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預習銜接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一.選擇題(共5小題)1.(2024 衡陽縣校級開學)甲、乙兩物體的速度分別為v甲=+1m/s、v乙=﹣5m/s,丙、丁兩物體的加速度分別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體的速度大于乙物體的速度B.丙物體的加速度大于丁物體的加速度C.若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1s內乙物體的位移大小為5mD.丁物體不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2024 長壽區期末)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可能減小B.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可能增大C.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為負方向3.(2024 喀什地區期末)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快艇的初速度是6m/s,8s末時的速度大小是( ?。?br/>A.22m/s B.16m/s C.19m/s D.48m/s4.(2024 敘州區校級期末)一物體車以﹣5m/s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那么下列關于該物體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物體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下一秒末與前一秒初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5m/sC.下一秒末與前一秒末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5m/sD.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小5m/s5.(2023 江蘇學業考試)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B.勻減速直線運動就是加速度為負值的運動C.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與時間成正比D.速度先減小再增大的運動一定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二.多選題(共5小題)(多選)6.(2024 河北區校級月考)一小滑塊以8m/s的初速度自由沖上足夠長的光滑斜面,2s末速度大小變為4m/s,則這段時間內小滑塊的加速度可能是( ?。?br/>A.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為2m/s2B.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6 m/s2C.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2 m/s2D.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為6 m/s2(多選)7.(2024 深圳期中)某質點做直線運動,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式為v=(6﹣3t)m/s。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初速度為3m/sB.加速度為3m/s2C.第1s末的瞬時速度為3m/sD.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3m/s(多選)8.(2024 西山區校級期中)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其x﹣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直線b與曲線a相切于點(4,﹣15)。已知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4s內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B.前4s內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倍C.甲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D.t=0時刻,甲的速度大小為9m/s(多選)9.(2024 鼓樓區校級期中)交通信號“綠波”控制系統一般被稱為“綠波帶”,它是根據車輛運行情況對各路口紅綠燈進行協調,使車輛通過時能連續獲得一路綠燈。在南昌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依次設置三盞交通信號燈L1、L2和L3,L2與L1相距800m,L3與L2相距400m。每盞信號燈顯示綠色的時間間隔都是20s,顯示紅色的時間間隔都是40s。L1與L3同時顯示綠色,L2則在L1顯示紅色經歷了10s時開始顯示綠色。規定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則有( )A.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則此汽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大速率20m/sB.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則此汽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大速率16m/sC.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則此自行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小速率是m/sD.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則此自行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小速率是m/s(多選)10.(2024 淄川區校級期末)如圖中表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br/>A. B.C. D.三.解答題(共5小題)11.(2024 瓊山區校級模擬)天空有近似等高的云層,為了測量其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d=3.0km處進行了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在時間上相差Δt=6.0s,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試估計云層下表面的高度.12.(2024 東湖區校級月考)在公路上常使用“超聲波測速儀”測定車速,從而判斷汽車是否超速行駛?!俺暡y速儀”其實就是一種傳感器,測速儀發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射和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的變化,測出被測物體速度。圖甲中儀器M和N通過電纜線連接,N為超聲波發射與接收一體化裝置,儀器M能夠將儀器N發射和接收到的超聲波以脈沖波形顯示在屏幕上。現將儀器N固定在距離公路d=60m的C點,如圖乙所示(俯視圖),儀器N每隔T=2.42s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發射兩列短促超聲波脈沖P1、P2,接收到滯后的反射波n1、n2,儀器M顯示的脈沖波形如圖丙所示。