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0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課時38 氣象災害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湘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0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課時38 氣象災害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湘教版2019)

資源簡介

(共73張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自然災害
第七章 自然災害
課程標準
1.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2. 通過探究有關自然地理問題,了解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第七章 自然災害
四層考查
【必備知識】 常見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的危害及分布特點、地理信息技術的特點等。
【關鍵能力】 結合圖表文字等信息,獲取和解讀有關自然災害特點、成因等的有關信息,分析自然災害的成因,培養分析問題、闡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演繹推理能力。
第七章 自然災害
四層考查
【學科素養】 通過自然災害的特點及分布等的學習,培養區域認知;結合自然災害成因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原理等,培養綜合思維;通過對家鄉自然災害的有關調查,培養地理實踐力。
【核心價值】 能夠從“地對人的影響”視角,認識自然災害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做到遵循自然規律,趨利避害,防災減災。
第七章 自然災害
課時38 氣象災害
夯實·基礎知識
任務1——說明洪澇災害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1.填表:對比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
洪澇 誘因 表現
洪水 ________________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 水位__________,水流沖出__________或人工堤壩
雨澇 大雨、暴雨或__________等 低洼地區____________
暴雨或冰雪融化
急劇上漲
天然水道
持續降雨
積水、淹沒
2.簡答:洪澇災害的防御措施有哪些?
提示:利用氣象衛星對強降雨天氣、水情進行監測;提高強降雨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
3.連線:將治理洪澇災害的措施與所屬類型連線。
4.判斷:有關洪澇災害避災的正誤。
(1)向河道下游迅速轉移,或者爬上屋頂。 (  )
(2)地處低洼地帶的居民要準備沙袋、擋水板等物品,設置擋水土壩,以防止洪水進屋。 (  )
(3)迅速游泳游到地勢較高處。 (  )
×

×
任務2——說明寒潮災害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1.簡答:什么是寒潮?我國寒潮的標準是什么?
提示:寒潮是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帶侵襲的強烈冷空氣活動。24小時內降溫10℃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2℃以上),同時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
2.簡答:寒潮的危害體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氣溫驟降、大風、雨或雪、冰凍、霜等。
3.判斷:有關寒潮危害的正誤。
(1)隆冬季節,寒潮的危害最嚴重。 (  )
(2)急劇的降溫使北方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凍害最嚴重。 (  )
(3)在草原牧區寒潮帶來的暴風雪會掩埋牧草,草原牧區造成“白災”。 (  )
×
×

任務3——說明臺風災害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1.簡答:什么是臺風?
提示:臺風是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
2.簡答:臺風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在洋面溫度超過26.5℃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水汽凝結釋放熱量,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近洋面氣壓會下降得更低,空氣也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后就形成了臺風。
3.判斷:關于臺風路徑與危害的正誤。
(1)臺風形成后,常自東向西或西北移動。 (  )
(2)襲擊我國的臺風,以5—7月最為頻繁。 (  )
(3)臺風的破壞力很大,常有狂風、暴雨,沿海岸并有風暴潮,造成重大災害。 (  )
(4)臺風登陸后,風力會逐漸減弱,帶來的雨水能夠緩解部分地區的旱情。 (  )

×


銜接一 必修第一冊活動變式
如圖示意洪澇年份鄱陽湖與長江相連河段的水位變化。讀圖,完成1~2題。
1.濱湖地區澇災最可能發生的時間為(  )
A.3—5月   B.6—9月
C.10—12月 D.12月—次年2月
2.關于濱湖農業區防治澇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完善抗洪排澇系統
B.培育推廣耐澇作物
C.改變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式
D.開展防災減災教育


