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2遵守規則課時精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2025·江蘇揚州·中考)王某無視公交車“禁止后門上車”的明確標識,強行上車導致摔倒受傷,遂將公交公司訴至法院,法院駁回了王某訴訟請求。該案例告誡我們要( )
A.尊重自由 B.追求平等 C.關愛他人 D.遵守規則
2.(2025·云南·中考)15歲少年張某是一名騎行愛好者,他經常把公共道路當“競技場”,肆意競速。作為朋友,你會勸告他( )
①生命來之不易,珍愛生命 ②樹立安全意識,做到安全文明騎行
③遵守交通法規,敬畏規則 ④保持愛好,不斷滿足自己的征服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5·四川自貢·中考)有一種幸福叫“伴隨父母去旅行”。初三學生小明相約三個小伙伴準備在中考結束后,伴隨父母去旅行。他們規劃路線、選擇酒店等,初步擬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和“旅行公約”,然后請父母共同商議并最終確定。旅行即將開啟,旅行中小明與三個小伙伴應當注意的是( )
①與父母發生矛盾時無條件妥協順從
②主動搬運家庭行李,照顧父母的感受
③任何情況下,不得違背和更改“旅行公約”
④孝親敬長,關愛他人,相互理解,友好相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隨著“全民健身”熱潮在云南興起,昆明滇池綠道、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等多地對園內步道進行改造升級:劃分出彩色自行車騎行道、青磚步行道,并設置明顯標識標牌。但在實際使用中,仍有游客推著兒童車占用騎行道緩慢行走,發生多起剮蹭沖突。對此現象,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為避免沖突,騎行者應主動禮讓所有步行的游客
②改進和完善原有規則,是為了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③人們有使用道路的權利,可按個人意愿隨意使用
④規則劃定自由邊界,游客應按標識自覺遵守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觀察漫畫,你能得出的道理是( )
①只需要做到不超員超速,不爭道搶行,就能保證完全安全
②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對交通規則心懷敬畏并嚴格遵守
③尊老愛幼是遵守規則的關鍵
④要將交通規則作為自己出行的準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樹立規則意識對于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以下關于規則意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生活中的規則是對我們的限制
②不斷增強規則意識,提高按規則辦事的自覺性
③我們對規則要心懷敬畏
④規則是由政府制定,我們必須無條件遵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最近,網上曝光了一些“馬路跨欄高手”被處罰的事件。被處罰的人當中,有很多是為了圖省事、走捷徑而翻越護欄的。這一現象說明( )
A.部分市民缺乏規則意識
B.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翻越護欄無可厚非
C.維護交通秩序只是交警的責任
D.只要不影響交通秩序,就不應該受處罰
8.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團體內謙恭有禮,一旦置身于陌生環境就不再遵守規則。如在眾人面前講衛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有警察時遵守交通規則,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這些現象告訴我們( )
①要學會“慎獨” ②只能通過他律來約束不良行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雖然多地出臺了“禁燃”規定,但隨著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認識的加深,部分城市對規定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調整,如劃定可燃放的區域、時間等。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規則意識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可靠
B.更改規則不可行,杜絕燃放保環境
C.規則并非永不變,積極改進更可貴
D.落實規則靠執行,堅守規則促穩定
10.河北省公安廳交管局決定,2024年7月底至9月底在全省組織開展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風險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查處一批易肇事易肇禍違法行為,有效治理一批人、車、路、企交通安全隱患,集中整治一批事故多發重點地區,集中宣傳警示一批重點交通群體,確保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這一舉措旨在( )
①處罰交通運輸行為 ②整治存在的交通亂象
③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④增強人們的規則意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自律是內心的堅守,他律是外在的約束。下列屬于自律行為的是( )
①小強在爸爸的監督下,查找學習資料
②小華在海邊游玩時,做到不亂扔垃圾
③小明在假期保持良好的作息,堅持鍛煉
④小李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不遵守課堂紀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小閩鄰居經常將生活垃圾隨意堆在樓道口,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不僅違反了小區的相關規定,還影響了樓道衛生和消防安全。對此,小閩應該( )
①求助物業,講明道理
②大聲嚷嚷告知對方小區的規矩
③責罵對方,粗暴制止
④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維護規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3.【社會規則大家談】