已知汽車反射兩脈沖信號對應的位置如圖乙中的A、B兩點,測定條件下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v聲=341m/s。(每一問的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求AC的長度;(2)求BC的長度;(3)汽車從A到B的時間;(4)汽車的速度大小。13.(2024 江岸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能發出和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之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p1、p2是測速儀發出的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Δt=1.0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求:(1)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2)汽車的速度。14.(2024 金水區校級期中)某一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求:(1)物體距出發點的最遠距離;(2)前4s內物體的位移;(3)前4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15.(2024 長沙期中)小華沿平直街道跑步,先以大小v1=3m/s的速度跑了x1=90m,發現鑰匙掉了,他立即以大小v2=4m/s的速度反向跑了x2=40m找到鑰匙。求(1)小華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的路程s;(2)小華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新課預習銜接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5小題)1.(2024 衡陽縣校級開學)甲、乙兩物體的速度分別為v甲=+1m/s、v乙=﹣5m/s,丙、丁兩物體的加速度分別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體的速度大于乙物體的速度B.丙物體的加速度大于丁物體的加速度C.若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1s內乙物體的位移大小為5mD.丁物體不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與特征;勻速直線運動.【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據矢量的絕對值比較矢量大?。?br/>根據x=vt,計算位移,確定位移大?。?br/>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運動。【解答】解:AB.矢量的正負表示方向,矢量的大小看絕對值,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丙的加速度小于丁的加速度,故AB錯誤;C.若乙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x=vt,代入數據得x=﹣5m,故1s內乙的位移大小為5m,故C正確;D.若丁物體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則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矢量的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矢量的正負表示方向,矢量的大小看絕對值。2.(2024 長壽區期末)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可能減小B.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可能增大C.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為負方向【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與特征;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保持不變;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勻減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解答】解:A.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恒定不變,速度減小,故A錯誤;B.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恒定不變,速度增大,故B錯誤;C.物體做加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故C正確;D.物體做減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若速度方向為負方向,加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特點。3.(2024 喀什地區期末)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快艇的初速度是6m/s,8s末時的速度大小是( ?。?br/>A.22m/s B.16m/s C.19m/s D.48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專題】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A【分析】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及時間,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快艇的速度【解答】解:由速度公式可得,快艇在8s末的速度為:v=v0+at=6+2×8m/s=22m/s。故選:A。【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屬于基本公式的考查。4.(2024 敘州區校級期末)一物體車以﹣5m/s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那么下列關于該物體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該物體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下一秒末與前一秒初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5m/sC.下一秒末與前一秒末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5m/sD.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小5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比較思想;方程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C【分析】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表示1s內速度變化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解答】解:A、不知初速度方向,從而不能確定物體做加速還是減速運動,故A錯誤;B、下一秒末與前一秒初的時間間隔為2s,則Δv=at=5×2m/s=10m/s,故B錯誤;C、下一秒末與前一秒末的時間間隔為1s,則Δv=at=5×1m/s=5m/s,故C正確;D、下一秒比前一秒多1s,則故兩段時間的中間時刻也相差1s,故平均速度相差v=at=5×1m/s=5m/s,由于不知是加速還是減速,故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可能小5m/s,也可能大5m/s,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加速度定義的理解,關鍵是知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只知道加速度方向,不能斷定加速還是減速。