1.B 2.C [第1題,讀圖可知,與3—5月、10—12月、12月—次年2月相比,6—9月湖泊水位最高,且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湖泊排洪不暢,因此6—9月濱湖地區最可能發生澇災。第2題,完善抗洪排澇系統,有利于濱湖農業區防治澇災,A合理,但不符合題意;培育推廣耐澇作物,可以減輕濱湖農業區澇災的損失,B合理,但不符合題意;改變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式,對濱湖農業區防治澇災影響不大,C不合理,符合題意;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增強當地農民應對澇災的意識和能力,有利于濱湖農業區防治澇災,D合理,但不符合題意。]
銜接二 選擇性必修1閱讀變式
影響我國的臺風有西移、西北移、轉向三種移動路徑,其中轉向路徑臺風常到達我國東部海面或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后轉向東北方向,路徑呈拋物線狀。圖1是西太平洋臺風轉向點的平均經緯度圖,括號內是臺風統計次數,實線上各點表示緯度,虛線上各點表示經度。圖2是臺灣島附近的臺風中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臺風轉向點自西北向東南方向變化的時段是(  )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4.圖2中的臺風靠近臺灣島時,對臺灣島的危害不包括(  )
A.狂風  B.暴雨 C.赤潮  D.風暴潮


3.C 4.C [第3題,圖1中左側縱坐標為緯度,右側縱坐標為經度。實線上各點為緯度,虛線上各點為經度。讀圖可知,8月前臺風轉向點向東北移動,8—10月則向東南移動,10—11月向西南移動。第4題,臺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空氣強烈旋轉上升,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所以當臺風靠近臺灣島時,會給當地造成重大危害,A、B、D不符合題意;赤潮是由水體富營養化形成的,不屬于臺風的危害,C符合題意。]
提升·核心素養
1.洪澇災害成因
洪澇災害的發生以自然原因為主,但人類不合理的活動也可能誘發或加劇洪澇災害。
(1)自然原因
流域 狀況 降水 強度 降水強度大,歷時長,造成水量大,水位高
流域 狀況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匯水速度加快,洪水易形成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蓋率 植被覆蓋率低
水系 狀況 支流 支流多,尤其 是扇形水系 排水速度減慢,容易形成洪水
河道 河道彎曲
河谷 縱向坡度小
入???入??讵M窄
(2)人為原因
破壞流域內植被 導致流域內匯水速度加快,加劇水土流失和河道淤塞,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減小
圍湖造田 使湖泊對洪水的調節能力減弱
建筑物占據河道 減緩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2.洪澇災害的治理措施
措施 具體做法
工程 措施 可從攔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來思考,具體要求是:
①上游——修水庫蓄洪和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②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
③下游——整治河道,開挖新河、加固堤壩、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措施 具體做法
非工程措施 ①科研投入監測和預報;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
②加強洪澇災害的管理;加強洪泛區建設管制;落實居民撤離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實行防洪保險等
3.我國主要的其他氣象災害
類型 時空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干旱 東部地區多發,華北地區多春旱,長江中下游地區多伏旱 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改變農業結構,選擇耐旱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等
類型 時空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寒潮 主要發生在冬半年,由西北到東南依次變弱 使農作物和牲畜受到凍害,交通、通信等受到很大影響 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及早防護
臺風 每年的夏秋季節,東南沿海的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浙江等省級行政區受影響 造成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等 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及時發布臺風預報和警報
[規律總結] 我國主要氣象災害的關聯性
培養·思維能力
 (2023·湖南卷)融雪洪水災害由大量的積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為雨雪混合型(簡稱“混合型”)洪水災害和升溫融雪型(簡稱“升溫型”)洪水災害,融雪洪水中常夾雜著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災害頻次。據此完成(1)~(3)題。
緯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總計
升溫 型 混合 型 升溫 型 混合 型 升溫 型 混合 型 升溫 型 混合 型 升溫 型 混合

