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校2024-2025(下)七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卷級(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70分)一、單項選擇題(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本題共15小題,每小名題2分,共30分)1.步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①身體外形的變化②內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機能的成熟④情緒波動大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一個人不應該完全受制于自已的情緒,要學會管理情緒。這是因為()①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②情緒與人的身心健康有關③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各種情緒感受④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歷史上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共同告訴我們()A.學會文明有禮,做有志氣的人B.捍衛人格尊嚴,做有骨氣的人C.守護法律底線,做有定氣的人D.崇尚公平正義,做有底氣的人4.2025年央視春晚創意融合舞蹈《秧B0T》中,杭州宇樹科技的機器人精彩表演令人驚嘆,展現了中國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強大實力,中國觀眾直呼“太強了”。從這一事件中,我們自信的來源主要是()A.自己身上的優點長處B.別人給予的夸贊表揚C.自已心中的美好未來D.國家科技的出色成果5.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一王興興說“別人能做的事,我們也能做,還能做得更好。”這啟示我們要()線A.堅定理想信念B.做到揚長避短C.學會自信自強D.正確面對挫折6中國古人講“同舟共濟”,現在國際社會則需要“同舟共濟”,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這彰顯的中國智慧有()①天下一家,和衷共濟②大道之行,天下為公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理學家朱熹有一次去看望自已的女兒女婿,女兒留他吃午飯,但因家中貧困,女兒只端出幾碗“粗茶淡飯”招待朱熹,對父親很是愧疚。朱熹卻不以為意,并告訴女兒儉樸度日是良好家風,對于飲食,不要計較多少和好壞。朱熹的言行教育我們要()①追求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②堅持中和泰和的理念,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③不為物役,克服消費主義、享樂主義④堅守做人的品格,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