加速度表示1s內速度變化量。5.(2023 江蘇學業考試)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B.勻減速直線運動就是加速度為負值的運動C.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與時間成正比D.速度先減小再增大的運動一定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與特征.【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A【分析】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速度的方向可能與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根據以上知識即可求解【解答】解:A、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速度均勻變化,故A正確;B、勻減速直線運動是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的運動,加速度并不一定為負值,故B錯誤;C、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一定與時間成正比,如果有初速度即v=v0+at,故C錯誤D、速度先減小再增大的運動可能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如勻減速直線運動,減速到零再反向加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勻變速直線運動概念的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速度的方向可能與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理解以上知識是解答此題的關鍵二.多選題(共5小題)(多選)6.(2024 河北區校級月考)一小滑塊以8m/s的初速度自由沖上足夠長的光滑斜面,2s末速度大小變為4m/s,則這段時間內小滑塊的加速度可能是( ?。?br/>A.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為2m/s2B.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6 m/s2C.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2 m/s2D.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為6 m/s2【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BC【分析】小球在光滑斜面上運動,合力不變,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注意2s末的速度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相反.【解答】解:以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當v與v0同向時,a1m/s2=﹣2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下;當v與v0反向時,a2m/s2=﹣6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下;所以加速度大小可能為2m/s2也可能為6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C正確、AD錯誤。故選:BC。【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知道公式的矢量性,當速度與規定的初速度方向相同時,取正值,當速度與規定的初速度方向相反時,取負值.(多選)7.(2024 深圳期中)某質點做直線運動,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式為v=(6﹣3t)m/s。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初速度為3m/sB.加速度為3m/s2C.第1s末的瞬時速度為3m/sD.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3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專題】計算題;信息給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D【分析】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v=v0+at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據速度公式求得速度,根據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前2s內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B、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v=v0+at=6﹣3t得初速度為:v0=6m/s,加速度為:a=﹣3m/s2,故AB錯誤;C、將t=1s 代入得第1s末的速度為:v1=6m/s﹣3×1m/s=3m/s,故C正確;D、2s末的速度v2=6m/s﹣3×2m/s=0;故前2s的平均速度m/s=3m/s,故D正確。故選:CD。【點評】本題考查對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及位移—時間公式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多選)8.(2024 西山區校級期中)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其x﹣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直線b與曲線a相切于點(4,﹣15)。已知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前4s內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B.前4s內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倍C.甲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D.t=0時刻,甲的速度大小為9m/s【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信息給予題;定量思想;圖析法;運動學中的圖象專題;分析綜合能力.【答案】AC【分析】圖象包含曲線a和直線b,直線b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根據題意可知曲線a為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結合圖象上的坐標進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題意知,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曲線a為甲的運動情況,直線b為乙的運動情況,乙做勻速直線運動。