結合同學們的討論,運用所學,談談你對規則的認識。
8.校園生活離不開規則。某校八年級(1)班帶領大家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班規討論稿》如下:
一、文明禮儀1.尊敬師長、團結同學2.語言文明,舉止得體3.除了上廁所、下課不允許出教室 二、環境衛生1.地面凈,黑板凈2.桌椅齊,書本齊3.當日值日生承擔全部工作 三、學習紀律1.認真聽講,舉手發言2.作業按時按量完成3.自習課安靜有序
(1)小江認為“除了上廁所,下課不允許出教室”存在不合理之處。你認為他應該怎樣做?并說明理由。
(2)假如你是班規起草組成員,請你就“手機管理”方面擬寫兩條班規。
15.緬懷英雄厲行法治
最深的緬懷是弘揚,最好的紀念是傳承!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組織清明節踏 、遠足,祭奠革命先烈,傳承信仰的力量、擔當的精神。如何更好地發揮清明節遠足活動的教育意義和價值,任重道遠。
【遠足方案】
立信中學初一年級清明節遠足活動方案一、活動主題:____二、活動目的:____三、活動時間:2025年4月4日(清明節)上午8:30-11:30。四、集合地點:學校操場。五、參加人員:八年級全體師生,鼓勵家長陪同,年齡不限。六、路線規劃:立信中學—和平路—英雄山(烈士陵園)—青松嶺(自然景區)—返回學校。七、準備要求:自備飲用水、輕便食物;穿運動鞋、校服;禁止攜帶火種、易燃物品。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八條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與紀念英烈無關或者有損紀念英烈環境和氛圍的活動,不得破壞、污損烈士紀念設施。
(1)請為本次清明節遠足活動擬定一個恰當的主題,并闡明活動目的。
(2)閱讀遠足活動方案,指出其中兩處不妥或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建議。
(3)作為青少年,你打算如何履行保護文物的義務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自覺遵守規則。王某因無視“禁止后門上車”的規則導致摔倒受傷,法院駁回訴訟表明其行為違反規則需承擔責任,該案例告誡我們要增強規則意識,做到自覺遵守規則,故D符合題意;題文內容強調遵守規則,與尊重自由、追求平等、關愛他人無關,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2.A【解析】本題考查生命安全意識、規則意識的相關知識。張某在公共道路競速騎行會危及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強調“珍愛生命”能引導其重視生命價值,故①符合題意;樹立安全意識是避免危險行為的關鍵,安全文明騎行是解決張某問題的直接要求,故②符合題意;公共道路騎行需遵守交通法規,肆意競速違反規則,強調“敬畏規則”能強化其法律意識,故③符合題意;保持危險愛好并滿足征服欲會加劇安全隱患,與題意中“勸告”的目的相悖,故④說法錯誤;故選A。
3.D【解析】本題考查孝親敬長的要求、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伴隨父母去旅行”,要求三個小伙伴在旅行中應孝親敬長,照顧父母的感受,主動搬運行李。同時也要互相關愛,相互理解,友好相處,故②④說法正確;“無條件妥協順從”錯誤。與父母發生矛盾,要多溝通多交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不等于無條件妥協、盲目順從,故①說法錯誤;“任何情況下,不得違背和更改”說法太絕對。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旅行途中遇到意外情況,就應靈活調整“旅行公約”,而不是僵化地執行,故③說法錯誤;故選D。
4. C【解析】本題考查規則與自由的關系、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遵守和改進規則。騎行道專為騎行設計,若步行者違規占用,騎行者無需無原則禮讓,否則可能削弱規則效力,故①說法錯誤;劃分不同道路并改進規則,旨在協調騎行與步行需求,滿足不同群體,故②說法符合題意;人們有使用道路的權利,但這種權利并不是無限制的。在使用道路時,人們需要遵守相應的規則和標識,不能隨意使用,否則會引發混亂和沖突,故③說法錯誤;規則明確自由邊界,游客應遵守標識各行其道,故④說法符合題意;故選C。
5.D【解析】本題考查遵守規則。漫畫中警示我們要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對交通規則心懷敬畏并嚴格遵守,遵守社會規則,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要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故②④說法正確;“只需要……就能”說法太絕對,遵守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及自律,故①說法錯誤;遵守規則與尊老愛幼無關,故③說法錯誤;故選D。
6.C【解析】依據教材知識,我們對規則要心懷敬畏,不斷增強規則意識,提高按規則辦事的自覺性,②③符合題意;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①說法錯誤;規則不一定是由政府制定,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合理的規則需要遵守,④說法錯誤;選C。
7.A【解析】本題考查規則意識。根據所學可知,我們對規則要心懷敬畏,知方圓,守規矩。題文中的現象說明部分市民缺乏規則意識,故A說法正確;翻越護欄屬于不遵守規則的行為,故B說法錯誤;維護交通秩序實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故C說法錯誤;只要……就,說法絕對化,不影響交通秩序,但觸犯了法律也應該受處罰,故D說法錯誤;選A。
8.D【解析】本題考查遵守規則。我們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我們要堅定的維護規則。要學會“慎獨” ,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故①④正確;我們可以通過自律和他律來約束不良行為,故排除②;我們要在任何事上都要自律,故排除③;選D。
9.C【解析】本題考查積極改進規則的知識。部分城市對規定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調整,說明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需要對規則加以調整和完善,C說法正確;題文中的規則是根據實際生活的變化而改正的,不是朝令夕改,A說法錯誤;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杜絕說法太絕對,B說法錯誤;題文中體現的是改正規則,沒有體現堅守規則,D說法與題不符;選C。
