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中考物理題分類匯編---平面鏡成像實驗1、(2025山東威海)用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___________。(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一側,將一支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另一側,在蠟燭A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未點燃的蠟燭”和“點燃的蠟燭”,這兩個像___________(選填“都是A實像”“都是虛像”“1個實像、1個虛像”)。(3)將玻璃板繞支架向蠟燭A一側傾斜15°,像的位置會___________(選填“降低”“不變”“升高”)。(4)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暴雨過后池塘水量上漲,岸邊樹的倒影長度___________(選填“變長”“不變”“變短”)。(5)將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用凸透鏡替換玻璃板,將蠟燭A向凸透鏡方向移動至某一位置時,在光屏上看到蠟燭清晰的像,則這個像為倒立、___________的實像;寫出此成像特點在生活中的1個應用:___________。【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都是虛像 (3)升高(4)不變 (5) ①. 放大 ②. 投影儀【解析】【小問1詳解】實驗器材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因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既能反射光,又能透過光,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側的蠟燭B。【小問2詳解】在蠟燭A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未點燃的蠟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看到“點燃的蠟燭”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所以兩個像都是虛像。【小問3詳解】將玻璃板繞支架向蠟燭A一側傾斜15°,根據平面鏡成像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的特點,可知像的位置會升高。【小問4詳解】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物與像等大,樹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則暴雨過后池塘水量上漲,岸邊樹的倒影長度不變。【小問5詳解】[1][2]將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凸透鏡替換玻璃板,將蠟燭A向凸透鏡方向移動至某一位置時,此時物距小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投影儀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2、(2025黑龍江綏化)如圖所示,小剛同學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B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2)點燃蠟燭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動不點燃的蠟燭B,直到B與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測量出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和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移動點燃的蠟燭A,多次重復實驗后,發現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3)移去蠟燭B,在該位置放置的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 ①. 相等 ②. 相等(3)不能【解析】【小問1詳解】玻璃板既能反射光成像,又能透光看到后面的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小問2詳解】[1]蠟燭B與A的像完全重合,且蠟燭A、B完全相同,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2]多次測量蠟燭到玻璃板距離,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小問3詳解】平面鏡成的是虛像,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蠟燭B,在該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 (2025陜西A卷)如圖,是實驗小組利用多枚相同的硬幣“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現在有透明和茶色兩種薄玻璃板可供選擇,應該選擇________(選填“透明”或“茶色”)薄玻璃板。(2)將五枚硬幣疊成圓柱A放在薄玻璃板的一側,移動玻璃板另一側用五枚硬幣疊成的圓柱B,恰好能與玻璃板后圓柱A的像重合,說明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________________。(3)多次改變圓柱A的位置重復上述操作,并記錄每次圓柱A和圓柱B的位置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平面鏡成像時,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4)小組的同學將圓柱B改成4枚硬幣,發現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動圓柱B,圓柱B都不能和圓柱A的像完全重合,根據這一現象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進一步驗證(2)中得出的結論。【答案】(1)茶色 (2)大小相等(3)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4)能【解析】【小問1詳解】無色透明玻璃杯透光性太強,容易受到玻璃另一側物體的干擾,茶色玻璃板透光性較差,成像主觀感覺比無色玻璃好得多,故應選擇茶色薄玻璃板。【小問2詳解】圓柱A、B都是由五枚硬幣疊成,而且分布在玻璃板兩側,移動玻璃板,都恰好能與玻璃板后圓柱A的像重合,說明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小問3詳解】由圖可知A1到玻璃板的距離等于B1到玻璃板的距離,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小問4詳解】圓柱B改成4枚硬幣,此時圓柱A為五枚硬幣,兩者大小不一樣,所以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動圓柱B,圓柱B都不能和圓柱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驗證了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大小相等。4、 (2025河南)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象,應選擇在較_______(填“亮”或“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2)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立在鋪有紙的水平桌面上,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將外形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觀察,直至蠟燭B和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和物的_______相等。(3)在紙上分別標記蠟燭A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別測出蠟燭和像到_______的距離,通過分析初步得出結論。【答案】(1)暗 (2) ①. 前面 ②. 大小 (3)玻璃板【解析】【小問1詳解】環境較暗時,點燃蠟燭的光線與周圍環境的對比度更高,蠟燭A的像會更清晰。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象,應選擇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小問2詳解】[1][2]實驗中,蠟燭 A 在玻璃板前點燃,其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形成像。人眼需在玻璃板前(即蠟燭A一側)觀察,才能看到反射形成的像。 當蠟燭B與A的像完全重合時,表明蠟燭B的大小與A的像大小一致,而蠟燭B與A 外形相同,因此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小問3詳解】在紙上分別標記蠟燭 A 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別測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通過測量可知,蠟燭 A 到玻璃板的距離與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由此初步得出 “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的結論。