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 (下)七年期末學情診斷 ·道德與法治學科(本試卷共 19 道題 試卷滿分 70 分 道德與法治與歷史考試時間 150 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 30 分)本部分共包括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 下列選項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某校舉行了一場以“中學男生女生交往利與弊”為主題的辯論賽,下列觀點中能支持“男生女生交往利大 于弊”的是A.男生女生只要交往,就能相互學習對方的優(yōu)秀品質B.通過交往可以發(fā)現(xiàn)彼此的性別優(yōu)勢,相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C.男生女生要學會依靠自己,沒有必要與異性交往D.男生女生交往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麻煩,導致同學關系更加敏感2.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時會讓我們煩惱,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yī)生”。下列做法中 有利于自我調節(jié)的是①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②和同學們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比賽③拒絕學校組織的一切活動,化解煩惱 ④遇到煩惱時,暗示自己“一切都會過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可能會笑容滿面,可能會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當我們悲傷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沮喪、泄氣。這說明(B.多樣的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活D.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動)A.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C.消極情緒也有積極作用4.右圖漫畫《伸腳打車》,啟示我們A.迎合、討好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B.尊重別人就要寬容別人的一切錯誤C.一個沒有自尊的人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D.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5.某校長寄語學生:更透徹地剖析自我,更清晰地認識自我,不自卑焦慮、不自負偏執(zhí),始終保持堅忍的 意志品質和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下列點評正確的是①自卑的人總是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②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③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④自卑是謙虛謹慎的體現(xiàn),自負是對自身能力的充分肯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講仁愛,要求我們“親親”“仁民”“愛物”。日常生活中傳承講仁愛,我們應當①只愛自我、為我獨尊②孝敬父母、 關愛親人③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④實現(xiàn)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古訓要求我們①積極傳承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②只追求集體利益,放棄個人利益③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④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作貢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1955 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補充發(fā)言中這樣說道:“我首先談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問題。我們 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這段話體現(xiàn)的中華人文精神是 A.多邊合作,共同發(fā)展B.亞非結盟,維護和平 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D.互相尊重,和平共處9.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傳統(tǒng)美德①體現(xiàn)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③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④ 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物質財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以下詩句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右邊漫畫《家風》告訴我們①要做孝老愛親的人②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③遷就是維系親情的紐帶④學會溝通解決家庭矛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社會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并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對此解讀正 確的是A.我國法律體現(xiàn)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B.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C.社會生活的發(fā)展無止境,法律體系的完善也無止境D.我國積極推進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13.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規(guī)定:因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這體現(xiàn)的基本原則是A. 自愿 B. 平等 C.綠色 D. 公平14.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見義智為更應是未成年人的智慧選擇和正義擔當。以下中學生的做 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小紅在操場的角落看到校園欺凌現(xiàn)象,及時報告老師 B.小美呼叫成年人救助落水兒童,并撥打 110、 120 電話 C.小治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正在偷東西,悄悄告訴司機 D.小明看到大街上有人持刀行兇,奮不顧身上前搏斗15.2024 年 9 月 18 日,由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辦的“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研討會在最 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指出,各級檢察機關要全面準確認識和把握未成 年人保護工作,既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又依法懲治未成年人犯罪。對上述新聞解讀正確的是①年齡不是違法犯罪的擋箭牌 ②增強法治觀念,遠離犯罪“雷區(qū)”③人民檢察院能夠杜絕青少年違法犯罪 ④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 ④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 40 分)本部分共包括 4 小題。16. (共 10 分)【感受青春變化】材料一 :小明上了初中以后,個子長高了,還有了喉結;他還發(fā)現(xiàn)自己精力旺盛,每天好像有用 不完的力氣,喜歡參加體育比賽,好勝心強 ……(1)青春期生理變化給小明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答出一點即可,2 分)【學會自我保護】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 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 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2)閱讀上面材料,你有哪些自我保護的好方法 (答出一點即可,2 分)【我的情緒我做主】 材料三:情境 方法小海作業(yè)寫得不認真,被老師批評后感到很難過,但轉念一想,老師的嚴格要求是 對自己的關心。于是他不再難過,認真地將作業(yè)修改了一遍。 認知調節(jié)小穎被同學誤解后,大哭了一場,心里的煩悶消解了很多。 ①小珊在演講比賽前比較緊張,嘗試多次做深呼吸以緩解緊張情緒。 ②(3)進 入 青 春 期 ,我 們 的 情 緒 也 在 不 斷 發(fā) 生 變 化 ,請 補 全 上 面 同 學 調 節(jié) 情 緒 的 方 法 。 (2 分 )【激發(fā)美好情感】材料四:學校舉辦藝術節(jié),同學們各顯身手。藝術節(jié)結束后,同學們進行了一些總結。(4)根據(jù)同學們的藝術節(jié)總結,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情感對我們的作用。