0°~ 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 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 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 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 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1)下列地區中,融雪洪水災害多發的是(  )
A.尼羅河流域 B.中南半島
C.北冰洋沿岸 D.亞洲中部
(2)春季與秋季融雪洪水災害頻次差異大,主要是因為(  )
①春季地表積雪較多?、跉鉁刈兓厔莶煌、矍锛練鉁氐陀诖杭尽、芮锛居晁儆诖杭?br/>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一般認為,混合型洪水比升溫型洪水破壞力更強,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溫型洪水頻次高
B.雨水的流動性比積雪融水強
C.積雪面雨水會加速積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解題導引】
(1) 北半球融雪洪水災害頻次40°~50°N最高→亞洲中部位于中緯度地區→冬季較寒冷→在高海拔山地冬季存有大量積雪→春季氣溫快速回升→多融雪洪水災害
(2) 春季的融雪洪水災害頻次遠大于秋季→春季地表積雪多,且春季處于升溫趨勢→易產生融雪洪水災害。秋季地表積雪少,且秋季處于降溫趨勢→不容易產生融雪洪水災害
(3)混合型洪水由雪面雨水與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帶來熱量并沖擊積雪→加速積雪消融→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破壞力更強
結合材料分析,影響融雪型洪水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地形、冬季的降雪與積雪量、溫度的變化、降水等。
視角一 洪澇災害
(2025·四川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測試)暗崴巖溶洼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境內,洼地流域面積2.3 km2,地表水、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地下河后流出。洼底土壤較厚,以種植農作物為主,洪澇災害頻發;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植被以灌叢為主。圖1為暗崴巖溶洼地示意圖,圖2為地下河出口處水文站2023年部分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圖。據此完成1~3題。
1.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表明該洼地所在流域(  )
A.河流徑流穩定
B.植被截留作用強
C.地表蓄水能力差
D.地下水補給占比高
2.該洼地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形原因是(  )
A.裂隙發育 B.坡地較緩
C.溝谷密集 D.洼底狹窄


3.能夠有效減輕該洼地洪澇災害的措施是(  )
A.拓寬洼底 B.疏通落水洞
C.退耕還林 D.設置蓄洪區

1.C 2.D 3.B [第1題,由圖可知,地下河出口處的流量變化很大,說明該河流徑流不穩定,植被的截留作用弱,A、B錯誤;地下水補給占比高,徑流穩定,D錯誤;地表水、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地下河后流出,說明地表蓄水能力差,C正確。第2題,裂隙發育,地表水流失快,不易產生洪澇災害,A錯誤;坡地較緩,水下滲較多,不易形成地表徑流,不易產生洪澇災害,B錯誤;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說明溝谷不是很密集,C錯誤;由圖可知,巖溶洼地的洼底狹窄,流水不暢,易發生洪澇災害,D正確。
第3題,由材料可知,地表水、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地下河后流出,故要從本質上解決該洼地的洪澇災害就要疏通落水洞,B正確;拓寬洼底工程量大,不能從根本上減輕洪澇災害,A錯誤;該區域洪澇災害的洪水主要來源于流域的坡地,而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植被以灌叢為主,不是以耕地為主,加之土層淺薄,不易植樹造林,C錯誤;溶蝕洼地的洼底狹窄,設置蓄洪區意義不大,D錯誤。]
視角二 臺風災害
(2024·北京二模)如圖為2023年7月26日20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4~5題。
4.圖中臺風(  )
A.生成于我國東海海面
B.移動路徑受東南信風的影響
C.登陸后中心氣壓降低
D.氣流呈逆時針方向輻合上升
5.圖中(  )
A.①地風向為東南風 B.②地出現狂風暴雨
C.③地出現大霧天氣 D.④地可能發生海嘯


