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階段性學業水平診斷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試題共17題 卷面分數60分 考試時限60分鐘)一、選擇題(共14題,每題 2分,共 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年3月20日起,湖北省各市(縣、區)居民撥打“12356”,即可免費獲得專業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和科普宣教等心理健康服務。“12356”心理援助熱線每日提供18小時的公益服務(8:00至次日2:00)。這一熱線的開通體現了( )①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是保持心理健康②此舉為居民提供調節心理矛盾的途徑③要及時了解自己生理健康的基本標準④在生活實踐中我們需要提升人生境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 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需要我們( )①不與異性接觸,掌握有效保護策略②在涉及性的問題上尤其要注意邊界③不讓他人看或觸碰身體隱私部位④學會忍氣吞聲,多從自身找問題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古人的智慧為我們積淀了珍貴的精神寶藏。下列古語與其所蘊含的道理相匹配的是( )A.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習中有快樂和痛苦B.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須有自尊,學會平等待人C.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愛慕虛榮,拒絕不良誘惑D.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知廉恥,有所為,有所不為4.觀察圖片,判斷下列關于自負、自卑、自信的認識正確的是( )A.他認為自己做的事情什么都好;別人做的卻總是很糟糕,這是自信的表現B.自信表現為能實事求是看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各種問題C.自卑表現為忽視客觀規律和他人經驗,固執己見,如堅信 “我的方法最正確”D.自負表現為忽視自己的優點和成就,只關注缺點或失誤。如 “我肯定學不會”5.2025 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團隊在執行任務中展現出高度的自信,后續還將規劃多次載人飛行和貨運飛船補給任務。這啟示( ) ①我們只要擁有“我能行”的信念就能取得事業成功②中國航天員把個人自信融入集體和國家發展之中③航天科研工作者都是自信的人,遠離自負和自卑④祖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是我們自信的重要來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不怕風雨大,心中有火,努力的腳步不停。少年當自強,心中有光芒,燃燒的夢想不曾隱藏。相信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未來屬于我們激昂燦爛。”該歌詞與我國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聯系是( )①努力學習必定能取得優異成績②應以自信自強之心讓青春飛揚③自強關系民族命運和國家未來④青春不能有疑惑和內心的糾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習近平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他的話告訴我們要( )①努力追夢,奮斗不息 ②欣賞自己,接納自己③自信自強,砥礪前行 ④不甘平凡,追求偉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8.“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些詩作感情真摯、樸素自然,表達了陶淵明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貴品質和儉樸、自然的生活態度,深受后人喜愛。這體現了( )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9.下側是某校舉行講座后的宣傳圖片,據此推測本次講座的主題可能是( )A.樹立愛國情懷,竭力報效國家B.自覺崇德向善,懲治不法行為C.堅守孝悌忠信,弘揚榮辱觀念D.精忠報國,激勵為國不懈奮斗10.某縣準備組織開展“共同上一堂誠信主題思政大課”活動。采用“全景行走”+“線上”模式,將課堂搬到紅色教育基地等場所,打造有活力的行走的“誠信主題思政大課”。全縣七年級學生通過直播方式在線收看。這有利于學生( )①樹誠信意識,弘揚傳統美德②在勞動實踐中創造人生價值③主動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④獲得精神滋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11.2025年,我國有多部新制定的和新修訂的法律正式施行,覆蓋民生保障、農村經濟、國家安全等多個關鍵領域,以法治手段破解國家發展難題、回應社會關切,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系統性完善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體現( )A.科學立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B.社會生活發展無止境,法律體系的完善也無止境C.每個公民都履行同樣的義務,都享有同樣的權利D.法律體系的建設是立法機關的事,我們不需關注12.《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自2025年4月施行,首次以行政法規形式為攝像頭安裝劃定“紅線”。新規明確人員密集場所、交通樞紐等公共區域可安裝攝像頭,旅館客房、公共浴室等私密場所則嚴禁安裝。這說明( )A.該條例保障我國公民的財產不受侵犯B.公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隱私權C.法律法規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D.規范個人權限以平衡個人與公共利益13.結合下圖情境可知民法典保護“見義勇為”的行為體現了( )①法治是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唯一手段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了民法典③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對法治具有支撐作用④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彰顯美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4.《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規定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此舉是為了保護公民的( )A.隱私權 B.生命權 C.健康權 D.肖像權15.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李同學聽說王同學在背后說自己的壞話,他非常生氣,于是不問事實緣由地把王同學衣服揪著罵了一頓,以發泄心中的不滿。材料二 陳同學在學校圖書館看書時,突然得知疼愛自己的爺爺去世了,她強忍悲痛,悄悄地離開圖書館跑到寢室痛哭了一場。材料中的李同學和陳同學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常見情緒 (2分)李同學認為情緒是不可以管理的,你認為他的觀點正確嗎 為什么 (5分)對于合理表達情緒,請寫出你的好想法。(5分)16.某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設計了根據部分內容競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活動。其部分內容為下面材料所示,請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 該思想理念出自《漢書》,原指根據實證,求索真知。這種精神為后世所推崇,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毛澤東用“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和去研究”對該理念作了全新闡釋。1945年,黨的七大將“該理念”寫入黨章,確立了思想路線。習近平指出:“我們過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該理念。今天,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還是要靠該理念。”(1)寫出上述材料所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3分)(2)結合學習生活實際情況寫出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7分)17.請根據刑法,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見》中,有一項主要特點是標本兼治,懲防并舉,對未成年人犯罪寬容不縱容。強調精準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準確把握和判斷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導致犯罪的深層次原因等,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對于主觀惡性深、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特別是屢教不改的,絕不姑息縱容,堅決依法懲治,確保司法公正。(1)任選兩個案例情境,在答卷對應處寫出涉及刑法中的罪名。(4分)(2)根據情境案例及材料二,寫出我們應怎樣預防違法犯罪。(6分)2025年春階段性學業水平診斷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1-14 . AADBC CBDCC BDDA(1)李同學:怒;小明:哀。(2分)(2)觀點錯誤。(1分)①情緒是可以管理的。②情緒雖難以駕馭,但不意味著我們是情緒的奴隸。③不能由情緒支配我們的行為。④管理好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對一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分。每答一點賦1分。)(3)①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②個人情緒容易影響周圍的人。③只顧發泄自己的情緒,不顧他人感受,是不合理的做法。④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注意關照他人的感受。(5分。任答4點得滿分。任答3點得4分。任答2點得3分。任答1點得2分。無上述要點不得分。)16.(1)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3分.有實事求是得滿分3分。無實事求是不得分)(2)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7分.答案中據上述觀點陳述量給分。意思相近適當給分。)17.(1)盜竊罪、妨害公共安全罪、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4分。一個2分。多字、少字和錯字不得分。)(2)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增強法治觀念,時刻警惕和遠離違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6分。任答3點得滿分。任答2點得4分。任答1點得2分。無上述要點不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