(寫出一點即可, 2 分)(5)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品味美好情感 (答出一點即可,2 分)17. (共 9 分)材料一 : “行已有恥”出自《論語》,是指對自己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羞恥心,能以羞恥心約束自 己的行為,凡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南宋思想家朱熹認為: “知恥是由內(nèi)心以生, 聞過是得之于 外。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故恥為重。”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都是優(yōu)秀的品質。(1)材料一體現(xiàn)了自尊的人哪一方面的表現(xiàn) (2 分)材料二:在討論“如何煥發(fā)青春活力”時,兩位同學分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2)請 選 擇 其 中 一 位 同 學 的 觀 點 加 以 說 明 。 (3 分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招待會上指出 :經(jīng)過 75 年的艱苦奮斗, 中國式現(xiàn)代化已經(jīng)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xiàn)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 …… 我們堅信,創(chuàng)造了五千多年輝煌文明 的中華民族,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大輝煌,必將為人類和平和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新的 更大貢獻!(3)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種“信心”的表現(xiàn)來源于什么 (2 分)(4)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做自信的人 (寫出兩點即可,2 分)18. (共 8 分)材料一 :2024 年 9 月,“亙古巨制 煌煌文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展”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 物館)開展。展覽第一單元“民族元典”從“五經(jīng)”出發(fā),展示《易》《書》《詩》《禮》《春秋》這五部民族元 典的氣勢磅礴、思想深刻,再到經(jīng)后世學者不斷擴充形成的“十三經(jīng)” ,揭示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思想 理念與道德規(guī)范。(1)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理念有著怎樣的地位和作用 (寫出一點即可,2 分)材料二:2024 年 9 月 26 日,萬象競秀——南京市文聯(lián)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藝術作品展 開幕。從細膩溫婉的水墨丹青,到激情澎湃的油畫巨制;從新穎活潑的面人皮影,到生動絢麗的光影佳 作 ……358 件美術、攝影、書法以及 民間文藝作品共同勾勒出南京 75 年的發(fā)展歷程。(2)材料二中文藝作品體現(xiàn)了哪一方面的中華人文精神 (2 分)(3)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寫出一點即可,2 分)材料三: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的郭明義;將“學一輩子雷鋒,當一輩子好人, 做一輩子好事”當成畢生理想和追求的孫茂芳;送醫(yī)送藥,架起黨同邊疆群眾“連心橋”的好軍醫(yī)莊仕 華 …… 一個個鮮活形象,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4)在 材 料 中 這 些 人 物 身 上 體 現(xiàn) 了 中 華 傳 統(tǒng) 美 德 的 哪 一 內(nèi) 涵 (2 分 )19. (共 13 分)【了解法律作用】材料一 :周一早晨,小雨急匆匆地去上學,趕到離學校最近的一個路口時,紅燈亮了。時間一分 一秒地過去,小雨心急如焚,是“闖”還是“等” ,她很糾結。這時,她的腦海里閃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上老 師的話語:“闖紅燈是違法的,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想到這里,小雨安靜從容地 等待著即將亮起的綠燈。(1)通過小雨的思想斗爭,談談你對法律作用的認識。(寫出一點即可,2 分)【走近民法典】材料二: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涉及經(jīng)濟 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密不可分。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的規(guī)范和 保護。案例 被侵犯的權利案例一 :趙某與張某因停車位發(fā)生沖突。沖突中,趙某用石頭將張某頭部砸傷。張某將 趙某起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審理判令趙某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生命權和健康權案例二:市民李女士向媒體反映,她在拍藝術照時,攝影師在沒有提前征得自己同意的 情況下,將拍照過程用手機直播了出去,她要求停止直播,卻遭到拒絕。 ①案例三:王某在未得到某企業(yè)授權和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該企業(yè)品牌字樣及圖案用于 店面招牌、店內(nèi)裝飾,并將該企業(yè)商標及圖案標于自制鹵制品包裝上進行銷售、宣傳。 ②(2)閱 讀 上 面 三 個 案 例 ,分 析 民 事 主 體 的 哪 些 權 利 受 到 侵 犯 ,完 成 表 格 內(nèi) 容 。 (4 分 )【認識違法犯罪】材料三:深圳龍崗警方對“網(wǎng)紅貓娘售假”案立案偵查。經(jīng)公安機關調查,犯罪嫌疑人于某、楊某 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向他人購進明知是假冒的某知名品牌眼鏡,并通過個人微博向其粉絲推薦兜售, 涉案金額一百多萬元。最后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現(xiàn)已被批準逮捕。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 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3)網(wǎng)紅“貓娘”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 (1分)這一行為具有哪些特征 (寫出一點即可,2 分)(【感受法律的關愛】近年來,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相繼修訂、出臺,引發(fā)同學們熱議。小遼)(4)我們未成年人應該如何做到嚴于律己,遠離違法犯罪 (答出兩點即可,4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 30 分)1-5BBBDA 6-10DCCAD 11-15ACCDA 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16. (1)青春期生理變化讓小明精力旺盛,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比賽等活動( 2 分)(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與陌生異性單獨相處( 2 分)(3)①合理宣泄; ②放松訓練(每點 1 分,共 2 分)(4)情感讓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更加豐富( 2 分)(5)通過閱讀、與人交往等方式獲得美好情感( 2 分)17. (1)知恥,能以羞恥心約束自己的行為( 2 分)(2)選擇小海的觀點: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秘訣,能讓我們充滿激情,有勇氣嘗試和堅持,激發(fā)潛能與活力 ( 3 分);或選擇另一位同學的觀點:自強是青春的必修課,能讓我們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使青春 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 3 分)(3)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 2 分)(4)①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進步; ②通過努力積累成功經(jīng)驗(每點 1 分,共 2 分)18. (1)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2 分)(2)創(chuàng)造精神( 2 分)(3)主動學習中華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并在生活中踐行( 2 分)(4)助人為樂、奉獻社會( 2 分)19. (1)法律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 分)(2)①肖像權和隱私權; ②商標權(或知識產(chǎn)權)(每點 2 分,共 4 分)(3)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第一問 1 分,第二問 2 分,共 3 分)(4)①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 ②自覺遵守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每點 2 分,共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