4.D 5.B [第4題,臺風通常在夏秋季節形成于熱帶海洋面,圖示中臺風所處區域屬于南海,且已發展較大規模,說明形成于緯度更低的區域,而非緯度更高的東海,A錯誤;此時為夏季,臺風移動路徑受到東亞的東南季風影響,而非南半球的東南信風,B錯誤;臺風的低壓中心登陸后,陸地不具有海洋的熱力特征,無法繼續釋放潛熱為臺風發展提供能量,中心氣壓上升,C錯誤;臺風是熱帶低壓系統強烈發展形成的,在北半球,水平氣流呈逆時針方向輻合上升,D正確。第5題,臺風屬于熱帶低壓系統,中心氣壓低于四周,依據在等壓線圖上的風向判斷方法即可知①地此時為東北風,A錯誤;②③地位于臺風中心附近,風力大,降水強度大,B正確,C錯誤;海嘯是海底地震或滑坡導致,與臺風無關,臺風引發的是風暴潮,D錯誤。]
(建議用時:30分鐘,分值:55分)
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3分,共27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2025·衡陽模擬)讀我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化圖,完成1~2題。
課時數智作業(三十八) 氣象災害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
B.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低
C.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
D.一般情況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

2.下列關于我國寒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季寒潮發生頻次高,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最大
B.秋末和初春寒潮發生的頻次低,強度小,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小
C.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減產一定比較嚴重
D.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但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

1.B 2.D [第1題,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A正確,不符合題意;分析圖中數據可知,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即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這說明溫度越低、冷空氣活動越頻繁,寒潮頻次越高,B錯誤,符合題意;溫度低,亞洲高壓增強,寒潮頻次高,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冷空氣活動頻繁,寒潮頻次高,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第2題,我國寒潮主要發生在冬半年,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地區,冬季北方地區農作物生長緩慢,寒潮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低,但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大,D正確;寒潮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秋末到初春季節,此時發生的寒潮對農業影響最大,A、B錯誤;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不一定減產嚴重,主要看寒潮發生的季節,C錯誤。]
華南地區汛期有前汛期和后汛期之分,前汛期為4—6月,后汛期為7—9月,兩個汛期形成原因不同。2024年4月副高勢力強于往年同期,廣東提前進入前汛期,粵北地區迎來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多地降水突破歷史紀錄,引發嚴重的洪澇災害。據此完成3~4題。
3.廣東2024年4月降水強度明顯高于往年同期的原因可能為(  )
A.山地抬升明顯
B.城市凝結核多
C.海洋水汽充足
D.臺風登陸頻繁

4.廣東粵北地區此次洪澇災害發生的原因有(  )
①地勢低平 ②植被覆蓋率高 ③暴雨時間長?、芙邓畯姸却?br/>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C 4.D [第3題,地形抬升一直存在,不是2024年4月降水多的原因,A錯誤;城市排放的凝結核2024年與往年差異不大,且材料未反映,不是導致2024年4月降水多的原因,B錯誤;相比往年,2024年4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引導極為充沛的海洋水汽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故2024年4月降水較往年同期偏多,C正確;該時期的降水主要是鋒面雨,不是臺風登陸形成,D錯誤。第4題,粵北地區山地多,地勢崎嶇,①錯誤;植被覆蓋率高,調蓄作用強,不容易發生洪澇災害,②錯誤;粵北地區迎來大范圍連續性暴雨,降水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引發洪澇災害,③④正確。]
(2024·青島二模)霍林河發源于大興安嶺,中下游為平原地區,多濕地分布。1998年霍林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引發霍林河流域下游濕地景觀的變化。下表為1998年洪水前后霍林河流域下游主要濕地景觀轉移率(%)。據此完成5~6題。
  洪水后 洪水前   草地 鹽堿地 沙地 河流 湖泊 沼澤
濕地
草地 95.58 0.52 0.02 0.46 2.85
鹽堿地 2.76 80.75 0.01 7.50 8.84
沙地 0.41 1.533 89.74 4.61 3.43
河流湖泊 0.27 1.30 0.00 85.54 12.60
沼澤濕地 0.97 3.06 0.14 25.18 70.26
注:表中僅為部分數據。
5.大洪水引發霍林河流域下游景觀的動態變化,其中發生轉移概率最大的景觀是(  )
A.草地 B.河流湖泊
C.鹽堿地 D.沼澤濕地
6.大洪水的發生,使霍林河下游地區鹽堿地面積(  )
A.一直擴大 B.先擴大后減小
C.一直減小 D.先減小后擴大


