云母→石英。從巖漿到礦石的形成過程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火山口周圍由內向外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是________的(選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17.如圖所示是某物質的熔化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熔化過程中,物質的溫度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18.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如圖甲所示)。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1)由圖像可知,海波的熔點是________℃。(2)在5~8 min之間,海波要從熱水中________熱量,其溫度保持不變,此時海波處于________(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3)第10 min后,試管內仍有少量海波不能熔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2.0分)19.如圖,在“探究冰和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玻璃泡要________在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試管壁。(2)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________℃。(3)圖乙和圖丙,是小明繪制的冰和蠟的熔化圖像,則圖________是蠟的熔化圖像,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中小林同學發現冰熔化時間短,不便于觀察熔化時的現象,在不改變原來實驗裝置的情況下,請你告訴她一種延長冰熔化時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細心的小麗發現:在圖像乙中,物質第1分鐘和第5分鐘升高的溫度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探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規律時,某科學實驗小組選擇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1)實驗中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從而間接為海波加熱,這樣做能確保海波________________。(2)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海波的溫度是________。(3)下表為實驗過程中所記錄的數據,分析可知: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海波的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松香的溫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海波的熔化過程持續了________min,在此過程中,溫度是否繼續上升?________,是否需要繼續加熱?________,說明海波熔化的特點是持續________,溫度________。試管中海波在第5min時處于________態。21.小嘉給某固體物質持續加熱,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溫度/℃ -6 -4 -2 0 0 0 1 2 3(1)以時間為橫坐標,溫度為縱坐標,在圖中畫出該物質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2)分析圖表可知,從第2 min至第4 min該物質的溫度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22.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在制作一個醫用冷藏盒時,不知道給藥品降溫用純水結成的冰好,還是鹽水結成的冰好。他們動手測量了鹽水的凝固點。(1)在選擇器材時,銘銘提出不要使用量程為-2~102℃的溫度計,要使用量程為-20~102℃的溫度計,這樣考慮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銘銘和紅紅分別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凝固圖像,如圖所示,則銘銘所測鹽水的凝固點是________℃。(3)他們同時發現所測得鹽水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現燒杯中裝水都是200 mL,銘銘加了2藥匙的鹽,而紅紅加了3藥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著多次實驗得出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據記錄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鹽水濃度/% 0 1.5 7.0 13.6 20.0 23.1 23.7 24.9凝固點/℃ 0 -0.9 -4.4 -9.8 -16.6 -21.2 -17.4 -9.5(4)結合表中數據分析,為了更加準確地找到鹽水最低的凝固點對應的濃度,你該如何繼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計算題23.熔模精密鑄造是一種常用的鑄造工藝,如圖所示。其做法為:先用蠟做鑄件的模型(蠟模),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熱烘烤后,蠟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鑄件材料的熔液,冷卻后便鑄成器物。現對某準備用于鑄造的固態材料持續加熱使其變成液態,溫度達400℃后將數據記入表格中: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金屬溫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1)分析表格,該材料屬于晶體還是非晶體?________。(2)該材料的凝固點是________℃。(3)為制造某工件,用密度為0.9 g/cm3的蠟制成蠟模,蠟模的質量為3.6 kg。請計算:①該蠟模體積為多少立方厘米?②若用密度為2.7×103 kg/m3的金屬澆鑄工件,該工件的質量為多少?第6頁,共6頁答案1. D 2. C 3. A 4. A 5. C 6. C 7. B8. D 9. C 10. B11. 晶體 非晶體 一定 保持不變 沒有一定 持續上升 吸收12. 固態 液態 吸收 液態 固態 放出13. 熔點 0℃ 不同 熔點14. 熔化凝固15. (1)甲、乙、丙( 2)甲乙乙16. 凝固由高到低17. 晶體不變18. (1)48 (2)吸收固液共存狀態( 3)海波與水的溫度相同,海波不能繼續吸熱19. (1)全部浸沒 (2)44 (3)丙 蠟是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4)增加冰的質量或者將酒精燈的火焰調小 (5)冰的比熱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熱量升溫較快20. (1)受熱均勻( 2)46℃( 3)5 否是吸熱不變固液共存21. (1)如圖所示。(2)先升高后保持不變22. (1)鹽水的凝固點可能低于-2℃( 2)-4 (3)鹽水的凝固點可能與鹽水濃度有關先降低后升高( 4)分別配制濃度在20%~23.6%之間且相差0.6%的6燒杯鹽水,測出它們的凝固點,并進行分析對比(合理即可)23. (1)晶體( 2)660(3)①該蠟模體積。 ②m金=ρ金V=2.7×103 kg/m3×4×10-3 m3=10.8 kg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熔化和凝固 課后鞏固練習.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