前4s內,甲從原點前第9m的位置運動到了原點后第15m的位置,乙從原點后第7m的位置運動到了原點后第15m的位置,運動方向相同,都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故A正確;B、前4s內甲的平均速度為:v1,乙的平均速度為:v2,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故B錯誤;C、由B項分析可知,甲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m/s,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系可知,甲在第2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為6m/s,由于直線b與曲線a相切,則在第4s末,甲的速度大小乙的速度大小相等,均為2m/s,故甲從第2s末到第4s末,速度大小由6m/s變為2m/s,故甲的加速度大小為:,故C正確;D、甲第4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為2m/s,加速度大小為2m/s2,根據圖象可知甲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故t=0時刻,甲的速度大小為:v0=v末+a1t=2m/s+2m/s2×4s=10m/s,故D錯誤。故選:AC。【點評】對于x﹣t圖象,縱坐標為位移,橫坐標為時間,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多選)9.(2024 鼓樓區校級期中)交通信號“綠波”控制系統一般被稱為“綠波帶”,它是根據車輛運行情況對各路口紅綠燈進行協調,使車輛通過時能連續獲得一路綠燈。在南昌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依次設置三盞交通信號燈L1、L2和L3,L2與L1相距800m,L3與L2相距400m。每盞信號燈顯示綠色的時間間隔都是20s,顯示紅色的時間間隔都是40s。L1與L3同時顯示綠色,L2則在L1顯示紅色經歷了10s時開始顯示綠色。規定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則有( )A.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則此汽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大速率20m/sB.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則此汽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大速率16m/sC.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則此自行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小速率是m/sD.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則此自行車能不停頓地通過三盞信號燈的最小速率是m/s【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參照思想;模型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分析綜合能力.【答案】AD【分析】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可知汽車運動30~50s或90~110s時間內應通過L2,在汽車運動60~80s或120~140s時間內應通過L3.由此求出速率范圍,從而得到最大速率。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則自行車運動20~40s或80~100s時間內應通過L2,自行車運動50~70s或110~130s時間內應通過L3.求出速率范圍,從而得到最小速率。【解答】解:AB、若有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汽車通過L1的時刻正好是L1剛開始顯示綠色的時刻,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則汽車運動30~50s或90~110s時間內應通過L2,在汽車運動60~80s或120~140s時間內應通過L3,通過L2最大速率范圍為m/s≤vmaxm/s,通過L3最大速率范圍為m/s≤vmaxm/s,則最大速率為20m/s,故A正確,B錯誤;CD、若一輛勻速向前行駛的自行車通過L1的時刻是L1顯示綠色經歷了10s的時刻,車輛通過三盞信號燈經歷的時間不得超過150s,則自行車運動20~40s或80~100s時間內應通過L2,自行車運動50~70s或110~130s時間內應通過L3,通過L2最小速率范圍為m/s≤vminm/s,通過L3最小速率范圍為m/s≤vminm/s,則最小速率為vminm/s,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點評】本題是信息給予題,要通過審題分析清楚汽車的運動過程,得出速度范圍,從而確定最大或最小速率。(多選)10.(2024 淄川區校級期末)如圖中表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A. B.C. D.【考點】根據v﹣t圖像的物理意義對比多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x﹣t圖像的物理意義對比多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專題】信息給予題;定量思想;圖析法;運動學中的圖象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D【分析】根據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判斷圖象的性質即可.【解答】解:AD.位移—時間圖像表示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圖像上的任意一點表示該時刻的位置,圖像的斜率表示該時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由于AD兩圖線的斜率為定值,表明速度是不變量,即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D正確;B.此圖像中隨著時間的增大,位移變,故物體的位置是定值,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故B錯誤;C.圖線是曲線,曲線的斜率時刻變化,說明物體的速度大小時刻在變,物體在做變速運動,故C錯誤。故選:AD。【點評】對于圖象問題首先搞清楚橫坐標和縱坐標表示的含義,然后根據圖象確定物體的運動性質.三.解答題(共5小題)11.(2024 瓊山區校級模擬)天空有近似等高的云層,為了測量其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d=3.0km處進行了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在時間上相差Δt=6.0s,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試估計云層下表面的高度.【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要求云層的高度需要求出經云層反射的聲波傳播的距離vt,t由題意可以得出,而后根據勾股定理即可求出高度h.【解答】解:如圖,A表示爆炸處,O表示反射點,S表示觀測者所在處,h表示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聲從A直接傳到s處所經時間,則有d=vt1 …①用t2表示爆炸聲經云層反射到達s處所經歷時間,因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vt2 …②已知t2﹣t1=Δt …③聯立①②③式,可得h代入數值得h2.0×103m答: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為2.0×103m.【點評】本題應注意畫圖;畫出聲波傳播的路線圖即可化抽象為直觀,有效降低題目難度.12.(2024 東湖區校級月考)在公路上常使用“超聲波測速儀”測定車速,從而判斷汽車是否超速行駛。