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抽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 100分;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請勿折疊答題卡,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3分,15個小題共45分)1.學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的知識之后,小劉對以下漫畫作了一番梳理和分類,其中分類正確的一組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2.某校心理健康社團組織學生聽青春期生理心理講座和觀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視作品。同學們以“青春期的煩惱”為議題展開交流、討論。開展這些活動①有助于學生了解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②能夠杜絕性騷擾和性侵害這類事件再次發生③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④利于學生解決青春期遇到的各種煩惱和問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為了幫助同學們學會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初一某班舉行情緒漂流瓶活動,讓同學們在漂流瓶里寫下自己的情緒困惑,其他同學幫助提供情緒調節方法。下列情緒漂流瓶中,建議和調節方法推導合理的是A.數學太難,看到成績打算放棄——試試積極自我暗示,把數學當作游戲闖關———轉移注意B.學業任務重,寫作業經常煩躁——用ai 找尋答案,無需思考提高作業效率——認知調節C.和媽媽經常吵架,總覺得媽媽不理解我——吵架時回想媽媽的付出和關愛——合理宣泄D.每逢考試十分緊張,坐在考場大腦空白——可以用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放松訓練4.小李發現車棚里自行車倒成一片,他意識到這樣會給他人帶來不便。于是,他將自行車逐一扶正,在此過程中他內心漸漸充滿了成就感。小李的故事啟示我們要①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 ②在長期積累中提升內在修養③關注人際交往,傳遞正能量 ④用心體悟生活,從小事做起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一樣重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須①尊重他人隱私和人格 ②不取笑、歧視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③接納他人不同的個性和處事風格 ④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民法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下列案例中適用民法典進行判決的是①小王未經小黃同意,擅自使用小黃分享在社交平臺上的肖像用于商品宣傳②被告人梁某參加間諜組織,造成國家重大損失,構成間諜罪③祝某未經他人同意在網上發布含有他人姓名、電話號碼等隱私信息的短視頻④張某抄襲他人文章在文學網站上發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7.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下列屬于我國歷史上重諾守信的典故有①懸梁刺股 ②曾子殺豬 ③孟母三遷 ④南門立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45歲的張某因遭遇交通事故,不幸離世,他的家人對遺產的繼承問題產生了分歧。按照法律規定,下列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A.張某的愛人 B.張某的女兒 C.張某的哥哥 D.張某的母親9.“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歌詞中“讓他三尺又何妨”詮釋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①謙讓 ②理解、寬容 ③推己及人 ④與人為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初一(1)班準備在假期里開展“走進法治社會”主題采訪活動,關于具體實施步驟的先后順序,符合邏輯的是①根據采訪內容,選定采訪對象和方式②采訪結束后及時整理采訪結果,邀請專家指導③制作“走進法治社會”主題短視頻并發布到某平臺④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查找資料,設計采訪內容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11.某公司花五千元購買了小軒發明的多功能文具盒專利,小軒把這五千元捐給了希望小學。未經小軒許可,該公司把小軒的照片發到網上做廣告,并且有網民私自把小軒的家庭狀況和家庭住址曬在網上。對這則材料理解正確的是①小軒的肖像權受到侵害 ②小軒行使了財產權中的使用權③該公司尊重了小軒的知識產權 ④小軒的隱私權沒有被侵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2.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某市區公安機關5月份共處置中心城區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警情22起,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員批評教育,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這啟示我們①法律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②法律只對違法的人起作用③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④要增強法律意識,遠離違法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對以下違反民法典基本原則的行為分析正確的是①張某在售賣房屋時,故意隱瞞房屋曾發生過嚴重火災的事實,仍以正常價格出售——誠信原則②某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規定只招收本地戶籍人員,外地戶籍人員一概不考慮——平等原則③李某與王某簽訂合同后,因市場價格波動,李某單方面撕毀合同拒絕履行——綠色原則④趙某在小區公共綠地私自搭建小棚,用于堆放雜物——公平原則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14.王某在市區用合法收入買了一棟臨街商業樓,裝修后自己做生意,后因生意慘淡,無奈將樓房出租,幾年后該市房價上漲,王某決意將樓房賣出。