5、 (20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蠟燭A和B完全相同。點燃的蠟燭A經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_(選填“虛”或“實”)像,若要觀察此像,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______(選填“同”或“異”)側。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_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逐漸變小”)。【答案】 ①. 虛 ②. 同 ③. 逐漸變小【解析】【詳解】[1]點燃的蠟燭A經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虛像。[2]由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蠟燭A和反射光線在玻璃板前;若要觀察此像,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同側。[3]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實驗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蠟燭A燃燒變短,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逐漸變小。6、 (2025福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1)實驗前,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架在紙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移動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直到B與A的像A′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______相等。在紙上描出蠟燭、玻璃板和像的位置,處理數據如圖乙。(3)得出結論: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為使該結論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條改進建議:______。(4)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圖丙的“臨摹神器”,可在白紙上臨摹手機畫面。如圖丁,當手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紙上,玻璃板與桌面的夾角θ應為______°,臨摹時要在______(填“①”或“②”)位置觀察。【答案】(1)垂直 (2)大小(3)改變蠟燭的位置,多次實驗(4) ①. 50 ②. ①【解析】【小問1詳解】實驗時玻璃板與紙面應垂直放置,這樣所成的像在桌面上,方便找到像的位置。【小問2詳解】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點燃蠟燭A,并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重合,蠟燭B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小問3詳解】一次實驗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本實驗中應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得到多組數據,其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規律。【小問4詳解】[1]平面鏡成像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如圖丁,當手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則手機右側與白紙的夾角為,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紙上,玻璃板與桌面的夾角θ應為[2]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要透過玻璃板觀察像,則臨摹時要在①位置觀察像。7、 (2025江蘇揚州)小華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1)實驗應選用______(選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準備兩個相同的棋子A、B;(2)小華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調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與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______,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B的位置;(3)小明將棋子B放在位置,調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與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的位置,如圖,與不重合的具體原因是______。【答案】(1)薄 (2)相等(3)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解析】【小問1詳解】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使用薄玻璃板可以避免玻璃板前后兩個反射面形成雙重像,影響實驗觀察。茶色玻璃板可以減弱背景光的干擾,使成像更清晰。【小問2詳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通過用相同的棋子B與棋子A的像重合,可以驗證這一特點。【小問3詳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即與桌面不垂直,會導致棋子A的像位置發生偏移,從而使標記的A2與A1位置不重合,這是實驗中常見的誤差來源。8、(2025江蘇蘇州)小明和小華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紙、兩個相同的電子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如圖甲,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紙上;(2)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光,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調整B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______,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位置;(3)多次改變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__;(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華利用左右兩側面開孔的正方體紙盒、茶色玻璃板和發光小燈制作了一個“魔盒”,如圖乙所示,兩人都可以通過孔看到對方,但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發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紙盒中玻璃板可沿______方向放置,且發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______處。(注意兩空對應關系,同時答對得分,寫出一種做法即可)【答案】(1)豎直 (2)重合(3)方法2 (4) ①. ②. N【解析】【小問1詳解】為使得像成在桌面上,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后,應再將玻璃板豎直放置在紙上。【小問2詳解】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和位置關系,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光,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調整B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重合,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位置。【小問3詳解】為使得成像更清晰,應選擇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一面作為反射面,同時選擇蠟燭A和蠟燭B上關于鏡面對稱的點作為A、B的位置,所以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時,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方法2。【小問4詳解】[1][2]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像,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要使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發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當紙盒中玻璃板沿方向放置時,發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N處;當紙盒中玻璃板沿方向放置時,發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M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中考物理題分類匯編---平面鏡成像實驗1、(2025山東威海)用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___________。