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試卷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7頁,滿分為100分??荚囉脮r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學號填寫在答題卡密封線內相應的位置上,用2B鉛筆將自己的學號填涂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卷紙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超出指定區域的答案無效;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和平整。一、選擇題(30*2,共60分)1.位于陜西西安臨潼的姜寨聚落遺址反映了由五個大家族組成的一個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社墓地,但各個墓葬的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反映了尚未產生貧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狀況。姜寨聚落所代表的文化是()A.河姆液文化B.良渚文化C.仰韶文化D.二里頭文化2.春秋戰國時期,在日常青銅用具上常配有圖繪畫像、雕刻、針刻等,它們大多數表現宴樂、采桑、攻戰、弋射等內容,圖案多為新興貴族互相攀比炫富的生活寫照。這些新興貴族的出現反秧當時()A.思想崇尚道遙自由B.社會政治結構變革C.禮樂制度不復存在D.貴族政治不斷強化3.戰國前期,“三家分晉”已成定局,但直到半個世紀后,周威烈王冊封韓虔、趙籍、魏斯為侯,三家才有與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田常雖然權傾齊國,但也要待其曾孫田和得到周安王的冊封后,田氏才完成代齊的大業。這主要說明當時()A.傳統禮制影響深遠B.周王室仍握有絕對的權威C.諸侯紛爭日益加劇D.儒家思想對列國影響深刻4.如表是關于秦人族源傳說的相關內容。這些傳說反映出秦人()傳說類型簡要內容額項后裔說秦人將自己的原初祖先追認為顓頊帝,從根本上否認己族是他族或“夷”馴烏獸、牧馬秦人先祖受命別化鳥獸及為周王牧馬于隴西,此傳說既解釋了秦人祖先為何居于邊技能說緣地帶,又合理化了其掌握我人擅長的技能第1頁共了頁西遷商民說周成王滅商后,將商紂之臣蜚廉一族西遷至邾地以防御戎人,這部分西遷的商民被認為是秦人的先人A具有強烈的華夏認同感B.利用神話傳說加強統治C,不斷吸收借鑒其他文化D.重視強化族群的凝聚力5.下圖為東漢畫像磚描繪的圖像。該圖像可用于研究這一時期()A.集市貿易場景B.工場勞作狀況C.莊園經濟樣態D.貴族生活面貌6.據《魏書》載:“顯祖(獻文帝)平青齊(山東一帶》),徙其族望于代。時諸士人流移遠至,率皆饑寒?!毙⑽牡奂次缓?,則“選盡物望,江南人士才學之徒,咸見申擢。自此,“平齊民擺脫了卑賤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權利。孝文帝的這一舉措最主要的目的是()A擴大政權統治基礎B.緩和鮮卑與漢的民族矛盾C.鞏固北魏政治統治D.推動北魏政權封建化轉型7.唐初,三省長官是當然的宰相,他們常在政事堂共商國家大事。后來,皇帝又時而指定某些級別略低的官員參加政事堂會議,這些人事實上已加入幸相集團。會議所作決策以文字形式報皇帝批準,付外執行。皇帝此舉的主要目的是()A.調整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B.將知識分子引入統治集團C集思廣益以減少決策失誤D.分散相權以強化君主權力8.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B.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9.隆慶元年(1567年),宜布解除海禁,允許民間遠販東西二洋,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以月港為治所設立海澄縣和督餉館,但仍禁止對日本貿易。隆慶初,僅月港一地,“所貿金錢,歲無忠數十萬,公私并賴”,成效明顯。這主要反映()A清朝對外貿易中的優勢地位B.私人海外貿易獲得合法地位C.中國開始出現相對貿易逆差D.中日絲銀貿易從此走向衰落10.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盡管中英軍隊在廣東對峙,駐扎在香港的英國軍官和記者居然坐船繞過清軍防線,進入廣東山區度假、狩獵,山區里的居民向他們兜售農產品,提供食宿,并未向兩廣當第2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