王某依次對自己的合法財產行使了A.占有權→使用權→處分權→收益權 B.使用權→收益權→占有權→處分權C.收益權→占有權→使用權→處分權 D.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15.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表示正確的是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1分)【珍惜美好青春 煥發青春活力】【異性交往】小華很欣賞班里的一名女生,她獨立能干,善解人意,有特別好的學習習慣,小華既想和她接觸交往,學習她身上的優點,但又怕大家說三道四,產生不好的影響,他不知道該怎么辦.于是,他和父母說起自己的困惑,想聽聽爸爸媽媽的想法。(1)運用所學知識,任選小華爸爸或者小華媽媽的觀點進行評析。(5分)【自我成長】七年級起,我們班的同學就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問題:有的同學過分在意自己的體態和容貌,為自己個子比別人矮而自卑,為自己長得不如別人漂亮而煩惱;有的同學遇到困難就失落、焦慮、難過,一時難以擺脫;有的同學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渴望得到異性的肯定與接受,但往往事與愿違.經過老師們的耐心疏導與同學們的努力,大家的煩惱得到及時解決,同學們不斷走向成熟,(2)結合上述材料,探尋同學們不斷走向成熟的密碼。(6分)(至少三個角度)17.(12分)【核心素養 健全人格】材料一: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品格、胸懷和修養,我們要讓其成為我們青春路上的明燈,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②自尊者則人尊之, 自貴者,則人貴之。 ———《孟子》③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出老》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1)請你將上面的詩句分為兩組,并將序號填寫在下面任務卡中。(2分)自信卡: 。 自尊卡: 。材料二:青春就像在天空飛翔的風箏,而自信就是掌控風箏的線;如果你有自信,你的風箏就會飛得比別人高.懷揣青春夢想的我們一起去追逐夢想,帶著理想,帶著自信,帶著對未來的期待,意氣風發書寫著“青春贊歌”.(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請你來說一說,自信對于我們青春成長的意義是什么 (4分)材料三:2024年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班主任組織同學們觀看了反映新長征新成就的大型電視專題片《長征之歌》,引發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小青:我們要向英勇的紅軍致敬,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小楓:這是一段我們必須銘記的歷史,吾輩當自強,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3)結合所學知識,請你以“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為主題,撰寫一份行動宣言。(6分)18.(15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材料一:一曲《鳳鳴凌霄》讓全世界記住了中國藝術體操隊,賽場上姑娘們以帶為弦、以球為琵琶,極具國風古韻的表演驚艷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拿下了中國藝術體操隊史上的首枚奧運金牌,也跳出了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材料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除哈爾濱冰雕、凡爾賽宮音樂會外,還包括“凡爾賽宮與紫禁城”展覽、巴黎奧運會“中國之家”、中國彩燈節、唐代文物和景德鎮陶瓷文化主題展等,此外,中法地方政府、民間團體、藝術機構等各界參與“雙年”活動熱情高漲,正精心籌備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遺產、旅游推廣等領域的數百項人文活動。(1)上述材料分別體現了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 (4分)材料三:七年級的李嵐在她的校園執勤日記里做了如下記錄: “同學,早上好!”清晨走進校園,自主執勤同學的聲聲問候開啟了美好的一天;同學們見到走廊或樓梯有紙屑等垃圾,順手撿起,扔進垃圾箱;中午在食堂里,排隊打飯,秩序并然;晚上延時服務,各科老師以身作則,激情滿滿地為后進生補課。校園處處閃爍著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2)結合李嵐的執勤日記,談談美麗的校園中閃爍著哪些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 (4分)材料四:暴雨突至,校門口擠滿了接孩子的家長,小明注意到一旁保安沒帶雨具,在門口躲雨。他毫不猶豫地跑過去,將手中多余的傘遞給保安,笑著說: “叔叔,給您用!”保安愣了一下,隨即接過傘,連聲道謝。小明小小的善舉,在雨中傳遞著仁愛與溫暖。(3)材料四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哪一思想理念 要求我們怎么做 (4分)(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分)19.(17分)【參與社會實踐 爭做守法公民】某校七年級開展“普法、學法、守法”的宣傳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其中,并幫助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案例分析】為增強同學們的法治意識,老師展示了一則案例:某天李女士在回家路上發現手機丟了,遂借他人手機撥打手機號碼,接通后發現,手機被學生小白拾取,李女士要求小白返還手機,但小白表示拒絕,隨后李女士報警,并將小白訴至法院,后經法院判處,要求小白按時歸還李女士手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小秦和同學們經過討論明確了以下問題:①案例中李女士的哪一權利受到侵害 (1分)②小白的行為屬于哪種類型的違法行為 (1分)(1)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上述問題。【發表評論】在課堂討論階段,老師展示了以下素材:某市一名10歲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之機,趁歹徒不備,一面向飯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雙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設法報警。