(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一側,將一支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另一側,在蠟燭A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未點燃的蠟燭”和“點燃的蠟燭”,這兩個像___________(選填“都是A實像”“都是虛像”“1個實像、1個虛像”)。(3)將玻璃板繞支架向蠟燭A一側傾斜15°,像的位置會___________(選填“降低”“不變”“升高”)。(4)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暴雨過后池塘水量上漲,岸邊樹的倒影長度___________(選填“變長”“不變”“變短”)。(5)將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用凸透鏡替換玻璃板,將蠟燭A向凸透鏡方向移動至某一位置時,在光屏上看到蠟燭清晰的像,則這個像為倒立、___________的實像;寫出此成像特點在生活中的1個應用:___________。2、(2025黑龍江綏化)如圖所示,小剛同學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B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2)點燃蠟燭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動不點燃的蠟燭B,直到B與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測量出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和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移動點燃的蠟燭A,多次重復實驗后,發現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3)移去蠟燭B,在該位置放置的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 (2025陜西A卷)如圖,是實驗小組利用多枚相同的硬幣“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現在有透明和茶色兩種薄玻璃板可供選擇,應該選擇________(選填“透明”或“茶色”)薄玻璃板。(2)將五枚硬幣疊成圓柱A放在薄玻璃板的一側,移動玻璃板另一側用五枚硬幣疊成的圓柱B,恰好能與玻璃板后圓柱A的像重合,說明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________________。(3)多次改變圓柱A的位置重復上述操作,并記錄每次圓柱A和圓柱B的位置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平面鏡成像時,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4)小組的同學將圓柱B改成4枚硬幣,發現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動圓柱B,圓柱B都不能和圓柱A的像完全重合,根據這一現象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進一步驗證(2)中得出的結論。4、 (2025河南)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象,應選擇在較_______(填“亮”或“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2)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立在鋪有紙的水平桌面上,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將外形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觀察,直至蠟燭B和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和物的_______相等。(3)在紙上分別標記蠟燭A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別測出蠟燭和像到_______的距離,通過分析初步得出結論。5、 (20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蠟燭A和B完全相同。點燃的蠟燭A經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_(選填“虛”或“實”)像,若要觀察此像,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______(選填“同”或“異”)側。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_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逐漸變小”)。6、 (2025福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1)實驗前,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架在紙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移動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直到B與A的像A′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______相等。在紙上描出蠟燭、玻璃板和像的位置,處理數據如圖乙。(3)得出結論: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為使該結論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條改進建議:______。(4)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圖丙的“臨摹神器”,可在白紙上臨摹手機畫面。如圖丁,當手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紙上,玻璃板與桌面的夾角θ應為______°,臨摹時要在______(填“①”或“②”)位置觀察。7、 (2025江蘇揚州)小華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1)實驗應選用______(選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準備兩個相同的棋子A、B;(2)小華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調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與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______,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B的位置;(3)小明將棋子B放在位置,調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與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的位置,如圖,與不重合的具體原因是______。8、(2025江蘇蘇州)小明和小華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紙、兩個相同的電子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如圖甲,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紙上;(2)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光,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調整B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______,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位置;(3)多次改變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__;(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華利用左右兩側面開孔的正方體紙盒、茶色玻璃板和發光小燈制作了一個“魔盒”,如圖乙所示,兩人都可以通過孔看到對方,但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發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紙盒中玻璃板可沿______方向放置,且發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______處。(注意兩空對應關系,同時答對得分,寫出一種做法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中考題分類-----平面鏡成像實驗原卷版.doc 2025年中考題分類-----平面鏡成像實驗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