5.D 6.D [第5題,受洪水影響,草地還有95.58%保持原樣,說明草地變化了4.58%,同理河流湖泊變化了14.46%,鹽堿地變化了19.25%,沼澤濕地變化了29.74%,轉移變化最大的是沼澤濕地。第6題,大洪水的發生使鹽堿地7.5%和8.84%變成河流湖泊和沼澤濕地,之后又有3.06%和1.3%的沼澤濕地和河流湖泊變成了鹽堿地,所以大洪水的發生使鹽堿地先減小后擴大。因為洪水的發生會把地勢較低的地方淹沒變成河流湖泊或沼澤濕地,洪水退去后,部分地區又會變成鹽堿地,所以先減小后擴大。]
(2024·福州三模)干旱程度異??焖侔l展的現象稱為突發性干旱。不同的植被因其特性對干旱的反應有所不同。黃土高原植被對突發性干旱反應迅速,而秦嶺植被對突發性干旱反應則滯后1個月。據此完成7~9題。
7.黃土高原最容易受到突發性干旱影響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
A.林地 B.草地
C.建設用地 D.未利用土地

8.秦嶺植被對突發性干旱反應滯后的原因是(  )
A.大氣降水多 B.空氣濕度大
C.土壤濕度大 D.蒸騰作用強
9.當突發性干旱發生時,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加強水源管理調度 ②改種耐旱作物品種?、奂訌姾登楸O測預警?、苤贫暮鳖A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B 8.C 9.B [第7題,黃土高原的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勢較高,降水較少,氣候較干旱,植被覆蓋率低,最容易受到突發性干旱的影響,B正確;林地植被覆蓋率較高,涵養水源能力較強,受突發性干旱影響較小,A錯誤;建設用地植被較少,受突發性干旱影響較小,C錯誤;未利用土地為原始植被,受突發性干旱影響較小,D錯誤。
第8題,在秦嶺地區,植被覆蓋與氣候因子的響應關系存在明顯的空間差異,對氣溫的響應總體上沒有明顯的時滯效應,而與降水的響應存在以滯后1個月為主的時滯效應。這表明土壤濕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沖降水變化對植被的影響,導致植被對干旱的反應出現滯后,C正確;大氣降水沒有時滯效應,A錯誤;干旱發生時降水減少,空氣濕度小,B錯誤;蒸騰作用會加劇干旱,不屬于突發性干旱反應滯后的原因,D錯誤。
第9題,在突發性干旱發生時, 水資源的短缺成為首要問題,合理管理和調度有限的水資源至關重要,以確保生活生產的需要,①正確;種植耐旱作物品種在長期的農業規劃和干旱地區種植中是一個有效的策略,但在突發性干旱發生時,這一措施的實施周期較長,對于解決當前的干旱問題幫助小,②錯誤;及時的旱情監測和預警有助于政府和相關部門提前了解干旱的嚴重程度和范圍,從而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措施,③正確;制定災害應急預案對于災害應對是必要的,但在突發性干旱發生時,這一措施更多的是作為一個長期準備和規劃的策略,而不是一個可直接采取的應對措施,④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28分)
10.(2024·許昌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某喀斯特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 700毫米,地下河發育。該地區有甲、乙兩個溶蝕谷地,暴雨期間,甲谷地排水不暢,易發洪災,當地擬建人工河緩解洪災。下圖為該喀斯特地區示意圖。
(1)指出甲谷地易發洪澇災害的季節,并闡述理由。(4分)
(2)從人工河設計的位置和線路,說明其能有效緩解城鎮洪災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題,甲谷地位于南歐巴爾干半島,該半島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因此甲谷地易發洪澇災害的季節為冬季。第(2)題,人工河設置于城市上游,在洪水到達城鎮前實現分流,使城鎮所在河段河流水量減少,可以減少洪水發生的概率;線路上設置兩個分洪口分洪,對河流水的分流調節作用強;原有河道特別彎曲,水流不暢,與原有河道比,人工河道流程短,較為順直,可以快速泄洪。
[答案] (1)冬季。理由:甲谷地位于地中海氣候區,冬季降水量大。
(2)人工河設置于城市上游,在洪水到達城鎮前實現分流;線路上設置兩個分洪口分洪;與原有河道比,人工河道流程短(順直),泄洪快。
