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上第二章 聲現象 練習2024—2025學年一、選擇題。1、下列各事物不屬于聲源的是( )A.“聲吶”探測敵方潛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飛行C.掛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動2、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3、監考教師在考場內走動時放輕腳步,這主要是控制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傳播速度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B.“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D.使用超聲波是利用回聲來傳遞信息5、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次聲波儀器接收的信息,可以判斷地震震源方位B.高架道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C.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說明液體可以傳聲D.按住吉他琴弦琴聲消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6、如圖所示,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i”的聲音來;而用嘴吹每個瓶子的上端,可以發出哨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敲擊瓶子時,聲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動產生的B.敲擊瓶子時,聲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動產生的C.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由瓶中空氣柱振動產生的D.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動產生的7、如圖所示是人和狗的發聲和聽覺頻率范圍(單位:Hz),根據這些頻率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能聽到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B.人發出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C.狗能聽到的聲人不一定能聽到D.狗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8、下列現象中,不是依靠聲獲得信息的是( )A.有經驗的養蜂人聽蜜蜂的“嗡嗡”聲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們買西瓜,要捧起來拍兩下聽聽聲音來分辨西瓜的好壞C.小明往水瓶里倒開水,能聽出水瓶里的水滿不滿D.人們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零件9、下列措施中,是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利用聲吶系統探測海水的深度B.紡織車間工人工作時帶上耳罩C.給摩托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D.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10、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李明同學百米賽時間是14.00s,當時氣溫是15℃(聲速是340m/s),則李明同學跑百米的真實時間是( )A.14.00s B.14.15s C.14.29s D.13.71s11、如圖所示為國家大劇院的一次演出場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越大,傳播的速度越快B.現場的音響設備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C.觀眾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是因為不同的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D.演奏者停止演奏后,在短時間內還能聽到這種聲音,說明聲音不是由樂器的振動產生的12、在劇院欣賞音樂時,小張跟小明討論有關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憑音色可分辨發音樂器的種類B.揚聲器音量調大可提高音調C.音樂聲只能傳遞信息D.劇院內墻壁上的蜂窩狀材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反射13、關于噪聲,下列說法中錯誤地是( )A.0dB就是沒有聲音B.雪后地街道上格外寂靜,是因為松軟地雪可以吸聲C.特種兵使用地微聲沖鋒槍射擊時,聲音很小是因為采取了消聲措施D.城市高速公路兩旁放置地隔聲板是為了阻隔汽車行駛時發出地噪聲14、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 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上,小夢同學用二胡演奏了優美的樂曲。 關于二胡演奏中的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胡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手觸摸發聲的弦,弦停止振動后還會發聲C.二胡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D.二胡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108m/s15、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改變的是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以上三者都有16、夏季,公園的音樂噴泉隨音樂舞動,供市民欣賞。以下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音箱發出的音樂不是振動產生的B.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可以傳遞信息C.區別吉它和小提琴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調不同D.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速度保持340m/s不變17、在工廠里工人給聲源加墊或罩,是為了 ( ) A、人身安全 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二、填空題。18、下列表格給出了聲音在某些介質中的速度v介質 v/(m·s-1) 介質 v/(m·s-1)水(5℃) 1450 冰 3230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50水(20℃) 1480 軟木 500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分析表格給出的信息,能夠知道聲速大小可能和______有關,聲速大小還可能和_______有關。若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為_____m。19、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空氣的溫度有關,在一定的范圍內,其關系如下表格所示:空氣溫度t℃/ 0 5 10 15 20 25 …聲音速度v/m s-1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1)如果測得今天聲音在空氣的速度為338.2m/s,則今天的氣溫是______ ℃.(2)有甲、乙兩輛汽車,甲車在后,乙車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別以20m/s和10m/s同向行駛,當相距660m時,甲車鳴笛,經過多長時間乙車司機聽到甲車的鳴笛聲____?乙車司機聽到甲車的鳴笛聲立即鳴笛,當甲車司機聽到乙車的鳴笛聲時,兩車相距多遠 _______?(當時氣溫為15℃.)20、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 20000Hz,其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___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____來判斷的。21、“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里的高描述的是聲音的______;月球上的宇航員幾乎不能直接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是因為______不能傳聲。