“超聲波測速儀”其實就是一種傳感器,測速儀發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射和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的變化,測出被測物體速度。圖甲中儀器M和N通過電纜線連接,N為超聲波發射與接收一體化裝置,儀器M能夠將儀器N發射和接收到的超聲波以脈沖波形顯示在屏幕上?,F將儀器N固定在距離公路d=60m的C點,如圖乙所示(俯視圖),儀器N每隔T=2.42s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發射兩列短促超聲波脈沖P1、P2,接收到滯后的反射波n1、n2,儀器M顯示的脈沖波形如圖丙所示。已知汽車反射兩脈沖信號對應的位置如圖乙中的A、B兩點,測定條件下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v聲=341m/s。(每一問的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求AC的長度;(2)求BC的長度;(3)汽車從A到B的時間;(4)汽車的速度大小。【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1)AC的長度75m;(2)BC的長度100m;(3)汽車從A到B的時間2.5s;(4)汽車的速度大小14m/s。【分析】(1)依題意,分析時間間隔,根據位移公式,求長度;(2)依題意,分析時間間隔,根據位移公式,求長度;(3)根據幾何關系求位移,根據題意,求汽車從A到B的時間;(4)根據速度公式,求速度。【解答】解:(1)根據圖丙可知,射向A位置的超聲波,發射的時刻為0.5,接收的時刻為0.9,所以射向A位置的超聲波從發射到接受用的時間間隔為,所以AC長度(2)根據圖丙可知,射向B位置的超聲波,發射的時刻為2.7,接收的時刻為3.233,所以射向B位置的超聲波從發射到接受用的時間間隔為,所以BC的長度(3)根據幾何關系有汽車從A到B的時間(4)汽車的速度大小答:(1)AC的長度75m;(2)BC的長度100m;(3)汽車從A到B的時間2.5s;(4)汽車的速度大小14m/s。【點評】本題解題關鍵是掌握位移—時間公式,并根據題意分析出時間間隔。13.(2024 江岸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能發出和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之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p1、p2是測速儀發出的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Δt=1.0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求:(1)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2)汽車的速度。【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定量思想;圖析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1)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為17m;(2)汽車的速度為17.9m/s。【分析】從圖b可知兩次發出信號總共有30格,對應時間為1.0s,根據汽車兩次與信號相遇的時間是發出到接收總時間的一半,可以得出兩次信號與車相遇經歷的時間,再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求解。【解答】解:(1)P1和P2之間的刻度值為30個格,時間為1.0秒,發出超聲波信號P1到接受到反射信號n1間是12個格,則時間為:此時測速儀到車之間的距離為:同理,第二次發出到接收信號用時為此時測速儀到車之間的距離為:所以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為s=s1﹣s2=68m﹣51m=17m(2)汽車運行17m的時間為汽車接收到兩個信號的時刻應分別對應于圖中P1n1的中點和P2n2的中點,其間有28.5小格,即汽車運行17m用時為則汽車速度為答:(1)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為17m;(2)汽車的速度為17.9m/s。【點評】本題考查圖像的識別和處理,只要明確1.0s對應的段,就可以得到汽車兩次與信號相遇的時間,請同學們提高分析圖像信息和解決對應問題的能力。14.(2024 金水區校級期中)某一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求:(1)物體距出發點的最遠距離;(2)前4s內物體的位移;(3)前4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專題】應用題;學科綜合題;定量思想;方程法;運動學中的圖象專題;推理能力.【答案】(1)物體距出發點的最遠距離我6m;(2)前4s內物體的位移為5m;(3)前4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為7m。【分析】(1)速度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大小等于物體通過的位移,位移的正負表示物體是在出發點正方向上還是在出發點的負方向上。由圖分析可知,在t=3s末時刻物體離出發點的最遠,由“面積”求出最遠距離。(2)根據圖線在t軸上方,“面積”表示的位移為正,下方表示的位移為負,求解前4s物體的位移;(3)前4s內通過的路程等于前3s內位移大小和后1s內位移大小之和。【解答】解:(1)v﹣t圖線與時間軸之間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則物體距出發點最遠的距離:smv1t14×3m=6m。(2)前4s內的位移:x=s1﹣s2v1t1v2t24×3m2×1m=5m。(3)前4s內通過的路程:s=s1+s2v1t1v2t24×3m2×1m=7m。答:(1)物體距出發點的最遠距離我6m;(2)前4s內物體的位移為5m;(3)前4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為7m。【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速度—時間圖線的物理意義,知道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抓住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進行求解。15.(2024 長沙期中)小華沿平直街道跑步,先以大小v1=3m/s的速度跑了x1=90m,發現鑰匙掉了,他立即以大小v2=4m/s的速度反向跑了x2=40m找到鑰匙。求(1)小華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的路程s;(2)小華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考點】勻速直線運動;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計算題;學科綜合題;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兩段位移大小的和等于路程;(2)先求小華的位移,然后求出往返一次的時間,就要分別求出小華兩段所用的時間。然后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路程:s=x1+x2=90+40=130m(2)小華通過第一段位移的時間為:s=30s小華通過第二段位移的時間為:s=10s小華的位移為:x=x1﹣x2=90m﹣40m=50m則平均速度為:m/s=1.25m/s答:(1)小華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的路程s為130m;(2)小華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為1.25m/s。【點評】此題的解答思路是:先求出小華的位移,然后求出所用的時間,最后求出平均速度,解決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