幾分鐘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獲。(2)結合上述案例,請以“有勇有謀應對犯罪行為”為主題寫一段短評。(4分)【學以致用】在課堂模擬法庭環節,老師展示以下案例讓同學們對其作出判決:進入初中后,江某變得孤僻暴躁,與同學相處時常常一言不合就出手打人,老師教育后仍不以為然,因屢教不改受到了學校紀律處分.在結交一些社會“大哥”以后,江某開始經常曠課、夜不歸宿、出入營業性高消費娛樂場所、多次強行索要同學財物,后來跟隨“大哥”們一起持刀搶劫, 致兩人重傷,一人死亡。在有關江某的判決書中,有一名同學這樣寫道,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XXX法》,對本案判決如下:判處江某行政拘留一個月,罰金二萬元……(3)上述判決書中對千江某的處罰是否合理 (1分)請說明理由。(4分)【總結感悟】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實踐,不斷加強自我防范、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4)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經歷給我們帶來哪些警示 (6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抽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3分,15個小題共4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D B D A B C D D B C D D A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選爸爸的觀點:①爸爸的觀點過于絕對,不合理。②異性交往是青春期正常的現象,適當的異性交往有利于我們學習對方的優點,完善自我。③在與異性交往時,只要把握好分寸,保持適當距離,不會耽誤學習。④爸爸應引導小華正確進行異性交往,而不是禁止。⑤所以爸爸的觀點不正確。(每點1分,共5分)或選媽媽的觀點:①媽媽的觀點合理。②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大方交往有助于相互學習、共同進步。③與異性交往時把握分寸,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維護良好的同學關系。④媽媽的觀點符合青春期異性交往的原則,有利于小華的健康成長。⑤所以媽媽的觀點正確。(每點1分,共5分)(2)①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己的體態和容貌,不自卑。②學會調節情緒,掌握應對失落、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方法。③正確對待青春期的異性情感,理智處理朦朧的情愫。④積極接受老師的疏導,主動解決成長中的問題。(每點2分,共6分,任答3點即可)17.(1)自信卡:①③。自尊卡:②④。(每空1分,共2分)(2)①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敢于嘗試,激發潛能與活力。②自信使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積極心態,勇往直前。③自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對自身能力充滿信心。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能讓我們在青春探索中不斷突破自我。(每點1分,共4分)(3)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②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磨礪堅強意志。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為國家貢獻力量。④傳承紅軍自強不息的精神,在生活中做到獨立自強,不依賴他人。⑤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增強責任感。⑥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每點1分,共6分)18.(1)①材料一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中的創造力、審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中的開放包容、友好往來和文化自信。(每點2分,共4分)(2)①文明禮貌,如自主執勤同學的問候。②愛護環境,如同學們順手撿起垃圾。③遵守秩序,如食堂排隊打飯。④敬業奉獻,如老師為后進生補課。(每點1分,共4分)(3)①體現了“仁愛”的思想理念。②要求我們關愛他人,樂于助人,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伸出援手,傳遞溫暖與善意。(每點2分,共4分)(4)①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結合時代特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發展,使其與現代社會相適應。③通過教育、媒體等多種途徑,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每點1分,共3分)19.(1)①財產權。(1分)②民事違法行為。(1分)(2)①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既勇敢又機智,采取靈活的方式應對。②10歲女孩在被劫持時,通過向飯店老板暗示的方式求助,既保護了自己,又成功讓歹徒被抓。③這啟示我們在遇到犯罪行為時,要保持冷靜,尋找機會向他人求助或報警。④有勇有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打擊犯罪行為。(每點1分,共4分)(3)不合理。(1分)①江某持刀搶劫致兩人重傷、一人死亡,其行為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②行政拘留和罰金屬于行政違法行為的處罰方式,而犯罪行為應受到主刑或附加刑的處罰。③對江某的處罰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處相應的刑罰。④因此該判決不合理。(每點1分,共4分)(4)①要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守法律法規。②謹慎交友,遠離不良社會風氣和違法犯罪人員。③從小事做起,杜絕不良行為,防微杜漸。④學會正確處理矛盾和沖突,避免因沖動而違法犯罪。⑤積極接受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改正自身的不良習慣。⑥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每點1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