22、近些年中國的高鐵技術發展迅猛,京滬高鐵的開通更是體現了中國在該項技術的領先地位。(1)高速列車噪聲很小,它是從防止噪聲______方面著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聲的傳播速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噪聲是以_____為單位來表示強弱等級的;(2)若高速列車勻速通過長1.75km的某橋用時30s,列車長350m,則該列車速度是_____m/s,列車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過此橋的時間為_____s。23、現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據,這個數據的單位是________;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__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24、聲波可以傳遞 。應用:利用超聲波 物體;醫生利用超聲波 人體內的結石。25、圖中的甲和乙是樂音和噪聲的波形圖,屬于噪聲的是________圖,目前主要采取消聲、吸聲和隔聲三種方式來控制噪聲減弱噪聲.高架橋兩側安裝隔聲板是通過________減小噪聲污染.如圖丙的交通標志,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26、探究聲音的特征:(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A.使紙板接觸齒數 B.將正在發聲的音叉 C.改變薄塑料滑過 D.改變敲鼓時 不同的齒輪 觸及面頰有震感 梳子的速度 的力度(2)在敲鼓時,用鼓槌敲擊鼓面,在聽到鼓聲的同時,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團在跳動,說明鼓聲是由于鼓面的 產生的;用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27、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_________ 。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使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方法叫做_______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也能說明聲波具有________。(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5)如圖⑤所示,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__________有關.此實驗的方法是_______法.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6)如圖⑥所示,在一個正在發聲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調節音量開關,逐漸調大音量,看到泡沫小球跳得變高,實驗表明響度的大小與______有關。四、計算題。28、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水深1 531 m的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2 s后收到回波,則:(1)海水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多少 (2)馬里亞納海溝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 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假設在海面向此處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多少時間可到達海底 (精確到整數)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上第二章 聲現象 練習2024—2025學年一、選擇題。1、下列各事物不屬于聲源的是( )A.“聲吶”探測敵方潛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飛行C.掛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動【答案】C2、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答案】C3、監考教師在考場內走動時放輕腳步,這主要是控制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傳播速度【答案】A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B.“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D.使用超聲波是利用回聲來傳遞信息【答案】B5、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次聲波儀器接收的信息,可以判斷地震震源方位B.高架道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C.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說明液體可以傳聲D.按住吉他琴弦琴聲消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答案】C6、如圖所示,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i”的聲音來;而用嘴吹每個瓶子的上端,可以發出哨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敲擊瓶子時,聲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動產生的B.敲擊瓶子時,聲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動產生的C.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由瓶中空氣柱振動產生的D.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動產生的【答案】C7、如圖所示是人和狗的發聲和聽覺頻率范圍(單位:Hz),根據這些頻率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能聽到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B.人發出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C.狗能聽到的聲人不一定能聽到D.狗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答案】C8、下列現象中,不是依靠聲獲得信息的是( )A.有經驗的養蜂人聽蜜蜂的“嗡嗡”聲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們買西瓜,要捧起來拍兩下聽聽聲音來分辨西瓜的好壞C.小明往水瓶里倒開水,能聽出水瓶里的水滿不滿D.人們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零件【答案】D9、下列措施中,是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利用聲吶系統探測海水的深度B.紡織車間工人工作時帶上耳罩C.給摩托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D.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答案】A10、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李明同學百米賽時間是14.00s,當時氣溫是15℃(聲速是340m/s),則李明同學跑百米的真實時間是( )A.14.00s B.14.15s C.14.29s D.13.71s【答案】C11、如圖所示為國家大劇院的一次演出場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越大,傳播的速度越快B.現場的音響設備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C.觀眾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是因為不同的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D.演奏者停止演奏后,在短時間內還能聽到這種聲音,說明聲音不是由樂器的振動產生的【答案】B12、在劇院欣賞音樂時,小張跟小明討論有關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憑音色可分辨發音樂器的種類B.揚聲器音量調大可提高音調C.音樂聲只能傳遞信息D.