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 科 道德與法治 課 題 5.2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學習目標可操作、易落實 1.健全人格: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態度,不輕易放棄,不斷追求自我完善和進步。2.道德修養:通過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更好地服務社會、貢獻國家。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意志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道德風貌。3.責任意識: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習重難點與考點、易錯點準確、具體 重點:知道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原因難點:理解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方法學習準備精心規劃 1.教師準備:教材、教案、課件。2.學生準備:課前三件小事。課前預習明確任務、要求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5.2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相關內容。教 與 學 過 程圍繞核心問題設計教學模塊,要求科學、適量、易操作 個人復備學 生 活 動 教 師 助 學一、朗讀學習目標學生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二、新課初認知學生觀看視頻,思考歌曲表達的精神,同時做好上課準備。三、學習新課 環節一:【生活觀察】為什么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并嘗試用詩詞表達感受。(預設)學生探究得出結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學生記錄知識點,明確重點:1.為什么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中華傳統美德)。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環節二:【探究與分享】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方法學生認真傾聽黃旭華的故事,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享自己的感悟。學生記錄知識點,明確重點:2.如何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1)樹立遠大理想。我們要懷有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2)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我們要認真對待各門課程,勤學好問、夯實基礎;要注現實問題和社會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在做事中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學會依靠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做事、身體力行。腳踏實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環節三:【學以致用】撰寫“自強宣言”(預設)學生撰寫宣言: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初中階段,正是學習知識、涵養道德、增長才干、發展自己的最佳時期。我們應當趁此大好時光,培養自強的品格,努力學習,奮發進取。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了中國夢,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而奮斗,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環節四:【課堂總結】共同唱響歌曲:《少年中國說》全體學生共同唱響《少年中國說》,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 一、展示學習目標教師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二、導入新課教師播放歌曲《少年中國說》的視頻,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引導學生做好上課準備。三、新知講解 環節一:【生活觀察】為什么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教師展示中國航天從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拒到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一系列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用詩詞概括感受。教師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1.為什么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中華傳統美德)。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過渡:在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還有許多像航天人這樣自強不息的榜樣,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黃旭華。環節二:【探究與分享】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講述黃旭華的生平,包括志向確立、追夢歷程、核潛艇研發過程中的困難等,引導學生思考各階段的啟示。教師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如何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1)樹立遠大理想。我們要懷有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2)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我們要認真對待各門課程,勤學好問、夯實基礎;要注現實問題和社會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在做事中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學會依靠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做事、身體力行。腳踏實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環節三:【學以致用】撰寫“自強宣言”以“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為主題,撰寫一份“自強宣言”。教師根據學生撰寫宣言的情況進行引導。環節四:【總結升華】共同唱響歌曲:《少年中國說》教師組織學生共同唱響《少年中國說》,進行總結升華:今天這堂課,我們了解了很多自強不息的故事,也明白了如何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像歌中唱的那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少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