10.D【解析】本題考查增強規則意識。材料中,河北省組織開展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風險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查處一批易肇事易肇禍違法行為。這旨在整治存在的交通亂象,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增強人們的規則意識,故②③④說法正確;①不屬于交通整治行為的目的,故④說法錯誤;選D。
11.C【解析】本題考查遵守規則。自律指的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或壓力的情況下,能夠自覺遵守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小華在沒有外部監督的情況下,自覺遵守環保規則,不亂扔垃圾,這體現了自律。故②符合題意;小明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自覺遵守健康生活的原則,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鍛煉習慣,這是自律的表現。故③符合題意;他律是指個體在外部監督或壓力下,被迫遵守規則或約束自己的行為。題文中明確提到了“在爸爸的監督下”,說明小強的行為是受到外部監督的,因此屬于他律。故①不符合題意;小李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不遵守課堂紀律,違反了自律的原則,故④不符合題意;選C。
12.B【解析】本題考查堅定維護規則。題文中小閩鄰居的做法是缺乏規則意識的表現,違反了小區相關規定,小閩應該求助物業,講明道理,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維護規則,①④說法正確;大聲嚷嚷、責罵對方,粗暴制止,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都不利于問題的解決,②③說法錯誤;選B。
13.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我們應該自覺遵守規則。積極改進規則,與規則同行,創建美好生活。
【解析】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社會規則的作用、自覺遵守規則、積極改進規則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有序的參加也讓自己獲得了良好的參觀體驗,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無論有沒有車輛都不闖紅燈鏈接我們應該自覺遵守規則。學校采納后調整了各年級就餐時間鏈接積極改進規則,與規則同行,創建美好生活。
14.(1)小江可以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向學校提出修改規則;也可以直接向學校反映同學們要求修改規則的建議。理由: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生活的變化,需要調整和改進。我們要關心和參與規則的改進、完善,積極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2)禁止手機進教室,如果無意帶來,請交班主任代為保管,等放學后帶回家;如果因為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攜帶手機,請告訴教師和班委,并請大家監督,確保其不影響學習。
【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是中學生,需要運用改進規則的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在《班規討論稿》中出現了中學生認為不妥的內容,可鏈接積極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向學校提出修改規則;也可以直接向學校反映同學們要求修改規則的建議;具體的理由圍繞著改進規則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促進規則的改進等方面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就“手機管理”方面擬寫兩條班規,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15.(1)主題:“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目的:①讓學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③傳承革命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⑤讓學生走進自然,鍛煉身體,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①不妥之處:參加人員中“八年級全體師生”與活動時間中“初一年級清明節遠足活動”不一致。修改建議:將參加人員改為“初一年級全體師生”。②不妥之處:路線規劃中“青松嶺(自然景區)”與活動主題關聯性不強。修改建議:可將青松嶺(自然景區)改為與革命歷史相關的地點,如革命紀念館等。
(3)①學習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文物保護意識;②積極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他人的文物保護意識;③從自身做起,不破壞文物,不做有損文物保護的行為;④發現破壞文物的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解析】(1)本題考查擬定一個恰當的主題,并闡明活動目的,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遵守社會規則的有關知識,從建議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參加人員中“八年級全體師生”與活動時間中“初一年級清明節遠足活動”不一致,可鏈接將參加人員改為“初一年級全體師生”。路線規劃中“青松嶺(自然景區)”與活動主題關聯性不強,可鏈接可將青松嶺(自然景區)改為與革命歷史相關的地點,如革命紀念館等。
(3)本題考查如何履行保護文物的義務,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