劇院內墻壁上的蜂窩狀材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反射【答案】A13、關于噪聲,下列說法中錯誤地是( )A.0dB就是沒有聲音B.雪后地街道上格外寂靜,是因為松軟地雪可以吸聲C.特種兵使用地微聲沖鋒槍射擊時,聲音很小是因為采取了消聲措施D.城市高速公路兩旁放置地隔聲板是為了阻隔汽車行駛時發出地噪聲【答案】A14、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 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上,小夢同學用二胡演奏了優美的樂曲。 關于二胡演奏中的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胡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手觸摸發聲的弦,弦停止振動后還會發聲C.二胡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D.二胡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108m/s【答案】C15、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改變的是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以上三者都有【答案】B16、夏季,公園的音樂噴泉隨音樂舞動,供市民欣賞。以下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音箱發出的音樂不是振動產生的B.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可以傳遞信息C.區別吉它和小提琴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調不同D.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速度保持340m/s不變【答案】B.17、在工廠里工人給聲源加墊或罩,是為了 ( ) A、人身安全 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答案】C二、填空題。18、下列表格給出了聲音在某些介質中的速度v介質 v/(m·s-1) 介質 v/(m·s-1)水(5℃) 1450 冰 3230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50水(20℃) 1480 軟木 500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分析表格給出的信息,能夠知道聲速大小可能和______有關,聲速大小還可能和_______有關。若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為_____m。【答案】溫度 介質種類 153119、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空氣的溫度有關,在一定的范圍內,其關系如下表格所示:空氣溫度t℃/ 0 5 10 15 20 25 …聲音速度v/m s-1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1)如果測得今天聲音在空氣的速度為338.2m/s,則今天的氣溫是______ ℃.(2)有甲、乙兩輛汽車,甲車在后,乙車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別以20m/s和10m/s同向行駛,當相距660m時,甲車鳴笛,經過多長時間乙車司機聽到甲車的鳴笛聲____?乙車司機聽到甲車的鳴笛聲立即鳴笛,當甲車司機聽到乙車的鳴笛聲時,兩車相距多遠 _______?(當時氣溫為15℃.)【答案】12 2s 622m20、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 20000Hz,其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___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____來判斷的。【答案】超聲波 音色21、“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里的高描述的是聲音的______;月球上的宇航員幾乎不能直接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是因為______不能傳聲。【答案】響度 真空22、近些年中國的高鐵技術發展迅猛,京滬高鐵的開通更是體現了中國在該項技術的領先地位。(1)高速列車噪聲很小,它是從防止噪聲______方面著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聲的傳播速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噪聲是以_____為單位來表示強弱等級的;(2)若高速列車勻速通過長1.75km的某橋用時30s,列車長350m,則該列車速度是_____m/s,列車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過此橋的時間為_____s。【答案】(1)產生;不同;分貝(dB); (2)70;2523、現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據,這個數據的單位是________;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__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答案】分貝 增大24、聲波可以傳遞 。應用:利用超聲波 物體;醫生利用超聲波 人體內的結石。【答案】能量 清洗 除去25、圖中的甲和乙是樂音和噪聲的波形圖,屬于噪聲的是________圖,目前主要采取消聲、吸聲和隔聲三種方式來控制噪聲減弱噪聲.高架橋兩側安裝隔聲板是通過________減小噪聲污染.如圖丙的交通標志,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答案】乙 隔聲 禁止鳴笛三、實驗探究題。26、探究聲音的特征:(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A.使紙板接觸齒數 B.將正在發聲的音叉 C.改變薄塑料滑過 D.改變敲鼓時 不同的齒輪 觸及面頰有震感 梳子的速度 的力度(2)在敲鼓時,用鼓槌敲擊鼓面,在聽到鼓聲的同時,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團在跳動,說明鼓聲是由于鼓面的 產生的;用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答案】 (1) AC 頻率 (2) 振動 振幅27、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_________ 。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使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方法叫做_______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也能說明聲波具有________。(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5)如圖⑤所示,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__________有關.此實驗的方法是_______法.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6)如圖⑥所示,在一個正在發聲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調節音量開關,逐漸調大音量,看到泡沫小球跳得變高,實驗表明響度的大小與______有關。【答案】(1)音叉在振動 轉換法(2)在上面撒一些紙屑,通過觀察紙屑的跳動,從而知道桌子在振動(3)空氣 能量 (4)變小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5)發聲體振動的快慢 控制變量 (6)振幅四、計算題。28、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水深1 531 m的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2 s后收到回波,則:(1)海水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多少 (2)馬里亞納海溝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 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假設在海面向此處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多少時間可到達海底 (精確到整數)【答案】(1)1 531 m/s (2)7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