11.(2024·邵陽三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湖南邵陽地區2024年4月2日15時左右突降冰雹,持續時間為10分鐘左右。有市民反映:“冰雹導致部分房屋與車輛受損,這是自己這輩子見到過的最大的冰雹”。冰雹是強對流天氣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固態降水現象,常伴有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具有影響范圍小、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等特點,是天氣預報的難點。如圖為冰雹形成過程示意圖。
(1)說明冰雹的形成過程。(6分)
(2)簡述冰雹是天氣預報難點的理由。(6分)
(3)說出冰雹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并提出有效應對措施。(6分)
[解析] 第(1)題,形成冰雹要具備充足的水汽、強烈的對流天氣及大氣不穩定、迅速降溫等。午后多上升氣流,且對流旺盛,水汽隨著氣流上升遇冷降溫后凝結成小水滴,當氣溫降至0 ℃以下時,水滴凝結成冰粒;冰粒在上升運動過程中吸附周圍小冰粒或水滴體積增大,當其重量無法被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下落;下沉冰粒遇到更強的上升氣流再次被抬升,體積再增大,如此反復,冰粒體積越來越大,直到下落至地面形成冰雹。
第(2)題,冰雹時間分布上具有突發性強、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的特點;空間分布上具有影響范圍小、離散性強(大多數冰雹降落點呈點狀分布)的特點;空間尺度分布較小,且復雜地形所產生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可能觸發冰雹,增加預報難度。第(3)題,危害:冰雹多發于春、夏季節,此時正是農業的播種期與生長期,容易損壞幼苗,影響農作物發育;影響花蕊期農作物傳花授粉;使生長期農作物倒伏、果實掉落等,從而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措施:從氣象臺的角度,加強對冰雹天氣的監測與預報;從農民的角度,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人們防災減災意識;從育種的角度,培育優良品種,種植抗冰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
[答案] (1)午后對流旺盛,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凝結成小水滴,當氣溫降至0 ℃以下時,水滴凝結成冰粒;冰粒在上升運動過程中吸附周圍小冰粒或水滴體積增大,當其重量無法被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下落;下沉冰粒遇到更強的上升氣流再次被抬升,體積再增大,如此反復,冰粒體積越來越大,直到下落至地面形成冰雹。
(2)冰雹時間分布上具有突發性強、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的特點;空間分布上具有影響范圍小、離散性強(大多數冰雹降落點呈點狀分布)的特點;復雜地形所產生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可能觸發冰雹,增加預報難度。
(3)危害:冰雹多發于春夏季節,是農業的播種期與生長期,容易損壞幼苗;影響花蕊期農作物傳花授粉;使生長期農作物倒伏、果實掉落等,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措施:加強對冰雹天氣的監測與預報;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人們防災減災意識;種植抗冰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
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灵宝市| 资兴市| 夏邑县| 西林县| 永泰县| 招远市| 迁安市| 安宁市| 定襄县| 巴南区| 永定县| 修文县| 吕梁市| 临武县| 武隆县| 东丽区| 福鼎市| 精河县| 突泉县| 辽宁省| 保定市| 云南省| 安丘市| 铜鼓县| 离岛区| 历史| 札达县| 滨州市| 城固县| 西乌珠穆沁旗| 嘉定区| 郸城县| 日土县| 门头沟区| 泰来县| 江油市| 荆门市| 福建省| 印江|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